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正确诊断,治疗,改善愈后,方法:复习1995年4月至1998年1月,18例胃肠道原发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8例胃肠淋巴瘤,均经的中病理证实,均为NHL,其中17例为B细胞系,1例为T细胞系,胃12例,小肠(回肠)2例,结肠3例,按Ann Arbor分期,I期12例,II期6例,治疗以手术加COP/CHOP方案为主,其中,3例以化疗加放疗为主,全组3年无瘤生存率88=8%(16/18),结论: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胃,其次为回肠,结肠少见,以NHL,B细胞系为主,确诊依赖于病理,以综合治疗为主,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3.
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 associated lym phoidtissue,MAL T)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结外淋巴瘤 ,有其特殊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容易误诊。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笔者对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12例胃肠道 MAL T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4例 ,男女之比 2∶ 1,年龄 5 0 .2 5± 13.4 0岁 (2 4~ 6 8岁 )。就诊时间 2 d~ 3年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窥镜检查 ,多数病例可见 1个或多个呈浅表或不同程度溃疡 ,个别病例有肿块形成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粘膜州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以利于早期正确诊断、治疗、改善愈后.方法复习1995年4月至1998年1月,18例胃肠道原发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8例胃肠淋巴瘤,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均为NHL.其中17例为B细胞系,1例为T细胞系,胃12例,小肠(回肠)2例,结肠3例.按Ann Arbor分期,Ⅰ期12例,Ⅱ期6例.冶疗以手术加COP/CHOP方案为主,其中,3例以化疗加放疗为主.全组3年无瘤生存率88 8%(16/18).结论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胃,其次为回肠,结肠少见,以NHL、B细胞系为主,确诊依赖于病理,以综合治疗为主,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GIL-MAL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0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胃肠道MAL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7例患者平均年龄57.2岁,男女比例2.1:1。以腹痛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为胃32例,小肠4例,回盲部及盲肠5例,大肠6例。内窥镜下息内型15例,溃疡型25例,弥漫型7例。除1例为T细胞淋巴瘤,其余均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 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居多,临床误诊率较高。内窥镜下多次多点活检、深凿活检可提高本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6.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 2 0 0 1年 WHO分类中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MALToma)被划分为 MALT结外边缘区 B细胞淋巴瘤 ,本文作者就其病因、遗传和病理学近年来的进展状况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type,MALT-MZ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本例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并结合国内相关资料进行文献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热、咳嗽、胸痛,用正规的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和左肺下叶实变,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和CT血管造影征,肺实变内可见扩张的支气管.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是单核细胞为主的渗出液.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支气管镜下可见左肺下叶、右肺中叶支气管狭窄,用支气管镜进行透壁肺活检,病理为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免疫组化CD20阳性,CD3,CD5,CD10,CD21,CD23,Bcl2和Bcl6阴性.肺MALT-MZL是肺原发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行有创检查取得病理标本有助于早期诊断.某些临床表现(如周期性发热,肺实变及其内扩张的支气管, 血浆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出现M蛋白等)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肺MALT-MZL属于惰性淋巴瘤,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肝MALT-MZL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肝MALT-MZL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者3 cm×2.5 cm×2 cm.肿瘤细胞主要由弥漫分布的中心细胞样细胞组成,与肝实质分界清楚.瘤组织内可见残留的小胆管,但未见"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免疫表型CD20、 CD79α和κ呈阳性表达,CD3、CD45RO、CD5、CD10、Cyclin D1、λ和bcl-2呈阴性表达.结论 肝MALT-MZ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并需与肝其它类型的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肝脏炎性假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总结近2年10例胃肠道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征,结果如下:大体检查肿块与胃癌无特别差异,镜下特征为肿瘤细胞呈现多样性,部分病例主要成份为中心细胞样细胞(CCL)或主要成分为小淋巴细胞及裂-无裂细胞,部分病情有滤泡结构及淋巴上皮病变,而另一些病例则未见此种病变,有些病例与胃癌组织学图像难以鉴别,免疫组化结果,10例肿瘤CD20(+),瘤细胞内侧胞浆显示棕黄色颗粒,证实为B淋巴细胞来源肿瘤,CD45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MALT和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94例结外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6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2例),经HE、免疫组化和PCR复查后,收集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相比较,MALT淋巴瘤发病的中位年龄、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和细胞增殖活性均偏低;MALT淋巴瘤复发率低于结外DLBCL,而病人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结外DLBCL。