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并于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5 min和解除气腹后15 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结果 气腹后15min异丙酚-瑞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和PaCO2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七氟烷-瑞芬太尼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而较异丙酚-瑞芬太尼组明显降低;异丙酚-瑞芬太尼组气腹后15 min内皮素-1浓度升高幅度明显高于七氟烷-瑞芬太尼组,而一氧化氮浓度升高幅度却明显低于七氟烷-瑞芬太尼组.结论 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和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升高;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更好地维持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与丙泊酚静脉输注维持麻醉。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HR)的变化,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12)、气腹后15min(T3)和解除气腹后15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NO和ET-1含量。结果气腹后15min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MAP)(108.57±9.86)mmHg均较麻醉前(89.57±9.27)mmHg明显升高,而七氟醚组平均动脉压(MAP)(87.91±9.02)mmHg较麻醉前(90.39±8.95)mmHg无明显差异,较丙泊酚组(108.57±9.86)mmHg明显降低。丙泊酚组、七氟醚组患者HR气腹前(79.48±9.42)次/min、(77.24±8.75)次/min,气腹后15min(83.89±8.51)次/min、(82.48±9.12)次/min和解除气腹后15min(82.75±8.06)次/min、(80.92±9.21)次/min与麻醉前(80.45±9.07)次/min、(78.98±7.84)次/min比较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七氟醚组气腹后15minET-1含量(131.57±15.42)pg/ml、(93.45±10.76)pg/ml较麻醉前(75.24±8.91)pg/ml、(73.45±8.49)pg/ml均明显升高,且丙泊酚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七氟醚组;气腹后15minNO含量(96.04±10.52)μmol/L、(123.26±12.76)μmol/L较麻醉前(68.18±9.51)μmol/L、(70.67±8.97)μmol/L,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七氟醚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较丙泊酚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15min和解除气腹后15minHR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气腹后15minET-1含量升高幅度明显高于七氟醚组,而NO含量升高幅度却明显低于七氟醚组。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和血浆NO/ET-1升高。七氟醚麻醉较丙泊酚可更好地维持血浆NO/ET-1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ASAⅠ ~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15min(T3)和解除气腹后30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NO和ET-1水平.结果 气腹后15min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观察组较麻醉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照组气腹后15min ET-1水平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而NO浓度升高幅度却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 腹腔镜CO2气腹可引起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较芬太尼可更好地维持血浆NO/ET-1的平衡,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4.
潘巍 《北方药学》2013,(12):33-33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氟烷低流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2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异氟烷低流量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前、气腹10min、苏醒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平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恢复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至9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P〈0.05)。结论:七氟烷低流量麻醉较异氟烷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患者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更短,麻醉深度更易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朱丽琴  鲁惠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18-212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芬太尼-丙泊酚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无创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20min(L)和解除气腹后20min(L)四个不同时点测定血浆NO和ET.1水平。结果气腹后20min芬太尼-丙泊酚组MAP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舒芬太尼-丙泊酚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较芬太尼.丙泊酚组明显降低。芬太尼-丙泊酚组气腹后20min血浆ET-1水平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而血浆NO水平升高幅度却明显低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明显强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6.
李旭明 《海峡药学》2009,21(2):91-93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短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麻醉维持采用咪唑安定与度冷丁,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g)的变化,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30min(T3)和解除气腹后30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TXA2和PGI2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1α浓度。结果气腹后30min对照组SBP和DBP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观察姐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气腹后30min和解除气腹后30min血浆啦及6.Keto-PGF1α的含量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观察组血浆TxB2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6-Keto-PGF1α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气腹后30min和解除气腹后30min观察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较麻醉前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点的观察组。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和血浆TXA2和PGI2平衡失调。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更好地维持TXA2/PGI2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微循环灌注。  相似文献   

7.
邵涛  胡海燕 《中国药师》2014,(9):1529-1531
目的:观察七氟烷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组、S组。P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S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插管2min后、插管10 min后、气腹5 min后、气腹30 min后及术毕患者的血糖、皮质醇的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2 min、10 min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气腹30 min及术毕血糖明显升高(P〈0.01);且S组患者术毕的血糖值明显低于P组(P〈0.01)。两组患者插管2 min时皮质醇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P组患者在气腹5 min及术毕的皮质醇值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且气腹5min、30 min及术毕S组的的皮质醇值明显低于P组(P〈0.01)。两组患者麻醉各时期HR、SPO2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2 min、10 min后,SBP均出现明显降低(P〈0.01),气腹5 min、30 min时,两组患者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插管2 min、10 min时,两组患者的DBP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患者气腹5 min、30 min时DBP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8.
