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5例(实验组),开腹手术组40例(对照组);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实施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体表的切口长度、手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169±40)min,长于对照组(120±50)min(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56±23)ml,较对照组(248±92)ml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4.0±1.3)cm,短于对照组的(15.0±3.2)cm(P0.05),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实验组(37±11)h,较对照组(73±12)h快(P0.05),术后引流量实验组(31±15)ml,较对照组(385±65)ml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并吻合口瘘1例(2.2%),较对照组4例(10%)少(P0.05),实验组无切口感染,较对照组4例(10%)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前切除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创伤、更少的术中出血、更快的术后恢复、更少的术后并发症等优点,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低位直肠癌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保肛率、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297.3±185.3)ml vs.(370.1±198.3)ml,手术时间(221.3±51.3)min vs.(245.3±55.0)min,术中及术后输血率2.22%,对照组术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8±1.7)d vs.(2.3±1.6)d,P0.05]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56%vs.15.56%,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损伤小,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保肛扩大根治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扩大根治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65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158例实施保肛手术,对其中62例在扩大根治术同时完成保肛手术。结果:总转移率54.8%。上方淋巴结转移率53.4%,侧方淋巴结转移率17.2%,下方淋巴结转移率0%,转移度9.1%。术后随访结果:扩大保肛组;3年生存率73.1%,局部复发率0%;一般保肛组:3年生存率65.2%,局部复发率5.16%。排便功能:优占80%,可占16.5%,差占3.5%。结论:扩大根治术可有效防止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不增加手术合并症。  相似文献   

4.
低位直肠癌保肛扩大根治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大根治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65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155例实施保肛手术,对其中62例在扩大根治手术同时完成保肛手术。保肛扩大手术选择标准,高中分化腺癌,浸润到深肌层以上,环周度≥1/2周,肠旁淋巴结肿大者,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保肛术式,支撑吻合管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术后随访1 ̄3年,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徐忠法,五项10分标准评价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预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低位保肛手术的预后。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腹腔镜与开腹低位保肛手术预后比较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并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长期预后尚需更多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以及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来验证。  相似文献   

6.
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直肠系膜全切除后保留肛门的可行性、保肛术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无手术死亡, 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一年后:局部复发2例,肝转移2例;一年生存率为100%.结论 低位直肠癌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及扩大淋巴结清扫,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积极实施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腹腔镜技术现已广泛用于直肠癌手术.现就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发展与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在结直肠外科的成功施行是结直肠外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多项随机对照实验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较传统肝腹手术有着诸多优点.其短期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是指距齿状线5cm以内直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自Miles在1908年提出腹会阴切除手术以来,该术式一直是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术式。如何保留这部病人的肛门,一直是直肠癌治疗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对盆腔解剖、直肠癌病理、生物学特性以及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吻合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部位正逐渐从直肠趋向于近侧大肠,但直肠癌,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仍然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中占了主要比例。据文献[1]报道,虽然结肠癌在大肠癌中所占比重在近年来有增高趋势,但直肠癌仍占有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我院同期收治的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分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62例,其中3例(4.8%)中转开腹;开腹手术79例。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1±48.8)min和(136.1±34.9)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9.3±70.1)ml和(100.7±110.5)ml,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恢复肠道功能的时间腹腔镜组为(2.0±1.4)d,开腹组(3.2±1.1)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1%和3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4)。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4%和5.4%。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能够达到TME的治疗原则,并可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10月同期收治进行TME的腹腔镜手术(93例)和传统开腹手术(10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手术方式、手术学指标、肿瘤学指标和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4.6±35.6)min和(141.9±29.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4+±20.2)ml和(180.0±6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镜组有4例(4.3%)中转开腹,两组保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手术死亡。在切除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和肠管远切缘长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远切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腹腔镜组的术后镇痛需求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或少于开腹组(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9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复发率和总生存率分别是4.4%和7.3%,97.8%和9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ME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14.
15.
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LCR)12例。采用经腹腔镜下联合应用超声刀循盆筋膜壁层和脏层的间隙行锐性游离全直肠系膜,切除一个不间断的直肠整体标本。开腹组:12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的状况、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肠旁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两组切除标本的直肠系膜均完整,腹腔镜组中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数分别为7.9±0.7个与8,1±0.9个(P >0.05);远端直肠均无癌残留;腹腔镜组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早[(45±4.5)h VS(79±11.6)h,P>0.05], 手术中出血量少[(185±41)ml VS(380±48)ml,P<0.01]。结论:经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手术是行之有效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忧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LaTME)在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选择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4例择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TaTME组与LaTME组,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标本完整率、环周切缘(CRM)阳性率、远端切缘(DRM)阴性率、淋巴结清扫数目、保肛率、中转开放手术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总体生存率(OS)各指标间的差异。 结果TaTME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率、手术时间、标本完整率、CRM阳性率、保肛率、术后住院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优于LaTME组(均P<0.05)。患者均获随访2~24个月,TaTME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3.9个月,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6.2%(2/32)、3.1%(1/32)。LaTME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9.7个月,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均为3.1%(1/32)。两组术后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0、0.516,P=0.554、0.472)。TaTME组与LaTME组1年OS分别为100.00%、93.75%,2年OS分别为96.87%、81.25%。两组1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6,P=0.472),TaTME组的2年OS显著高于LaTME组患者(χ2=4.402,P=0.036)。 结论与LaTME术相比,TaTME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为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60~120 mL,手术时间110~180 min;切除标本远端切缘≥2 cm,环周切缘阴性;术后发生1例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8例,高分化腺癌10例。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9例,Ⅲ期8例。术后8~12 d出院。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无腹部辅助切口,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技术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的应用。方法对39例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患者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30例,中转手术1例;腹腔镜辅助Miles手术9例。无手术死亡,术中盆底静脉丛破裂出血1例(发生率2.6%)。平均手术时间185min,平均出血量85ml,平均术后住院日为8.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尿潴留1例。39例患者术后随访1~28个月,仅1例DukesC1期的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12个月盆腔局部肿瘤复发。全组患者的trocar穿刺孔及腹壁切口无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应用腹腔镜技术就能完成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