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术+补阳还五汤)与对照组(微创治疗),各48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治疗组另加用补阳还五汤,保留灌肠每次200mL,每日1次;鼻饲(或口服),每次80mL,每日3次,连续2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活患者中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软通道微创穿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其中软通道微创穿刺100例(微创组),开颅血肿清除术100例(开颅组)。微创组统计软通道微创穿刺,包括单靶点穿刺、多靶点穿刺、脑室腔穿刺引流术;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包括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脑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上均配合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并止血。两组均经过控制血压,控制颅压,改善通气功能等基本处理,使病情趋平稳后争取发病6~8 h施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个月随访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对于县域基层医院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实施微创穿刺治疗方便易行,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壳核脑出血(HPH)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HPH病人8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预后情况、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5%与18.60%,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NIHSS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HPH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微创术清除血肿(微创组92例),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9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6个月后的存活率、日常生活能力和Barthel指数。结果微创组1个月后的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微创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清除血肿治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探讨利用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手术组给予立体定向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保守治疗组给予控制血压、止血、降颅压等保守治疗方法。治疗5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微创手术组血肿清除率为100%,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为77.3%,微创手术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73.58±6.01),对照组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61.02±7.23),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出血不仅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也远远好于保守治疗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颅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4.205,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术后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出血量、脑疝形成及破入脑室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出血量大、脑疝形成及破入脑室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8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依头部CT显示的血肿的形态、大小及病人的意识状况,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死亡13例(15.3%),对照组死亡26例(49.1%),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出院病人随访6个月,以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病人神经功能,治疗组ADL1~ADL3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5)。结论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很大程度上引流血肿,对脑组织损伤小,与保守治疗比较明显降低死亡率,大大提高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生存13例,死亡3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Ⅰ~Ⅱ级生存率为25.0%,病死率为18.8%。观察组生存15例,死亡1例;ADLⅠ~Ⅱ级生存率为62.5%,病死率为6.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骨钻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生存率高、病死率低,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血肿液化剂、血肿冲洗剂对经CT定位的颅内血肿进行早期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安全简便,损伤轻微,不受场地限制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的病人 2 32例 ,分为治疗组 ( 132例 )和对照组 ( 10 0例 ) ,治疗组使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_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 ,进行穿刺、抽吸、引流。对照组按常规给予脱水、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简便、安全、有效 ,早期穿刺抽吸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微创血肿清除术合用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按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对57例病人随机分组,确立评价标准.分别观察研究治疗组(微创血肿清除术加神经内科治疗加康复训练)和对照组(神经内科治疗加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微创血肿清除术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清除.结果治疗组早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经过3个月至1.5年的远期随访,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ADL)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加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合用醒脑静、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皆用微创术清除血肿,治疗组术后早期静脉输注醒脑静(30~40)mL,每日1次,连用15d,待血肿基本清除或病人病情稳定后加用5%葡萄糖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20d。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病死率16.0%,低于对照组的22.4%;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合用醒脑静、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能明显促进残余血肿吸收,促进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降低脑出血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病人血肿量大小,并比较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和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应用β-七叶皂苷钠能及时清除血肿,可有效下调血清CRP、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改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小脑出血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CT定位+术中监测颅内压结合亚低温治疗+术后低位低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穿刺成功率及靶点命中率,术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靶点命中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分别为0、4.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7%、25.0%(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为(59.9±16.8)分,高于对照组的(49.7±15.3)分(P0.05)。结论改良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小脑出血的手术穿刺靶点命中率较高,术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较低,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行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01~2018-01收治的56例中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炎性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中国卒中量表(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vs 35.71%,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中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的血肿清除效果,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病人采用阿替普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病人采用链激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出血量、颅内压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d、3d、7d的血肿量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d、3d、7d组间比较,观察组病人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的颅内压有所降低,但第3天略微升高;术后1d、3d、7d组间比较,观察组病人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术前;术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能提高病人血肿的清除率,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辅助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根据CT确定标记手术切口,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亚低温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5.8%,对照组总有效率42.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7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1d及30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低温辅助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治疗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脑内血肿清除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高效、快速、微创、出血少、对脑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和穿刺组,每组19例。内镜组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下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穿刺组为CT定位下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血肿清除率、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情况,评估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效果。结果内镜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穿刺组[(90±10)%比(46±16)%;t=2.348,P0.05],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19/19比14/19;χ~2=5.758,P=0.016),内镜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穿刺组(0比4/19;χ~2=4.471,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预后良好17例,穿刺组预后良好11例,预后良好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χ~2=4.866,P=0.027)。结论 3 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CT定位下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可以为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快速、准确的手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评价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进一步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3项血糖指标水平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3项血糖指标水平均显著要比对照组低(P0.05)。②在术后血肿清除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③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上,术前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术后血肿清除率,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