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我市某职工医院院内感染的病人体内分离到非细胞免疫缺陷者罕见的19株马红球菌。对这些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质粒图谱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明显的耐药性。未发现毒力质粒,但所有细菌均带有未见报道的9.4kb质粒,其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新生儿病房不动杆菌败血症爆发流行,了解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质粒的关系。方法 收集来自病儿血培养104株不动杆菌,进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和质粒检测。结果 104株均检出质粒,56株流行型含有4个相同的质粒(30.1、3.1、2.5、2Kb),非流行型的质粒数目不等(1~6个)。细菌的耐药性与质粒密切相关,对庆大、卡那、妥布、红霉素、萘啶酸、头孢盂多、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流行型显著高于非流行型,在多重耐药菌株构成比中流行型也显著高于非流行型。结论 新生儿病房流行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性,耐药率流行型菌株高于非流行型;新生儿不动杆菌感染选择头孢氨噻肟和丁胺卡那霉素为宜。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质粒分析结合药敏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耐药质粒在肠道杆菌间的接合传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3 种抗菌药物对18 株肠道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质粒检测并用传统及改良两种接合转移试验方法,以5 株伤寒杆菌的不相容性 C群( Inc C) R 质粒、6 株大肠杆菌及2 株鼠伤寒杆菌的 R 质粒作供体,研究其在肠道杆菌间的传递。结果显示, R 质粒能在4 种肠道杆菌间互相传递,其中伤寒杆菌 Inc C 群 R 质粒能在这4 种菌中稳定复制并表达耐药性。质粒的可传递性给阻断耐药性的传播和疾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单纯消除某个菌中的耐药质粒已难以奏效,正常菌群中庞大的耐药基因库是致病性耐药菌株流行的潜在危险;合理选择、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降低“选择性压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吸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院内感染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69株鲍曼不动杆菌,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得患者临床特征,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检测细菌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呼吸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是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P <0.001).除米诺环素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所有菌株含有OXA-51基因,51株携带OXA-23基因,13株携带VIM基因,2株携带IMP-4基因.69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9个型和19个亚型,其中D型和H型最为普遍流行.结论 我院呼吸科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具有耐药基因水平传播和小规模暴发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它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往往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1]。但随着亚胺培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不动杆菌也日益增多 [2]。为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的耐药性及流行情况 ,我们对在本院收集到的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 ,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型 ,报道如下。1.1材料收集2000年10月至2002年3月临床标本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株 ,其中19株来自痰标本 ,1株来自心包积液。采用…  相似文献   

6.
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耐药性及质粒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水平,研究质粒在乳酸杆菌中的存在频率,分析细菌质粒与耐药谱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细菌的质粒图谱,进行质粒消除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结果 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对万古霉素的耐受性最强,其次是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呋辛和头孢唑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较敏感.所有试验菌株均存在多重耐药情况,且有随宿主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93%的菌株含有质粒.经连续传代,4株菌的质粒丢失,致使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头孢菌素敏感性增加,与其消除质粒后的药敏结果一致.结论 正常人肠道乳酸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多重耐药性较严重,且和年龄有一定相关.大多数菌株都含有质粒,其中5.8 kb大小的质粒可能与乳酸杆菌对庆大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耐受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耐药性和整合子(qacE△1-sull)、转座子(tnpU)存在状况,并对菌株质粒谱进行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并对该细菌进行总DNA的提取。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acE△1-sull及tnpU,提取质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整合子qacE△1-sull基因阳性率为31.8%,转座子tnpU基因阳性率为30.3%。携带遗传标记的菌株耐药率高,特别是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已接近或达到100%,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和20%;有19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整合子阳性率63.2%,转座子阳性率36.8%。检出质粒的46株(70%)临床分离菌出现1~3条大质粒带,大小在1~20kb间,其中出现1条带的有33株、2条带8株、3条带5株,有12株菌提取到大小相同的质粒。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耐药现象严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的携带率高,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12月常规细菌培养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并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的20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以痰液及咽拭子分离率较高(80.1%),临床分布以呼吸肿瘤和ICU为主(77.2%).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舒普深最低,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20%以上,甚至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达27.3%.20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23株为泛耐药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同时应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泛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及环境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判断ICU是否存在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方法使用贝克曼Microscan Walkaway 40 plus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分离自ICU患者及环境中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肠杆菌科基因组间重复序列(ERIC-PCR)对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寻找导致院内感染暴发的原因。结果从ICU患者及环境中共分离出20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19株为多重耐药菌,1株为泛耐药菌。20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3型(A-C型),其中17株属于C型。结论本次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由C型引起,含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气溶胶可能是引起此次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及部分多重耐药株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6月我院院内分离的150株鲍曼不动杆菌,MIC法测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对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定义为多重耐药菌,运用PCR法检测qacEΔ1-sul1和intI 1基因在所分离菌株中的分布,并用PFGE法对其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排行前三的药物为妥布霉素(50.0%)、庆大霉素(44.2%)和亚胺培南(42.4%);8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排行前三的药物为美罗培南(33.3%)、头孢哌酮(33.3%)和左氧氟沙星(13.1%);qacEΔ1-sul1和intI 1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为46.2%(85/150)和58.0%(88/150);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为59.5%(49/84)和83.4%(70/84)。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PFGE分型可分为14个克隆,其中A克隆最多见,在ICU、呼吸科和急诊病房均存在集中流行,神经内科和老年科以C克隆多见,其余均为散在流行。结论 qacEΔ1-sul1和intI 1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很高,在多重耐药株中更高,说明I类整合子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研发新的消毒剂以消除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的流行迫在眉睫,此外同一克隆株在同一病区的集中流行和在病区间的交叉流行提示应采取进一步的感染控制和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1.
