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 目的 探讨危急值报告指引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门诊部和某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门诊危急值报告指引系统装入便民服务中心的电脑中,方便工作人员查询结果告知病人。结果 危急值报告指引系统扩大了门诊优质服务的范围,为病人提供方便,减少投诉,提升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4年上半年3 944例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查找危急值报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急值报告的现况,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6月该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记录的3 944例危急值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危急值科室分布:重症监护室(ICU)(42.09%)、神经外科五病区(10.73%)、神经内科二病区(8.75%)、神经外科七病区(8.06%)、神经内科一病区(5.35%);危急值报告组别分布:临检组(31.34%),生化组(62.65%),免疫组(1.34%)、微生物组(4.67%)。临检组和生化组所占比例为93.99%;血钠、血氯、血糖、白细胞计数、血钾、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这7个项目危急值数量占全院的比例为62.28%。结论通过危急值报告数据分析,为改进和加强危急值报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健康管理科的应用,包括了危急值的建立及确立危急值报告流程,认为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于健康管理科有效提高了健康体检中的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48-3950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内科收治的21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另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内科收治的210例住院患者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予以管理,对比两组死亡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8%。在基层医院内科中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规范医院工作流程,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提高检验人员对危机值的敏感度,促使危重患者的检验危急值高效、及时,准确反映到临床,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方法]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登记等,根据检验危急值结果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结果]我院2010年全年检验危急值发生率0.14%。危急值发生率最高的项目是K,其次是PLT、WBC、Hb等;危急值主要发生在急诊、ICU、门诊。[结论]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责任心,使医生能够得到准确的检验信息,提高治疗时效性及抢救成功率,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检验科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一个辅助科室,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检验技术和检验设备的飞速发展,在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科危急值及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说在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1医学决定水平、临床危急值医学决定水平是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所谓危急值,就是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出现生命危急值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肺部肿瘤内科治疗的出现生命危急值的87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病情好转。结论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进行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应用情况,推动其有效应用和持续提高。方法根据国家和总后卫生部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和范围,建立检验科危急值项目表及管理流程。结果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3个月,共报告临床科室危急值1008次,分布于20个科室;白细胞计数报告率排在第1位,主要分布在淋巴、乳腺、消化道3个肿瘤科室;报告率前3位的科室为淋巴肿瘤科、ICU和急诊科。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完善了医院和科室规章制度,为临床科室及时救治危重患者、抢救患者生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秀敏 《当代护士》2014,(5):180-182
总结了急诊检验、检查“危急值”标本质控与报告制度实施的体会,主要包括“危急值”报告项目、质控方法、以及建立安全有效的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认为“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检验标本质控有利于提高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成功率,护士在“危急值”标本采集,信息传递和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4年12月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运行情况,将2009年1月-2009年6月检验结果为危急重症的患者398例作为对照组,对危急患者在医疗干预时间、及时干预率、干预成功率、医疗不良结果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对危急患者的及时干预率和干预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开始干预时间显著缩短(P0.01),医疗不良结果明显降低(P0.01)。结论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诊化验危急值报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危重患者检验危急值高效、及时、准确反映到临床,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方法 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登记等,根据检验危急值结果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结果 检验危机值及时报告给医生,提高了急救工作效率及医疗质量.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护士观察患者病情及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提高护理水平;使医生能够得到检验准确信息,提高治疗时效性及抢救成功率,提升了医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查询2013年11月到2014年5月该院检验科所报危急值数据记录,分析其危急值的发生率,并对危急值的接收时间、项目及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危急值1 856项,危急值的发生率为0.31%,1 856项危急值按项目分布统计,危急值报告数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白细胞(46.28%)、总胆红素(16.92%,)、D-二聚体(9.81%)、血红蛋白(8.51%)和血小板(8.03%)。按科室分布统计,报告危急值最多的前3位科室分别是新生儿科(37.12%),妇瘤科(23.33%)和产科(21.17%)。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妇产科医院中有重要的作用,应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士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中的作用.方法通 过层层培训,使护士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危急值内容,强化危急值意识,主动关注危急值.结果 危急值报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获得危急值报告到治疗时间由20 min~6 h缩短为3~10 min.结论 护士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牢固树立危急值意识,对危急值报告的主动关注,能促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冬梅 《护理与康复》2008,7(6):452-453
总结急诊科检验、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的体会。认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成功率,护士在危急值信息传递和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了解生化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我院的应用情况,使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加完善.方法对我院2009年到2010年的生化危急值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适合我院的生化危急值项目及范围.结果2009年危急值发生率为2.76%,临床不符率52.99%,2010年危急值发生率0.67,临床不符率39.33%.结论定期评估总结,在确保...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了解生化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我院的应用情况,使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加完善。方法对我院2009年到2010年的生化危急值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适合我院的生化危急值项目及范围。结果 2009年危急值发生率为2.76%,临床不符率52.99%,2010年危急值发生率0.67,临床不符率39.33%。结论定期评估总结,在确保医疗安全要求前提下,有效改进服务质量及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糖监测危急值在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住院的110例血糖检测危急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危急值患者中死亡13例(11.8%),其中45岁2例(1.5%),45~65岁5例(3.8%),65岁6例(4.6%);男8例,女5例,死亡患者男女比例为1.6∶1.0。结论血糖危急值的出现说明患者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因此要加强血糖危急值的临床推广应用,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3月未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时的6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4月~2011年3月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后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危急意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危急意识优于实施前。结论:危急值报告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急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急诊科危急值报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程序化管理实施前6个月和实施后6个月时间内患者相应处置启动时间、死亡例数、抢救成功率、纠纷发生率。结果与实施程序化管理前比较,实施程序化管理后处置启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机制和“危急值快速反应小组”,为危重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建立危急值交接程序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程序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的时效性和成功率,同时也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