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再说孙思邈辞别了唐太宗和文武百官,出了皇城,扬鞭走马向东而去,谁料开国元勋尉迟敬德不服。敬德暗想:我多年来南征北讨,东荡西杀,受尽千辛万苦,拼着性命帮唐王夺来这万里江山,结果只封了个国公。你孙思邈进宫出宫几天时间,不过偶然治好了万岁皇后的病,竟然得到这样大的荣誉。我主太宗办事实在太不公道。敬德越想越生气,就决定将孙思邈的黄袍、玉冠夺回。他披甲上马,带领了几骑铁甲兵,神不知鬼不觉地追赶孙思邈去了。却说孙思邈当时在金殿上从敬德的神色就看出了他不服自己,出了长安城以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想,敬德性情直爽,他既…  相似文献   

2.
当年,药王孙思邈还曾拜过两位山姑为师呢。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下去,不见起色,又服一剂,仍不见效。唐太宗没有责怪他,让他先回家去。孙思邈心里很不痛快,行走了半天,他来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讨口水喝。这户山民只有姐妹俩,以卖药材为生。她们对这位远来的客人很热情,姐姐用黄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金花茶,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通报》2011,(1):47-47
当年,名医孙思邈还曾拜过两位山姑为师呢。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下去,不见起色,又服一剂,仍不见效。唐太宗没有责怪他,让他先回家去。孙思邈心里很不痛快,行走了半天,他来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讨口水喝。这户山民只有姐妹俩,以卖药材为生。她们对这位远来的客人很热情,姐姐用黄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金花茶,妹妹用白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银花茶。孙思邈每样茶喝一口,觉得味甘清淡,止渴清热,就说:这两种花都可  相似文献   

4.
据《唐太宗实录》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患腹泻不止,遍请名医治疗,百药无效。眼见病情日趋严重,便下诏搜求方药。时人张某,回春有术:以牛奶煎煮荜茇,令唐太宗内服,治愈了他的腹泻痼疾。唐太宗大喜,赐封张某为“五品官”。谁知丞相魏征却一直推诿不办。不久唐太宗旧疾复发,仍按前法取效,便质问魏征:“献方人有功,为何不授官职?”魏征说:“臣不知授他文官,还是武官?”唐太宗一听,悻悻地说:“足可以授三品官了!”便一纸下令封张某为“三品文官”。谁也未料到:小小一味荜茇,在封建社会里居然成了加官的敲门砖。荜茇,又名毕驳,为胡椒科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5.
有一年炎热的六月,唐太宗带着太子到玉花宫避暑。这父子俩在皇宫里吃腻了山珍海味,一人吃了一只烤竹鸡。当晚太宗突然大喊口渴,发病昏迷。随行御医整整查了一个时辰,也弄不清楚皇上害的啥病。当下开了一付解热药,服药之后,病情反而加重,性命危在旦夕。县令举荐五台山上的孙思邈,李治连忙派人去请。等孙思邈来时,只听见里面一片哭声一一太宗刚刚断气。孙思邈近前察看了太宗的面色,又翻开眼皮瞧瞧。太子询问,孙当即答道:“食物中毒。”县令听后,吓得灵魂出窍,连忙趴下,哆哆嗦嗦地说:“食物里……没有毒,绝对没有。”太子对此诊断也表示怀疑说:“不会吧,  相似文献   

6.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是我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年逾百岁老医家。关于他的寿命历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101岁,一说是172岁。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从10岁开始,以整整十年的时间刻苦攻读医书、钻研医学。20岁时开始给亲朋邻里治病,本人的病通过自疗而愈。50岁时,孙思邈在切脉诊候、采药制丹等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唐太宗即位,孙思邈应诏诣京师,是时已是百岁老人,犹保持少壮的脸容,太宗相见喟然赞叹。他的两部医书《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堪称集唐以前医方大成,为中国最早临床医学百科全书,都是他的晚年著作。…  相似文献   

7.
辞典孙字条下载:“孙思邈”隋唐间华原人,生有異稟,博通群学……”,自謂生于开皇辛酉,而言周齐间事历历如见,隋文帝召为国子博士,不就,唐太宗召至京师,年九十余矣,神采丰茂,视听不衰……,还山百余岁卒,著有千金方30卷……。(新旧唐书俱有传)。按本条所称开皇,为隋文帝年号,文帝卽位于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殁于开皇24年甲子(公元604年),辛酉为开皇21年(公元601年),孙思邈如系这一年出生,计算到开皇甲子,仅有四岁,所称隋文帝召为国子博士,显无此事实。又按唐太宗殁于贞观18年甲辰(公元644年),依辞典“自謂生于开皇辛酉”的记载,推算到贞观最后的一年甲辰为止,孙思邈也只有44岁,与“唐太宗召至京师,年九十余矣”,亦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辟谷”与“服水”──读孙思邈《千金翼方》札记上海市九曲书画馆北京分馆萧志才孙思邈是唐代伟大的医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家。诞生于公元581年,逝世于公元682年,享年101岁,确实是一位老寿星。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孙氏代表作有《千金要方》、《千...  相似文献   

9.
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勤理朝政,群臣凌晨就得拜朝。有一老臣胸前常挂一香袋,太宗不解,即问其故。老臣拜曰:“贱臣年近花甲,体弱不支,以此助之。”原来,老臣体弱有病,清晨精神困顿,特请御医院药师为其配此香囊,内装的是中药肉桂、沉香、檀香等名贵芳香药末,悬于胸前以醒脑提神。古人认为,芳香药能护正辟邪,“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  相似文献   

