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YKL-40介导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支气管上皮永生细胞系(BEAS-2B)和原代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Cs),用不同浓度的YKL-40刺激BEAS-2B和HBECs不同时间后,用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YKL-40刺激BEAS-2B和HBECs 6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18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命名为(YKL-40-BEAS-2B-CM、YKL-40-HBECs-CM),用于培养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SMCs)。24 h后检测BSMCs迁移能力的变化,72 h后检测BSMCs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在BEAS-2B和HBECs中,YKL-40均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增强IL-8 mRNA的表达和IL-8的分泌,但对RANTES、Eotaxin,TNF-α没有影响。YKL-40-BEAS-2B-CM和YKL-40-HBECs-CM刺激BSMCs能显著增强其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但去除YKL-40-BEAS-2B-CM和YKL-40-HBECs-CM中的IL-8后,则未见其可以明显提高B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YKL-40通过调控支气管上皮表达和分泌IL-8参与了哮喘时的气道炎症反应,进一步通过影响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介导哮喘时的气道重构。抑制IL-8有望成为控制YKL-40介导的哮喘炎症反应和组织重构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ac1和Cdc42表达情况对鼻咽癌恶性表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II期患者24例, Ⅲ期患者56例, Ⅳa/b期患者18例。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鼻咽部上皮组织正常的30例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获取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鼻咽部活检组织标本, 采用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 SP)免疫组化方法对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根治性放射治疗, II期患者给予6MV-X线分割照射, Ⅲ期和Ⅳa/b期患者给予同期含铂方案单药联合化疗, 探讨Racl、Cdc42表达与鼻咽癌恶性表型及预后判断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切片染色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Rac1、Cdc42均呈阳性反应, 对照组鼻咽部正常组织Rac1、Cdc42均呈阴性表达。观察组鼻咽癌组织中Rac1、Cdc42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82、26.67, P值均<0.05)。观察组鼻咽癌组织中Rac1、Cdc42的表达水平在不同...  相似文献   

3.
碘化钠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和IL-8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碘化钠 (NaI)对人甲状腺上皮细胞 (TEC)分泌细胞因子IL 6和IL 8的影响 ,以探讨碘在Graves病 (GD)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患者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进行细胞培养 ,以不同浓度的NaI(10 - 8~ 10 - 3mol L)刺激单层培养的甲状腺细胞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测定刺激前、后甲状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 6和IL 8的含量。同时以透射电镜观察NaI刺激后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正常甲状腺细胞能分泌少量的IL 6和IL 8;GD的甲状腺细胞IL 6和IL 8的分泌量与正常TEC相比显著增加 (P <0 .0 1)。②当NaI浓度为10 - 8~ 10 - 3mol L时 ,正常人甲状腺细胞IL 6、IL 8的分泌量与NaI浓度 0mol L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透射电镜显示正常甲状腺细胞无损伤型改变。③当NaI浓度为 10 - 6 ~ 10 - 3mol L时 ,GD甲状腺细胞IL 6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当NaI浓度为 10 - 7~ 10 - 3mol L时 ,GD甲状腺细胞IL 8的分泌量显著增加 (P <0 .0 5 )。NaI浓度超过 10 - 6 mol L时 ,透射电镜显示GD甲状腺细胞出现损伤型改变。结论 高浓度的碘不仅造成GD甲状腺细胞的直接损伤 ,而且可以增加甲状腺细胞细胞因子IL 6和IL 8的分泌 ,特别是在GD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对IL-8/Rac1信号通路所介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选择P13K抑制剂wortmannin及划痕创伤愈合修复分析,研究不同wortmannin的作用浓度和不同时间对IL-8/Rac1信号通路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不同wortmannin的作用浓度和不同时间预处理均可抑制IL-8/Rac1信号通路介导的内皮细胞迁移,其中wortmannin预处理浓度为100nmol/L,预处理时间为20min时IL-8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水平最低。结论P13K能够影响IL-8/Rac1信号通路介导的内皮细胞迁移;P13K抑制剂wortmannin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00nmol/L,最佳作用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IL-1β在巨噬细胞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 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共培养人肺癌细胞株A549、NCI-H520 细胞和巨噬细胞。BrdU-ELISA 法检测巨噬细胞对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Real-time PCR 法检测巨噬细胞和A549、NCI-H520 细胞中IL-1βmRNA 的表达。应用IL-1β的中和抗体抑制IL-1β的活性,观察IL-1β 在巨噬细胞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肺癌细胞中自噬标志物Beclin 1 的表达。结果:BrdU-ELISA 检测结果:A549 细胞与巨噬细胞以1 .0.5 的比例共培养,A549 细胞的OD 值从(0.41±0.06)增加到(1.13依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549 细胞的OD 值随共培养巨噬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升高(P<0.05)。NCI-H520 细胞与不同浓度的巨噬细胞共培养后,NCI-H520 细胞的OD 值变化趋势与A549 细胞相似。Real-time PCR 法检测结果:在共培养后,巨噬细胞中IL-1βmRNA 的表达显著上调,且有时间依赖性,并显著高于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加入IL-1β中和抗体后,BrdU ELISA 法检测的细胞增殖,结果显示IL-1β中和抗体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 和NCI-H520 的增殖促进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IL-1β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Beclin 1 的表达。结论:巨噬细胞和肺癌细胞通过增强IL-1β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噬可能是IL-1β促进肺癌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多发伤患者血清中IL-1β、IL-4、IL-6、IL-8、IL-10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多发伤病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石蒜碱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肺癌NCI-H460细胞株于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1.25、2.5、5.0、10.0、20.0μmol/L的石蒜碱对其进行处理,并以0.9%NaCl溶液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NCI-H460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Caspase-2、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石蒜碱处理后,NCI-H460细胞外形不规则、细胞皱缩、大小不一致,且细胞破碎程度随给药剂量增加而上升,细胞数量有减少趋势。