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蝎毒肽对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了3种蝎毒肽(Scirpionvenompeptides,SVP)对凝血酶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以期从蝎毒中筛选具有纤溶和溶栓活性的有效成分。应用0.125,0.25,0.50mg·ml-1各3个剂量组的SVP,SVP2,SVP3对凝血酶0.03U·ml-1(终浓度)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1.51%,1.72%,10.87%;12.01%,25.22%,28.12%;0.94%,6.52%,15.52%。结果提示:蝎毒肽的不同提取物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兔血小板聚集,其中以SVP2作用最强,且有量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Ⅲ(PSV)和蛇毒多肽Ⅷ(KD)对Lewis肺癌(LLC)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肺部转移和一般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近交系C57BL/6小鼠,左腋下接种LLC细胞悬液建立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 5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环磷酰胺(CTX)、高剂量PSV(PSV-H)、低剂量PSV(PSV-L)和KD,共 18 d。以原位瘤重、肺转移率和转移数为指标,检测不同浓度的PSV和KD对LLC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以体重和脾系数为指标观察PSV和KD对带瘤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PSV和KD对LLC原位肿瘤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但它们对肿瘤肺转移却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PSV-H 0.33±0.2l,(P< 0.01);其免疫保护方面的作用也明显优于CTX。结论:蝎毒多肽Ⅲ和蛇毒多肽Ⅷ抑制原位瘤的作用缓慢,但是抑制肿瘤转移方面强于化疗药物CTX,并能够提高小鼠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蝎毒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蝎毒(scorpion venom, SV)及其分离组分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00和800 mg•L-1的SV可明显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 (P<0.01或P<0.05)。蝎毒组分(SV-Ⅰ、SV-Ⅱ 和SV-Ⅲ)在浓度为200、400 及800 mg•L-1时,对B16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0.05~P<0.01);在400和800 mg•L-1 时,可使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 (P<0.05~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P<0.01),S期细胞呈降低趋势,而SV对细胞周期进程未见明显影响。当SV、SV-Ⅰ、SV-Ⅱ及SV-Ⅲ的浓度为400和800 mg•L-1时, 对B16细胞集落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毒及其组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存活与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纯化后各组分的抑瘤作用优于蝎毒,但其抑制作用低于阳性对照丝裂霉素 (Mitomycin-c, MMC) 组。提示蝎毒引起细胞周期进程改变可能是其抑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蝎毒及其分离组分对4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蝎毒(scorpion venom,SV)及其分离组分对4种人肿瘤细胞(肺癌A549细胞、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823、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骨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Sephadex G-50柱层析法分离蝎毒;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以丝裂霉素C(MMC)及顺铂(C-DDP)为阳性对照药,以蝎毒及其组分1 mg/L、10mg/L和100mg/L的浓度处理4种人肿瘤细胞,作用48 h后,分别观察蝎毒及其分离各组分对上述细胞的影响.结果:用Sephadex G-50柱层析法分得6个峰(AP Ⅰ1,APⅠ2,APⅡ,APⅢ1,APⅢ2,APⅣ),其中蝎毒组分APⅢ1(antineoplastic polypeptideⅢ1)对HL-60,SMMC-7721,BGC和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A549细胞和HL-60细胞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蝎毒分离6个组分中,蝎毒组分APⅢ1对HL-60,SMMC-7721,BGC和A549 4种人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剂量效应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5.
