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珂 《广西医学》2013,(9):1266-1267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GDM患者362例,给予营养宣教,并根据孕妇身高、体重和孕期制订营养均衡和热量足够的个体化食谱,干预2周后观察血糖的变化。结果饮食干预后,362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理饮食治疗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饮食日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为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指导后能坚持记录饮食日记者,对照组为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指导后没有记录饮食日记者,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胰岛素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15例孕妇饮食控制血糖不理想而最终采用胰岛素治疗,占30%;实验组有5例孕妇饮食控制血糖不理想而最终采用胰岛素治疗,占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坚持记录饮食日记,在血糖控制的自我管理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仇琼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79-3379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治疗措施有饮食控制、药物治疗、适当运动、糖尿病监测、教育及心理调节。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治疗措施,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1饮食控制的原则控制饮食是指控制患者摄取的热量,并非指控制食物。一切食物经过热量计算而采用定量供给,其总热量和营养成分既要满足患者正常的活动需要,又要达到患者长期治疗的效果。1.1制定总热量每位患者全日可摄取的总热量是根据其理想体重及劳动强度来决定的。每日总热量(kcal)=理想体重(kg)×能量供给标准[kcal/(kg.d)]。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若患者的体重为理想体重±10%,为正常体重;若高于理想体重20%以上,为超体重;若低于理想体重20%,为体重不足。能量供给标准可按表1计算。1.2营养素全日供给量营养素全日供给量(g)=每日总热量(kcal)营养素占总热量的百分比(%)÷营养素的产能系数(kcal/g)。可按表2计算。1.3三餐营养素的分配根据一般的生活习惯,可采用早、中、晚餐,按1/5、2/5、2/5的分配原则。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每日4餐,即每日3餐之外增...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治疗措施有饮食控制、药物治疗、适当运动、糖尿病监测、教育及心理调节。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治疗措施,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1饮食控制的原则控制饮食是指控制患者摄取的热量,并非指控制食物。一切食物经过热量计算而采用定量供给,其总热量和营养成分既要满足患者正常的活动需要,又要达到患者长期治疗的效果。1.1制定总热量每位患者全日可摄取的总热量是根据其理想体重及劳动强度来决定的。每日总热量(kcal)=理想体重(kg)×能量供给标准[kcal/(kg.d)]。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若患者的体重为理想体重±10%,为正常体重;若高于理想体重20%以上,为超体重;若低于理想体重20%,为体重不足。能量供给标准可按表1计算。1.2营养素全日供给量营养素全日供给量(g)=每日总热量(kcal)营养素占总热量的百分比(%)÷营养素的产能系数(kcal/g)。可按表2计算。1.3三餐营养素的分配根据一般的生活习惯,可采用早、中、晚餐,按1/5、2/5、2/5的分配原则。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每日4餐,即每日3餐之外增...  相似文献   

5.
刘少兰  黎凤彩  李丽芳 《河北医学》2010,16(12):1516-1519
目的:探讨强化个体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73例孕24—28周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36例为研究组,在营养门诊定期强化个体化饮食管理;B组37例,为对照组,在营养门诊定期进行糖尿病常规饮食管理。两组均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数值变化,分别于32周、38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胱抑素C的检测。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胱抑素C水平均较对照组水平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发症的观察中,研究组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感染、羊水过少等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个体化饮食管理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能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在监测及治疗上起到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6.
陈洪敏  李涛 《四川医学》2010,31(5):608-609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reatment,MNT)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03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分为营养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饮食控制患者和未进行饮食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组同对照组在血压、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合理的营养治疗可明显促进GDM母儿的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7.
1饮食护理 必须强调饮食治疗及护理,是一项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应严格执行并长期坚持。分配饮食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查得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休息者每日83.7—125.5KJ(20—30kcal)/kg,轻体力劳动者为125.5~146KJ(30~35kcal)/kg。消瘦者伴有消耗性疾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体重逐渐减至正常标准的5%左右。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搭配。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成年人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0.8~1.2g,脂肪量每日没公斤标准体重0.6~1.2g,其余为糖类4cal/g。按上述计算,糖类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约占10%-15%,脂肪约占30%-35%。②三餐热量分配。按食品成份将上述热量分配转为食谱,提倡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三餐热量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1/3、1/3。③必须经常督促,检查患者饮食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在治疗过程中按实际效果做必要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与胎儿生长发育中糖代谢特点的关系。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25例(GDM组),正常孕妇20例(对照组),分别测孕妇空腹血糖、糖耐量、C肽、IGF-I、新生儿出生2h内空腹血糖,并依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组(LGA组,≥4000g),适于胎龄儿组(AGA组,2500-3999g)。结果 C肽及新生儿出生2h内空腹血糖GD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糖耐量各时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LGA和AG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糖始终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孕妇餐后2h血糖水平与巨大儿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对35例明确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根据孕期分别结合孕前标准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并结合孕妇饮食情况,血糖、对运动的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监测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将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的FPG、2h PG、HbA1c、TC、TG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个体化的饮食干预结合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惠欢  黄雪凌 《中外医疗》2014,(20):155-157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产前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调控血糖的作用效果及其围产结局。方法通过对规范化产检的孕妇血糖初筛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士对观察组孕妇进行指导规范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干预,研究孕期饮食与运动指导对血糖水平与围产结局的影响。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干预,观察其血糖水平、母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达标率在92%以上,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达标率在76%以下,观察组控制血糖水平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在16%左右,剖宫产率在30%;对照组母婴并发症在84%左右,剖宫产率高达76%;观察组母婴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围产结局良好(P〈0.05)。