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观察了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voluven)快速输注的扩容效果及对酸碱平衡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比较对照,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下腹部或会阴部手术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0~50岁,体重46~77 kg,ASA Ⅰ或Ⅱ级,术前无明显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V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20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38)及常温常规治疗组(n=30)。亚低温组接受32℃~35℃低温治疗,常温常规治疗组除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同亚低温组。比较两组的ICP、预后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伤后ICP显著低于常温常规治疗组(P(0.01)。预后显著好于常温常规治疗组(P〈0.05)。应激性溃疡、肝肾功能异常和外伤性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升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减少全身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α稳态的理论和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碱平衡的α稳态理论是在70年代提出的,已被一些中心用以指导低温体外循环中酸碱平衡的调节。本文就α稳态理论及其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的现状和争论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α稳态的理论和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碱平衡的α稳态(α-stat)理论是在70年代提出的,已被一些中心用以指导低温体外循环中酸碱平衡的调节。本文就α稳态理论及其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的现状和争论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兔离体多系统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温对兔肺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影响。方法 选24只白兔,每8只兔取一种血管环,每一实验组血管环选自同一只白兔。8只血管环为一实验组,随机分为对照组(37℃)、实验组1(30℃)、实验组2(24℃)、实验组3(16℃)。建立不同低温乙酰胆碱、硝酸甘油浓度依赖性曲线。测定不同低温对乙酰胆碱及硝酸甘油引起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影响。结果 各低温组与常温组及前一低温组之间相比,低温抑制肺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内皮依赖性佶张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P<0.001)。结论 低温抑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弱,这对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的深入理解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Ai X  G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0):597-599
为了研究低温对内皮细胞凝血物质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作者利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定量分析系统,测定低温(33℃)及常温(37℃,对照组)分别作用1、2、4和6小时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1小时时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量高出常温组0.27倍,6小时时高出1倍(P<0.001)。作者认为,低温可以增加内皮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并且表达量与低温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提示低温在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终末期尿毒症(end stage of urinemia,ESU)患者常伴有贫血、出血倾向、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心脏病及肺部疾病等。这类患者能否耐受手术治疗,一直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24只犬随机分为四组:单纯缺血组(Ⅰ)、尼莫地平组(N)、别嘌吟醇组(A)以及两种药物复合治疗组(C)。采用闭塞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伴体循环控制性降压全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时限为20分钟,观察再灌注2小时内矢状窦血乳酸脱氢酶、酸碱平衡及脑组织糖代谢。结果显示,缺血后再灌注期间矢状窦PSSH值显著降低,PSSCO2明显增高,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加。各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尼莫地平及复合治疗组最为显著。再灌注期间,动脉、矢状窦血糖含量显著增加,达对照值2倍。乔灌注初期,脑组织糖摄取及糖耗量明显降低。随时间延长,脑组织糖摄取及糖耗量明显增加。提示尼莫地平、别瞟吟醇对缺血后再灌注期间脑组织酸碱平衡及糖代谢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9.
我们研究亚低温复合山莨菪碱颈动脉灌注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常温组(NT)、亚低温组(MHT)、亚低温复合654-2静脉用药组(MHTV)、亚低温复合654-2大剂量和小剂量颈动脉灌注组(MHTA1)及(MHTA2)。每组各有6只于再灌注0分、20分、40分处死作生化检测,4只再灌注60分,4天后作病理检测。大鼠前脑缺血模型参照有关方法略加改进,右颈外动脉及右股静脉插管连接动脉灌注泵用药。常温组及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冬眠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本科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温治疗组32例和亚低温治疗组32例。分别给予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结果:冬眠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17例(53.1%),死亡5例05.6%),常温组恢复良好12例(37.5%),死亡8例(2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冬眠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简便,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死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损伤新型生物标志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周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氮质废物潴留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肾功能轻度损伤即可导致ARF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增加。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及急救医学界趋向将急性肾损伤(acute renal injury,AKI)来取代传统的ARF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对27例老年心脏粘液瘤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结果患者住院8~20 d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提出积极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注意观察神志,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管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控血压及预防栓塞是保证手术效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对刀豆蛋白A(Con A )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Con A 诱导小鼠肝损伤,用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灌胃治疗,一周后取血,测定血清ALT、AST活性,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测体重、肝脏重、脾重和胸腺重,计算脏器指数,取肝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中、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水平(P<0.05或P<0.01),高、低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SOD活性(P<0.05),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MDA及NO含量(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狭基线纹香茶菜治疗组小鼠肝脏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对Con 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心脏粘液瘤患者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7例老年心脏粘液瘤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结果患者住院8~20d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提出积极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注意观察神志,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管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控血压及预防栓塞是保证手术效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低温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对脑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脑氧耗及代谢率。低温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抑制某些酶的活性而影响到脑血流灌注(CBF),使CBF减少。一般情况下CBF的减少是通过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来进行,在中度低温下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将保持完整,但改变平均动脉压和泵血流量是否影响CBF还取决于低温下采取的pH处理法。应用α稳态法处理酸碱平衡时CBF的自动调节功能存在,但用pH稳态法时,由于人为地形成了高碳酸血症而使CBF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另外,低温下脑血管阻力可以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或扩张脑血管物质的减少而增加,从而影响到CBF。  相似文献   

16.
