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喉切除及颈廓清术是根治喉癌尤其声门上癌有效方法之一。我科从1987年至1990年共收治喉癌病人183例,术后观察满3年以上86例,其中 N_0病人44例,N_1 35例,N_2 7例。现就颈廓清术有关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①性别与年龄:男53例,女3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68岁。②肿瘤原发部位,声门上癌74例,声门痛12例。③病理类型,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④临床分期根据 VICC  相似文献   

2.
根治性颈廓清术切除的范围一般包括:颈部六个三角区内的淋巴组织及邻近的颈内静脉、副神经、胸锁乳突肌、颌下腺等等。根据头颈部淋巴系统解剖特点、及喉癌病人的临床观察我们对13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做了喉部分切除、全喉切除保留颌下三角区组织的颈廓清术,经术后随访,未见有颌下淋巴结的复发转移。 1 临床资料:13例病人原发灶位于声门上区6例,声门区4例,梨状窝1例,难予确定原发灶2例。TNM分期,其中T_(2-3)N_1Mo2例,T_(3-4)N_2Mo9例,T_4N_3Mo2例。有2例做喉部分切除加颈廓清术,11例做全喉切除加颈郭清术(2例双侧颈廓清)。全组病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3年均未见有颌下麻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采用选择性颈廓清术治疗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12例,同时与12例喉癌喉部分切除不采用此术进行对照,经术后观察及随访,治疗组术后恢复及肢体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1),且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优于不采用颈廓清术的喉癌治疗,证实选择性颈廓清术在喉癌切除时应作为常规手术进行。1临床资料1.1本组24例均为男性,年龄35~60岁。按UICC喉癌TNM分区,T1N0M03例,T2N0M010例,T3N1M110例,T4N1M11例,术前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1.2手术方法:24例均行喉大部分切除,至少保留一侧杓状软骨和重要的环状软骨,尽量保留会厌,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4.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颈侧清扫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侧清扫术(lateral neck dissection,LND)作为新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已被广泛应用于cN0(临床诊断无颈淋巴结转移)的上消化-呼吸道鳞癌的颈部处理,由于其手术创伤小,功能保留较好,在西方国家已逐渐替代了根治性或改良性颈清扫术,临床实践中疗效较好。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开始将颈侧清扫术用于cN+(临床诊断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和下咽癌的颈部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8年~2013年中确诊为声门上型喉癌的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和观察组12例。对照组行根治性颈清扫术治疗,观察组使用颈侧清扫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淋巴结转移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颈侧清扫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具有显著疗效,能较好的减少淋巴结转移率、住院时间及平均出血量,且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发病率在我国较低,年发病率2.5/10万~4.o/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8%~1%,但在头颈部肿瘤中占首位[1]。对于几乎所有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高、生活质量好、预后好。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故手术方式及效果决定着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肿瘤患者的年轻化及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目前所常采取的多功能“八保留”颈淋巴结廓清术,术后也常会出现耳枕部皮肤麻木、肩部疼痛不适、面部肿胀及瘢痕挛缩致颈部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已不被接受。根据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模式、随访资料及相关文献,设计了颈部Ⅱ区、Ⅲ区、Ⅳ区、Ⅵ区的淋巴结廓清术。  相似文献   

7.
