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型数字减影血管重建成像技术。3D—DSA在脑血管疾病中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本文就3D—DSA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和3D-DSA检查,并比较应用普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结果.结果 应用二维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19例;a运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发现动脉瘤74例,19例动静脉畸形.结论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同时具有安全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蔡涛  朱纯生 《当代医学》2008,(16):90-91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营造影(3D-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和3D-DSA检查,并比较应用普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结果.结果 应用二维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19例;运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发现动脉瘤74例,19例动静脉畸形.结论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同时具有安全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蔡涛  朱纯生 《当代医学》2008,(15):90-91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和3D-DSA检查,并比较应用普通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结果.结果 应用二维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19例;a运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发现动脉瘤74例,19例动静脉畸形.结论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同时具有安全和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卒中以发病速度快、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所以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防再出血尤为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出血性卒中病因的诊断、进一步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选择以及术后临床观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对本院2001年9月~2004年2月经DSA检查的76例出血性卒中的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仿真内窥镜(VE)技术在脑血管造影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可疑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旋转三维DSA检查,并通过DS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VE重建。结果:103例患者中36例动脉瘤清晰显示载瘤动脉及瘤内情况,47例动脉狭窄表现为侧支开口不规则及VE漫游中视野缩小,7例动静脉畸形仅能看清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6例动脉闭塞显示血管信号中断,7例正常无病灶。结论:三维DSA及VE技术能够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资料,为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介入治疗的定位及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秀珍  刘宏伟  侯慧 《新疆医学》2006,36(3):121-122
烟雾病是一组以脑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并伴有脑底异常毛细血管网增生为特点的脑血管病,为脑血管疾病的单独类型。临床上常以头痛,脑缺血发作,肢体无力,脑内出血或偏瘫为主要症状。本组15例患者均行CT检查怀疑脑血管畸形或颅内有出血而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烟雾病。现对烟雾病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和数字成像系统(digitalradiography,DR)是由电子计数机进行影像处理的先进的X线诊断技术,是继CT后,在X线诊断技术方面又一重大突破。近年来,我院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的大型X线血管造影机系列设备中有二套上述装置,分别配置在IntegrisC2000全数字化血管造影机和D88遥控80kw大型多功能X线机上,从而使我院的医学影像技术进入数字化成像摄影的新时期,其总体水平基本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1年多来,已进行各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400多例,各种数字成像(主要为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三维64层螺旋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使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64层螺旋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诊断方式均有良好价值,但是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患者损伤较大,而三维64层螺旋血管造影可凭借微创、价格便宜等因素代替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Innova3100平板数字减影机对4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三维和二维DSA成像检查。对比分析应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结果。方法:应用二维数字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3例;运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发现动脉瘤23例,3例动静脉畸形。结论:三维数字血管造影可以从多方位观察颅内血管的结构,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参考图像角度,能够发现微小的和被正常血管隐藏的动脉瘤,减少漏诊率,三维数字血管造影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临床与脑血管造影特点。方法:脑血管造影证实21例烟雾病患者,出血症状者11例,缺血症状者1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与全脑造影的影像改变。结果:19例为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狭窄——闭塞性病变,21例见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19例皮层侧枝开放。成人组12例,儿童组2例颈外动脉系统向颅内代偿,19例脑循环时间延长。结论:烟雾病脑血管造影特点:①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大脑前,中动脉近段狭窄或闭塞。②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③广泛的侧支循环建立,以成人组侧支代偿好。④循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2.
杜志君  李朝晖  祝子峰 《吉林医学》2011,(20):4197-4197
<正>近年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介入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可[1-2]。笔者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间收治的68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在常规2D-DSA检查基础上行3D-DSA SSD检查。对22例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患  相似文献   

13.
我科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8例。IV DSA和IA DSA图象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2.8%和100.0%,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IV DSA和IA DSA创伤性较少,对颅内、颈部大血管、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有诊断价值,但IV DSA因血管互相重叠,末稍分支显影不够清楚。让被检者在检查前咽下2%利多卡因麻醉咽部粘膜,或肌网注射盐酸654-2、腹部加压等,可减少不自主吞咽或肠蠕动引起的伪影。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筛查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检查手段有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2种方式。CA属于微创介入诊疗,CTA属于无创检查。  相似文献   

15.
吕剑 《河北医学》2008,14(10):1191-119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5例2次以上后鼻孔填塞失败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颌内动脉、面动脉栓塞.结果:栓塞单侧颌内动脉55例次,双侧5例次;重复栓塞4例,全部栓塞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3年,无1例复发.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尤其对老年患者或伴有其他疾病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在保守治疗失败的情况下,该术式是上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三维重建放大技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158例,利用三维重建及重建放大技术,使微小动脉瘤的载瘤动脉显示更清晰,使瘤颈、瘤体的生长方向显示更理想.结果 158例患者共发现194个动脉瘤,其中发现长径在3 mm以下的微小动脉瘤68个,分别采取了栓塞、手术夹闭、定期观察等治疗方案.结论 DSA血管三维重建放大技术能够清楚显示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载瘤动脉和瘤颈、瘤体等结构,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①目的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②方法对23例动脉瘤术前术后的3DDSA与2DDSA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的显示、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并行术后价值评估。③结果与2DDSA相比,3DDSA能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状及瘤颈,更准确地判断动脉瘤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准确判断动脉瘤的栓塞及夹闭程度。④结论3D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和术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提供许多2D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动球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确诊为脑动脉瘤的患者.术前、栓塞术中行3D-DSA检查,其中40例行3D-DSA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结果在术中312-DSA指导下致密栓塞48例,术后无一例再破裂,40例经3D-DSA随访者被证实完全闭塞。结论3D-DSA可提高颅内动脉瘸血管内栓塞的致密程度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双能量减影法与常规减影法CT血管造影颅外颈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扫描辐射剂量,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临床怀疑颅外颈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数据后处理包括用平扫+80kV增强数据进行传统去骨数字减影(常规减影法)和用80及140kV两个不同能量的数据进行直接去骨减影(双能量减影法).两种方法均保存减影后数据,再完成容积显示和最大密度投影.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对比常规减影法和双能量减影法的图像质量及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对正常血管的显示:45例患者中24例未见异常,两种方法均清晰显示颈部动脉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两种方法总体质量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变的显示:两种方法均清晰显示21例狭窄血管45支,两种检查方法对血管狭窄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剂量对比:双能量减影法CT血管造影较常规减影法CT血管造影总辐射剂量降低了17.3%(P<0.01).结论 常规减影法与双能量减影法CT血管成像均能够清晰显示正常颅外颈动脉及狭窄血管,双能量减影法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更低.对扫描中不配合患者,双能量减影法去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一项检查技术于1980年公布以来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脑血管DSA已经成为诊断颅脑血管病变和一些肿瘤性病变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在观察脑内血管情况尤其是在颈动脉分叉处病变、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的诊断中被认为是金标准。另外,利用计算机成像技术将三维图像与DSA有机结合,获得脑血管的三维影像,可从多角度观察病变血管及周围组织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