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例药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39  
对202例发生药疹的住院病进行临床分析,共有近20种类致敏药物,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类42.6%、解热镇痛类24.3%,血清制品4.5%,哈诺酮类3.7%。而磺胺类仅占约1%。药疹的表现最多发者为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猩红热样发疹型。轻型药疹190例,重症药疹12例。上来,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女发生变化,头孢菌素类药及“抗感冒药”已成为药疹主要的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我院303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6年8月间303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3例药疹患者中,重症药疹34例,轻中度药疹269例,其中188例患者为发疹型药疹。183例轻中度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144例,解热镇痛药致敏22例。31例重症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物11例,抗痛风药物8例,抗生素7例。结论:本院轻中度药疹患者中抗生素类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重症药疹中抗癫痫药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广应用,临床上药疹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也发生了变化。笔者对所在医院近13年120例住院药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45例重症药疹患者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重症药疹的发病情况和致病药物。对1994年1月,2002年12月间我科45例重症药疹的住院情况回顾分析。结果:(1)在11—20岁重症药疹发病人数占22.2%高于非重症药疹4.9%。不同类型的重症药疹在性别构成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剥脱性皮炎型男多于女,而重症多形红斑型女多于男。(2)我院每1万住院患者中有2.9人因重症药疹住院,其中医院系统用药诱发的重症药疹发生率为每年2.6人/10万住院患者。(3)9年中符合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住院患者10例,占所有住院药疹患者的4.0%。(4)重症药疹中由单一药物诱发的占53.3%,说明用药种类和数目与药疹的严重程度不呈正比。由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诱发的重症药疹占较高比例。重症药疹在住院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提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518例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对518例住院药疹的致病药物进行临床分析,引起或可能引起的药物有20余类,致病药物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抗癫痫药,生物制品及消炎抗风湿药等。多形红斑型药疹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其次是荨麻疹型等。绝大多数致病药物所致的药疹以及多形红斑型最多见,抗痛风药和抗癫痫药多引起重症药疹,呋喃唑酮,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引起荨麻疹型药疹。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皮炎又称药疹,在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中,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为探讨病毒性肝炎药物治疗与药疹发生的相互关系,现将我科1995年7月至2001年7月住院患者确诊发生药疹的63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药疹是最常见的药物诱导不良反应,其在住院病例中的发生率〉2%。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药疹特别是重型药疹的发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间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药疹的住院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药的品种日益增多,引起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的致病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其临床表现也多样化。为了探讨近10年临床药物应用与药疹发生的关系,特将我院自1984年5月~1994年5月诊治的各型药疹198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药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药物反应,近几年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新药的不断开发,药疹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并出现新的特点,我们收集了1999年6月~2006年6月经我科诊治的药疹患者326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物反应     
20070794 卡马西平引起重型药疹22例临床分析;20070795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伴多部位混合感染1例;20070796重症药疹治疗进展(综述);20070797小儿复方乙酰水杨酸片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20070798抗癫痫药物引起药疹的研究进展(综述);20070799 抗癫痫药物所致药疹临床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例药疹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反应,为探讨不同时期药疹疹型和致敏药物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皮肤科200例药疹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收集皮肤科因药疹住院的患者200例,其中1980年1月~1981年12月28例,平均年龄34岁,14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1990年1月~1991年12月38例,平均年龄3  相似文献   

12.
药疹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反应 ,为探讨近十年来我地区药疹患者的皮疹类型、年龄分布、致敏药物的变化及药疹的发病机理等。我们对 145例药疹病例做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自我科 1988~1997年间的住院病例 ,共 145例 ,为同期住院人数的 2 4.5 % ,其中男 6 1例 ,女 84例 ,男女之比为 0 .73:1。1.2 病例分型及致敏药物分类 依据病史及临床症状确诊为药疹 ,按《临床皮肤病学》[1 ] 进行分型 ;致病药物根据《新编药物学》[2 ] 进行分类。2 结果2 .1 年龄分布  145例患者中 ,年龄最小者为 10岁 …  相似文献   

13.
428例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常见的致敏药物。方法:收集1998年10月~2003年10月确诊为药疹的病例428例,并对其发病年龄、主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药疹的发病年龄有所提高,主要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生物制品、抗痛风药、抗癫痫药及中成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最常见,其次为荨麻疹型、固定型、多形红斑型等,抗痛风药和抗癫痫病药多引起重症药疹。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种类已发生变化,抗生素已上升为药疹致病药物中的首位。  相似文献   

14.
药疹5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随着临床药物不断发展,药疹的皮疹类型及致病药物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对567例药疹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35例重症药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已引起皮肤科医师的高度关注。大多数重症药疹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来资料完整的35例重症药疹病例的致敏药物、临床特征及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7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重症药疹中66例(90.41%)可确定致敏药物,其中抗癫痫药24例(32.88%)、抗痛风药18例(24.66%)、抗菌药12例(16.44%)和解热镇痛药7例(9.59%),占所有致敏药物的83.57%;单一致敏药物中,卡马西平(12.33%)和别嘌醇(24.66%)导致的重症药疹最为多见;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9例(39.73%);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总有效率为93.15%。结论: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抗痛风药、抗菌药和解热镇痛药,重症多形红斑型最常见,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7.
药物反应     
多形红斑型药疹40例临床分析,30例婴幼儿药疹临床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性传播疾病的不良反应分析,药物过敏致唾液腺泪腺病变25例临床分析(综述),外用儿茶配合内治治疗男性生殖器固定型药疹45例,注射流感疫苗致重症多形红斑性药疹1例,  相似文献   

18.
药疹3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药疹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反应 ,为了探讨近10年来我地区药疹患者的皮疹类型、年龄分布、致敏药物的变化及药疹的发病机理等 ,对我院 344例住院药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病例全部来自我科 1990年~ 1999年间的住院病例及我院住院会诊病例 ,共 344例 ,男16 2例 ,女 182例 ,男女之比为 0 .89∶1;药疹住院病人为我科同期住院人数的 2 4 .5 %。1.2 分型及致敏药物 依据病史及临床症状经皮肤科医生确诊为药疹 ,参照文献[1] 分型 ;致病药物按文献[2 ,3] 分类。2 结果2 .1 年龄分布 年龄 10天~ 86岁…  相似文献   

19.
药疹是以皮肤和/或粘膜发疹为主的药物过敏反应,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致病药物亦有了较大变化,现将我们自1997年5月以来收治的致敏药物明确的600例药疹患者报道如下。临床资料600例药疹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和病房,致敏药物明确,其中男366例,女234例。年龄:8月~10岁19例,11~20岁51例,21~30岁126例,31~40岁188例,41~50岁63例,51~60岁44例.61~70岁69例,70岁以上40例,  相似文献   

20.
小儿药疹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药疹的临床特点,分析致敏药物,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小儿药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其次为解热镇痛药,而药疹类型以麻疹样型、荨麻疹型、猩红热样型多见。结论小儿药疹应停用致敏药物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并予抗过敏治疗,重症者宜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合并感染者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