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的认识。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经胸片、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主要高危因素是窒息,其次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和吸入。32例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32例患者中28例治愈,1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窒息、剖宫产及吸入等为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高危因素。本病早期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李志芳 《河北医药》2011,33(13):2009-20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指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与呼吸衰竭,病因主要是由肺发育不完善、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主要发生于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典型X线表现为主要特点[1]。因多发生于早产儿,故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报道很少。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溴索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氨溴索治疗组)60例。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2008年2月至201 1年1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26例临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1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应用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痊愈115例,痊愈率91.26%;应用前与应用后各时问段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是急危症,及早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顺应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许红 《安徽医药》2013,34(7):943-945
目的分析足月及近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胎龄,将≥34周的18例新生儿作为(近)足月组,<34周的22例新生儿作为早产组,比较两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近)足月组剖宫产率、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及呼吸机使用率明显高于早产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近)足月组低于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足月组治愈率低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近足月及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早产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近)足月新生儿以对症治疗与呼吸支持为主。  相似文献   

6.
经密闭式吸痰管注药口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有报道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0.31%。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易并发感染,  相似文献   

7.
温颖  张凤仙  朱宏斌 《首都医药》2006,13(18):42-4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了解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6例呼吸窘迫的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中24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防治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合理掌握用药指征和时机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而导致,以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其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1]。其病死率也较高,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患儿呼吸窘迫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且疗效显著,对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为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肺部出现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等主要病理变化,所以引起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1])。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率增速且经X线检查显示肺部呈现弥漫性浸润阴影。临床上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以脱水减轻水肿、使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氧气疗法以及机械呼吸器,通过以上方法维持人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入院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36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PO2 、PCO2 、pH、FiO2、PEEP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便于开展.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主要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缺乏引起.NRDS多见于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吴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337-338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经窘迫症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患儿的诊断、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新生儿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结果男性、早产、宫内窘迫、窒息、糖尿病孕妇都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为:大多数患儿于生后2~6h内发病,疾病呈进行性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鼻扇、发绀、呼气呻吟、吸气性三凹征,严重时呼吸呈浅快、节律不整、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四肢松弛。结论临床应加强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孕妇或患儿进行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胡晓兴 《贵州医药》2011,35(12):1123-1124
剖宫产儿综合征(BCSS)是指经剖宫产新生儿,由潴留在肺泡内过多的液体经吸收蒸发,在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而不是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广义的BCSS包含湿肺、窒息、羊水吸入、肺不张和肺透明膜病等,狭义的BCCS仅指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新中  陈行敏 《中国药业》2001,10(11):72-73
人体内含有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它具有维持呼吸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如果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就会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需要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现已开发成为一种药物。本叙述其分类与品种、 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病,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NICU使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磊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48-149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机械通气的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气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发生呼吸困难的早产儿6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均给予固尔苏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给药后6、24、48 h时,PaO2:、PaCO2、pH的检测结果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组患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为43.33%,治疗组患儿的呼吸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随着胎龄的增加,患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逐渐下降(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孙颖 《中国实用医药》2013,(33):101-102
目的:观察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胸片、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其中积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8例,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53例,分别进行呼吸费力缓解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5.83%,对照组治愈率83.0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治疗组患者的呼吸费力缓解时间和胸片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降低,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住院平均天数分别为(14.96±4.29) d和(19.34±10.84) d,平均费用分别为(1.89±0.51)万元和(1.95±1.04)万元。结论积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亦称肺透明膜病,是由于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或生成不足而导致的严重呼吸障碍。固尔苏即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已有数十年历史。我科应用两种不同剂量固尔苏预防20例早产儿NRDS以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