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免疫学因素造成的不孕,统称为免疫性不孕。免疫性不孕症包括精子免疫与透明带免疫等。中医学无免疫性不孕的记载,本病属中医学"不孕症"范畴。现将中医学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研究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免疫性不孕多被认为是阴虚火旺所致,  相似文献   

2.
张淑芬 《光明中医》2011,26(8):1553-1553
免疫性不孕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西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了。中医古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统归于不孕门中。山西省中医院张玉芬主任医师治疗免疫性不孕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张老师认为肾阴虚损是其本,湿热或血瘀是其标。肾主封藏,主守位,主全身阴阳,肾为先天之本,  相似文献   

3.
女性免疫性不孕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免疫性不孕症,是妇产科的疑难病证,目前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了,亦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法。个人拟对此病的治疗谈肤浅的体会。一、关于病因病机免疫性不孕包括精子免疫与透明带免疫  相似文献   

4.
介绍李祥云教授从肾虚血瘀辨治免疫性不孕的经验。认为免疫性不孕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血瘀,治疗当以补肾祛瘀为主。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王成荣研究员从血分郁热辨治免疫性不孕的经验。认为免疫性不孕的病因病机为血分郁热,治疗当以化瘀利湿清热为主。  相似文献   

6.
喻筱  吴克明 《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76-1078
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综述了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免疫性不孕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现状.多数研究认为,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的主要病机以肾虚为本,湿热瘀结为标,故治疗多以补肾为主,兼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免疫性不孕的主要病机是肝郁气滞血瘀为主兼肾虚,故治疗多用疏肝理气,补肾活血之法.  相似文献   

7.
伏邪理论是从发病学的角度研究伏邪致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规律、证候特点及防治规律。韩氏妇科认为免疫性不孕的发病与正气虚衰、精毒与血搏结、积聚日久之伏毒感邪引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韩氏妇科治疗免疫性不孕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多以消抗灵为主方,扶正、祛邪以消抗;在邪结病痼,形成免疫性抗体时,多以韩氏妇炎汤为主方,力求痰瘀毒并治。韩氏妇科在免疫性不孕的预防调摄中,治未病的思想贯彻始终,力求未病先防、邪伏早治、已病防传。本文结合韩氏妇科诊治免疫性不孕验案,阐述韩氏妇科基于伏邪理论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证思路,遣方用药,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抗精子免疫性不孕辨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四川中医》2007,25(4):23-24
免疫性不孕是1922年Me-aker首次提出来的,近年发现不孕患者中20%-40%是由免疫原因引起的,其中主要为抗精子抗体所致。近年来中医药在对本病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总结了笔者对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及预防措施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认为,不孕症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郁、瘀、痰、邪为标,虚实夹杂为患.中医采用疏肝补肾、祛瘀化湿等方法,对高催乳素血症不孕、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盆腔炎性不孕、免疫性不孕等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祥云教授认为,肾阴亏虚、湿热邪毒内蕴是免疫性不孕的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从滋补肾阴、清热解毒着手,并遵循月经周期,配合活血调经。  相似文献   

11.
免疫性不孕阴虚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免疫性不孕阴虚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认为 :肾、肝与生殖免疫相关联 ,肾藏精生髓 ,奠定生殖之基础 ;乙癸同源、协调生殖之内环境。肾虚为免疫性不孕发病之本 ,肝旺为免疫性不孕发病之标。立足于“乙癸同源 ,肝肾同治” ,主张泻肝火 ,滋肾水 ,滋阴抑抗 ,调整阴阳 ,使得阴平阳秘 ,有利于生殖健康的内稳态环境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免疫性不孕是1922 年Me-aker 首次提出来的.吴氏[1] 报道,近年发现不孕患者中20%~40%是由免疫原因引起的,其中主要为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 简称AsAb)所致,其发生率和检出率均有上升趋势,在不孕因素中日益受到重视.近些年来,中医药在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以及实验研究方便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是笔者对本病病因病机、治疗法则以及实验研究的一些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免疫性不孕是临床常见疑难病,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免疫性不孕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肾阴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且男女病机具有同一性。治疗本病应重视“男女同治”,且提倡“三同”,即在同一时间、同一科室男女双方接受同一医生的诊疗。治疗时当分清四诊主次,明辨病机特点,以益肾养阴、化瘀利湿为大法,多选用全国名中医徐福松教授的验方精泰来颗粒为基础方,标本同治以达到调整免疫系统、促进受孕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免疫性不孕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明了、存在一些设想和假想。国外有学者提出免疫性不孕可能与感染因素、肠道因素及遗传因素有关[1] 。亦有认为与行经、房事不洁、产后感染有关[2 ] 。中医古代医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 ,统归于不孕门中。笔者近 2a对 6 0例免疫性不孕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本组 6 0例患者婚后不孕或不育均超过 2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酶标法 )检测体内存在抗生育免疫[3 ] 。1 2 病例选择 门诊患者 6 0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4 2岁 ,平均 2 9…  相似文献   

15.
男女双方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能受孕但因多种原因导致流产者称为不育症。不孕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病,将排卵障碍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盆腔生殖器官炎症性不孕、免疫性不孕不育、子宫性不孕不育5种类型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实际临床中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举3例典型病案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免疫性不孕多指因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所致的不孕。通过对临床78例免疫性不孕的患者进行分析,辨证属于肾阴不足型者10例,纯为瘀血型者8例,纯为湿热型者3例,肾阴不足夹有瘀血、湿热者55例,肾阴阳两虚者2例。古今学者认为不孕以肾虚为本,免疫功能的失调主要责之于肾,且本病多因肾阴不足引起,故而本病的病机是以肾阴不足为本,瘀血、湿热为标  相似文献   

17.
免疫性不孕(AsAb阳性)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莫蕙  郭慧红 《江苏中医》1998,19(12):8-9
免疫性不孕多指因抗精子抗体阳性所致的不孕。通过对临床78例免疫性不孕的患才分析,辨证属于肾阴不足型者10例,纯为瘀血型者8例,纯为湿热型者3例,肾阴不足夹有阏血,湿热者55例,肾阴阳两虚者2例。古今学都认为不孕以肾虚为本,免疫功能的失调主要责之于肾,且本病多因肾阴不足引起,故而本病的病机是以肾阴不足灯本,瘀血,湿热为标。  相似文献   

18.
免疫性不孕[1]是指不孕患者排卵及生殖道功能正常,无致病因素发现,配偶精液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但有生育免疫证据存在;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同种免疫或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引起的。其中20%左右的不孕症属免疫性不孕[2]。中医学无免疫性不孕病名的记载,但归属于不孕症的范畴,临床用药着重抓住不孕症的特征辨证或证病结合论治。  相似文献   

19.
临床常见导致不孕症的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炎性不孕、卵巢早衰及免疫性不孕等。李祥云教授认为"肾虚血瘀"为不同原因不孕症的主要病机,以"补肾祛瘀"法为主辨证施治,临证中针对不同原因不孕症又各有侧重,有所增补。  相似文献   

20.
辨病论治,辨证施治,中药调周助孕法治疗女性不孕证疗效显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免疫性不孕;验案四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