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良姜的抗促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良姜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抑制促癌物质TPA诱发水肿的作用,本次探讨了其活性成分。 方法:TPA诱发小鼠炎症试验:小鼠耳廓内外侧涂抹1nM TPA诱发炎症。在涂抹TPA 30min前涂抹高良姜的甲醇提取物。涂抹TPA 6h后用小型厚度量规检测肿胀部位,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二阶段致癌试验:在小鼠背部涂抹DMBA 50μg起始,1周后每周2次涂抹TPA(1μg)进行促癌,共20周。在涂抹TPA 30min前涂抹受试药。  相似文献   

2.
红花的抑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对TPA所诱发的炎症和二阶段致癌促癌过程有抑制作用。从红花中分离出20种甾醇和12种叠-烷烃-6.8-二醇,分别以ICR系雌性小鼠做实验。①TPA诱发炎症的抑制作用:将含1nM 20μl TPA的丙酮溶液涂于ICR系雌性小鼠内外耳甲,8小时后测定耳甲肿胀程度。实验组在TPA涂抹30分钟前,同一部位涂抹红花,计算抑制率。②二  相似文献   

3.
以氧化偶氮甲烷(AOM)诱发大肠异常隐窝灶(ACF)试验、鸟氨酸脱羧酶(ODC)诱导抑制试验、TPA诱发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双相性过敏性炎症耳廓肿胀试验,探讨了芫花及其配伍方剂十枣汤和控涎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27种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研究。试验材料及方法:各种菌均以甲醇热提取后回收甲醇浓缩待用,动物选用雌性ICR小鼠。将10μl TPA涂于小鼠右耳的内外两侧,受试物在涂TPA前30分钟涂布(20μl),并于致炎前、后6小时测定耳廓厚度,计算抑制率。另选两组小鼠先将二甲苯蒽(DMBA)涂于背部,7天后田TPA 1μg每周2次涂布促发,共20周,每次涂TPA前30分钟分别涂Mycoleptodonoides aitchisonij的甲醇提取物及空白溶液(丙酮-二甲基硫化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22种中药方剂,以及六君子汤中的每味中药的甲醇和水提取物对12-氧-十四烷酰-大戟二萜醇乙酸酯(TPA)引起小鼠炎症的抑制作用,同时还研究了六君子汤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二阶段皮肤癌发生的抑制作用。 实验方法:炎症模型的制备:选ICR雌性小鼠,采用小型移液管,吸取10μl TPA丙酮溶液(1μM TPA/20μl丙酮),分别涂于小鼠右耳的内、外表皮,并在TPA处理之前  相似文献   

6.
以对TPA秀发的炎症有抑制作用作为成分分离的指标,探讨了茯苓中的抗炎成分。由于与以往报道的活性最强的组分不同,所以对该活性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 首先以水加热提取粉碎的茯苓,再用甲醇加热提取残渣。对于TPA(0.1μg)诱发小鼠耳廓水肿的抑制作用,甲醇提取物显示较  相似文献   

7.
茯苓对促进致癌过程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提取物对促癌剂12-O-十四烷酰大戟二萜醇醋酸酯(TPA)诱发的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进行二阶段致癌试验,也确认茯苓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以对TPA诱发炎症的抑制作用为指标,对茯苓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玉萍 《中草药》1996,(3):188-189
本文报道7种羽扇豆烷型三菇对TPA诱发的小鼠发炎的抑制作用,以及A~D对DMBA加TPA两个阶段致癌作用引起的小鼠皮肤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含有薤白的汉方方剂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以及不含有薤白的桃核承气汤均被作为活血祛瘀药,本次对它们的抗促癌作用进行了探讨。①体外试验薤白的20%乙醇提取物对TPA所致的HeLa细胞磷脂合成增强有抑制作用(69.6%)。②小鼠皮肤二阶段致癌试验:小鼠背部涂布起始剂DMBA,1周后涂布促癌剂TPA,每周2次,共涂布12周。与对照组相比,薤白与瓜蒌薤白白酒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作用弱。③小鼠肺二阶段致癌试验:4NQO  相似文献   

