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成药》2016,(11)
目的通过气道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考察玉屏风颗粒对卵蛋白(OVA)致大鼠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VA 50 mg、Al(OH)3100 mg及生理盐水1 m L混合后腹腔注射,进行初次免疫,第15天1%OVA超声雾化吸入以加强免疫,制作过敏性哮喘模型,观察玉屏风颗粒3个剂量组(2.7、1.35、0.68 g/kg)和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0.81 mg/kg)组灌胃给药后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 E)含有量、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EOS及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玉屏风颗粒能够降低大鼠血清IL-4、IL-5和Ig E含有量,升高IFN-γ水平,减少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和EOS细胞数,改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论玉屏风颗粒可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减轻大鼠气道炎性细胞和EOS浸润可能是其治疗过敏性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玉屏风颗粒辅助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玉屏风颗粒辅助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VA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雾化吸入舒利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2组均治疗8周,随访6个月。采用瑞氏染色计算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所占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诱导痰中IL-17和IL-6含量,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EOS 计数[(9.63±2.24)%比(14.26±3.27)%,t=3.415]、IL-17表达[(18.71±4.32)ng/ml 比(27.42±6.41)ng/ml,t=3.146]和 IL-6表达[(20.35±5.23)ng/ml 比(31.47±7.36)ng/ml,t=3.517]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7.42±2.13)d 比(6.07±1.82)d,t=2.576]和咳嗽消失时间[(14.54±2.78)d 比(10.46±2.31)d,t=2.712]均较观察组延迟(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7%(44/48)比79.2%(38/48),χ2=2.426]高于对照组(P=0.042)、复发率[6.8%(3/44)比21.1%(8/38),χ2=3.316]低于对照组(P=0.024)。结论玉屏风颗粒辅助舒利迭可减低CVA患者EOS计数和IL-17、IL-6表达,抑制气道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荨麻疹是门诊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发作时伴有剧烈的瘙痒或有烧灼感;发作后不留痕迹,常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由于病因复杂和诱发因素较多。临床治疗较困难且复发率高。笔者2011~2013年采用玉屏风辅以西替利嗪治疗本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中的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香降气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IL-23/IL-17炎症轴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行贲门肌切开术加幽门半结扎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并分别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食管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及RT-PCR法检测IL-23 mRNA、IL-17 mRNA、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食管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炎症表现,但中药组较西药组轻微(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7蛋白、IL-23mRNA及IL-17 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IL-17蛋白、IL-17 mRNA、IL-23 mRNA降低(P0.05),西药组IL-23 mRNA降低(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IL-17蛋白含量降低、IL-17 mRNA表达下降(P0.05)。中药组IL-17蛋白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IL-23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药组与西药组IL-23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香降气方能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食管黏膜炎症,其对IL-23/IL-17炎症轴的调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咪唑斯汀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组成:黄芪、白术、防风)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5%,治疗结束3月后随访,痊愈病例中复发率组为13.3%(4/29),对照组为63.6%(7/11)。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率低,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黄凝胶对大鼠耳郭痤疮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探究外涂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5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煤焦油涂抹于右耳郭耳导管开口处方法建立耳郭痤疮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A酸乳膏组...  相似文献   

7.
文洁  朱建梅  李婕  袁广明  向飞军 《中成药》2011,33(6):934-937
目的 观察玉屏风颗粒(黄芪、白术和防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效作用.方法 建立卵蛋白致大鼠及豚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并观察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改善作用;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实验测定IgE效价,并观察药物对大鼠鼻黏膜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1.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连续用药7 d,大鼠IgE抗体水平降低,抗血清样本呈阴性;连续用药14 d,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过敏鼻炎症状,与模型组比较P<0.01.2.对豚鼠过敏性鼻炎模型连续给药10 d后,玉屏风颗粒组症状好转率>80%;玉屏风颗粒治疗组鼻黏膜的嗜酸细胞增多,鼻黏膜溃疡、腺体增生以及充血水肿等病理学改变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对过敏性鼻炎大鼠和豚鼠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它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1],IL-23/IL-17轴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关键地位,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标。IL-23  相似文献   

9.
袁慧  吴茜  楚曼  徐军建  白艳荣 《陕西中医》2021,(12):1684-1687
目的:观察虎威通痹汤对佐剂关节炎大鼠IL-23/IL-17炎症轴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虎威通痹汤组、甲氨蝶呤组,每组10只。虎威通痹汤组、甲氨蝶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干预28 d后,比较各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形态及血清IL-23、IL-17、IL-6、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增加,关节滑膜损伤明显,血清IL-23、IL-17、IL-6、TNF-α水平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虎威通痹汤组大鼠足跖肿胀程度减轻,滑膜损伤改善,血清IL-6、TNF-α、IL-17、IL-23水平下调。与甲氨蝶呤组比较,虎威通痹汤组血清IL-23、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虎威通痹汤可减轻佐剂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改善滑膜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23/IL-17炎症轴有关。  相似文献   