结论护士在产前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正确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起到重要作用,其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女性,42岁,确诊右乳腺癌后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行 TEC (表柔比星75 mg d1,多西他赛75 mg d2,环磷酰胺500 mg d3)方案化疗(21 d方案,共6疗程)。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首次入院及每次化疗前检测空腹血糖均正常。TEC方案化疗第6疗程前(第5疗程结束后18 d),入院查空腹血糖为5.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4%;口服葡萄糖耐量(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 OGTT )检查: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30 min:12.1 mmol/L,餐后1 h:13.0 mmol/L,餐后2 h:12.0 mmol/L;体重60 kg,身高158 cm,请内分泌科会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由入院的普通饮食改为糖尿病饮食,输注糖水时添加胰岛素拮抗。患者出院后,门诊定期随访,注意饮食和体重控制,适当的运动。乳腺癌系统治疗半年后体重58 kg,再次复查OGTT:空腹血糖:4.9 mmol/L,餐后30 min:8.5 mmol/L,餐后1 h:7.4 mmol/L,餐后2 h:6.1 mmol/L。患者糖耐量转为正常,继续每3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每次均复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时限的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及营养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75例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持续2个月以上的GDM孕妇为试验组[平均干预时间为(2.6±0.5)个月,n=43],而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2个月,>1个月的GDM孕妇为对照组[平均干预时间为(1.2±0.4)个月,n=32].在治疗前及结束妊娠前分别采血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经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后2组上述指标的差别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 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持续1月以上即能良好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改善体内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住院控制血糖的52例患者行连续血糖监测(观察组),与同期49例未行连续血糖监测者(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最高血糖主要集中出现于每日8:00~10:00,每日最低血糖主要集中出现于22:00一次日6:00;其中观察组早餐后血糖高值出现于早餐后(1.6±0.5)h,午餐后(1.6±1.2)h,晚餐后(1.6±0.8)h。观察组糖代谢异常White分类A2组(经饮食控制。空腹血糖3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23例)血糖水平较A1组(经饮食控制,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23例)高,血糖波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陈丽芳 《当代医学》2014,(23):15-15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采用饮食控制疗法)和对照组(未采用饮食控制()n=31),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夜间血糖、空腹血糖、餐前30 min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饮食控制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科会诊并实施术前后营养治疗和营养支持的疗法13例手术科糖尿病病人进行总结。方法:术前按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予饮食或肠内营养,每天予能量105~147KJ/kg体重,蛋白质≥1.2g/kg体重,占总热量的16%~20%,碳水化物占总热量的50%~60%,脂肪占30%~35%,注意补充维生素B、C、锌、铬。术后开禁后根据胃肠耐受性逐步选用流质、半流或普食,能量供给每天84~105KJ/kg体重,蛋白质供给1~1.2g/kg体重。其中消化吸收功能部分受损者经管饲予预消化型肠内营养剂,消化吸收功能基本正常而饮食摄入不足者口服补充不含简单糖类的全营养素。结果:经营养治疗后所有病例术前空腹血糖均控制在7.2±1.8mmol/L的水平,术后第8天空腹血糖控制在7.4±1.5mmol/L的水平。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代谢紊乱,术后第8天血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均较营养治疗和支持前显著增高,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合并感染。结论:围手术期合理的营养治疗和营养支持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代谢紊乱,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病人术后的伤口的愈合,防止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个体化的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入选的6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严格控制饮食,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变化以及新生儿体重。结果营养治疗后,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18±0.56)kg,无巨大儿,没有低血糖。结论个体化的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医学营养治疗(medicine nutrition treatment,MNT)对妊娠糖尿病实施的方法、治疗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52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作为营养治疗组接受营养治疗, 52例正常血糖孕妇作为对照组接受一般孕妇指导.观察营养治疗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水平与体重增长关系.研究营养治疗组GDM孕妇产科并发症情况,并与对照组孕妇比较.结果 52例GDM营养治疗后餐后血糖显著低于治疗前;GDM妇女孕期体重增长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餐后血糖≥7.8 mmol·L-1组显著高于餐后血糖4.8~7.0 mmol·L-1组;营养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剖宫产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新生儿体重、胎儿宫内窘迫等妊娠结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可促进GDM母儿的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18.
晏堃 《海南医学》2011,22(12):52-53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血糖、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66例2型糖尿病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个体化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营养宣教、普通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检测15d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液、尿液尿酸变化。结果实验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尿酸、尿尿酸均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用个体化饮食治疗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水平,增加尿中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营养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及产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20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1:1随机分为连续性医学营养治疗组(研究组)和传统营养健康教育组(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个性化医学营养治疗及自我血糖监测方法,整个孕期连续性营养监测指导不少于6次,对照组给予传统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整个孕期只进行1次指导,2周监测一次餐后2h血糖直至妊娠结束。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产科并发症。结果两组孕妇在教育前餐后2h血糖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9)。而两组干预后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两组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1;t=9.04,P0.01)。研究组干预前后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P0.01)。两组的产科并发症比较中发现,在早产儿发生率、产时失血量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羊水过多、妊高征、巨大儿、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胎膜早破等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医学营养治疗模式更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控制血糖和降低产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膳食纤维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营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意义。方法:把105例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治疗,其中对照组51例,治疗组54例在营养治疗的基础上增加1/3的粗粮,监测其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饮食控制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均下降,但治疗组降幅更大(P<0.05)。结论:在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GDM患者足够的膳食纤维对GDM的血糖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