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成文 《健康生活》2009,(12):35-35
冬季人体的消化机能比春夏秋季活跃,胃液分泌增加,酸度增强,食量增大。中医认为冬季是饮食进补的最好季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尤其是冬至日后进补最好,因为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冬至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在避藏中还有活泼的生机,此时进补更易于发挥  相似文献   

2.
王子雷 《药物与人》2007,20(10):42-43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需要进补。专家提醒: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正>秋冬季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季节,尤其是男人,最需要"补",冬季饮食的"补",应以补肾固阳、养血固精为本。"男人要加油"、"要健康先补肾"、"让你的肾脏充满活力",每年到了秋冬季节,进补就会被提上日程。其实,秋冬进补是中医学的一条原则。在中医看来,四季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道如此,人也应如此。秋冬进补,顺应季节的变换,也是人体健康的需要。但秋冬如何辩证科学有效地进补,还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4.
夏韵 《家庭医学》2015,(1):22-23
秋冬进补养生,是我国传统保健方法之一。在人们更加注重身心健康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了中医秋冬养生的方法。一般而言,立秋过后,气温就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根据中医"秋冬养阴"的原则和"天人相应"的道理,秋冬气候怡人,人的胃口也比春夏要好,消化功能最好,故此时进补十分合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这是因为在严寒的冬天,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热量消耗少,而胃肠道功能相较其他季节强,有利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古籍《内经》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曰:"冬三月者为封藏";"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就是说冬令通过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补肾藏精、养精蓄锐,到春天就不会患病了。冬季进补是有讲究的,应当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体质进补。  相似文献   

6.
何富乐 《健康博览》2013,(12):50-52
冬季来临,找中医要求进补的人比较多,其实进补是需要通过辨证的,盲目进补会适得其反。虚证也有气虚、血虚等多种情况,确实是虚证的,适当进补有利于改善健康。中医讲究药食同源,不同的虚证采用不同的药膳,可以在享用美食的同时治愈了虚证。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 "冬季进补,春季打虎。"我国民间就有冬令进补的习俗,中医古籍《内经》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说:"冬三月为封藏。"也就是说,一到冬三月,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这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所以这时是进补的最好时节。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非常讲究"天人相应",其实质是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疾病,就必须顺应自然,适应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和昼夜规律,以保持人体的内外协调。若不然,就会生病。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天人相应"的道理,故应"秋冬进补"而非"春夏进补"。秋冬是补养身体的最佳时节。  相似文献   

9.
中医的进补原则是需进补者则补之,不需进补者不可强行进补,否则适得其反.在这进补原则的前提下,又讲求进补的时令,认为一年四季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药补宜忌     
马亚平 《长寿》2012,(11):48
冬季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进补的好时机。俗话说"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些说法说得虽然夸张,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在寒冷的冬天适当进补确实有助于御寒强身,人们应该利用冬季来补益身体。但进补不宜盲目,应注意有所禁忌,以免适得其反。阳气虚弱者宜补阳虚的人常会有流清鼻涕、手足冰凉、小便清长、夜尿频频、大便稀溏、阳事不举等表现。凡有这类  相似文献   

11.
冬令调补是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一大特色。《内经》有"秋冬养阴""阴精所奉其人寿"之训,人体只有在秋冬养好阴,藏好阴,春夏才能有生和长的资本,防范疾病的发生。中医素有"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变化,并依照自然生长收藏的规律和谐生活。秋冬进补,就是中医"勿逆天时,是谓至治"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下降,万物渐显肃杀,又到冬令调补时。虽然冬令进补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若补之不当,也会出现种种副作用。临床上常常见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生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民众青睐中医"治未病"的魅力。冬令来临,各地"膏方热"又开始迅速升温。"宁要一料膏方,不要金玉车装"、"冬令进补,来春打虎",昔日宫廷达贵厚爱的养生膏方,正日渐成为普通百姓热捧的一种养生保健时尚风潮。"膏方进补"如何避免误区,有关专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中医认为,冬令进补对身体补养和治疗有着双重意义,有益于身体健康。那么,冬季进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应该怎样进补呢?  相似文献   

14.
常怡勇 《现代养生》2012,(11):68-69
近年来研究证明,市场上流行的不少小零食常吃对健康不利,甚至被认为是"垃圾食品"。于是,聪明的商家根据中医"药食同源"原理,很快推出一款款所谓"中药零食",即解馋又进补,市场非常热销。但专家指出,既然含"药"就不能随便乱吃、多吃,只有吃对才有利健康,才能起到进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辨虚吃药膳     
“虚则补之”是中医进补的基本原则,而药膳是进补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这里根据中医各虚证类型,针对性地介绍一些药膳,以供进补者选择。补气药膳:适宜于疲乏无力、气短、不愿多说话(说话也是声音低微),出虚汗等表现的气虚体质者。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冬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7.
正冬季寒冷,自然界生机闭藏潜伏,因此中医《摄生消息论》对冬季保健有"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论述,提出寒冷季节饮食"三加一":即保温、御寒和防燥,附加进补。"保温"一般冬季进补,以温补为主,就是一方面食用"药材"(如桂圆、红枣),另一方面通过饮食保持体温,即增加热能供给,补充蛋白质。营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自古就有"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的说法,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贴秋膘"原理,秋冬需要进补。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体消耗比较大,秋季适当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能够恢复和调节各脏器机能,达到养生目的。但专家提醒,若乱补、猛补、急补,则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中,中老年虚证患者都十分重视进补。但一些中老年朋友在进补时,首选总是药补,花许多钱买来名目繁多的参茸膏丹,却收效甚微,或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旧病未除,又添新病。因此,进补中的"两补",即食补和药补,各有所长,不可偏废。选择进补方法,中证为优。只有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辨证选用,两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食补即饮食进补,在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历代医家都极为推崇以食物特有的性能防治疾病是中医治疗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霜降以后,温度持续走低。"冬季进补"也随之拉开了大幕。又到一年进补之时,各医院的膏方开锅时间大都定在11月1日。很多市民纷纷谈论着是否吃膏方这些老话题。在此,向大家介绍几个"膏"招。一方:膏方关键是一个合适的处方。开膏方的医生要有较高的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一般中医院规定,只有副主任中医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