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操作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通过44例儿童尸体观测气管的解剖长度、临床长度和气管的横径、矢状径,并与儿童身高和上部量进行相关分析,另外分析临床资料85例,其中58例在使用支气管镜前做了气管横径、矢状和长度的预测。结果两性儿童的身高和上部量与气管的解剖长度、临床长度、气管内径之间密切相关。结论只要先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上部量就可根据他们之间的回归方程计算出气管的长度和内径大小,为临床准确选用气管镜型号和插管的深度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保证了气管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人气管和主支气管各种解剖径线的长度与角度.方法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法测定300例成年健康体检者锁骨胸骨端水平气管内径、锁骨胸骨端水平到隆突的气管长度,左、右主支气管和右中间支气管内径与长度,以及左、右主支气管长轴与矢状面的夹角.结果男性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内径与长度,以及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内径均大于女性,而女性左、右主支气管长轴与矢状面夹角均大于男性(p<0.05或0.01).成年人与老年人上述各解剖径线值差异无显著(p>0.05).左主支气管内径值与右主支气管内径值呈高度相关,且分别与气管内径值和身高呈高度相关(p<0.01).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法测定国人气管、左和右主支气管径线值,获左、右主支气管内径值与患者身高和气管内径测量值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其左、右主支气管内径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行国人气道径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人气管和主支气管各种解剖径线的长度与角度.方法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法测定300例成年健康体检者锁骨胸骨端水平气管内径、锁骨胸骨端水平到隆突的气管长度,左、右主支气管和右中间支气管内径与长度,以及左、右主支气管长轴与矢状面的夹角.结果男性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内径与长度,以及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内径均大于女性,而女性左、右主支气管长轴与矢状面夹角均大于男性(p<0.05或0.01).成年人与老年人上述各解剖径线值差异无显著(p>0.05).左主支气管内径值与右主支气管内径值呈高度相关,且分别与气管内径值和身高呈高度相关(p<0.01).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法测定国人气管、左和右主支气管径线值,获左、右主支气管内径值与患者身高和气管内径测量值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其左、右主支气管内径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新生窒息复苏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新生儿尸体32具,测身长及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将标本头颈部正中矢状切开,暴露喉、气管及支气管,观察测量喉形态、软骨倾斜度;将头部置气管插管体位,测量自口腔和鼻腔至声门的长度、声门至气管杈的长度及气管内径。结果 (1)新生儿身长(50.87±2.02)cm,上部量(33.81±1.06)cm,与总体均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喉口平面与声带平面形成向后开放的角,角度为(46.82±1.58)°,与成人差别较大;(3)上中切牙至声门长(5.95± 0.51)cm,鼻前孔至声门长(7.06±0.47)cm,声门至气管杈长(4.94±0.74)cm,与身长及上部量呈直线相关;(4)气管起始端横径为(0.50±0.12)cm,矢状径为(0.38±0.04)cm,气管末端横径为(0.49±0.14)cm,矢状径为(0.35±0.06)cm,始、末端管径无明显差别。 结论 (1)新生儿插管前可以其身长或上部量为依据估算插管长度,插入不能过深,自口腔插管长度约7~9cm,自鼻腔插管长度约8 ~10 cm,管径以0.25~0.40 cm为宜;(2)选择喉镜时采用直镜片效果好,插入时要充分注意喉口平面与声带平面的锐角。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腰椎弓根长度与椎管大小的关系,为临床腰椎管狭窄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成人干燥腰椎骨上测量双侧第1腰椎到第5腰椎(L_(1~5))椎弓根的长度、侧隐窝的长度、椎管的正中矢状径和椎管横径。结果:平均双侧椎弓根长度、双侧侧隐窝长度从L_1到L_5逐渐减小;椎管正中矢状径和椎管横径从L_1到L_4逐渐减小,L_5增大。L_5椎管正中矢状径平均为(17.43±3.52)mm,椎管横径平均为(21.36±4.14)mm。双侧椎弓根长度与同侧侧隐窝长度L_3、L_4、L_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L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椎弓根长度与椎管矢状径在L_1、L_2、L_4、L_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侧椎弓根长度与椎管横径在L_1、L_2、L_3、L_4、L_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L_(3~5),腰椎弓根长度与同侧侧隐窝长度有关,而与椎管正中矢状径、椎管横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背景:全椎间盘置换已应用多年,但国内鲜见对人腰椎间盘结构测量的大样本系统研究。 目的:为中国人腰椎间盘假体置换手术和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选取中国成年尸体41具(男22例,女19例),解剖获得完整的腰椎标本。测量椎体软骨板断面厚度。随机抽取正常成年人标准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157例(男89例,女68例)。