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骨髓中存在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及自我更新的干细胞。正是这种自我更新和形成血细胞的能力使病理性和医源性骨髓衰竭的病人可通过骨髓移植术成功地重建造血。最近10年骨髓移植已成功地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和实体瘤的治疗。已经发明了许多检测体外干细胞再生功能的试验法。这些试验包括在半固体培养基如琼脂或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上进行的几种人的造血干细胞培养技术。其中有CFU-GM(也称为CFU-C,粒-单核细胞定向集落形成单位)、BFU-E(早期红系突发形成单位)、CEU-E(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以及CFU-M(巨  相似文献   

2.
再障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性疾病,由而导致多种血细胞的发育、生成及功能异常,如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单核巨噬细胞对造血的调控功能和再障痛人单核巨噬细胞的异常分泌作用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发现从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骨髓中除去单个核吞噬细胞后骨髓的GM—CFU生成有明显升高,提示患者骨髓中的吞噬细胞可能有抑制粒系定向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为探索原发性再障外周血单个核吞噬细胞在粒系造血中的可能作用,作者研究了20例原发性再障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正常骨髓CFU—C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富集纯化造血干细胞(HSC)和髓系定向分化祖细胞的新实验方案.方法 根据造血干细胞和定向分化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表达某些特异性分化抗原的特性,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结合四色和六色流式细胞术分析14只健康小鼠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及定向分化祖细胞系列的表达,并对其进行分选,以进一步通过集落细胞培养和传代试验对分选后细胞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经上述实验方案分析,14只健康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HPC)的表达率约为HSC的10倍;但其牛成活性远不如造血干细胞,共同髓系祖细胞(CMP)的传代能力仅为HSC的1/2,且次级分化的粒系单核系祖细胞(GMP)和红系巨核系祖细胞(MEP)的生成活性更弱,其传代次数为零.结论 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实验方案可以分析纯化HSC和髓系定向分化祖细胞的表达,并精确计数HSC和祖细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研究证明,HOX基因A簇是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的主控基因,不仅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数量,还参与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粒系、巨核与淋巴系的分化,并可能是导致白血病发病的靶基因。本文简述了HOX基因A簇如何影响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并探讨HOX基因A簇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及其与Non—HOX基因和其他融合基因共存,而使HOXa基因与DNA结合并开始发挥调控作用,从而导致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照射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Coγ线6.5Gy照射小鼠经每天2次、连续4天皮下注射500μg/kg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 时,10天后照射小鼠脾结节数(CFU-S)、脾重和造血祖细胞数(CFC-Mix、CFC-GM和CFC-MK)明显增高,但红系造血祖细胞数(CFC-E)轻度降低。另外在照后14-22天期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明显增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rhIL-6明显提高照射小鼠13天的脾结节(CFU-S)、骨髓CFU-Mix的自杀率,因而提示rhIL-6能刺激照射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提示,当在照射小鼠体内应用rhIL-6时,rhIL-6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向粒系、红系和巨核系祖细胞分化,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多向性造血生长因子且可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临床应用最为成熟的干细胞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血液病、恶性实体瘤大剂量放疗和化疗后重建骨髓造血功能.植入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粒系、淋巴系和巨核系细胞增殖分化,最终产生红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等功能细胞,参与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但骨髓移植、动员的外周血移植和脐带血移植都存在巨核系造血延迟现象[1].  相似文献   

8.
细胞核内原癌基因c-myb是造血系统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造血细胞周期调控并调节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近年来通过对不同细胞系及转基因鼠模型的研究发现,c-myb对巨核-红系祖细胞的定向分化起决定作用,该原癌基因的缺失导致红系定向严重受损,而对巨核系定向影响较小。瞬时转染及免疫沉淀实验已证实c-myb通过与造血调控的多个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实现其在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对c-myb的结构、功能及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巨核-红系造血发育中的作用,并为血小板疾病、红细胞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c-myb结构、功能、参与巨核红系造血调控的有关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细胞核内原癌基因c-myb是造血系统的重要调控因子,参与造血细胞周期调控并调节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近年来通过对不同细胞系及转基因鼠模型的研究发现,c-myb对巨核-红系祖细胞的定向分化起决定作用,该原癌基因的缺失导致红系定向严重受损,而对巨核系定向影响较小.瞬时转染及免疫沉淀实验已证实c-myb通过与造血调控的多个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实现其在造血系统的生理功能.对c-myb的结构、功能及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巨核-红系造血发育中的作用,并为血小板疾病、红细胞疾病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c-myb结构、功能、参与巨核红系造血调控的有关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免疫与造血     
正常造血与免疫造血干细胞中存在着不同的分化阶段。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多能干细胞.但全能干细胞与多能干细胞等很幼稚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的调节机理尚有许多不明之处。现正在研究由骨髓支持细胞(基质细胞)等形成的造血微环境,以及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白细胞介素3(IL-3)的调节机理。对于分化方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损害造血系统,甚至造成骨髓衰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抑制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是否与受染红系祖细胞增殖的基因异常表达有关?目的:观察人巨细胞病毒和/或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向红系祖细胞定向增殖分化过程进行干预后Hoxb2、Hoxb4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取12例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断脐后的胎盘段脐血,采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以人巨细胞病毒-AD169和(或)6×10-8 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持续干预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向红系定向增殖分化过程,检测空白组、全反式维甲酸组、人巨细胞病毒组、全反式维甲酸+人巨细胞病毒组在培养第3,7,10天红系祖细胞Hoxb2、Hoxb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各组Hoxb2、Hoxb4基因均在增殖分化的第3天已有表达,第7天表达明显增加,第10天表达最强烈.与空白组相比,人巨细胞病毒组明显下降;与人巨细胞病毒组相比,全反式维甲酸+人巨细胞病毒组的Hoxb2、Hoxb4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P < 0.05).提示人巨细胞病毒可能通过调控Hoxb2、Hoxb4基因异常表达而引起造血功能异常;Hoxb2、Hoxb4均与红系造血有相关性;6×10-8 mol/L全反式维甲酸能显著上调正常红系祖细胞Hoxb2、Hoxb4基因的表达,也能上调经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红系祖细胞Hoxb2、Hoxb4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殖性肿瘤,既往称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类以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包括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增殖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自JAK2 V617F突变被发现以来,针对其分子致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MPN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1966年Bradley等建立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琼脂培养技术以来,先后在来源不同的刺激因子作用下,培养出粒系、红系及巨核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其中多数因子得到分离、纯化及克隆表达,这些因子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多能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即  相似文献   