石蒜碱处理24 h、48 h后,NCI-H460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且下降趋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石蒜碱处理24 h后,NCI-H460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NCI-H460细胞p53、Bax、Caspase-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Bcl-2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石蒜碱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形式IL-15基因转染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本室已构建的3种转染不同IL-15基因(原型、成熟肽及以IL-2信号肽替代IL-15信号肽的改型IL-15基因)的NCI.H446细胞模型:CIL-15、CIL-15mp和CIL-2sp-IL-15mp,以野生株NCI-H446细胞(CW)为对照,台盼蓝拒染计数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法检测cyclin D1和cyclin E的表达。结果与CW相比,CIL-15、CIL-15mp和CIL-2sp-IL-15mp增殖速率依次减慢、G0/G1期细胞比例依次增加、S期细胞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表达依次减少、cyclin D1表达无变化。结论3种IL-15基因转染均有使NCI—H446细胞增殖明显减慢的作用,强度依次为改型〉成熟肽〉原型;这种作用与降低NCI-H446细胞cyclinE的表达有关(r=0.953,P〈0.05),与cyclin D1的表达无关(r=0.155,P〉0.05)。  相似文献   

9.
Rho蛋白家族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Rho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很快 ,已发现有Rho ,Rac ,Cdc42三个亚家族共十余种。这些小分子量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 ,在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在调节细胞骨架、细胞运动、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转录、细胞转化、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IL-24在体外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组28例NSCLC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者,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分选CD8+T细胞,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CD8+T细胞中IL-24受体(IL-20R1、IL-20R2和IL-22R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重组人IL-24(10 ng/ml和100 ng/ml)刺激纯化CD8+T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变化。建立CD8+T细胞和NSCLC细胞系NCI-H1882细胞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体外共培养系统,观察IL-24刺激后CD8+T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以及IFN-γ和TNF-α的表达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LSD-t检验。结果CD8+T细胞中未检测到IL-22R1 mRNA表达,CD8+T细胞中IL-20R1和IL-20R2 mRNA相对表达量在健康对照者和NSCLC患者之间以及在非肿瘤部位和肿瘤部位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部位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和非肿瘤部位(P<0.05),低浓度IL-24(10 ng/ml)刺激不影响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P>0.05),而高浓度IL-24(100 ng/ml)则显著提升NSCLC患者CD8+T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P<0.05)。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高浓度IL-24(100 ng/ml)刺激NSCLC患者肿瘤部位CD8+T细胞后可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升高,以及IFN-γ和TNF-α表达升高,而低浓度IL-24(10 ng/ml)刺激对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和细胞因子分泌无显著影响。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中,IL-24刺激对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和细胞因子分泌均无显著影响。结论高浓度IL-24在体外可增强NSCLC患者CD8+T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但在体内IL-24可能并不影响CD8+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IL-8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IL-8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从而为进-步研究IL-8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选择最佳的IL-8浓度。采用内皮细胞transwell小室迁移率分析法和刮除-迁移分析法,考察IL-8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浓度的IL-8均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其中以IL-8浓度为100ng/ml时内皮细胞迁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8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白细胞介素-8(IL-8)在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中属于C-X-C亚家族,IL-8是一个多种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而且不同类型的细胞对不同的诱导剂的反应也不相同,因为由不同的实验室从不同的来源得到该因子,所以对于IL-8的许多不同的描述术语,对于IL-8的生理生化特性,目前已基本清楚,对于IL-8基因表达的调节,现认为主要是在转录水平的调控,并且发现其基因5′-侧翼区的AP-1,NF-кB及NF-IL-6结合位点是调节IL-8启动子功能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IL-8基因的表达需要这些元件之间高度的协同以达到有效的转录,IL-8受体则是一个由59KDa和67KDa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糖蛋白,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上,甚至包括一些不表达IL-8的细胞,IL-8的生物学活性并不表现出种族的特异性,IL-8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对T-淋巴细胞有趋化性并能刺激嗜碱性粒细胞,内皮细胞IL-8基因的表达除了受化学因子的调节外还受力学因素的影响,流体切应力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L-8,可能在急性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TNF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了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测定了 4 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 ,且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 (P <0 0 1) ,术后IL - 6、IL - 8和TNF水平下降。结论 :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IL - 6、IL - 8和TNF含量对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去白细胞处理对全血保存中IL-2和IL-8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全血在保存过程中是否存在IL-2和IL-8的积累,保存前白细胞滤除对其保存水平的影响。