测量椎体上/下横径、上/下矢状径和椎间隙高度。 结果与结论:成年尸体及正常成年人标准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显示腰椎间盘软骨板厚度、椎体上/下横径、矢状径和椎间隙高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P > 0.05)。除L1/2相邻椎体矢状径、L3/4相邻椎体横径和L4/5相邻椎体矢状径外,其余椎间盘相邻椎体横径或矢状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各径线实测数值之间差距均较小。腰椎间隙自L1/2至L4/5逐渐增宽,前缘高度大于后缘高度。L5/S1椎间隙与其他腰椎间隙存在较大差异,其相邻终板间夹角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上矢状窦三维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给临床影像诊断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应用24例头部标本研究了上矢状窦的三维断层解剖,结果:在正中矢状断层内,上矢状窦呈前窄后宽的弯曲裂隙,在冠状和横断层中,上矢状窦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楔形,并测量了有关数据,结论:上矢状窦在各断层内的形态与其和人体横断面及冠状面所成的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儿童肘部疾病的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18侧不同年龄儿童尸体肘部标本经X线摄片后,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标本,观察各断面解剖结构和关系,并与成人断面解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儿童肘部各断面的解剖结构和排列关系类似成人,但儿童肘部软骨性成份较多。年龄赵小,软骨比例越大。结论:(1)X线片对软骨性结构的显示不能提供帮助。(2)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由于骨骺发育的不断阶段而有别于成人;(3)本研究为儿童肘部疾病特别软骨性结构损伤的断层影像学检查如MRI、US等的临床应用打下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及其对腰椎退行滑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及其对腰椎退行性变滑脱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42例腰椎退行性变滑脱(LDS)、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病人的X光、CT进行测量其椎间盘的高度比、关节突关节的角度以及关节突关节的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与LDH组相比,LDS组的关节突关节角偏矢状角,其椎间盘的高度比以及关节突关节的横径均较少。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宽基部横径越小,该关节角度越趋于矢状位,腰椎滑移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提供上关节突、硬膜囊、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椎间盘的断层解剖及CT资料。方法:在21具成人脊柱腰段标本和100例青壮年CT片上对上关节突间径、硬膜囊横径、后纵韧带、椎内静脉干及椎间盘矢状切面进行了观测。结果:上关节突间径由L4~S1逐渐增大,而硬膜囊横径L4、L5断层几乎相等,S1断层明显减小;后纵韧带在椎间盘处变宽,随向椎体移行变窄;在硬膜囊与椎体、椎间盘之间,后纵韧带两侧各有1条粗大的静脉干,外径平均为3.7mm,CT片上口径为2.6mm;椎间盘在矢状面上的形态可分为5种。结论:当上关节突增生而压迫硬膜囊的可能性及程度由L4~S1而减小,椎管内手术时X结扎椎内静脉干可减少手术出血。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经口咽入路是治疗寰枢椎病变的传统方法,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目的:为经口咽入路到达颅颈交界区提供直观操作路径,并提供安全操作的解剖学数据。 方法:对尸体标本进行经口咽入路逐层外科解剖,观察解剖层次、组织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以门齿为标志点测量各主要解剖结构与其之间的距离,并测量椎动脉与中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寰枢椎的形态学结构。 结果与结论:经口咽前入路能直接显露从斜坡中下段至C3椎体上缘的范围,双侧椎动脉到中线的距离C1水平左侧为20.72-29.70 mm、右侧为20.36-28.98 mm,C2水平左侧为13.10-23.00 mm、右侧为13.85-24.02 mm。前结节、齿突前面、齿突后面、硬脊膜、脊髓以及C2椎体前缘和C3椎体前缘与门齿之间的距离分别为69.24-88.16 mm、74.95-96.27 mm、84.77-107.39 mm、87.65-111.45 mm、91.38-116.11 mm、76.21-92.77 mm和78.53-105.13 mm。寰椎长度为(19.8±2.3) mm,齿突高度为(15.9±1.9) mm,最大横径为(10.5±0.6) mm,最大矢状径为(11.5±1.9) mm;枢椎最大横径为(15.1±1.6) mm,最大矢状径为(17.7±1.3) mm,上关节面外缘到中线的距离为(26.1±1.7) mm,横突孔入口与上关节面之间的距离为(8.1±1.3) mm。颅颈交界区的解剖结构复杂,经口咽入路在解剖安全范围内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量了50例成人(男25例、女25例)和20例幼儿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段支气管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表明,左肺下叶各段支气管的长度大干上叶各段支气管,右肺各段支气管的长度为下叶各段支大于中叶各段支,中叶各段支大于上叶各段支,而直径无一定规律。同时用成人50例的气管、支气管、部分肺段支气管的长度、横径共20个指标,以及身长、胸围、胸廓矢径、胸廓横径、胸廓长5个外部指标,以了解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相关程度,建立了由外部指标推算内部指标的回归方程,其中有13个具有显著意义,可用来推算预测人体气管、支气管树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15.
