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现 《山东医药》2007,47(20):64-64
2000年3月~2005年2月,我科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任翰淼 《山东医药》2011,51(46):77-78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将6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TACE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和癌灶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AFP、CEA分别为(123±80)、(200±10)μg/L,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CT癌灶最大径明显小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均〈0.05)。对照组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8例,观察组为1例(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宜采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双灌注介入前后血清TNF-α、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30例行TACE治疗,45例行TACE联合脾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每个病例分别在术前一天、术后二周测定血清TNF-α、sFas,同时对所有病例进行近期疗效判定,另设30例正常对照组。结果肝癌患者的血清TNF-α和sFas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ACE和双灌注治疗后血清TNF-α和sFas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双灌注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sFas的水平分别低于TACE组治疗后水平(P〈0.05),在双灌注组中,近期疗效达有效者血清TNF-α和sFas的水平明显低于无效者(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双灌注介入治疗后血清TNF-α和sFas的水平明显降低,检测血清TNF-α和sFas的水平可以有助于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与影像检查资料。结果100例中巨块型70例,肿块最大径8-15cm,结节型30例,肿块最大径3.3—7.0cm。经1次TACE治疗者48例,经2次TACE治疗者52例。观察期内所有病人均存活。30例结节型肝癌TACE术后CT表现为完全型28例,斑片型2例,70例巨块型肝癌TACE术后CT表现为完全型20例,斑片型40例,稀少型10例。30例结节型肝癌经1次TACE后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2例(经再次TACE后完全缓解),70例巨块型肝癌经1次TACE后20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40例(其中22例经再次TACE后12例完全缓解),进展10例。结节型肝癌与巨块型肝癌TACE术后的CT表现及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是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疗效的有效方法。结节型肝癌TACE后CT表现以完全型为主,近期疗效好,巨块型肝癌TACE后可表现为完全型、斑片型及稀少型,斑片型、稀少型TACE近期疗效不如完全型,需再次TACE治疗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给予CIK治疗,另30例患者仅接受TACE治疗。取患者自体外周血或健康产妇分娩脐血行CIK培养。在TACE治疗10~15 d后给予CIK细胞悬液(含1.0×109个细胞)外周静脉输注,连续或隔日输注1次,共3次。结果 在治疗6 m时,联合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87.27±29.45) ng/ml,显著低于TACE组[(158.78±99.09) ng/ml,P<0.05]|联合组肿瘤大小为(4.37±1.78)cm,也显著小于TACE组[(5.48±1.61)cm,P<0.05]|治疗后3 m、6 m和9 m行影像学检查,联合组病灶无增多、增大,TACE组在治疗3 m后有4例出现肝内病灶增大|联合组2 a生存率为53.3%,显著高于TACE组的33.3%(P<0.05)。结论 TACE联合CIK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有一定的效果,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健择治疗晚期肝癌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择是阿糖胞苷类似物 ,属抗代谢类抗癌药。它在体内被转化为 d Fd CTP(双氟脱氧三磷酸胞苷 ) ,可掺入 DNA使 DNA链断裂 ,从而起到细胞毒作用。2 0 0 1年 1月~ 2 0 0 1年 8月 ,我们对健择单药以及联合顺铂 (DDP)治疗肝癌的疗效及毒性进行验证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晚期肝癌患者 3 4例 ,均符合以下收治标准 :1影像学、血清学证实的晚期肝癌 ,已不能手术切除或栓塞者 (TACE)或无水酒精注射(PEI) ;2过去未经化疗 (包括健择治疗 ) ;3身体功能状况 (KPS)卡氏 70分以上 ;4有可测肿瘤病灶 ;5预期寿命 1 2…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两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周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变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的浓度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7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46例接受单独HIFU治疗,20例HIFU治疗前曾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13例行TACE单独治疗。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后HCC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血清AF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病灶缩小、血供减少或消失。局部无并发症出现,心肾功能正常,但肝脏酶谱有一过性升高。HIFU治疗后肿物回声有不同程度增强。HIFU治疗后CT或MRI呈典型的凝固性坏死表现。HIFU联合TACE治疗有效率为70%(14/20),优于单纯HIFU组的41%(19/46),优于单纯TACE组的31%(4/1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U治疗组与TACE治疗组3、6个月及1年、2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疗效。HIFU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有效和可行的,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将为临床非侵入性治疗肝脏肿瘤提供一个可考虑的新的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目前被公认为是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首选疗法之一。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较高,90%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肝癌的发病率;但是对于已经发展为肝癌血清HBVDNA阳性的患者是否有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本文就此问题,观察了拉米夫定联合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徐静  黄飞  卢榜裕  梁水庭 《山东医药》2006,46(18):79-80
