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多期扫描及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 3期血管成像的可行性 ,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肝脏血管的能力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对 97例患者行肝区多层螺旋CT 3期血管成像扫描。重建方法为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容积再现技术 (VR)。同期 2 1例患者行肝动脉DSA成像。 结果 :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 ,腹腔干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与变异。MIP及VR技术显示肝动脉分级多为 2级以下 ,DSA显示肝动脉均达 3级以上。门、肝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肝静脉系统情况。MIP及VR均多能显示门静脉及肝静脉达 3级以上。两种技术显示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MIP法显示细小血管清晰、真实 ,类似血管造影 ,VR立体感强于MIP。结论 :MSCT肝脏 3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动脉及门、肝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安全、方便的检查方法 ,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关肝动脉和门、肝静脉方面的信息。MIP与VR结合使用是较好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DSA和CTA技术探讨中晚期肝癌的血供特点及血流灌注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2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肝动脉及门静脉等进行DSA及CT血管造影检查,检测患者的血供及血流灌注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DSA和CT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的病灶数目、大小及位置一致。肝动脉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多血供,且CTHA例数显著高于DSA肝动脉造影(27 VS 23)(P=0.000);间接门静脉造影表现为门静脉期乏血供,在DSA门脉造影和CTAP上均未发现门脉血供。肝癌组织在CTHA单层动态扫描上呈明显强化,且肝动脉期具有丰富动脉血流灌注,而在CTAP单层动态扫描上呈无明显强化,且肝门静脉期无门脉血流灌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晚期肝癌患者的DSA和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弥漫型、结节型及巨块型肝癌病理类型的动脉血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现门脉血供。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动脉供血为主,侧枝动脉供血为辅,门静脉供血较低或无;应用DSA和CT血管造影技术综合评价肝癌的血供特点和血流灌注动态变化,可为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V DSA)是在静脉系统内注射对比剂后,通过数字化图像的减影处理以获得动脉系统的动态图像,常用于门静脉、腔静脉、肾静脉、逆行股深静脉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在心血管造影的病例中常常会遇到动脉插管有困难或病变部位不能直接插管造影的情况,例如室壁瘤、夹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等情况,这时就要根据循环途径在病变的近端注射对比剂,利用DSA技术获得病变部位的减影图像,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是DSA是一项先进的计算机影像技术,只有充分掌握其性能特点才能达到诊断需要,本文就此做一简要介绍。1DSA的发展及IV DSA的应用价值DSA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的缩写,汉译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它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新技术,在我国1985年以前此项技术还是空白[1],应用此项新技术是在1985年以后。最初的DSA技术是IV DSA为主,要得到满意的减影图像十分困难,后来由于大容量X线机的问世、计算机计算速度的加快、高速数字圆盘记录器的应用和模/数变换器的高速化[2],图像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亦使IA DSA技术应运而生。如今的数字平板技术和...  相似文献   

4.
任大卫  刘兆玉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6):333-335,F0003
目的 利用血管造影CT及VR重建技术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方式,借以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介入方法,并预测单纯肝动脉栓塞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1例,共26个病灶。每位患者均行CTA、CTAP及常规DSA造影。以肝固有动脉DSA为金标准,对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评估,并判定肿瘤血管。结果 本研究26个病灶均见肝动脉分支进入肿瘤内;未见门静脉分支进入瘤体。VR重建与DSA图像有很好的符合率。结论 肝动脉是肝海绵状血管瘤重要的供血血管。HAE对绝大多数肝海绵状血管瘤有效。血管造影CT基础上的VR三维重建对HAE选择靶血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VR重建图像,结合肝固有动脉及间接门静脉DSA图像可以推测单纯HAE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血管造影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内外动静脉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8月间84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的患者53例,MS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71例,71例患者后期均采取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presentation technology,VRT),全部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比较三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肝内外动脉、门静脉显示达到A级的差异,比较三种方法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及供血动脉显示例数情况。结果腹外动脉、门静脉主干、一级肝动脉及一级门静脉,三种检查方法均可清晰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三级肝内动脉、门静脉达到A级,MRA、VRT低于MIP、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与D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及供血动脉检出例数比较,MRA、VRT低于MIP、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与D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血管造影诊断具有敏感性高的优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方法:对胰腺癌22例进行DSA检查,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本组22例中,表现为胰周动脉浸润5例(受累动脉僵直、成角、推移及管腔狭窄);门静脉狭窄1例;病灶区域浅淡染色7例;肝内单发或多发转移结节7例.