方法:选10名健康捐血者,各采集 200ml全血分成2袋,其中一袋经去白细胞处理。在4℃保存不同时期测定血液中 IL-2、IL-8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保存,全血中IL-2和IL-8的浓度不断增高。经去白细胞处理后,IL-8水平在保存中无明显变化,IL-2的含量仍然增高,但在保存期末低于正常全血中的相应含量。结论:IL-2和IL-8在全血保存中存在产生和累积,而去白细胞过滤可以抑制IL-2和IL-8在全血保存中存在产生和累积,而去白细胞过滤可以抑制IL-8的升高,对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氟比洛芬酯对胃癌手术患者血清M-CSF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使用氟比洛芬酯(A组)和不使用氟比洛芬酯(B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拔管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M-CSF和IL-8浓度。结果:拔管后B组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降低胃癌患者血清M-CSF和IL-8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IL-6、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前后血清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6、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10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从而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促进病情缓解和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源性野生型p5 3对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通过向肺癌细胞中分别转染携带有荧光蛋白基因的野生型P5 3基因和突变型P5 3基因 ,而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表达 ;中性红和MTT染料摄入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 .结果 p5 3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之融合蛋白表达定位在胞浆和胞膜 ;经中性红和MTT两种方法测定 ,外源性野生型p5 3对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OD值分别为 0 .71± 0 .0 81(OD540 )和 0 .6 5± 0 .0 5 9(OD490 ) ,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p5 3外显子 5~ 8可在肺癌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对细胞生长活性有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IL-17、IL-21水平变化,探讨IL-17、IL-21水平在NSCLC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54名NSCLC患者术前以及术后血清IL-17、IL-21水平,随机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IL-17、IL-21水平并与之进行对比.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CLC患者术前血清IL-17、IL-2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血清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晚期NSCLC患者血清IL-17水平高于早期NSCLC患者(P<0.05),而IL-21水平则低于早期NSCLC患者(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中IL-17、IL-21水平变化与手术、NSCLC病程相关,监测IL-17、IL-21水平对NSCLC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8作用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迁移率变化以及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基因的变化。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IL-8作用组。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方法观察IL-8作用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率;ELISA实验检测不同迁移率的细胞内源性IL-8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及线粒体膜间腔蛋白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表达。RT-PCR检测线粒体融合基因Mfn1、Mfn2、OPA1及分裂基因Fis1、Drp1、MTP18的表达;Mito Tracker Red CMXRos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结果:肺腺癌A549细胞的迁移率高于SPC-A-1细胞,且内源性IL-8的分泌也高于SPC-A-1细胞。IL-8作用下A549细胞的迁移率增加,并存在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IL-8作用组的A549细胞线粒体膜间腔蛋白Cyt C蛋白表达降低(P0.05),外膜蛋白Tom20表达增加(P0.05),线粒体外膜融合基因Mfn1及Mfn2表达增加(P0.05),内膜融合基因OPA1表达降低(P0.05),分裂基因Fis1无明显变化(P0.05),Drp1及MTP18增加(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IL-8作用下线粒体形态发生变化,出现点状聚集。结论:A549细胞在IL-8作用下迁移率增加,可能与A549细胞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基因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To determine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estrogen and cytokine IL-6 and IL-8 on the growth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OVCA), we first examined the status of estrogen receptors (ERα and ERβ), IL-6 receptor (IL-6Rα and gp130), and IL-8 receptor (IL-8RA and IL-8RB) on five epithelial OVCA cell lines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these receptors were variable on the five cells. Those OVCA ceUs expressing the receptors were selected to study related molecular mechanism. MTT assay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17β-estradiol (E2), IL-6 and IL-8 on cell proliferation. We discovered that E2 markedly promo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CAOV-3 and OVCAR-3 cell in a time- and dose-dependent manner. Tamoxifen (Txf), an ER inhibitor, completely blocked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E2-induced cells, and IL-6- or/and IL-8-neutralizing antibody only showed partially blocking activity. IL-6 and IL-8 were able to significantly stimulate CAOV-3 and OVCAR-3 cell proliferation in a time- and dose-dependent manner, which had a potential synergistic effect on CAOV-3 cells but not on OVCAR-3 cells. The cell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these two cytokines was abolished completely by their 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partially by Txf, but not by unrelated goat IgG.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strogen, IL-6 and IL-8 could modulate OVCA growth by forming a reciprocal cascade with amplifying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