罗红彤  陈宏才 《海峡药学》2008,20(8):125-127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内源性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芬太尼组,麻醉靶控输注芬太尼.术中分别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20min(T3)和解除气腹后20min(T4)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期测定静脉血浆NO及 ET水平.结果 气腹后20min芬太尼组SBP、DBP和PaCO2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舒芬太尼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但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气腹后20min,两组患者NO、ET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且芬太尼组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结论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很好地维持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血浆NO、ET的动态平衡,减小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的刺激,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衡,改善微循环灌注,减轻腹腔镜对机体的损伤,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赵鑫杰 《海峡药学》2009,21(1):106-10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赶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两组麻醉维持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HR)的变化,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15min(T3)和解除气腹后15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TXA2和PGI2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1x浓度。结果芬太尼组气腹后15min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舒芬太尼组MAP无明显变化,舒芬太尼组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15min和解除气腹后15min的HR与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15min和解除气腹后15min,舒芬太尼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无明显变化,而芬太尼组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同时点的舒芬太尼组(P〈0.01)。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和内源性的TXA2和PGI2水平升高。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较芬太尼可更好地维持TXA2/PGI2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管张力和血小板的正常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微循环灌注,减小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监测并比较2组麻醉前(T0)、气腹前5min(T1)、气腹后15min(T2)、手术开始( T3)、手术30min (T4)、手术结束(T5)、自主呼吸恢复(T6)、呼之睁眼(T7)时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于 T0、T1、T2、T5时抽取患者静脉血5ml,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皮质醇( Cor)浓度、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和血糖浓度。结果2组各时段 SpO2、HR、SBP 和 DB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各时段 Cor浓度、NE 浓度和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时调整麻醉深度,保持麻醉效果,七氟烷麻醉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可较好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均能较好地抑制应激反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詹峰 《海峡药学》2013,(12):147-148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全麻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例ASAⅠ~Ⅱ级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丙泊酚静脉全麻组(观察组)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5min(T2)和解除气腹后(T3)的MAP和HR,评价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1、T2和T3时刻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指令性反应时间都要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全麻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以维持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七氟醚吸入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更加迅速,更适用于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2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和血浆白介素-6(IL-6)的影响及尼卡地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手术开始建立CO2气腹时,尼卡地平组静脉注射尼卡地平10μg.kg-1,然后用微量输注泵持续泵入尼卡地平5μg/(kg.min)。对照组则不用尼卡地平而完成麻醉和手术。两组患者分别于气腹前(T0)和气腹后10min(T1)、20min(T2)以及放气后30min(T3)检测血气、血流动力学和血浆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10min、20min利放气后30minPaO2和pH均有下降趋势,但与气腹前比较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10min、20min和放气后30minPaCO2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PaCO2升高幅度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10min和20min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尼卡地平组MAP和HR均有上升趋势,但与气腹前比较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放气后30min两组患者MAP,HR均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引起患者高碳酸血症、心血管功能紊乱和应激反应,尼卡地平能有效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拮抗应激反应,稳定机体内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康卫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67-1268
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术中CO2气腹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干扰,对麻醉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七氟醚是一种诱导快、苏醒快、血气分配系数低(0.63)、对循环抑制作用小的新型吸入麻醉药,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本研究观察七氟醚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患者七氟烷吸入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帕瑞昔布钠对全身麻醉患者七氟烷吸入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2010年9月在本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术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4组,每组20例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组(A组)及帕瑞昔布钠10mg(B组)、20mg(C组)和40mg组(D组)。根据BIS指数合理调整七氟烷浓度,使其维持在D2阶段,分别于T0(给药前)、T1(给药后5min)、T2(给药后30min)、T3(给药后2h)记录吸入七氟烷的浓度。结果:D组与A、B、C组比较,T2、T3时刻患者吸入七氟烷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和C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吸入七氟烷浓度,T2、T3分别与T0、T1时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刻比较、T0和T1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20mg帕瑞昔布钠对七氟烷吸入浓度无明显影响,40mg帕瑞昔布钠可以明显降低七氟烷吸入麻醉时的浓度。BIS指数可准确、及时地反映吸入麻醉的深度,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的影响差异。方法择期实施下腹部手术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吸入七氟烷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烷麻醉。对患儿麻醉苏醒躁动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05±11)min、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04±10)min。观察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为(8.51±3.14)分、对照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为(8.52±3.09)分。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和对照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状况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二者临床效果近似。  相似文献   

16.
