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上述患者共计8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编制为2个小组,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选用常规护理方式。最后从感染率、治疗依从性、血糖浓度、护理满意度等层面对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之后,对照组产生了37.50%的感染率,而观察组这一指标仅为7.50%。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促使其血糖水平趋于正常,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产生较为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糖尿病肾病(DN)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病情具体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且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期间对DN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不仅能够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还能够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从在该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中选取26例参与研究,对所选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3%,护理满意度为96.2%,护理总有效率为92.3%,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率为7.7%。结论为患有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优质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低血糖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波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陆军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护理后血糖值、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科学饮食、自我监测血糖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更有利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降低透析期间的血糖值,且有利于提高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讨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均来源于该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纳入,按护理措施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饮食组,每组2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饮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饮食组的每日摄入蛋白量(DPI)、蛋白分解率(n PCR)、血清白蛋白(ALB)值均大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饮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能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心理护理、保护血管通道、控制血糖、饮食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 52例患者中,放弃治疗占11.54%;并发症引发死亡占5.77%;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占82.69%。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心理、保护血管通道、控制血糖、饮食和并发症等护理,可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率,缓解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后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40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低血糖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1 h、2 h、3 h、4 h时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0.68%)、(0.81%)、(1.49%)、(0.95%),总发生率为(3.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对DN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仅能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能改善患者消极心理,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血液透析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有必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一方面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另一方面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相适应的血液透析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6年3—11月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的5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包括饮食护理、血管通路护理、心理护理、预防及并发症、知识普及等,最后分析结果。结果 52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病情得到极大缓解,4例患者死于并发症,护理期间患者中有4例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有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进行有效的饮食、血管通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临床实施血液透析的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的主要护理方法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实施血液透析的45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有关资料,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血液透析中产生低血压的有15例患者,产生高血压的18例患者,产生失衡综合征的有2例患者,产生出血程度不同的有4例患者,产生轻度感染导管出口局部的有1例患者,都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后得以康复。结论低血压等各种并发症,在临床透析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进行处理,才能确保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内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占12.5%,其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糖尿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代替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使用护理干预对低血糖起到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照患者就诊的顺序号分为常规组与护理干预组,所有患者均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低血糖的预防作用。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用药情况及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常规组,护理干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6.67%,护理干预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7.95%,护理干预组低血糖发生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通过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的预防低血糖情况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中广泛的去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预防低血糖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采取护理干预将其划分为两组,调研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模式,普通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调研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6.38%,比普通组患者低17.0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研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5.74%,比普通组患者高12.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研组患者病情管理评分高于普通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引入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预防低血糖,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与B组(采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不同透析时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与依从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低血糖发生率: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依从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运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中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并使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指引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作用。方法选定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10月,分组原则以护理方式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试验组(44例,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和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透析开始时、透析2 h和透析结束时血糖水平分别为(9.12±1.21)mmol/L、(6.01±0.98)mmol/L、(6.12±1.08)mmol/L,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4.55%)显著较对照组(18.18%)低,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预见性护理指引可起到低血糖预防效果,改善患者血糖状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血液透析过程中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时采用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36.84%);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执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透析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纳入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组,并予以研究组患者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回顾分析早期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给予一般护理的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设为一般组。结果回顾分析发现一般组患者接受血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2%,护理满意度为73.5%,与研究组患者的11.6%和9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患者(P0.05)。结论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糖尿病人血液透析时其低血糖症状在护理干预介入后的预防效果进行深度分析,充实临床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分析样本,且将所选样本病例进行护理干预组与常规组划分,每名样本病例一律行血液透析治疗生略,常规组样本病例护理模式均为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则基于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随之对常规组、护理干预组样本病例获得的护理效果、预防低血糖功能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从监测依从性、用药情况、合理饮食、生活方式、健康知识了解与掌握情况这几个方面来看,护理干预组显著超过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64.10%、20.51%,且后者低血糖发生状态超过前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选择血液透析治疗,且护理干预有效的话,通常能促进其进一步认识疾病,将其低血糖发生机率有效降低,满意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护理需求,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安全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血透室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进行血透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根据血透护理方案分组,采取1:1比例法,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透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血透预见性护理干预.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与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70例,在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透析护理、并发症护理、保护血管通路护理、科学饮食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患者病情缓解状况。结果病情缓解62例,8例患者中死亡2例,6例患者由于经济或者某种原因放弃治疗,病情缓解率为88.57%。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精神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