94株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从天津市大港医院临床送检标本所分离9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高的为头孢噻吩(100%),其次依次为呋喃妥因(90.43%)、氨苄西林和头孢西丁(86.17%)、培氟沙星(76.6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目前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抗生素耐药率呈逐步升高趋势,且耐药机制复杂,多重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邹自英  陈莉  刘媛  曾平  熊杰  朱冰 《四川医学》2014,(9):1123-1125
目的 比较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和仪器鉴定结果。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的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51基因。结果 68株VITEK2 COMPACT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的菌株中,50株OXA-51基因阳性,确定为鲍曼不动杆菌;18株OXA-51基因阴性,为复合群其它细菌。鲍曼不动杆菌(OXA-51阳性)与复合群其它细菌(OXA-51阴性)比较,对临床常用的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P〈0.0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其它细菌耐药率显著低于鲍曼不动杆菌,采用检测OXA-51基因方法对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进行准确的菌种鉴定有利于正确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感染控制的介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以及该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鲍曼不动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系统进行检测。结果28株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在呼吸道感染标本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较好的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其敏感率分别为92.9%(26/28)、92.9%(26/28)、57.1%(16/28)、53.6%(15/28)、50%(14/28)、46.4%(13/28)。结论本地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抗感染治疗中,亚胺培南、关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仍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对我院2003~2005三年间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谱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静脉导管、痰、分泌物及胆汁中鲍曼氏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达到11.5%~37.5%.呼吸科、烧伤科、神经外科、心内科、移植科、胸外科、ICU院内感染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鲍曼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对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均超过50%,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比较敏感.结论:医院内获得性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增加,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且耐药率增加较快,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医院内感染耐药菌质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耐药性菌质粒的分布情况。方法:运用质粒图谱,限制性内切酶谱,质粒消除,接合传递等系列补充实验对医院内感染细菌的R-质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9.6%,其中71%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含R-质粒,DNA分子在2.3-23.1KB间,75.2%的铜绿假单胞菌经质粒消除后,对先锋V,庆大霉素,氨卞青霉素和羟卞青霉素由原来的耐药变为敏感,说明这部分细菌的抗药性是由质粒介导的。另外24.8%的菌株虽然质粒被消除了,但抗药性并未发生改变,铜绿假单胞菌20KB的质粒可转化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带有铜绿假单胞菌相同的抗药性,表明这一质粒可在不同种属间传递,有成为“流行质粒”的倾向。结论:医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质粒在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变迁。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采集海医附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17 90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实验。结果:17 90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到5 372株致病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206株,在不同的性别感染率无差别;年龄组感染率不同,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四季分布不同,以秋季节多见;以ICU多见。药敏结果显示:3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总体呈变化不大;对左氧佛沙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呈大幅下降;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无性别差异,与季节、年龄及病区有关。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存在多耐药性,临床应根据其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发展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内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细菌鉴定仪对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临床分离的Aba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Aba的分布情况、耐药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824株Aba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ICU为主要高发科室(300株).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耐药率为9.3%~18.4%,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耐药率为52.1%~75.3%;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ICU科分离出的Aba对抗菌药物4年总体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ICU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科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80.0%以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15年的检出率最高为53.1%,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分别为6.3%、9.6%、12.5%、17.1%.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耐药和泛耐药日益增多,应严格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8.
李刚  邢建明 《浙江医学》2017,39(7):518-520
目的动态监测近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6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在医院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及该菌对哌啦西林/他唑巴坦等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6年分离的28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64.29%)和尿液(21.4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啦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未出现耐药;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96.0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36%、8.93%、2.1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多数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文献报道,青霉素加酶抑制剂可作为治疗首选。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判断目标菌和定植菌,以减缓耐药菌株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某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为该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近三年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是2.2%(425)、2.0%(342)和1.5%(297)。106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76.2%),其次为脓液(13.8%),其他标本检出率较低。鲍曼不动杆菌以ICU检出率最高(38.1%),其次为神经外科(20.9%),外科的检出率高于内科。2013年至2015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上升显著,米诺环素有所下降;除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和头孢曲松天然耐药外,其它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除左氧氟沙星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多在70%以上。结论:川东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有下降趋势,但仍是临床常见致病菌,科室分布广泛,耐药率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