王越 《海峡药学》2012,24(8):158-160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烷、一氧化二氮和七氟烷-一氧化二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苏醒过程。方法随机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使用吸入式麻醉的患者8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B组:给予吸入一氧化二氮维持麻醉;C组:给予吸入七氟烷复合一氧化二氮来维持麻醉。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50~60,并观察记录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恢复室时间和唤醒时刻脑电双频指数的值,同时记录术毕即刻(T0)、术毕10min(T1)、拔管前1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C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恢复室时间和唤醒时刻脑电双频指数的值均低于A组和B组,且C组生命体征稳定。结论吸入七氟烷复合一氧化二氮的麻醉效果明显,术后苏醒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周敏  张励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101-103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控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S组(七氟烷组)与TCI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S组通过面罩以潮气量法吸入七氟烷,术中用2%~3%七氟烷和3L/min氧流量吸入维持麻醉。TCI组用双道TCI泵,靶控血浆浓度,术中以1%丙泊酚2.0μg/ml、瑞芬太尼1.0ng/ml血浆浓度TCI,两组术后即刻停止用药。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观察诱导入睡时间、术中呼吸情况、麻醉苏醒情况,并评定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结果TCI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1);术毕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麻醉起效时两组患者MAP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TCI组在扩宫颈时、宫腔操作时与S组比较,MAP有明显下降(P〈0.05)。TCI组术中麻醉效果优于S组(P〈0.01),TCI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S组高(P〈0.01)。两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躁动等发生。结论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较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更佳,而七氟烷麻醉更易维持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稳定。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可提供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相当的快速苏醒。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妇科手术吸入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患者入睡时间、HR、平均动脉压(MAP)和苏醒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80例择期妇科手术ASAⅠ~Ⅱ的患者分为七氟烷组(40例)和异氟烷组(40例)。诱导:七氟烷组给予丙泊酚1.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同时给予5%七氟烷吸入。异氟烷组给予丙泊酚1.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同时给予2%异氟烷吸入。维持:七氟烷组用1.5%~2.5%七氟烷维持;异氟烷组用1.0%~2.5%异氟烷维持至手术结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意识消失时间、MAP、HR、血氧饱和度(SpO2)和苏醒时间。结果七氟烷组诱导后和术中MAP、HR明显高于异氟烷组,意识消失时间和苏醒时间七氟烷组明显早于异氟烷组。结论妇科手术吸入麻醉中,七氟烷诱导舒适,控制精确,可减少术中HR和MAP的波动,麻醉更加平稳,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46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气腹后根据血压调整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最低至0.1μg/(kg·min)。同时,S组吸入2%的七氟烷,P组泵注丙泊酚5mg/(kg·h)。观察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镇静评分(OAAS),记录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异,S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P组,但术后镇静评分(OAAS)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S组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多于P组,其他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或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七氟烷麻醉更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其他的不良反应两组相似,七氟烷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拟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30例。 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内泵注完毕),之后以0.5μ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前20min。S组静脉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两组均依次静脉注射七氟烷吸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予以吸入2%-4%七氟烷维持麻醉,并根据麻醉深度适当调整吸入药物的浓度,静脉泵注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分别记录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及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股动脉插管时(T4)、动脉瘤栓塞时(T5)手术结束时(T6)、拔管时(T7)、拔管后10min(T8)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插管时及拔管时呛咳、苏醒期躁动及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基础值T0时差异无显著性。与基础值T0比较,D组MAP在T1时轻度升高(P<0.05),而在T2、T3、T4、T5时降低(P<0.05),HR在T1、T2、T3、T4、T6时明显降低(P<0.05);S组MAP在T3、T7时升高(P<0.05),HR在T3、T7、T8升高(P<0.05)。与S组比较,D组MAP在T2、T3、T4、T5、T7时明显降低(P<0.05);HR在T1、T2、T3、T4、T6、T7、T8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快于S组患者(P<0.05);D组患者插管时呛咳、拔管时呛咳、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期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能保证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