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2009年上报合格的2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1岁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其不良反应累及8个系统.结论 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9-2010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42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占总ADR的11.63%,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寒战、发热、注射部位反应、胸闷等。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应加强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2007年至2009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收集的121例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1例药品不良反应涉及17种中药注射剂;0~9岁年龄组患者35例,比例最高(30.5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及用药部位损害,较严重的有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控工作,避免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报告的167例中药注射剂ADR,利用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导致ADR的中药注射剂涉及17个品种,其中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类发生率最高,尤以注射用葛根素(20.4%)和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19.8%)最高。最常见的ADR为神经系统损害(30.4%),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3%)。结论:建议改进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提高其质量,并在应用中注意辨证施治,同时加强ADR监测,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2011年蚌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中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1年度蚌埠地区上报的385例中药致ADR报告,按性别、年龄、药品类别、制剂、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5例ADR中,4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较高(82.3%),ADR发生率以补益类、活血类、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注射剂较高,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的制剂品种有:痰热清、双黄连等;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2.2%。结论 40岁以上患者要慎用中药注射剂,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 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43.1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0.12%);涉及1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结论 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的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43.1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0.12%);涉及1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结论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289份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中药注射剂ADR报告289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ADR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引起ADR的中药注射剂依次是鱼腥草、清开灵、双黄连、复方丹参;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发热,较严重的ADR有过敏性休克、咽喉水肿、呼吸困难等。结论中药注射剂易诱发各种ADR,临床医师在科学、合理应用的同时需要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医院2006~2015年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进行分析、总结,为完善ADR监测工作和指导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8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涉及17个品种,ADR发生率最多的药物种类为血栓通.结论 加强ADR监测与报告,同时重视中药注射剂的管理,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市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我市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982例,其中中药注射剂报告共352例,占7.06%。ADR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给药方式、患者年龄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4.65%。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2~2015年发生的152例中药注射剂所致ADR/ADE的相关信息,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就ADR/ADE的发生机制进行讨论。 结果: 152例发生ADR/ADE的患者,男性74例(48.7%),女性78例(51.3%)。婴幼儿及少儿患者(≤14岁)占20.4%,中老年患者(≥45岁)占64.5%。引发ADR/ADE例数最多的药品为热毒宁注射液(19例)和注射用血栓通(19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45.7%)。结论:临床医生应辨证施治,加强对重点人群(未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测。同时,应熟悉中药注射剂所致ADR/ADE的发生规律,掌握其处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9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分院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009—2010年收集到的92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剂型、药品种类、ADR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发生率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主要中药制剂品种为双黄连注射剂。结论:应加强和重视中药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7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收集的7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从家庭过敏史及既往不良反应史、溶媒的选择、药物的稀释浓度、药物的超剂量使用、药物的联合使用及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有至少1项影响因素的52例(占70.27%),含至少2项影响因素的16例(占21.62%),含3项影响因素的4例(占5,41%),未发现使用错误的22例(占29.73%)。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操作。 相似文献
14.
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山东省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0~9岁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事件33例,比例最高;患者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为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9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17.
18.
22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0年我市收集到的22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占40.52%。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3.63%;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0.80%。不良反应涉及中药注射剂4类,以活血类品种发生率最高,占51.52%;涉及28个品种,其中双黄连注射液发生最多,占12.55%。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不合理使用造成的人体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05~2009年报告的155例中药ADR.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分析.结果:导致ADR的中药制剂涉及34个品种.其中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活血化瘀类构成比最高.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9.03%).结论:建议改进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提高其质量,并在应用中注意合理用药.同时加强ADR监测.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其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药品ADR 监测系统中
收集2006-2021 年中成药不良反应案例1 356 例,筛选出中药注射剂在儿童中发生的ADR 共104 例。从患儿因素、药物因素及
临床因素3 个角度对ADR 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男65 例(62. 50%),女39 例(37. 50%);≤5 岁59 例(56. 73%);复方
制剂63 例(60. 58%),单一组分制剂41 例(39. 42%);用药后30 min 内发生ADR 86 例(82. 69%)。结论: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
阶段,需要重视中药注射剂在儿童中的应用,谨慎用药,加强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