酸碱平衡紊乱有4种基本类型: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或是与[HCO-3]有关,或是与PCO2有关(附表)。这4种酸碱平衡紊乱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两种或三种并存,增加了临床诊疗的难度。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 (1)病因:①摄入或代谢产生氢离子过多:进食酸性食物或输入酸性药物,如盐酸等;无氧酵解产生过多酸性物质,如乳酸、酮酸等。②氢离子排出减少:醛固酮缺乏、肾功能不全或应用肾毒性药物。③碱丢失过多:腹泻、肠瘘或肾小管上皮不能保存碱等。 (2)临床表现:心血…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复温期间的应激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中降温期、稳定低温期及复温期机体应激反应的变化及加入异丙酚的作用。方法 31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异丙酚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5例。芬太尼-安另于CPB前(T1),降温33℃(T2)、30℃(T3),低温期(T4),复温30℃(T5)、33℃(T6)及CPB后15min(T7)7个时点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血浆肾上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温下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早期控尿及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穿刺活检证实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21例,其中有性生活者17例,在25℃生理盐水局部低温处理下行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出血量2001100(300±95)ml,平均留置尿管8(6~14)天。术后随访6个月,完全控尿18例(85%);17例术前有性生活的患者中,术后6个月可完成性生活者13例(76%)。结论:局部低温的应用减轻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创伤性炎症后遗反应;低温下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对早期控尿与勃起功能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孕羊低温体外循环(CPB)对胎羊血流动力学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方法 孕羊20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开胸不建立体外循环;常温CPB组(35~36℃)、浅低温组CPB(32~34℃)和中低温CPB组(28~31℃),建立常规体外循环,转流降温、复温30 min.分别监测孕羊和胎羊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胎羊脐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孕羊与胎羊血糖、乳酸含量和HCO-3值的变化.结果 母羊和胎羊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低温组和中低温组颈内动脉PI值较对照组和常温组显著增高(P<0.05),脐动脉PI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体外循环时间的延长而增高.血糖水平胎羊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低温CPB组中胎羊显著低于孕羊(P<0.05).中低温CPB组胎羊血乳酸随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0.05),而且显著高于孕羊(P<0.05),但各CPB组间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羊低温体外循环降温时,胎羊心率明显下降,复温后胎羊心率能回复正常,体外循环对胎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影响,但低温降低胎羊脑部和脐动脉的血流;低温体外循环导致胎羊血糖水平降低,而血乳酸浓度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术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36例sTBI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18例。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伤后0、1、3、7、10、14、21 d的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亚低温组在4-8 h内将肛温降至33℃左右,维持3-5d。分析比较两组CVDI变化规律和远期预后。同期筛选出24例正常人检测其CVDI,作为正常组。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伤后CVDI可划分为4个期,即低灌注期(0 d)、高灌注期(1-3 d)、CVS期(4-14 d)、好转期(〉15 d);而亚低温组仅表现出三个期,即低灌注期(0 d)、好转期(1-3 d)、恢复期(〉4 d),未出现高灌注期和CVS期。②随防3个月时,对照组预后不良率为61.1%(11/18),亚低温组为33.3%(6/1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防3年后,对照组预后不良率为55.6%(10/18),亚低温组为22.2%(4/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sTBI术后要注重CVS的防治。亚低温能稳定sTBI术后脑循环功能,减少CVS发生率,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