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38例正常人血清过氧化物酶(POD)和101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血清及组织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POD活性高于正常人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乳腺癌组织POD活性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疾病组织,P值均<0.05。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2周,血清POD活性下降,而乳腺良性疾病则无显著性差异。血清POD活性受肿瘤类型、孕激素受体、肿瘤坏死、癌栓和年龄诸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组织的ER阴性者,POD活性高于ER阳性病人。提示血清POD活性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和判断术后疗效的观察指标,但它们之间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4例乳腺癌41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了细胞粘附分子CD15检测,结果表明,CD15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9.8%和58.3%,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1),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仅4例呈CD15弱阳性反应。CD15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CD15表达阳性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显著高于单纯癌(P〈0.05),组织学Ⅱ~Ⅲ级显著高于I级者(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7例乳腺癌、25例良性乳腺疾病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ras癌基因产物P2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乳腺癌P21的阳性反应率(70.3%)远高于良性乳腺疾病(8%)及正常乳腺(0%),且P21表达水平随肿瘤体积、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扩展而升高(P<0.01)。癌组织分化低者P21表达水平亦较高(P<0.05)。提示P21过度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征象。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细胞rasP21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7例乳腺癌25例良性乳腺疾病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ras癌基因产物P2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乳腺癌P21的阳性反应率(70.3%)远高于良性乳腺疾病(8%)及正常乳腺(0%)且P21表达水平随肿瘤体积,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转移的扩展而升高(P〈0.01),癌组织分化低者P21表达水平较高(P〈0.05),提示P21过度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征象。  相似文献   

5.
肺癌患者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肺癌患者28例、正常人37例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肺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测定肺癌组28例、正常对照组49例血清T-SOD(血清中SOD总量)活性,肺癌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另外,还测定21例老年人血清T-SOD活性,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高于肿癌组(P<0.05)。  相似文献   

6.
检测了胃、直肠、乳腺和甲状腺4种癌症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显示4种癌症患者血清中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及良性肿瘤组(P<0.05),LP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及良性肿瘤组(P<0.05)。提示患恶性肿瘤时体内SOD防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地防御自由基的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查乳腺肿瘤组织中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并比较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与良性纤继腺瘤及正常组织中PAI-1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了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中PAI-1的分布;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提取液中PAI-1的活性;用图象分析的方法对组织切片上的PAI-1进行灰度定量。结果:PAI-1主要分布在乳腺正常腺上皮细胞、瘤上皮细胞和腺癌细胞的胞浆中,但恶性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癌旁纤维组织也有染色。癌组织中PAI-1的活性(P<0.001)和含量(P<0.005)均高于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结论:PAI-1在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明显升高,PAI-1的检测可能为临床乳腺肿瘤的诊断、预后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住院的16例乳腺良性或恶性肿瘤患者的瘤或癌组织及瘤旁或癌旁组织用核黄素光照产生的超氧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方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及癌组织的T-SOD(总SOD)和Mn-SOD(锰SOD)明显低于瘤旁及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的T-SOD和Cu、Zn-SOD(铜、锌SOD)活性明显高于癌组织。良性瘤旁组织的Mn-SOD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癌组织的SOD活性明显低于良性组织,可应用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防止DNA及细胞膜损害,以预防癌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PO和SOD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黄嘌呤氧化酶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对32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LPO及SOD测定。结果:宫颈癌组织中LPO的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之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测定原发性肝癌(HCC)81例,肝硬化32例,病毒性肝炎30例,良性肝占位10例,消化道癌31例及72例正常人血清过氧化物酶(POD)。结果正常血清POD值为1.43±0.56(μmol/s)/L。HCCPOD值为3.4±0.179(μmol/s)/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各组。以POD≥3.0(μmol/s)/L为HCC诊断标准,其阳性率为56.8%,特异性为93.6%,准确性为81.3%。POD与AFP含量无相关关系(r=0.16,P=0.16)。在AFP阴性HCC病例中,POD阳性率62.2%,两者联合检测HCC,其检出率可高到79%。结果提示,血清POD检测可用于HCC的诊断及对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亚硝酸盐形成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肺癌患者(肺癌组)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培养血淋巴细胞芳香烃羟化酶(AHH)诱导性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显示:肺癌组AHH诱导性比健康组和良性组显著增加(P<001),其高、中诱导性为5517%、3448%;血清SOD活性肺癌组比健康组和肺部良性疾患组显著下降(P<005);LPO水平随病变进展明显升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PO/SOD值随病变进展显著升高(P<001)。肺癌组SOD活性下降,LPO水平升高,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人血淋巴细胞AHH诱导性、血清SOD活性及LPO水平与疾病发生和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肺癌的易感性可能与AHH高诱导性、SOD活性下降及LPO水平显著升高有关。检测上述指标将有助于肺癌的诊断、肺癌易感者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C-erbB-2基因的过度表达,探讨该基因对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乳腺癌标本98例,乳腺良性病变26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基因C-erbB-2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C-erbB-2阳性率(59.2%)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3.9%)和正常乳腺组织(0%)(X2=27.06,P<0.01,X2=12.78,P<0.01)。乳腺癌中高恶性的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阳性率82.4%,75%,低恶性的小叶原位癌、粘液腺癌皆阴性,C-erbB-2过度表达与乳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X2=7.06,P<0.01;X2=4.94,P<0.05),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亦关系密切(X2=4.80,P<0.05;X2=3.91,P<0.05)。结论C-erbB-2基因过度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蛋白70(tumor specific protein 70,SP70)在乳腺肿瘤组织及血液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方法:乳腺肿瘤患者125例(乳腺癌65例、良性病变6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切片中SP70的表达。ELISA检测120例乳腺肿瘤患者(58例乳腺癌、62例乳腺良性疾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P70蛋白的水平。结果:SP7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5.38%)高于乳腺良性病变(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6,P<0.001)。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P70的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84,P<0.001)。SP70在血清中的敏感性高于CA153(53.45% vs. 44.82%),且血清中SP70和CA153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132,P=0.324),两者联合能够明显提高检测敏感性(84.38%)。结论: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和血液中SP70的表达对其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黄嘌呤氧化酶和丙二醛法对32例膀胱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自由基清除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自由基代谢产物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膀胱癌组织中SOD活性及LPO含量均高于癌旁组织,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膀胱癌的发病可能与自由基代谢紊乱,引发DNA脱氢,断键直至发生畸变而致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在乳腺良性病变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 癌的临床理联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75例乳腺病变组织进行Egr-1检测,观察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乳腺良性病变可见相对高水平的Egr-1表达,而乳腺癌Egr-1阳性仅19例(42.2%),Egr-1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gr-1表达的减少或  相似文献   