10.
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莉  罗仁  曾抗  周再高 《新中医》2006,38(7):51-52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 例。治疗组予加味玉屏风颗粒(处方:黄芪、白术、防风、荆芥、当归、甘草)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2 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88.8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85±1.09)天,对照组为(2.00±0.91)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30.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治疗慢性湿疹并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取8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Ⅱ型胶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复制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针刺大鼠双侧的"足三里"和"昆仑"穴,强度为1~2mA,频率2Hz/100Hz,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和治疗结束后测量大鼠的踝关节直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膝关节内的IL-17和IL-23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踝关节直径、血清和膝关节内的IL-17和IL-23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电针和泼尼松治疗后的大鼠踝关节直径、血清和膝关节内的IL-17和IL-23的含量均降低(P0.05);电针组与泼尼松组相比,除膝关节IL-17含量电针组高于泼尼松组外(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RA大鼠有治疗作用,减少血清和膝关节中IL-17和IL-23的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芩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结肠炎组、TNBS+黄芩汤治疗组(1.2 g·kg-1)、TNBS+美沙拉嗪治疗组(10 mL·kg-1,i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结肠炎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给药1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的水平,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7,IL-17R,IL-23,IL-23R,RORγt的mRNA水平。结果:黄芩汤治疗能有效降低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血清中IL-17(262.75±17.19 ng·L-1和IL-23(56.75±6.20)ng·L-1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肠组织中IL-17(2.606±0.8),IL-17R(5.33±1.10),IL-23(2.16±0.19),IL-23R(3.34±0.70),RORγt(0.74±0.17)的mRNA水平。结论:黄芩汤能有效的调节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IL-23/IL-17通路,这可能是其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姜酚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酚组和雷公藤组。采用胶原诱导制备RA模型,于造模第7日开始,姜酚组给予姜酚灌胃,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后采血并处死大鼠,镜下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姜酚组关节滑膜组织血管新生及滑膜增生减轻,炎细胞浸润、水肿改善。模型组IL-17、IL-2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酚组和雷公藤组均能下调IL-17、IL-23表达(P0.05,P0.01),姜酚组优于雷公藤组(P0.05)。结论姜酚通过下调R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辅助左西替利嗪、枸地氯雷他定轮流服药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 CU 患者,根据其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A、B、C 三组,各 50 例。A 组使用左西替利嗪、枸地氯雷他定合并服药,B 组使用左西替利嗪、枸地氯雷他定轮流服药,C 组在 B 基础上增加玉屏风颗粒治疗。记录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检测三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并观察和记录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结果:C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A 组和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和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 E(IgE)、白细胞介素 –4(IL–4)、白三烯 D4(LT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C 组患者的 IL–4、LTD4、lgE 水平低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 CD3+、CD4+、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C 组患者的 CD3+、CD4+高于 A 组、B 组,CD8+ 低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辅助左西替利嗪、枸地氯雷他定轮流服药治疗 CU 的临床效果突出,可以改善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Th17细胞角度研究"血分论治"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17例,血瘀证组15例),1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给予清热凉血方、益气活血方治疗。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IL-17、IL-2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药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23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结果:从"血分论治"寻常型银屑病可通过调节IL-17、IL-23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肺组织微血管密度及IL-17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测量微血管密度,实时荧光PCR法测量肺组织IL-17mRNA表达量,评价痹痛灵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机理。结果:痹痛灵颗粒可降低造模大鼠肺组织微血管密度,下调IL-17mRNA过量表达。结论: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组织血管新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IL-17mRNA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型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3,IL-23及环氧合酶-2(COX-2),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其余各组采用病证结合法复制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即饮食、环境干预等措施联合2,4-二硝基苯磺酸灌肠。造模成功后,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24,12,6 g·kg-1·d-1,美沙拉秦组0.2 g·kg-1·d-1进行灌胃。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L-13,IL-23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IL-13,IL-23,COX-2,CREB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COX-2,CREB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升高(P0.05),COX-2,CREB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IL-13含量和IL-13 mRNA表达均升高,尤以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最显著(P0.05),IL-23含量和IL-23 mRNA降低(P0.05),COX-2,CREB mRNA表达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能调节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IL-13,IL-23及COX-2,CREB的表达,减少结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法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的总有效率(P<0.01);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两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IL-23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通过调节IL-17和IL-23在肠黏膜的表达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细支气管中白细胞介素-19(IL-19),及其受体IL-20R_1,IL-20R_2表达的影响,探索二陈汤加味对COPD抗炎的机制。方法:用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LPS)制备COPD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急支糖浆组。正常组与模型组灌生理盐水4 m L·d~(-1),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d~(-1)),急支糖浆组(12 g·kg~(-1)·d~(-1)),各组均连续灌胃14 d,2次/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评价大鼠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10,IL-19和IL-20的含量;光镜观察大鼠细支气管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细支气管组织中IL-20R_1和IL-20R_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最大呼吸流量(PEF),1 s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的值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L-19,IL-20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5),细支气管组织中IL-20R_1,IL-20R_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急支糖浆组、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的PEF,FEV_1,FVC,FEV_1/FVC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IL-19,IL-20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细支气管组织中IL-20R_1,IL-20R_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可以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保护细支气管的组织结构,其机制可能与二陈汤加味抑制大鼠细支气管中IL-19,IL-20及其受体IL-20R_1,IL-20R_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