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超声聚焦刀(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0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TACE治疗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原发性肝癌(PHC)失去手术机会后的最佳治疗方法,但TACE也具有一定的副反应。我们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运用中药滋阴益气养血方防治TACE引起的副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生存率、死亡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该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入院的老年肝癌患者60例( RFA治疗30例,TACE治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生存率及死亡原因的异同。结果 RFA及TACE治疗均对肝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TACE组谷丙转氨酶( ALT)治疗前后差值大于RFA组(P<0.05)。 RFA组和TACE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8%、54.8%、45.8%和73.3%、65.5%、40.9%(P>0.05)。死亡原因依次为消化道出血、再发肝癌结节破裂、肝性脑病、全身衰竭。结论老年肝癌的RFA治疗肝损害轻,与TACE治疗相比,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2004年1月-2009年7月我院应用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方案治疗晚期肝癌对肝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化疗,n=42)、观察组(TACE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 0. 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生命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给予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更大程度改善,总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15.
术中射频消融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腹术中射频消融(RFA)后行肝动脉造影(DSA)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必要性。方法开腹术中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术后2周常规行DSA及TACE术,再3周后复查CT及AFP。结果DSA+TACE术发现肿瘤染色及碘化油聚集9例(18%),CT复查见碘化油异常沉积10例(10%),AFP转阴43例(86%),AFP不升高5例(10%),总有效率96%。结论开腹术中射频消融后行DSA+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是一种非常必要、有效的方法,有望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参附注射液对肝癌行TAGE后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南  魏治鹏 《山东医药》2009,49(24):103-103
肝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由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以及对免疫、骨髓抑制,直接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们在肝癌患者行TACE后配合应用参附注射液,以观察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14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ACE联合3D-CRT治疗63例和TACE治疗8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ACE联合3D-CRT组有效率为65.1%,显著高于TACE组的40.5%(P<0.05);TACE联合3D-CRT组和单纯TACE组6 m、1 a、2 a生存率分别为84.1%、55.6%、27.0%和59.5%、38.1%、19.1%,其中两组6 m和1 a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活喜片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Ⅱ、Ⅲ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选取62例Ⅱ、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用肝活喜片配合TACE治疗,并与31例使用肝复乐片配合TACE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症状积分,近期疗效及半年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2年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活喜儿配合TACE是治疗Ⅱ、Ⅲ期发性肝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由于HCC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手术切除、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等治疗效果有限,5年生存率较低。随着肿瘤分子信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成为晚期HCC临床研究的热点,相继研发出了一系列靶向药物,如一线治疗的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多纳非尼以及二线治疗的瑞戈非尼、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除了靶向治疗外,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继研发出了一系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这些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继被批准用于晚期HCC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居第4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已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2位。基于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的国情,2018年我国新发肝癌占全球肝癌的46.6%,由于原发性肝癌特殊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仅20%~30%的患者能够在早期发现并接受手术切除等根治性治疗,大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系统治疗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尤为重要。2007年索拉非尼的上市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其总有效率仅为2.3%,且伴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在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方面受到了极大限制。目前随着对免疫治疗及靶向通路的深入探究,晚期肝癌的系统性治疗发生了历史性转变,2018年基于非劣性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乐伐替尼是第2种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线药物。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公布的Ⅲ期临床试验的中国患者亚组分析表明,乐伐替尼对于中国患者获益更明显。2018年9月正式确认乐伐替尼可在国内获批上市,基于近5年在我国使用乐伐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