蝎毒对人白血病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 3种人白血病细胞株 (人B淋巴细胞株Raji、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 - 6 0、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 6 2 )作为实验模型 ,观察东亚钳蝎毒对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台盼蓝排染法细胞计数观察细胞生长、MTT法检测蝎毒对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结果 :蝎毒对Raji、HL - 6 0、K5 6 2 3种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 (P <0 .0 1,P <0 .0 5 ) ,并且其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蝎毒对人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蝎毒对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手擒电击法采蝎毒速度快,产量高,小鼠iv和ip蝎毒的LD_(50)分别为1.72±0.16mg/kg和2.74±0.06mg/kg,家兔iv0.21mg/kg蝎毒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3×10~(-4)mg/ml蝎毒对离体家兔右心房有正性肌力作用(p<0.01),可收缩离体犬主动脉、肾动脉和椎动脉条(p<0.01),并引起动脉条的自发性收缩,iv0.06mg/kg蝎毒使麻醉犬和猫的血压升高(p<0.01),蝎毒的升压作用和缩血管作用能被妥拉苏林阻断,iv0.18mg/ks以上剂量蝎毒,动物血压呈先降后升的双相变化;家兔iv0.5~0.75mg/kg蝎毒,由心电图可见心率减慢(p<0.01),出现部分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内传导阻滞,此作用能为阿托品减弱,经STI测定蝎毒能延长LVET,使PEP/LVET比值减少;家兔脑室内注射蝎毒6×10~(-3)mg/kg时,血压呈先降后升双相变化(p<0.05),心率减慢(p<0.01)其结果与iv蝎毒一致,且剂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蝎毒对小鼠淋巴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应用MTI、法观察蝎毒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检测DNA断裂,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结果:蝎毒(12.5—200μg/ml)可明显地抑制小鼠淋巴瘤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并且其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对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结论:蝎毒能抑制小鼠淋巴瘤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了红花活血化瘀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粘附、5-羟色胺(5-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Ca2 浓度升高的作用.方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PAF激活血小板释放的5-HT,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PAF诱发家兔血小板内游离Ca2 浓度的升高及以分光光度法检测PAF所致家兔血小板粘附性的升高.结果 479.6~1918.3 μmol/L的HSYA抑制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粘附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280~1320 μmol/L的HSYA抑制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5-HT释放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6.29~201.2 μmol/L的HSYA抑制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内游离Ca2 浓度的升高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HSYA 可明显抑制PAF诱发的家兔血小板粘附、5-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Ca2 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朱灵  韦晓谋  杨春旭 《广西医学》2008,30(2):158-160
目的观察蝎毒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mRNA)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蝎毒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7404细胞72 h,以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hTER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蝎毒抑制Bel-7404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抑制有浓度依赖性。同时,蝎毒可抑制hTERTmRNA的表达。结论抑制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mRNA)表达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蝎毒的抗癌细胞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纯化东亚钳蝎原毒,提取活性多肽成分SVⅡ—A4,并观察其抑瘤活性。方法:(1)分离纯化,采用分子筛凝胶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蝎毒;(2)纯度分析,用SDS—PAGE电泳和HPLC色谱法对SVⅡ—A4进行纯度分析;(3)活性观察,用MTF法(酶反应比色法)观察比较不同浓度(1、10、100mg/L)的蝎毒及其成分与SVⅡ-A4对4种肿瘤细胞(A549、HL-60、K562/S及K562/ADR)的抑制作用。结果:经过两步的分离纯化获得5个蝎毒多肽成分,其中的蝎毒抗肿瘤有效成分SVⅡ-A4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当。结论:经过优化提纯方法,两步即可从东亚钳蝎原毒中获得色谱纯度达96.73%的抑瘤活性单体成分SVⅡ-A4,初步观察,SVⅡ-A4对4种肿瘤细胞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而且它对布耐药细胞株(K562/ADR)的抑制作用较阳性对照组强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蜂毒的初步分离与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phadex G-50F柱层析及CM-sephadex C-50离子交换柱梯度洗脱法,从峰毒中分出Ⅰ、Ⅱ、Ⅲ及Ⅳ组分。 全峰毒对小白鼠的LD50为4.32mg/kg(3.91~4.76mg/kg)。全蜂毒对电刺激小白鼠的痛嘶叫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16mg/kg剂量的抑制率达90%(P<0.05),1.44mg/kg的为55%。全蜂毒及组分Ⅱ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以小鼠热板法测定的全蜂毒的ED50为1.20mg/kg;组分Ⅱ为1.02mg/kg。1小时起效,5小时达高峰,持续12~48小时。但组分Ⅱ的作用时间较短。全蜂毒明显抑制致炎剂引起的炎症反应(P<0.001)。此作用有量效关系。同时,亦明显抑制化学性致热反应。  相似文献   

12.