结论:DSA可以清晰显示胰腺癌患者胰周血管浸润、病灶及肝脏转移结节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金标准为基础,规范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MSCTP)的成像方法.方法:采用健康中国贵州成年小型猪16只为研究对象,以门静脉最佳显示层面为中心,在全麻下采用同层动态扫描方式行16层螺旋CT动态扫描,成像速度1帧/s,循环45次.运用灌注软件包分析,生成时间-密度曲线,获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所对应的最佳显影时间点.待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完全后,利用最佳显影时间,行门静脉螺旋CT血管造影,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技术,清晰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并在MSCTP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采用DSA行间接门静脉造影电影采集,测量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及门脉主干、属支管径.对比分析MSCTP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及管径.结果:①MSCTP与DSA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9.73±8.27)s与(14.40±0.75)s,MSCTP测得的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 <0.05),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0.749,P<0.05).②MSCTP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50±0.80) mm、(7.13±0.71)mm、(5.54±0.89) mm,DSA测得的相应管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 mm、(5.03±0.98)mm,MSCTP测定的相应管径值均高于DSA(P <0.05);但两种技术下测得的对应管径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700,0.624与0.95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可优化门静脉CT成像技术,MSCTP将有助于门静脉系统的形态学分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研究提供规范化MSCTP技术.  相似文献   

8.
1概念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指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枝静脉或阻塞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Triger 通过血管造影和病理检查发现 CTPV 是门静脉阻塞后形成的向肝性静脉侧枝循环[1].由于这些血管在大体标本侧面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故被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以往认为这种变性罕见,但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多普勒技术的发展,本病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
李捷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5):142-143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增强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比较增强CT与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诊断肝动脉门静脉瘘中的差异.方法 选择经肝动脉DSA证实存在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肝癌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与增强表现再与其DSA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瘘中央型32例,周围型11例.CT与DSA表现肝动脉期或肝动脉显影的同时门静脉主干及(或)二级以上分支显影分别为43例与37例,两者存在差异(χ2=6.45,P<0.01).CT与DSA分别为32例与28例,二者无显著差异(χ2=0.01,P>0.5).CT与DSA显示门静脉癌栓分别为15例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5).DSA有11例表现肝动脉截断征,10例表现为双轨征.CT示5例动脉期脾脏强化程度相对减低,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还可在CT表现为肝动脉期肝脏边缘异常强化区.结论 CT增强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具有很高敏感性(86%),其中门脉系统提前显影及部分肝叶或肝段提前进入肝实质期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otational DSA)及三维重建技术较常规DSA检查能克服影像中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重叠的问题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为了探讨该技术在颅内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我院自2006年4~12月以来,对119例颅内血管造影进行了常规DSA、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多排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介入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MS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肝动脉分支、肝脏血管及门静脉系统的显示情况.结果 肝动脉4级分支显示情况DSA优于MSCT,肝动脉3级、4级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方法:对胰腺癌22例进行DSA检查,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本组22例中,表现为胰周动脉浸润5例(受累动脉僵直、成角、推移及管腔狭窄);门静脉狭窄1例;病灶区域浅淡染色7例;肝内单发或多发转移结节7例。结论:DSA可以清晰显示胰腺癌患者胰周血管浸润、病灶及肝脏转移结节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DSA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点,并探讨其造影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3月至2001年6月期间的72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动脉造影资料。结果:门静脉主干发生癌栓22例,右支癌栓12例,左支癌栓10例,主干和右支受累者14例,主干和左支受累6例,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者8例。DSA表现有门静脉充盈缺损、线样征和门静脉海绵样变等。结论:动脉性门脉造影的DSA检查对显示和诊断门静脉癌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门静脉充盈缺损、线样征和门静脉海绵样变等DSA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对脑膜瘤血供进行对比评价,进一步了解两种检查方法在脑膜瘤血供方面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20脑膜瘤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每个病例于一周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脑膜瘤血供情况(包括瘤体供血动脉、引流静脉、静脉窦、对肿瘤周围血管走行及对颅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结果20例行MSCTA与DSA检查患者均清晰显示瘤体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静脉窦,后者较前者在对细小分支的显示上略占优势;在近颅骨侧血管的显示方面DSA较MSCTA有明显优势;而在瘤体对周围血管的压迫、推移等方面MSCTA则具有三维立体的优势;窦旁脑膜瘤受侵的显示中,MSCTA可因骨质影响而高估静脉窦受侵情况的存在,DSA则不受影响;MSCTA可准确评估瘤体与骨质关系,并可为术前模拟手术入路提供三维立体影像。