10.
如今,心理治疗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临床,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其实,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将心理治疗用于为患者治病了,而且卓有成效。下面便是几个我国古代有趣的心理治疗故事。 药王治“龙疾”唐朝某年,唐太宗李世民率领一班亲信前往锦屏山游览。游罢群峰,太宗来到一潭清泉旁边,只感到口干舌燥,于是,他弯下身子,用手捧了几捧清泉痛饮。饮毕,他突然看到水中有  相似文献   

11.
孙思邈,唐·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省耀县)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581—682年),寿享101岁。孙思邈在青少年时即显露才华,聪颖过人,常日诵千字不忘。二十岁已精通诸子百家,被当时洛州总管独孤信称为“圣童”。他曾举进士,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均对他非常器重,先后都想召他为官,但他为了拯救人民疾苦,立志悬壶济世,皆予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村,有一座药王庙。庙前立有一方石碑,上面刻着孙思邈的《养生铭》。显然,这庙是孙思邈的故乡人为他而建的。孙思邈被尊为“药王”,既在于他医术高明,也由于他养生有道。  相似文献   

13.
得了糖尿病,医生的第一名话就是:“必须要控制饮食!”尤其是主食的摄入量。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缺乏或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在人体中只有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功能。胰岛素缺乏,血糖当然就会升高。只有尽量少摄入含糖的食物才能减轻胰岛的负担。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孙思邈  相似文献   

14.
曾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力山大在出发远征波斯之前,将所有财产都分给了臣下。大臣问:“你把所有的财产都分了,还带什么出征呢?”亚力山大说:“我只带一种财宝,就是希望!”在他看来,“希望”才是无价之宝!他正是带着希望取得了梦寐以求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据《唐书》所载,唐代有七个君王曾服丹药,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皆因此而崩,正应了“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古语,唯独武后例外。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服石,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使方士那罗迩娑婆于金飙门,造延年之药”,次年五月,遂致暴疾不救“,崩于含风殿”,时年五十二。(《旧唐书·太宗本纪》)宪宗十五年(820)正月,宰相皇甫镈与金吾将军李道古遵宪宗诏令,荐举山人柳泌、僧大通等待诏翰林。宪宗服柳泌药后,日增燥渴。裴潾上书谏曰“:金石皆含酷烈热毒之性,加以烧制,动经岁月,既兼烈火之气,必恐难为防制。”帝不听,燥渴…  相似文献   

16.
张世英 《家庭中医药》2006,13(10):14-14
一天,孙思邈正在峨眉县街上行走,突然碰上了曾经息了肾病的教书先生在散步闲逛。见他身体康复,孙思邈真有些疑惑不解。此人息肾病浑身浮肿,已到了晚期。孙思邈和其他医生都想不出什么药可以治愈,并劝其家人:“无法医治,准备后事吧!”那么他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呢?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年幼时体弱多病 ,但他勤于总结养生规律 ,故能变羸弱之体 ,而至百岁。他指出 :人的健康与长寿并非鬼神所致 ,“养生者 ,宜达其旨趣 ,庶可免于夭横也”。并进一步指出 :“人之寿夭在于撙节 ,……恣其情欲 ,则命同朝露也。”孙思邈还具体指出 :人生摄养得法 ,则可“不失一二百岁也 ,但不仙耳”。孙思邈在提及他的名著《备急千金要方》的价值时讲到 :“可以济物摄生 ,可以穷微尽性。”这就明确指出了 :他的《备急千金要方》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探索养生规律。那么 ,探索的结论如何呢?孙思邈的回答是 :“寿夭休论命 ,修行在本人。”这实…  相似文献   

18.
<正> “大方”考其意义有五:药味多;药力雄猛;药量多;药量多而一次服完;能治下焦重病等,此议“大方”乃指药味众多的方剂。《素问·至真大论》有“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二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二佐九,制之大也”之说,以此推之,超过“中方”(九味药)的方剂即属“大方”。“大方”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追溯历史,最初的方剂都是比较简单的,《内经》载方13首,最大的处方由四味药组成。医圣张仲景所  相似文献   

19.
孙思邈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一般医史书籍认为他生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682年)。但根据《旧唐书》记载:“周宣帝时(578~579), (孙)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578~580年),乃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及(唐)太宗即位(627年),召诣京师,嗟容色甚少……将援以爵位,固辞不受。上元元年(674年)辞疾请归……永淳元年(682年)卒。”这样,孙氏在公元578~580年间就已经“称疾不起”,过起隐居生活,则他当时至少也有20多岁了。据此推算,他的生年应在560年以前,若果如此,他应该是一个活了120岁以上的高寿者。  相似文献   

20.
<正>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人称“初唐四杰”。其中的卢照邻,工于诗,其诗作《长安古意》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一句,古往今来为多少才子佳人所称道。然而世人并不尽知,这位才气过人的诗人,不但人生短暂,而且壮年遽染重疾,从此与医药相伴,卧病余生。他虽拜“药王”孙思邈为师,却仍是沉疴难起,最终不堪病痛折磨,投水自尽。卢照邻,字升之,约生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幽州范阳人。先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