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并与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为75.56%,受孕率为75.56%。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受孕率明显提高,而复发率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服药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未经治疗,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缓解率高、疗效好、不良作用少、使用方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经腹腔镜手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腹腔镜组(对照组)各34例,对2组的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复发率为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8%,复发率为20.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为1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散结镇痛胶囊组和孕三烯酮组,比较腹腔镜术后应用散结镇痛胶囊和孕三烯酮治疗内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缓解率分别为91.7%和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8%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结镇痛胶囊组月经恢复正常及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孕三烯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镇痛胶囊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巩固治疗有效,可预防和减少复发,调节内分泌,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小,尤其适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腹腔镜手术结合术后服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05例,随访92例(88%),时间6~25个月,86例患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35例合并不孕症患中16例得以受孕生育,2例复发(1.9%),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14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为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组(n=60)和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组(n=60),对照组为单独腹腔镜治疗组(n=29)。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复发、内分泌变化及副作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治疗效果、内分泌指标(FSH、LH、P、E2等)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好,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9—2016-09间灵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实施卵巢异位病灶剥(切)除术和盆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49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9例未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和妊娠率,而且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周期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腹腔镜术后米非司酮治疗,B组采用术后孕三烯酮胶囊治疗,C组术后不予以任何辅助药物治疗,比较三组1年内复发率、缓解率、妊娠率、月经恢复时间及排卵恢复时间。结果三组缓解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妊娠率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月经恢复时间及排卵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术后联合低剂量米非司酮短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助于缩短月经及排卵恢复时间,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的优势。方法:为30例患者行开腹手术,54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明确分期后施术,根据患者年龄、分期、有无合并症及生育要求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结果: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36.57±83.24)ml,术后平均住院(7.26±0.82)d,术后排气时间平均(31.35±7.27)h,6例复发,复发率20.00%。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57.36±33.73)ml,术后平均住院(4.69±0.77)d,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1.22±5.45)h,5例复发,复发率9.26%。结论:腹腔镜手术相对开腹手术,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腹腔镜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及妊娠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月经腹腔镜治疗的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病例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5±28.3)min,术中出血量(25.2±23.2) ml,术后住院时间(3.0±1.2) d.83例术后随访6~66个月,21例复发;53例内异症合并不孕症中23例正常妊娠.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但仍有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子宫肌瘤切除术56例中,腹腔镜手术22例,开腹手术34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止痛药、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好于开腹组,但腹腔镜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对术者的技术水平和器械要求较高,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合理选择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初期开展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0月我院收治5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中37例行腹腔镜手术,21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镇痛泵使用率、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是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金标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熟悉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掌握中转开腹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23例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LA组115例行LA,OA组108例行OA。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24h内肛门排气例数、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率等。结果:LA组术后24h内肛门排气时间、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粘连性肠梗阻、镇痛剂应用例数与O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OA组(P<0.05)。结论:LA具有手术损伤小,患者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多数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98例,术前半年内未用过激素治疗,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肺疾患。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腹腔镜手术+米非司酮;研究组48例,腹腔镜手术+孕三烯酮。腹腔镜下进行病变分期,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各组有效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妊娠率及血CA125水平变化、肝、肾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0.0%,研究组有效率84.3%,研究组疼痛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个月内复发5例,均为中重度患者,且病情复发程度与血CA125水平升高呈相关性,经服用孕三烯酮后病情得到控制。研究组复发2例,均发生在术后12个月以后,为重度患者,经再次服用孕三烯酮后病情得到控制。研究组于术后服药后出现闭经32例,停药后2~3个月月经恢复,无痛经及性交痛。对照组闭经48例、子宫内膜过度增生1例,停药后半年内恢复月经。结论:孕三烯酮及米非司酮均可作为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控制用药,因其服药方便、有效、副作用少可用于广大患者,而孕三烯酮的服药效果明显优于米非司酮且不影响子宫内膜,对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仍然有效而备受偏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比较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不育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方法 1997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因不育经腹腔镜检查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179例,男方精液异常者不包括在内.轻型Ⅰ、Ⅱ期患者分为A组62例辅助生育治疗(ART组),其中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17例、体外受精(IVF)45例,B组35例期待治疗(NART组)两组;重症型 Ⅲ、Ⅳ期患者分为C组55例ART组,其中IUI17例、IVF38例,D组27例NART组两组.根据输卵管通畅情况、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内异症分期及评分将双侧通畅组、单侧通畅组分别行NART、ART治疗的患者进行配对比较,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2008年4月,将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D 组累计妊娠率分别为56.5%、45.7%、45.5%、44.4%,各组之间累计妊娠率无明显差异.术后妊娠88例,其中术后1年内妊娠者84例;1年后妊娠者仅为4例(P〈0.001).术后各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8%、11.4%、29.1%和33.3%,A与B组间、C与D组间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C、D组较A、B组复发率明显升高(P〈0.05).双侧输卵管通畅分别行NART、ART的配对组的比较中,轻症内异症行ART或期待疗法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而重症内异症行ART较期待治疗妊娠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于轻症内异症,术后采取ART与NART妊娠率无明显差异,但重症内异症术后行ART是一种更积极的获得妊娠的方法.内异症术后复发率与手术的分期密切相关,重症内异症复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Ⅰ、Ⅱ期62例,Ⅲ期49例,Ⅳ期23例)腹腔镜术后复发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风险分析,筛查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纳入分析的患者复发率为16.4%(22/134),与内异症患者术后复发率相关的因素有r-AFS分期(OR=5.785,CI=1.939—17.261,P=0.002)、手术方式(OR=0.301.CI=0.109-0.830,P=0.020)、术后联合用药(OR=0.062,CI=0.016—0.234,P=0.000)。结论:r—AFS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联合用药是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率的相关因素,临床应加强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1月124例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和同期90例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年内妊娠率、痛经缓解率、复发率等。结果: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98.39%,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开腹组1例术中分离时损伤一侧输尿管,2例因肠粘连致不完全性肠梗阻,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痛经缓解率、术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妊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卵巢功能破坏率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理想术式,具有安全、微创、美观、术后康复快、妊娠率高等优点。但需掌握手术技巧,以免破坏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