10.
曾报道茯苓的甲醇提取物可抑制促癌过程,其活性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本次以二氯甲烷提取物,在分离新的三萜化合物及鉴定其结构的同时,确认对TPA诱发的炎症有抑制作用,并评价了茯苓中三萜化合物对花生四烯酸(AA)诱发炎症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七的抗致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具有止血和抗炎作用,在对多种药用植物进行抗肿瘤生长活性的体外筛选试验中,三七对TPA诱导的EB病毒早期抗原的抑制作用最强,而且三七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由DMBA(二甲基苯并蒽)及TPA诱发的二阶段小鼠皮肤致癌与N-亚硝基二  相似文献   

12.
高甜味物质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甙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草酸经酶促水解得到的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甙(MGGR),具有941倍于蔗糖的高甜味,利用其甜味或气味而作为食品添加剂。作者曾报道,MGGR对EBV-EA诱发致癌有明显的抑制促癌作用。在二阶段致癌试验中,MGGR对BMBA/TPA诱发小鼠皮肤癌(外涂)、DMBA/UVB诱发小鼠皮肤癌(外涂、口服)、4-NQO/甘油诱发小鼠肺癌(口眼)有效。本次探讨了对N-二乙基亚硝胺  相似文献   

13.
仙人掌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仙人掌煎液po或ip均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炎症;对大鼠琼脂性足肿胀和冰醋酸诱发小鼠渗出性炎症、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苦参碱抗炎症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苦参碱给小鼠肌肉注射,其 LD_(50)为74.15±6.14mg/kg。苦参碱与氢化可的松相似,肌肉注射都能明显对抗巴豆油诱发小鼠和大鼠耳壳的炎症,长期给药时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它对大鼠后肢由角叉菜胶诱发的炎症和对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的渗出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大鼠由埋藏棉球诱发肉芽组织增生的慢性炎症却无影响,而氢化可的松则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在分析苦参碱的抗炎症作用机理时发现,它对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影响。管内实验发现苦参碱能明显对抗血清蛋白加热变性的作用;对红细胞的溶血现象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款冬二醇和齐墩果烯三醇 C 是从可食用菊属植物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var.sinense Makino fa.esculentum Ma-kino 的花中分离得到的2个羟基蒲公英甾体三萜,已发现它们对 TPA 诱发的炎症有  相似文献   

16.
风灵凝胶镇痛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风灵凝胶进行镇痛、抗炎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尾根加压法和福尔马林实验法考察其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郭肿胀法、MSU诱导的大鼠足爪水肿法、家兔尿酸性关节炎法考察其抗炎作用。结果风灵凝胶能提高小鼠热刺激引起的痛阈,提高小鼠机械刺激的痛阈,缩短福尔马林诱发的小鼠Ⅱ相反应时间,抑制二甲苯刺激小鼠耳部诱发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使肿胀度减小;抑制微晶型尿酸钠诱发的大鼠急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减轻尿酸性关节炎模型家兔关节滑膜的炎症改变。结论风灵凝胶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值得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的种子在中医用于消炎、止咳和祛痰。作者曾从其甲醇提取物的不皂化脂质部分分离鉴定了10个三萜和4个甾醇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TPA诱导的小鼠耳部炎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5,27(2):119-120
经对沙棘(胡颓子科)的种子、果实、枝条及叶对促癌剂TPA诱发炎症的抑制作用进行探讨时,确认枝条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确认提取物抑癌作用的同时,对沙棘枝条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消炎利胆片对痤疮丙酸杆菌和脂多糖(P.acnes-LPS)诱发小鼠肝炎和急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P.acnes-LPS诱发小鼠肝炎模型,测定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观察消炎利胆片对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影响,以及对巴豆油致小鼠急性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评价消炎利胆片对迟发性过敏反应及急性炎症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炎利胆片能抑制由P.acnes-LPS诱发肝炎小鼠血浆ALT活性的升高。此外,消炎利胆片对DNFB诱发的ACD、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足肿胀也显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消炎利胆片对P.acnes-LPS诱发小鼠肝炎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于急性炎症也显示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热痤疮汤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清热痤疮汤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作为细胞免疫炎症动物模型,以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炎症作为急性炎症动物模型,以清热痤疮汤为治疗药物,进行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实验研究。结果:清热痤疮汤能明显抑制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炎症反应,能明显降低外周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是CD4^ )及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结论:清热痤疮汤具有确切的抗炎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