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脐腹灸疗法配合补肾养血活血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型内膜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脐腹灸疗法配合补肾养血活血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调冲固肾汤治疗。结果:止血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血具有较好止血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周期治疗联合西药对宫腔粘连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及对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周期治疗联合西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腔粘连术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中药组用中药补肾活血周期治疗联合西药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超声下观察对子宫内膜、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以及在宫腔镜下观察粘连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粘连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中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I、RI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周期治疗联合西药可降低患者的粘连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子宫血流灌注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祛瘀止血方治疗围绝经期功血血瘀型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50例围绝经期功血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应用祛瘀止血方(蒲黄炭、益母草、山楂、山药、白术、白芍、地榆炭、侧柏炭、五味子、生龙骨、生牡蛎、墨旱莲、乌贼骨),对照组应用妇科养血颗粒。于就诊之日或月经第1日起服,以7 d为1疗程,共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止血疗效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4%);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血速度、Hb质量浓度、子宫内膜厚度及中医证候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血血瘀型给予祛瘀止血方治疗,能够起到活血止血、固冲调经的功效,可改善轻度贫血状况,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调节血瘀的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不孕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肾阴虚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超促排卵长方案基础上接受二至天癸颗粒治疗,对照组超促排卵长方案基础上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相关情况、H19双等位基因表达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 2,P=0.699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1 7,P=0.000 1)。HCG注射日,观察组A型子宫内膜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H19双等位基因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天癸颗粒治疗肾阴虚不孕症的疗效确切,并且其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印记基因H19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健脾益气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70例子宫腺肌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采用孕三烯酮胶囊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黄芪健脾益气汤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血浆P物质含量、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子宫体积及血红蛋白,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77.8%,对照组为52.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血浆P物质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及血浆P物质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子宫体积、经期均降低,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子宫体积均降低,血红蛋白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经期、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健脾益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疗效,可有效缓解痛经、贫血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血方治疗。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止血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致经期延长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安坤汤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70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胶囊口服,100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安坤汤,1剂/次,1次/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检测两组患者雌二醇、孕酮水平,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参数,评估肾阳虚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肾阳虚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雌二醇、孕酮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阳虚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雌二醇、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坤汤联合黄体酮胶囊可明显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和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虹宇  姚奏英  吴振波 《新中医》2023,55(4):112-1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PD)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PD性不孕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血清雌激素水平;并随访6个月,比较2组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8.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PI、RI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PI、RI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孕酮(P)、雌二醇(E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补肾汤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行黄体酮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含量、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率情况。结果: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雌二醇、孕酮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补肾汤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可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增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及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60例,根据冻融胚胎移植前内膜准备时是否行温针灸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观察周期,3个观察周期结束子宫内膜未达到移植要求者取消移植,观察结束,记录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总周期取消率、总妊娠率。结果:两组月经量少或闭经,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经色黯或色紫有块等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A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能够改善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降低周期取消率,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滋肾凉血调周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阻力指数的影响,探讨其提高患者妊娠率可能作用机理。方法:92例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其中轻度组52例,中重度组40例,均再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1内异症轻度组:中药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大,子宫内膜阻力指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异症中重度组:治疗后子宫内膜阻力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中药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妊娠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凉血调周法治疗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能改善黄体期子宫内膜环境,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汤对肾阳虚血瘀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治以补肾调冲汤联合黄体酮胶丸,对照组单纯用黄体酮胶丸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妊娠率、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调节孕激素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高温相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中期雌二醇、孕酮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孕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冲汤能明显提高肾阳虚血瘀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妇女的临床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孕激素水平,改善中医证候,改善子宫内膜下血流灌注,促进了黄体功能健全,改善内膜容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腔粘连(I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1年。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对IUA患者月经情况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82%和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自拟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能显著升高临床症状评分(P0.05),显著升高患者中医证候变化的总有效率(P0.05),并能显著降低宫腔粘连程度评分(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疗前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较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两组随机妊娠率分别为9.09%和18.51%差异显著(P0.05);且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活血煎剂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月经量并且改善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疗前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均较疗前下降,可能与其改善子宫血流灌注量、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调汤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戊酸雌二醇治疗,试验组加用平调汤治疗,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调汤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利于改善雌激素及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冲止崩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对患者临床效果、子宫内膜厚度、症状恢复、激素水平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异常子宫出血的围绝经期患者12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治疗组予固冲止崩汤联合地屈孕酮,对照组予地屈孕酮,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子宫内膜厚度、控制出血和完全止血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激素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5%、33.9%和95.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月经色淡有块、小腹疼痛、气短神疲和面色萎黄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SH和LH值均低于对照组,E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IL-2和TNF-α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冲止崩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明显,可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激素水平,缓解炎性反应,症状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结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对肾虚血瘀型不孕的调经促孕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点刺组(47例)和西药组(53例)。火针点刺组予穴位火针点刺,西药组予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监测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卵泡直径和排卵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过程中,火针点刺组脱落3例,西药组脱落3例,故最终纳入统计为火针点刺组44例、西药组50例。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火针点刺组治疗后均优于西药组(P<0.05)。火针点刺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火针点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不孕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子宫内膜及促进卵泡发育,临床疗效和妊娠率均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原益肾活血汤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复原益肾活血汤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行经时间、月经血量、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行经时间、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6%(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原益肾活血汤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厚方对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有生育要求的轻、中度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行手术治疗后均给予雌、孕激素口服3个周期,观察组加服子宫内膜增厚方。观察两组子宫内膜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随访12个月,记录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ED)、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增厚方可有效改善轻、中度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中医证候,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