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表现与MS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02例NTM肺病和102例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与MSCT资料,两组间一般资料、CT征象的比较采用t/χ2检验。结果 NTM肺病患者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类似,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和活动后气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TM肺病常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与肺结核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TM肺病MSCT主要表现为小叶中心结节(89/102,87.25%)、支气管扩张(67/102,65.69%)、斑片状实变灶(64/102,62.75%),其次为纤维条索灶、薄壁空洞及胸膜增厚,其中小叶中心结节、支气管扩张、薄壁空洞的发生率高于肺结核组(χ2=3.995、22.675、12.823,P均<0.05),支气管扩张以右中叶和/或左舌叶明显。结论 NTM肺病常合并慢性肺部疾病,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表现为右中叶和/或左舌叶支气管扩张伴周围小叶中心结节、薄壁空洞,具有以上CT特征且经正规抗结核效果不佳时,应考虑NTM肺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与肺结核杆菌(TB)感染的高分辨CT(HRCT)影像表现,提高对两种肺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30例经我院呼吸科确诊的的患者,随机抽取30 NTM例患者及50例TB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图像,进行比较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有无肺部基础疾病、有无咳嗽、有无咯血、咯血的程度;影像资料包括两组疾病累及肺叶范围、CT图像上有无支气管扩张、有无空洞、钙化、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气肿等影像表现。结果:NTM肺病患者合并肺部基础疾病、咳嗽、咯血发生率高于TB组(P=0.0000.05);NTM组支气管扩张、空洞发生率、钙化、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大泡等均高于TB组(P=0.0000.05)。结论:NTM肺病与TB肺病临床、影像表现有一定差异,尽管确诊的金标准是菌种鉴定结果,但依靠HRCT表现结合临床,能详细的显示病灶范围、程度,为临床确诊提供更多依据,并减少两者的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NTM肺部患者81例纳入实验组,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均经MSCT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病变部位分布情况差异,分析其胸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平均年龄大于对照组,病程短于对照组,组合并肺基础疾病检出率(60.49%)高于对照组(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变Ⅰ区分布检出率(70.37%)显著低于对照组(87.50%),Ⅱ区分布(60.49%)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P<0.05),两组病变Ⅲ区分布、弥漫分布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侵犯部位、好发部位、张力空洞、肺损毁、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薄...  相似文献   

4.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的CT表现特点及其与肺结核病的鉴别要点。材料与方法: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胸片和病灶CT检查,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进行动态观察,并与20例肺结核病例进行影像学对照,分析病变形态和累及范围。结果: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病灶累及右肺的12例(60%),累及左肺的6例(30%),双肺累及的2例(10%),其中病灶分布于右上肺尖的9例(45%);肺内出现空洞16例(80%),其中5例为发生于2个肺叶以上的多发空洞,空洞周围浸润的2例;肺内出现支气管扩张15例(75%);支气管播散少见(1例(5%))。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具有一定特点,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但与继发型肺结核较难鉴别,当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影、小斑片影、空同、实变和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病变形态同时存在或多发空洞、空洞周围浸润较少,而临床规则抗痨治疗疗效不佳或同步性差时,应考虑到肺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菌株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2020年确诊的57例AIDS合并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并采用基因芯片法对NTM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AIDS合并NTM 22例(NTM组),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4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进行总结,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两肺弥漫粟粒性结核病多见,病变累及部位多,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伴随胸腔及心包积液多见,空洞少见。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征多不典型,以双肺多发斑片状不典型浸润、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及心包积液为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AIDS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IDS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结果10例发生在肺结核非好发部位,5例发生在肺结核好发部位;CT表现为粟粒性肺结核者6例,大片融合实变影4例,斑片影3例,空洞样病变2例;并发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0例,胸腔积液5例,心包积液3例;7例伴有肺外结核,表现为颈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脾结核1例。结论AIDS并发肺结核患者病变部位多不典型、病灶多种形态共存、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多见,合并肺外结核为其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8.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平片及CT表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X线表现。结果胸片及CT显示:病变多数为两侧多叶散在分布,上叶比下叶多,平片主要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如空洞、纤维性变。CT则显示更多的病变、空洞、支气管扩张、"树芽征"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实变、空洞、结节、纤维化是胸片的常见表现,在CT上还可见支气管扩张、"树芽征"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多种性质病变同时累及多肺叶是该病的特点,支气管播散灶少见,该病变的形态和分布虽有自己的特点,但单从影像上难以和继发型肺结核区别,CT检查主要起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1岁。2个月前间断咳嗽,发热,最高达39℃.1个月前睾丸肿胀。彩超见:右侧睾丸、附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入院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胸片:两肺弥漫小结节影,左侧胸膜增厚,右上纵隔增宽,CT:两肺粟粒型结核.纵隔内示肿大淋巴结。腰穿:脑压正常,脑脊液化验:糖3.1mmo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及三维重建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痰检证实的支气管结核病人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通过CT横断及三维重建观察并记录病变的位置、数目、范围、管壁及管腔情况、肺实质病灶、淋巴结及胸膜情况等,总结影像学特征。结果:23例患者共39处支气管受累,主要为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多处病变者12例,其中8例病灶呈连续性,4例为跳跃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及管腔狭窄,12例合并肺不张15例可见支气管播散,19例有肺门、纵隔淋巴结钙化,5例合并胸腔积液,但均无胸膜增厚。