8.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特点和颈部淋巴清扫区域及范围。方法 89例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临床诊断阴性患者行喉切除术同时行选择性颈清扫术。对清扫的淋巴结分区域进行病理连续切片观察,明确转移及复发区域。结果 89例患者32例有转移,转移率36%。发现61 枚有转移的淋巴结分布在:Ⅰ区1枚,Ⅱ区42枚,Ⅲ区13枚,Ⅳ区4枚,Ⅴ区1枚,Ⅵ区未见转移。其中Ⅱ、Ⅲ区共55枚,占转移数90.2%。颈部复发6例分别于Ⅱ、Ⅲ、Ⅳ区,复发率6.7%。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较高,而早期临来诊断较难,故临床处理应积极行选择性区域性颈清扫术,而重点行Ⅱ、Ⅲ区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而声门型喉癌约占全部喉癌的50%~60%。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些学者关于声门型喉癌喉功能保全术的临床见解,并且总结和分析了这些观点,除此之外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和不予清扫的手术方式对cN0期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3例cN0期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组(n=52)和不予清扫组(n=51)两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术后随访3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52例患者采取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共清扫淋巴结1126枚,平均21.7枚。共有14例患者检出颈淋巴结转移,占26.9%(14/52)。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cN0患者实际颈淋巴结转移率逐渐增高(χ2=11.451,P=0.010)。转移的152枚淋巴结分布在颈Ⅱ区91枚(59.9%),Ⅲ区42枚(27.6%),Ⅳ区19枚(12.5%)。103例患者3年内共失访9例,随访率为91.3%。3年随访期内共有10例复发。择区清扫组患者3年内复发率为4.2%,不予清扫组为17.4%(χ2=4.321,P=0.038)。择区清扫组1、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1%、91.4%和89.2%,不予清扫组为93.9%、86.2%和77.5%。择区清扫组术后生存优于不清扫组(χ2=3.316,P=0.014)。结论:①cN0期声门上型喉癌存在一定的隐匿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并且转移以Ⅱ、Ⅲ区最多见。②采取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既能较大程度的存留颈部的解剖结构,而较不予淋巴结清扫者又具有明显的改善术后生存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9例颈淋巴清扫手术术后发生乳糜漏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乳糜漏的发生率为发生率3.82%,9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者对解剖的熟悉程度和谨慎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发生乳糜瘘的关键,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术中应加强预防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解剖性清扫(ADLN)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乳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75例PTC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ADLN技术对于完整清扫区域淋巴组织以及保护甲状旁腺功能方面的作用.病人依据是否使用纳米碳分为常规组和纳米碳组,术中行甲状腺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简化的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治疗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4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994年2月-2011年10月施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0例为FND组,2011年11月-2013年5月施行简化的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除术30例为SFND组。术后坚持终生服用甲状腺素片,伴有腺体外浸润的6例给予131I内照射治疗。结果施行患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71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9例。手术近期并发症共8例(10%),其中声音嘶哑、乳糜漏、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FND组分别为4.0%(2/50)、4.0%(2/50)和2.0%(1/50),SFND组均为3.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3个月-1年为随访期限记录手术远期并发症,FND组与SFND组患侧颈、肩及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6.0%(8/50)和0,活动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4.0%(7/50)和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手术治疗是改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SFND用于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有助于保护患侧颈、肩及上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减少癌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探讨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0年期间收治4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患侧腺叶切除60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分300例,双侧腺叶和峡部切除40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并发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20例,并发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患者术后无颈部肿瘤复发。结论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治疗效果。所以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在主动脉夹层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三维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能力。方法49例主动脉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重建方法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CPR),分别计算各种重建方法对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率。结果 MPR,CPR,VR对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95.92%,95.92%,18.37%,对内膜瓣的显示率均为100%。 MIP不能直接显示破口和内膜瓣。 MPR,CPR,VR对真、假腔的显示率均为100%, MIP为67.35%。 MSCTA同时可以发现主动脉之外的疾病。结论 MSCTA适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显示,所采集的数据能够满足3D图像后处理的需要。 MPR和CPR对主动脉夹层显示最好,VR次之,MIP最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清除术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共分析口腔癌颈淋巴清除术112例病人。结果 术中术后并发症32例,其中感染25例,其它并发症7例。结论 随着手术及麻醉方法的改进,新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并发症明显减少,但仍不能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颈淋巴清扫术后拔除负压引流管的时机选择。方法将107例行颈淋巴清扫手术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5例患者(Ⅰ组)术后引流量小于50 mL时即拔除负压引流管,其余52例患者(Ⅱ组)引流量小于25 mL时拔除,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颈部出现血肿、积液的发生率、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平均总引流量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Ⅰ组2例患者拔除引流管后颈部出现血肿、积液,发生率为3.6%,Ⅱ组也有2名患者拔管后发生血肿,发生率为3.8%;Ⅰ组平均总引流量378 mL,Ⅱ组平均总引流量为402 mL;Ⅰ组平均置管时间为3.1 d,Ⅱ组平均为4.8 d。结论颈淋巴清扫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在引流量小于50 mL即可达到最有效地引流目的,同时可避免因放置引流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8.
张红  张丽英  朱京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42-364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急诊早期诊治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D的临床表现各异,典型撕裂样疼痛11例(68.8%),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能确定诊断。AD的临床表现复杂,急诊首诊误诊率56.2%。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提高急诊医师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镜下颈淋巴结扩清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操作特点。方法98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口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腔镜下颈淋巴结扩清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淋巴清扫数目、颈部瘢痕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部瘢痕长度(4.8±1.8)cm短于对照组的(10.5±3.2)cm,术中出血量(10.8±2.3)ml少于对照组的(25.4±5.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的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腔镜下颈淋巴结扩清术治疗,具有安全、美容、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但术中应严格把握清扫层次,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