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5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7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应用常规护理者设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干预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血压、血糖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两项指标发生率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嘱服药、血糖血压监测、规律运动等自护行为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可促进其血压、血糖情况的改善,并在此基础上改善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 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急诊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5.00%、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与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予以急诊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中医方案治治。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两组的血糖、血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8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同质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该院2016—2017年收治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3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同质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t=5.897、5.549,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7.67%,与对照组的83.72%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0,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同质化护理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具备较高实施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两组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疾病患者进行基础性治疗,给予对照组中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疾病患者行胰岛素疗法,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血糖水平,择取适宜的胰岛素治疗;给予研究组中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疾病患者行葡萄糖液即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糖尿病合并上消化出血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 (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大便潜血的转阴时间、常规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概率分别较对照组的低;(2)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高出27.5%,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基础性疗法的基础上,为患者增加葡萄糖液及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后效果良好,能够迅速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集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及研究组(综合护理),且每组等分为36例。对所有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对,并予以总结。结果研究组脑出血急性期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为(9.12±1.41)分、空腹血糖为(6.44±1.05)mmol/L、餐后2 h血糖(7.63±1.06)mmol/L,均显著优于参照组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神经功能评分的(14.72±2.08)分、空腹血糖为(8.33±1.11)mmol/L、餐后2 h血糖(10.53±1.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35例(97.22%),较参照组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总满意度的26例(72.22%),更胜一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佳,大幅度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糖指标,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脑肿瘤合并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临床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脑病科收治的90例脑肿瘤合并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过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围术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空腹血糖(2 h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8.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合并DM患者手术治疗中配合全过程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控制和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实现良好护理效果,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寻求一种更理想的治疗方式,探讨两种不同三联疗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7月间该院收治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53例。全部患者均常规给予降糖治疗,对照组三联治疗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研究组三联疗法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埃索美拉唑,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11%、86.79%(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是一种理想的用药方案,可进一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增强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展开深入的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接收治疗的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纳入该次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4例,对照组围术期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t=23.279、8.63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25,P0.05)。结论对于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在围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血糖控制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3HRZE/9~10HRE方案治疗,均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8.0%vs 90.0%,P0.05),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沉、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水平与肺结核化学治疗效果关系密切,强化血糖控制有益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窦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收治的鼻窦炎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深入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χ~2=4.074,P0.05);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t=6.346、3.701,P0.05)。结论对于鼻窦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鼻内镜手术的围术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术后并发症少,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应当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76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抽取,设为研究、对照两组,各38例,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为研究组,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分析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餐后2 h血糖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发糖尿病,整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既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水平,又能改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糖尿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采用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状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ALT水平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明显变化。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肝功能,但需要联合饮食与合理运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与对照组(常规西医)。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41/45)、73.3%(33/45),(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夜间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6)以及对照组(n=46)。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2.6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较对照组(21.74%)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效果较优,不良反应较少,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66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研究,33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33例研究组予以尼可地尔,对比两组的心绞痛临床疗效、头痛发生率以及临床指标(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心绞痛临床有效率和头痛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选择尼可地尔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集汇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的80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相关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则采用硝苯地平进行相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通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较为显著,对患者的血糖影响尚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旨在为稳定血糖、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病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降糖药和阿司匹林,研究组患者给予注射胰岛素、口服阿司匹林并静脉注射奥扎格雷,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为(6.01±0.34)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1±0.41)mmol/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68±1.03)分、不良反应率为8.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能稳定血糖、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糖血脂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空腹、三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4%,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