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测定30例正常人、52单纯性脂肪肝患者、41例脂肪性肝炎患者、31例脂肪性肝硬化患者血清PON1活性。结果单纯性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及脂肪性肝硬化组血清PON1活性分别为(153.41±13.34)、(108.72±16.17)、(98.90±13.05)U/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81.12±9.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性肝炎组、脂肪性肝硬化组PON1活性与单纯性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性肝炎组PON1活性与脂肪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1活性与肝脏的受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同时PON1还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受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MR氢质子波谱(1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患者3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5例)及50例健康志愿者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验和MRI检查,肝纤维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数值。MR检查包括常规扫描序列(轴位FSET2WI抑脂序列、GRE同/反相位T1WI)及1H-MRS。1H-MRS采用单体素点分辨选择性波谱(PRESS)序列,不抑水技术。测量水和脂质波峰下面积,计算脂质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随着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肝内脂肪含量减低(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HA、LN、PCⅢ、CⅣ的值明显增大(P<0.05);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较健康对照组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肝纤维化趋势,1H-MRS定量检测肝内脂肪含量是判断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敏CRP(hs—CRP)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相关性。方法研究47例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者(19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28例NASH患者),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相比,NASH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048)。进一步分析NASH合并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提示其显著高于肝纤维化程度较轻患者(P=0.0384)。校正受试者的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多项指标,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首次证实了NASH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持续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提示hs—CRP不仅可以区分NASH和非进展性脂肪性肝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病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以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78例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IVC)3项指标,并设立30例健康对照。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化组升高最为明显,而IVC则以酒精性肝病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肝纤维化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连续动态观察肝病进展及病变程度方面是一组良好的指标,对肝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HASH)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其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  相似文献   

6.
陈婷婷  夏金荣 《临床荟萃》2011,26(20):1838-184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慢性肝脏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是一种遗传、环境和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NAFLD的疾病谱广,随着病程的进展表现为几个过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NASH相关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一系列病变,虽然很少有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的病例报道,但是NASH却是公认的隐源性肝纤维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成人和儿童肝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原因,近年来其患病率及发病率不断增加。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NASH的重要变化是肝纤维化。一般认为,不合并纤维化和炎症的单纯性脂肪肝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良性的、可逆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展玉涛 《临床荟萃》2006,21(4):290-29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绝大多数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不发展为肝硬化,而15%~2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治疗对预防肝硬化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治疗研究已成为脂肪肝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笔者复习了近年来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周市委  朱敏 《中国临床医学》2012,(5):570-572,574
早在1980年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在临床及组织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肝病相仿,但患者无饮酒史或很少饮酒的肝脏疾病口]。NAFLD包括一系列病变,从单纯性脂肪肝(simplehepaticsteatosis)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后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ActivinA,ACTA)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10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CT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HA、LN、PCⅢ含量。其中35例做肝组织活检,进行HE染色。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组及肝硬化组ACT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AC-TA水平与血清HA、LN、PCⅢ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HA、LN、PCⅢ含量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或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CTA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活性与肝纤维化四项联合检测在肝硬化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89例作为患者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MAO活性和肝纤维化四项的水平。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肝纤维化四项水平和MAO活性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MAO活性与肝纤维化四项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透明质酸(hya|uronic,HA)与MAO的相关性最好(r=0.948,P〈0.05)。在肝纤维化四项结果正常的患者中均有MAO异常检出率,且胶原Ⅳ正常的结果中MAO异常检出率最高为(51.10%)。结论血清MAO活性和肝纤维化四项水平均可反映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MAO更具敏感性,且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肝组织学改变与肝脏瘦素表达的关系。方法未经治疗的53例成年CHC患者分为肝脏瘦素阳性组26例和阴性组27例,以单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肝脏瘦素阳性率、肝脏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和脂肪变分级有无差异。结果 CHC组脂肪变分级程度轻于NAFLD组(χ2=13.20,P<0.05),但两组分别在脂肪变1级和2级的肝脏瘦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0.04,P均>0.05);两组在轻度炎症和轻度纤维化的瘦素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C组肝脏瘦素阳性率低于NAFLD组(χ2=4.54,6.86,P均<0.05)。两组CHC的肝脏瘦素阳性率在不同肝脏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和是否发生肝脂肪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0.846,0.000,P均>0.05),CHC的肝脏瘦素阳性率与肝脏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脂肪变分级和血清HCVR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CHC发生肝脂肪变、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与肝脏瘦素表达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高脂-脂肪肝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肝脏环氧化物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4周龄Wistar大鼠30只,体重为113~ 138 g,平均(125.6±7.0)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n=10)、高脂模型组(M组,n=10)、苦参碱治疗组(Ma组,n=10),雌雄各半.