应用DEAE-SephadexA-50和NaCl分段梯度洗脱的方法,对蝮蛇(Agkistrodonblomhoffibrevicandus)蛇毒进行柱层析分离,获得12个蛋白峰。1,3~7,11组分有蛋白水解酶活性;2,3组分有磷酯酶A2活性;5~8组分具有精氨酸酯酶、凝血酶样酶活性及出血毒性和致死毒性;4,5组分有神经毒作用。用体外微量培养方法测定,4~8组分对人肝癌细胞株(SMC-1722)有杀伤或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眼镜蛇神经毒的分离、纯化及其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眼镜蛇粗毒经二次CM-Sephadex C25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眼镜蛇神经毒。聚丙烯酰胺圆盘电泳显示一条区带。在小鼠热板模型及大鼠电尾嘶叫模型,眼镜蛇神经毒显示有镇痛作用,并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蛇毒多肽(卡迪,KD)和蝎毒多肽(polypeptide from Buthus martensii venom,PBMV)对肝癌移植瘤(H22)带瘤小鼠瘤重的抑制作用,并观察肿瘤细胞Caspase-3表达,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昆明种系近交小白鼠,60只,复制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0.010 mg/mL),KD 0.016、0.010 mg/mL组和PBMV 0.016、0.010 mg/mL组,分别注射KD、PBMV和阳性药物10 d后,分析统计带瘤小鼠的体重变化、脾指数和肿瘤生长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治疗后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KD 0.016、0.010 mg/mL组和PBMV 0.016、0.010 mg/mL组的平均瘤重显著地减小,均具有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免疫组化显示:阴性对照组胞浆无着色或着色很浅;阳性对照组胞浆浅红棕色,着色胞浆分布较集中;两组待测组胞浆均显红棕色,分布面积广,而且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多.结论:KD和PBMV对H22生长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蜂毒素对骨肉瘤细胞系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蜂毒素对骨肉瘤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以骨肉瘤U2OS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台盘蓝排染法观察蜂毒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蜂毒素可明显抑制U2OS细胞生长、增殖,下调PCNA的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表现为S期细胞的阻滞。提示蜂毒素具有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株生长、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蛇毒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血栓栓塞的蛇毒制剂是从蝮蛇毒的凝血酶样酶(thrombin like enzyme,TLE)中纯化提取得到。TLE选择性水解纤维蛋白原a链中的A肽链的精-甘键而不影响B链,TLE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降解成FDP碎片,并刺激血管内皮释放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结果,降低了纤维蛋白原血浆浓度和血液粘度,抑制了血栓的进一步形成,提高了血流速度,从而发挥抗凝作用。另一方面,蛇毒中还含有纤溶酶(fibrinolytic en-zyme,FLE)样物质、舒通成分缓激肽增强肽(bradykinin potentiating peptide,BPP)、抗聚集组分(anti-aggregating part,AAP)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它们对抗血栓都有良好作用。 本文除讨论蛇毒药的药理作用外,还讨论了8种在中国市场上使用过的蛇毒制剂,包括由日本在中国生产的东菱克栓酶(巴曲酶),特别是讨论了最近由国家卫生部批准的降纤酶在血栓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五种抗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琼脂免疫扩散及动物实验,对我国现有五种抗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的交叉免疫反应、体外中和作用以及体内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抗眼镜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均有中和作用,但作用较弱,其中和效价为60μg/ml;(2)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联合应用时,其中和效价是它们单独应用的11倍,约660μg/ml;(3)抗金环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及抗五步蛇毒血清虽与眼镜王蛇毒有弱的沉淀线,但却无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CM-Sephadex C-50柱层析,醋酸铵缓冲液洗脱,从平颏海蛇毒腺提取物中分得15个蛋白组分。其中2个有磷脂酶A_2活性的用免疫学的方法证实的肌肉毒组分。10个能作用突触后膜的神经毒组分。肌肉毒的蛋白量占粗毒总蛋白量的32.2%。神经毒的蛋白量占粗毒总蛋白量的52.3%。神经毒的毒性比肌肉毒的毒性强。这些结果提示,平颏海蛇毒有肌肉毒和神经毒,神经毒是平颏海蛇毒的主要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肾损伤是蛇咬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蛇毒直接导致肾灌注压改变、肾小球病变、肾小管坏死。间接的发病机制包括溶血、纤维蛋白溶解、横纹肌溶解等。细胞因子可能与肾损伤有关。肾脏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溶解、肾小管坏死、皮质坏死。其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酱油色尿,甚至肾衰竭。基本的治疗是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27例各类肝病和55例正常人进行蕲蛇毒时间(AT)、蝗蛇毒磷脂时间(RVVCT)和蝰蛇毒血小板三因子活性(RVVPF_(3a))三项蛇毒凝血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AT、RVVCT和RVVPF_(3a)在各类肝病的测得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肝病的异常检出率分别是93%(118/127)、74%(94/127)和81%(103/127),均显著高于凝血酶时间(TT)(63%),凝血酶原时间(PT)(34%)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35%);三者的测得均值与不同期肝病有正相关关系,肝病越晚期,蛇毒凝血试验时间越延长。认为AT、RVVCT和RVVPF_(3a)能从三个不同侧面去反映肝病凝血功能障碍,其敏感性均优于TT、PT和KPTT,可以作为肝病凝血功能检查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