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同时显示支气管结核的特征性改变及支气管外结核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免疫损害与免疫正常患者浸润性肺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年~2009 年我院213例确诊为浸润性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表现,根据是否有免疫损害将其分为免疫损害组和免疫正常组,分析比较两组肺结核的CT表现.结果 免疫损害组18例,免疫正常组195例.免疫损害组与免疫正常组累及肺段以上片状实变影...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胸部CT扫描的资料。结果肺部片状实变影4例;结节影3例;支气管壁增厚3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例;弥漫性粟粒小结节影1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胸膜炎4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胸部感染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片状实变影、结节影、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炎性反应。胸部CT检查有利于本病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PC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病变好发于肺外围,呈单发或多发结节块影3例;单发或多发斑片影3例;斑片影与结节影混合病灶1例;邻近胸膜增厚、粘连6例,胸水1例,晕征3例,空洞2例。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但CT上仍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的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64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①所有病变均表现为双侧分布,且主要为弥漫性分布,多灶性病变以中下肺叶为主。其中累及右肺上叶9例,右肺中叶14例,右肺下叶19例,左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19例。②病变形态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1/21,100%),小叶中心结节(12/21,57.1%),小叶间隔增厚(9/21,42.9%),网状结节(3/21,14.3%),磨玻璃样密度影(14/21,66.7%),斑片融合影(7/21,33.3%),大片实变密度影(9/21,42.9%),支气管气象(5/21,23.8%)。③胸膜腔积液(8/21,38.1%,其中5例单侧,3例双侧);淋巴结肿大(9/21,42.9%,其中5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腋窝、纵隔均淋巴结肿大);胸膜肥厚(12/21,57.1%);心包积液(1/21,4.76%)。④9例复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3例死亡者首诊MSCT见双肺中下叶斑片及实变密度影、磨玻璃密度影。复查见病变进展迅速,双肺实变明显,死于呼吸衰竭。6例好转者肺内病变明显吸收,仅遗留少许索条或小斑片状影。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64层螺旋CT主要表现为双肺内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及多灶性实变影,多同时累及肺实质及肺间质,可伴有胸膜腔积液、淋巴结肿大、胸膜肥厚等。病程进展以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影范围扩大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与耐多药肺结核(MDR-TB)CT影像学主要特征的异同,以提高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NTM肺病患者41例作为NTM组,从同期收治的MDR-TB患者中选取38例作为MDR-TB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CT影像学主要特征以及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16.
肺炎衣原体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高分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肺炎衣原体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高分辨CT表现。材料与方法: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24例、支原体肺炎患者30例进行高分辨CT扫描。CT表现征象如下:肺实变、磨玻璃样改变、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结节、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肺间质改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对两种肺炎的每一种征象的发生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CT表现中,20例出现肺实变,13例出现磨玻璃样改变,17例出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8例出现结节,6例有胸腔积液,8例有淋巴结肿大,15例有肺间质改变,9例有支气管扩张,11例有肺气肿。其中肺间质改变(P=0.017)和支气管扩张(P=0.016)、肺气肿(P=0.003)发生率较支原体肺炎患者高。结论:肺炎衣原体肺炎高分辨CT表现与支原体肺炎类似,影像特征比较多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纵隔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8例恶性淋巴瘤病例的CT表现。扫描用Philips,Mx8000,4排螺旋CT,包括CT平扫和增强。结果:18例中霍奇金病(HD)6例,非霍奇金病(NHL)12例。纵隔肿块表现为多结节融合型15例,其中3例病灶内见小片坏死。表现为分散结节型3例。伴发胸腔积液11例,其中3例为双侧性积液,伴心包增厚积液3例,肋骨、胸壁侵犯2例,肺部同时受累2例。18例病灶内均无钙化。病灶轻、中度强化,强化值10~46 HU。结论:纵隔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有其一定特异性,一般为多组淋巴结同时受累,多结节融合型多见,平扫和增强后密度基本均匀,钙化少见,HD常累及血管前组淋巴结。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18.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X线与CT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肺淋巴瘤的CT与X线表现,以提高对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经穿刺或手术证实的肺淋巴瘤29例,均作胸部CT扫描及X线摄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9例肺淋巴瘤患者影像学表现为:结节病灶8例、支气管肺炎表现9例、节段性肺炎表现3例、肺不张1例、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27例、胸腔积液11例、网织状改变4例,其中23例具有上述两种两种以上改变。CT显示肺部病灶,尤其是肺门纵膈淋巴结方面优于X线。结论: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CT是肺淋巴瘤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成人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成人肺结核不典型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分析了38例成人肺结核的CT表现,分为实变型、肺门淋巴结型、纵隔淋巴结型、结核瘤及胸膜型五类。结果:实变型7例,表现为叶、段的实变。肺门淋巴结型6例,表现为肺门部边缘光滑的肿块。纵隔淋巴结型8例,易误诊为淋巴瘤。胸膜型3例,表现为胸腔积液和脏层胸膜不规则增厚。结核瘤14例,易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结论:随着结核发病率的提高,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穿刺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术前均做CT检查。结果 6例肿瘤灶最大径2.4~9.8 cm,CT平扫密度不均匀,1例伴有结节状钙化,增强扫描6例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见坏死区;3例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5例表现为病灶同侧胸膜广泛不均匀增厚、受侵犯,胸腔少-中量积液,胸廓不同程度塌陷;1例胸膜局限性牵拉、增厚、受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6例CD34、CD31、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肺上皮样血管肉瘤在CT上呈恶性肿瘤表现,胸膜广泛性增厚和受侵犯/转移、伴有胸腔积液是其常见表现,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