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综合介绍了破裂脑动脉瘤术后患者脑室引流、脑血管痉挛及其早期发现、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护理以及急性期的康复锻炼。突出强调了护理人员在管理和护理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破裂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瘤破裂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术后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0%~80%来自脑动脉瘤破裂,大多数为手术适应证,本病术后患者的管理与护理要点是早期发现和预防并发症。为早期发现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术后出血、脑水肿等)与出血后至2周内出现的脑血管痉挛,在注意生命体征的同时应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瞳孔、瘫痪等神经症状。重点是按时观察并逐项记入一览表。 1.生命体征 (1) 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  相似文献   

5.
破裂脑动脉瘤急诊术后防治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求一种防治破裂脑动脉瘤急诊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的方法。方法 破裂脑动脉瘤急诊术后,脑底蛛网膜下腔置管,术后持续注入0.12%的罂粟碱稀释液10 d,滴速2 mL/h,术后第3天起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结果 12例破裂脑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Ⅲ级2例,Ⅳ级5例,Ⅴ级2例,恢复良好6例,轻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1例。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便于临床应用,防治脑血管痉挛效果确切,极大地改善了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总结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脑动脉瘤破裂(intraoperative aneurysm rupture,IAR)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预防便秘和感染等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便秘、感染,使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有助于预防IAR患者再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动脉瘤破裂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防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破裂动脉瘤术后患者236例,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18例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两组病人CVS发生率:观察组39.8%,对照组59.3%;CVS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9.9%;Glasgow昏迷评分情况比较:入院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时13~15分实验组64.4%,对照组42.4%。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早期预见、发现脑血管痉挛,有利于提前采取医疗、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aSAH后的CVS的发生,降低了CVS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8.
总结22例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术后脑室联合腰大池引流护理,强调加强脑室引流管和腰大池引流管的护理,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经过积极、精心而有效的护理,20例病人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并相继转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例病人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脑动脉瘤破裂栓塞手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术前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值分为低流速组69例(PSV≤120 cm/s)和高流速组31例(PSV120 cm/s),对比2组于栓塞术后10 d内的MCA血流速度及CVS发生率;所有患者同时以临床是否发生CVS作为标准,评估TCD诊断CVS的临床价值。结果:低流速组和高流速组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及术后10 d的MCA血流速度测定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内,临床确诊CVS患者32例,TCD检查低流速组诊断CVS 4例、高流速组29例,共计诊断33例,其中正确诊断25例、误诊8例、漏诊7例;TCD诊断CVS的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88.24%,漏诊率为21.88%,误诊率为11.76%;术后3月,低流速组预后良好89.86%,高流速组预后良好29.03%,低流速组的预后显著优于高流速组患者(P0.01)。结论:TCD技术在脑动脉瘤破裂栓塞手术后诊断CV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术前根据TCD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4岁,于1989年4月23日诊断为多发性脑动脉瘤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介绍到本院神经外科,当日即进行急诊手术。来院时即有意识障碍,于4月28日行气管切开及动脉注射类固醇剂。5月30日因脑积水行减压术。患者既往有胃溃疡和高血压病史。护理经过第1期护理:此期为急性期,4月24日~5月1日。护理的重点是及时发现和防止消化道出血加重。因术后颅内压增高,治疗中应用大剂量激素,加之既往有溃疡病史,极易诱发消化道出血。因  相似文献   

11.
脑动脉瘤几乎都因其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发病。患者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治疗是在脑动脉瘤的颈部行嵌夹,以防止再出血。根据患者状态,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动脉瘤部位及形态等决定早期(发病后3天以内)或晚期(发病12~14天以后)手术。本文叙述早期手术患者的术后管理。术后一周的处理术后一周最重要的是正确掌握患者的状态,尽早发现神经症状。主要观察:①意识状态的变化(开眼、语言反应、运动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在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管道护理风险评估。比较两组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管道阻塞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管道阻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颅内感染、脑膜炎及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插管3 d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道护理风险评估应用于脑肿瘤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和管道阻塞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血管介入栓塞术后联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和尼莫地平对预防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在脑动脉瘤破裂后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30例术后接受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和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脑血管意外发生率、神经功能、脑氧供需平衡以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前1 d,两组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中心性静脉血氧饱和度(CjvO2)、颈静脉球部血氧分压(PjvO2)和动脉血氧(CaO2)含量比较(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SjvO2、CjvO2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PjvO2、CaO2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SjvO2、CjvO2、PjvO2、CaO2含量较术前1 d均降低(P<0.05),观察组SjvO2、CjvO2、PjvO2、CaO2含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随访预后恢复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破裂血管介入栓塞术后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和尼莫地平治疗可以降低CVS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临床并不多见.如果不及时教治常危及生命。我院自1993年.共治此类病人5例,经积极抢救后,均病愈出院。现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0例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50例开放性手术(OP)出现膀胱痉挛频率的术后临床观察,分析膀胱痉挛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与OP比较,TURP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频率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RP术后留置无痛尿管较留置三腔尿管出现膀胱痉挛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痉挛是BPH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术式的选择、无痛尿管的应用及精心的围术期护理能显著降低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水解脱铂金弹簧圈(DCS)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效果好的新技术,可达到近似手术夹闭的效果。我科应用这一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11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日本长崎中央医院急救中心脑外科专家认为,如能让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安全度过再破裂和血管痉挛期,就可以康复回归社会。因此,笔者六年来采取了约2~3周完全待机手术的方针。该院1984~1986年脑动脉瘤破裂待术期的再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的预见性护理,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保证动脉瘤手术成功。方法:对101例动脉瘤患者进行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早期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早正确处理。结果:1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其中14例经及时扩容、改善循环、抗血管痉挛治疗,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恢复良好,1例因大面积脑梗死家属要求放弃治疗。随访5~12个月,生活完全自理者86例,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而需进行生活协助者14例。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护理,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可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常安置有不同的各种引流管,即创空引流、硬膜外引流,硬膜下引流、脑室引流。各种引流是将腔内、包膜内的气体、血性液或血凝块等及时排出,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创腔引流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术后引流可避免创面残腔内积液、积血,从而减少或杜绝继发感染,亦可有效地引流手术残余脓腔、体腔积液,促使腔隙逐渐缩小,炎症消失而闭合.但掌握不善反会引起污染,加重感染及肠粘连、肠瘘及内出血等各种并发症。因此术后所置引流管的护理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