正常对照组投喂普通颗粒饲料,其他组以高脂饲料替代普通饲料投喂.动物造模3周后,C组和M组给生理盐水,Ma组苦参碱36mg·kg-1 ·d-1灌胃治疗,共30 d.所有实验动物末次给药后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取肝脏.测定肝指数,肝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血清T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组织病理学分析,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肝脏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饮食能够引起大鼠脂肪代谢紊乱,肝指数升高,肝组织中TG、TC和血清中TG、TC、HDL-C、LDL-C升高(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炎症损伤(P<0.05),肝脏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量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碱能够降低肝指数、肝组织中TG、TC和血清中TG、TC、HDL-C、LDL-C含量(P<0.05),阻止肝细胞变性坏死,抑制炎症损伤(P<0.01),降低肝脏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苦参碱对高脂-脂肪肝大鼠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iNOS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阻止炎症发生和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胰岛素抵抗(瓜)的相关性。方法以来自江苏徐州地区的2622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r),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等相关生化指标,计算出NAFLDF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将研究对象按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评分的低诊断阈值(~1.455)及高诊断阈值(0.676)分成三组,A1组:NAFLDFS〈-1.455;A2组:0.676≥NAFLDFS≥-1.455和A3组NAFLDFS〉0.676。Pearson分析肝纤维化评分与各指标相关性;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算NAFLDFS与NAFLD、IR的风险性。结果随着NAFLDFS值增高,年龄(Age)、体重(Weight)、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ip)、糖化血红蛋白(HbAlc)、颈围(NC)、FBG、PBG、Fin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逐渐增高,且三组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T、AST、PLT、ALB、高密度脂蛋白(HDL.c)随着NAFLDFS值的增高而减小。Pearson分析显示Age、NC、WC、Hip、Weight、BMI、HbAlc、FBG、PBG、PLT与NAFLDFS正相关。随着NAFLDFS值的增加,NAFLD与取的患病风险(OR)也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由1.22(OR=1.22)增加到1.79(OR=1.79):IR的患病风险由1.13(OR=1.13)增加到1.91(OR=1.91);进一步校正性别及年龄后,NAFLD的患病风险由1.15(OR=1.15)增加到1.53(OR=1.53);IR的患病风险由1.15(OR=1.15)增加到2.02(OR=2.02)。结论NAFLDFS与NAFLDF及瓜密切相关,在临床上可将其作为简易评价NAFLD及IR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以65例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CHB中度组(89例)、CHB重度组(72例)及肝硬化组(34例)HA、PⅢP、LN、IVC变化特点,及相应肝功能情况。结果 HA、PⅢP、LN、IVC在CHB中度、重度组及肝硬化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CHB中度、重度组升高,在肝硬化组中降低并出现倒置。结论在CHB患者中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LN、IVC结合传统肝功能监测指标ALT、AST更能准确反映肝脏纤维化及肝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过肝脏穿刺活检确诊为NAFLD患者31例(试验组),其中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1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16例,同时选取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记录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基本资料,分别测定2组对象血清中HCY、叶酸、维生素B12、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13.5±2.7)mmol.L-1vs(12.8±4.6)mmol.L-1,P=0.533),同样,2组对象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虽然NAFL与NASH患者的平均年龄,BMI,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等指标差异不明显,但NASH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低于NAFL患者[(11.3±2.6)mmol.L-1vs(15.7±3.1)mmol.L-1,P=0.013)。血清中HCY水平随肝脏纤维化程度、脂肪变区域以及汇管区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P值分别为0.005、0.021和0.029)。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将年龄、性别、BMI、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血糖以及HOMA-IR等变量进行校正后,发现HCY是NASH的独立预测因素(P=0.045)。结论 NASH患者血清HCY水平较NAFL患者低,且HCY是NASH的独立预测指标。血清HCY或许可以成为NAFLD的非侵入性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4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酶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FID)患者血清酶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40例AFID、60例非脂肪肝(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酶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AFID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谷氨酸脱氢酶(GLDH)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ID组ALT、AST与NAFI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FID组的mAST、mAST/AST、GGT、GLDH均显著高于NAF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LT、AST、GGT、mAST、GLDH活性测定有助于AFID的评估,有助于AFID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肝酶学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以86例无亲缘关系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和9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绝经后女性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和胰岛素(INS)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清雌酮(E1)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采用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血脂。结果 NAFLD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NAFLD组患者INS、HOMA-I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2.812和3.129,P<0.01),而TT、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Z值为1.611和3.052,P<0.01);而两组间E1、E2水平无显著差异(Z值为0.564和0.946,P>0.05)。经年龄、血糖和血甘油三酯纠正后,NAFLD患者TT、E1和E2与HOMA-IR呈负相关,与HOMA-ISI呈正相关。与<95%可信区间相比,E1和E2=95%可信区间和>95%可信区间组NAFLD患者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TT=95%可信区间和>95%可信区间的NAFLD患者ALT、GGT显著低于<95%可信区间(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可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途径,介导NAFLD的发生,且与NAFLD的肝酶学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例NASH病人(NASH组)、33例非乙醇性单纯性脂肪肝病人(NAFL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并测定收缩压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SH组血清hsCRP、IL-6、ALT、AST、GGT、TC、TG、FPG、BMI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3.58~35.70,q=5.30~10.50,P〈0.05、0.01);NAFL组血清hsCRP、ALT、AST、GGT、TC、BMI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4.24~6.69,P〈0.01)。与NAFL组相比,NASH组血清IL-6、ALT、AST、GGT、TG、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2.54~10.46,P〈0.05、0.01)。结论血清IL-6及hsCRP在NAS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