结论MSCTA与DSA均能够提供准确的瘤体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静脉窦等重要信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在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的三维关系以及无创、快捷、价格低廉等方面MSCTA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3D DCE-MRP)技术要点及其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对56例临床需了解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情况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扫描,其中门静脉形态正常25例,门静脉形态异常31例.使用高压注射器将Gd-DTPA造影剂经手背静脉注入血管,应用iPASS技术确定扫描延迟时间,所有图像分别进行数字减影、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结果 56例均获得了清晰、立体的门静脉图像.25例门静脉形态、结构正常者3D DCE-MRP均能完整显示门静脉主干及肝内5级以上的分支.31例门静脉形态、结构异常,其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6例(均显示门静脉及脾静脉扩张迂曲,其中12例显示增粗的侧支血管);肝癌13例,其中门静脉主干和(或)其主分支闭塞3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2例.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成像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成像效果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仿,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脑静脉血管瘤是脑血管畸形中的一种类型,在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诞生之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随着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广泛临床应用,在检查时偶尔会被发现。静脉期CT血管造影(CTV)是一种新的无创性脑静脉血管成像技术,随着扫描方式、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对判断肝移植术后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行3D DCE MRA检查,血管显示分级评分及血管吻合口相对于受体吻合口侧血管狭窄程度的测定,并将结果与超声及DSA检查结果对照.结果:3D DCE MRA显示,本组20例患者血管与背景组织对比佳,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显示良好;肝动脉显示轻度狭窄和正常者11例,中度狭窄者5例,重度狭窄者4例.除1例吻合口重度狭窄者DSA显示中度狭窄外,其余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程度与超声或/和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3D DCE MRA是肝移植术后是否存在血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静脉高压症组27例与正常对照组15例行磁共振增强血管造影,门静脉肝内分支显示按Nordinger分级法进行对照,测量2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同时相位对比法测量血流速度、流量及血流方向。结果:(1)门静脉高压症组门静脉肝内分支显示低于对照组,前者多为Nordinger分级Ⅱ、Ⅲ级水平,后者多为Ⅰ、Ⅱ级水平,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0.76,P〈0.05)。(2)门静脉高压症组中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且其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既能显示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解剖结构,又能测量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外科手术设计、风险预测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造影(3D-CEMRA)在肝血管瘤血管成像诊断中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已确诊为肝血管瘤的23例患者,通过比较分析MS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DSA在肝血管瘤血管成像的影像诊断方面的共性及差异.探求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肝血管瘤影像诊断中更有效的无创影像检查方法.结果 MSCTA对肝血管瘤的检出率及准确率明显高于MRA.结论 现阶段MSCTA以其快捷、方便、检出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肝血管瘤影像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金标准为基础,规范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MSCTP)的成像方法。方法:采用健康中国贵州成年小型猪16只为研究对象,以门静脉最佳显示层面为中心,在全麻下采用同层动态扫描方式行16层螺旋CT动态扫描,成像速度1帧/s,循环45次。运用灌注软件包分析,生成时间-密度曲线,获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所对应的最佳显影时间点。待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完全后,利用最佳显影时间,行门静脉螺旋CT血管造影,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技术,清晰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并在MSCTP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采用DSA行间接门静脉造影电影采集,测量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及门脉主干、属支管径。对比分析MSCTP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及管径。结果:①MSCTP与DSA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9.73±8.27)s与(14.40±0.75)s,MSCTP测得的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0.05),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0.05)。②MSCTP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50±0.80)mm、(7.13±0.71)mm、(5.54±0.89)mm,DSA测得的相应管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5.03±0.98)mm,MSCTP测定的相应管径值均高于DSA(P<0.05);但两种技术下测得的对应管径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分别为0.700,0.624与0.95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可优化门静脉CT成像技术,MSCTP将有助于门静脉系统的形态学分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研究提供规范化MSCTP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