16.
消癌灵对荷瘤小鼠胸腺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消癌灵对荷瘤(S180)小鼠胸腺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瘤小鼠胸腺重量及SOD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明显降低(P分别〈0.001和〈0.01);而在灌服消癌灵的荷瘤小鼠中,其胸腺重量及SOD活性均显著增高(P均〈0.05),提示胸腺萎缩和SOD活性下降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消癌灵能增强荷瘤小鼠的胸腺重量及SOD活性水平,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癌能力,对防治癌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30例)、3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及30例乳腺增生患者的血液及癌组织、癌旁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单纯性增生组 GST活性。结果:(1)乳腺癌组的血清及组织中GST活性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1)及单纯性增生组(P<0.01)。(2)乳腺癌组织GST活性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旁组织中GS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组织(P<0.05);(3)乳腺癌组织GST活性与肿瘤大小、按预后 好坏的组织学分型等病理指标无关,与组织学分级、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4)乳腺癌术后血清中GST活性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GST活性变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和癌前病变监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别测定了女性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妇女的全血、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的硒含量及含硒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水平。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血硒含量及血中GSH-PX活性水平均低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乳腺癌组织硒含量却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癌组织的GSH-Px活性水平也高于其自身癌旁组织。本文还探讨了不同临床情况的乳腺癌患者血和癌组织的硒及GSH-PX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相互关系,探讨在临床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稳定期35例及健康人15例血清TNFα、NO2^-水平。TNFα测定用ELISA法,NO2^-测定用萘乙烯二胺盐酸盐比色法。结果老年COPD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NO2^-均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及健康人(P〈0.01),T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乳腺癌P53、C-erbB-2、组织蛋白酶D和C-myc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并了解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对乳腺癌76例和乳腺良性病变21例进行P53、C-erbB-2、组织蛋白酶D和C-myc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P53和C-erbB-2仅在乳腺癌有表达。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P53和组织蛋酶D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