两种淋巴瘤的IE期病人的存活情况较IE期以上的病人好;结外DLBCL中,有转移者存活状况较无转移者差,但MALT淋巴瘤的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组病例的生存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淋巴瘤在发病年龄、细胞增殖水平、临床分期、复发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有明显差异;肿瘤分期与两种淋巴瘤的生存状况有关,但淋巴结转移仅与结外DLBCL的生存和预后有关,而与MALT淋巴瘤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1例睾丸原发性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B细胞型),并分析其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MALT淋巴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瘤细胞在曲细精管之间浸润,严重处可使曲细精管被破坏或受挤压而萎缩,细胞大,细胞之间非粘着性生长,有大而不规则的核。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CD20和Vim(+),HCG、PLAP、CD45RO、CK19均为(~)。结论: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学上应当与精原细胞瘤、慢性睾丸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标记对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B细胞型淋巴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及文献复习。结果:镜下幼稚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组成,部分像小淋巴细胞,散在转化的中心母细胞及浆样细胞和成熟的浆细胞。瘤细胞浸润肺泡壁和支气管上皮形成淋巴上皮病变,并见反应性淋巴滤泡及瘤细胞侵蚀生发中心(滤泡植入)。免疫组化:CD20(+),CD5(-),CD45RO(-),CD10(-),CyclinD1(-),Cytoker-atin上皮(+),CD21(+)。结论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免疫学检测,应与肺假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两种主要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i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g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Iymphoma,MALToma)CT征象的异同,为胃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评价和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规范CT检查胃淋巴瘤病例42例,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DLBCL和MALToma。分析两种类型淋巴瘤CT影像学征象特征,包括病变所处胃的分部、范围、形态、厚度、强化、黏膜及浆膜面情况、淋巴结转移、腹腔大血管及脏器侵犯情况、腹腔转移及有无腹水等。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类型淋巴瘤的CT征象差异。结果DLBCL多累及胃的多个部分,且以近端胃受累为主,MALToma以胃的单一部分受累更为多见,且以胃远端分布为主,差异有显著性。DLBCL癌肿平均厚度(275±152)cm,大于MALToma癌肿平均厚度(123±064)cm,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DLBCL胃壁以弥漫性、不均匀增厚为主,MALToma以局限性、均匀增厚为主;DLBCL较MALToma更易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率较MALToma高,转移淋巴结体积大、分布更为广泛,侵犯腹腔干分支大血管及腹腔脏器的比例均高于MALToma。DLBCL静脉期强化0T值(6909±1349)HU.低于MALToma静脉期强化CT值(81.79±25.82)Hu。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显示率高于DLBCL;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显示率高于MALToma。结论GT影像学征象可反映DLBCL和MALToma的生物学行为,显示两种胃淋巴瘤侵袭性的差异,可作为两者鉴别的重要手段。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丰富了胃淋巴瘤的CT征象,为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评价提供了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的CT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CT影像及病理资料,其中6例通过手术切除、2例通过穿刺活检、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得病例结果.2例行胸部CT平扫,7例行胸部平扫加增强检查;观察肿瘤的影像表现.结果 单发6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鼻咽部黏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治。方法回顾诊治的4例鼻咽部黏膜相关淋巴瘤的病人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鼻咽部黏膜相关淋巴瘤的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4例均具有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症状,均经鼻内镜行肿块部分切除活检术,组织切片经行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见小淋巴瘤细胞广泛弥漫分布,浸润腺上皮组织。所有4例患者术后均行化疗和放疗,随访6~24个月,1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鼻咽部黏膜相关淋巴瘤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发现可疑者应尽早切除送病理检查;典型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样细胞弥漫性浸润,伴特征性淋巴上皮病变;术后应结合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3-2000年6例胃MALT淋巴瘤,采用胃镜、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以低度恶性淋巴瘤多见,免疫组化标记证实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经手术和化疗,患者均存活。结论:提高对胃MALT淋巴瘤的认识,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或放疗。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