14.
GATA结合蛋白1(GATA1)是1个重要的造血谱系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上特异性调控红系和巨核系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此维持这2个系细胞的正常发育成熟。GATA1的功能结构由1个N端转录激活域(N-TAD)和2个锌指结构(NF与CF)构成。GATA1的蛋白序列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其改变将导致红系和巨核系相关基因转录失调,从而产生程度不一的临床表型。本文从GATA1的分子结构、在红系和巨核系细胞中的造血调控功能以及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红系/巨核系造血调控紊乱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是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来的。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生成巨核系祖细胞,即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祖细胞阶段的细胞核内的DNA一般是2—8倍体,当祖细胞是2倍体或4倍体时具有增殖能力,这也是巨核细胞系可以增加细胞数量的唯一阶段。巨核系祖细胞继续向前分化成为具有8-32倍体的巨核细胞,并进一步成熟后分裂  相似文献   

16.
所有造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均来源于共同的干细胞。造血系统可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最原始,由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的造血干细胞(HSC)组成;第二部分由定向分化的祖细胞组成,它对体液调节因子起反应,并维持成熟血细胞的数量水平;第三部分由成熟的血细胞组成,已失去增殖能力。 1961年Till和McColloch首先发现脾结节法,对小鼠多能HSC提供定量的检测方法,以后又发展了半固体克隆细胞培养法以测定定向祖细胞,继后又建立了多能干细胞的克隆培养方法。一些研究者已报导了呈现三系以上的终末分化的体外造血集落,即粒细胞-红细胞-  相似文献   

17.
人体内所有的血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的定向分化.HSC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有两个重要特性:1)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2)可定向分化、增殖为不同的血细胞系,并进一步生成血细胞.  相似文献   

18.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因子组合在体外对脐血 (CB)中的巨核系等造血祖细胞的诱导扩增作用。方法 用体外液体悬浮培养法 ,将白细胞介素 3(IL 3)、白细胞介素 6 (IL 6 )、血小板生成素 (TPO)、脐血血浆 (CBP)作为刺激因子 ,添加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 ,对CB的单个核细胞 (MNC)短期培养 2 1d。在培养的 0、7、14、2 1d检测新鲜细胞和培养细胞中的有核细胞数 (NC)、巨核系祖细胞 (CFU Mk)、粒巨噬系祖细胞 (CFU GM)、混合系祖细胞 (CFU GEMM)增殖倍数。结果 在 2 1d内 ,3个实验组的NC数 ,CFU GM、CFU Mk、CFU GEMM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NC、CFU GM在培养的 2 1d达到高峰。CFU Mk、CFU GEMM在培养的 14d达高峰。在含有TPO的实验组中 ,CFU Mk的增殖倍数高于不含TPO的实验组 ,CFU GM、CFU GEMM增殖的倍数也高于不含TPO的实验组。含有CBP的实验组对CFU GM、CFU Mk、CFU GEMM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CB中的含有丰富的造血干 祖细胞 ,可以在不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进行定向扩增 ,TPO可以促进干 祖细胞向巨核系分化 ,对粒巨噬系祖细胞也有促进作用。脐血血浆可以作为协同刺激因子促进CB中干 祖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大量文献报道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系的建立,但大规模体外诱导分化造血祖细胞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探讨。 目的: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形成造血祖细胞的方法。 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Nanog和Lin28全能性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诱导分化体系中添加了 Y-27632,克服干细胞扩增中的凋亡现象;运用OP9细胞产生的条件培养液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形成造血祖细胞的分化体系。 结果与结论:①前3代细胞克隆传代时,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发生凋亡的现象很多,很难大规模扩增培养。培养基中添加阻断 ROCK活化的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凋亡。②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 OP9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下,经过体外诱导分化,形成CD34+造血祖细胞。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人和小鼠造血祖细胞各种抗原系统的特点及其鉴别方法,以及在生物学和治疗学方面的有关问题。造血祖细胞在有刺激因子存在的半固体培养中,粒-巨噬祖细胞(CFU-G,M)可形成粒细胞或巨噬细胞,或二者混合组成的细胞集落。在红细胞生成素(Ep)刺激下,红系祖细胞(BFU-E和 CFU-E)可生成红系细胞集落。小鼠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受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脾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