颈段气管环的形态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第 1至第 6气管环的形态结构特点。方法 :对 40具正常成人尸体第 1气管环至第 6气管环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测量。结果 :发现第 1至第 5气管环的内横径、内矢状径平均值逐渐增大 ,分别为 16 .0~ 17.1mm和 13 .5~ 14 .2mm。而第 5、第 6气管环的内横径 ,内矢状径是基本相等的 ,分别为 17.1mm和 14 .2mm。结论 :对于全喉切除术后进行发音重建 ,防止气管瘘口狭窄和研究发音机制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国内外少见与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相关的解剖学研究报道。 目的:通过测量上胸椎(T1~4)骨骼标本相关解剖学数据,分析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的进钉深度、选择螺钉长度以及钢板、内固定棒的预弯角度。 方法:取完整的成人干燥脊柱骨标本,要求有完整的颈胸段,依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标准和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T1~4各个椎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包括椎体前高、椎体后高、椎体上矢径、椎体下矢径、椎体上横径、椎体下横径、椎体最小横径。取正常成人颈胸段MRI正中矢状位片,分别以T1,T4为端椎用电子量角器测量得Cobb角度数。 结果与结论:上胸椎椎体后高均大于椎体前高,从而维持了颈胸段脊柱的生理性后凸。由于正前方安置固定螺钉时有内倾和头尾倾斜的角度,因此实际钉长及进钉深度要大于相应椎体的矢状径。椎体最小横径比上下横径都小,在进行上胸椎侧前路内固定时应参照最小横径的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钉长及进钉深度。正常成人上胸椎MRI正中矢状位片测得的Cobb角为(7.20±2.04)°,内固定过程中在内固定钢板或内固定棒置入之前需根据正常Cobb角进行预弯以便达到紧密贴合。  相似文献   

17.
下颈椎观测对颈椎前路手术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下颈椎前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测量广东地区出土成人干燥下颈椎(C3~C7)标本40套。测量项目包括椎体的前高、中高、后高、上矢径、中矢径、下矢径、上横径、中横径、下横径以及钩突间距。结果下颈椎椎体上横径平均为19.2mm,中横径21.1mm,下横径22.2mm;椎体上矢径平均为15.3mm,中矢径14.9mm,下矢径16.1mm。结论本文的测量数据为改进下颈椎前路手术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为脊柱腰段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30例横断面标本,观测椎体、椎弓根、椎孔、椎弓板等结构。结果椎体横、矢径,以及椎孔横径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女性,P0.0001),但椎孔矢径无性差(P=0.6441),而不同椎体间椎孔矢径存在差异(P=0.0349),不同椎体的横、矢径存在显著差异(P0.0001);脊椎指数均1:4.5,且存在性别差异(P0.0001),不同腰椎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8);腰椎椎板夹角变化较大(70°~90°),同椎骨A、B两个断面该角的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但无性差、各椎体间也无显著性差异;椎弓根横径、OE径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女性,P0.0001),不同椎体的该两径存在显著差异(P0.0001),但该两径值的侧差无显著性差异(P0.6070);Z角在不同腰椎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但无性差、侧差(性别P=0.4153,侧差P=0.7579)。结论⑴不同性别、不同腰椎间的形态数据存在显著差异;⑵椎体横、矢径,椎孔横、矢径,脊柱指数,椎弓板夹角均可作为诊断腰椎孔狭窄的参考指标;⑶椎弓根螺钉选择需结合术前影像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