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60.3%,最常见的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近年来人们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越来越重视。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肢体远端(尤其是下肢)烧灼样、电击样、针刺样或钝性疼痛,多在夜间疲劳或兴奋时加重,  相似文献   

2.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许多“糖友”怕血糖控制不好。这不敢吃那不敢吃,导致各种维生索和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出现或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有的“糖友”是什么都敢吃,毫无顾忌,导致血糖忽高忽低,长此以往也会出现或加重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统计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近一半的患者至少伴有一种并发症,像眼底病变,肾病病变等并发症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不便和痛苦,而且给家人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发病更趋年轻化.因此,糖尿病的防治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产生障碍或胰岛素不能完全发挥生理作用而引起糖代谢紊乱,导致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肢体缺血坏死、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衰竭).虽然采用胰岛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糖代谢紊乱,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地防止或逆转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各种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先出现了并发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糖尿病的。糖尿病并发症几乎可以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系统组织,血糖过高如果影响到心脏会引发冠心病,影响大脑则会引发脑梗塞,影响到眼睛则会引发眼部病变,影响到神经会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影响到下肢会引发下肢血管病变,影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会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周围血管病变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约1/4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其发生与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周围血管病变临床表现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可表现为肢体皮肤发凉、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休息时疼痛、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因疼痛加剧而被迫停止,休息后缓解)、肢体麻木、酸胀等,这些症状由供应肢体血液的血管闭塞引起。在此基础上合并下肢远端神经营养障碍则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足,出现足部的溃疡、感染及深部组织的坏死,甚至坏疽。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之友》2010,(9):35-35
大家知道,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变,其次是糖尿病肾病,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足部的病变,病情严重者可能发展成截趾、截足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国际上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共识和指南也在更新。基于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发布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后简称共识)。共识中有关糖尿病神经病变分型较以往有了较大变化,而诊断筛查作为重点内容,也有部分更新,治疗则针对痛性神经病变做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由于受损神经类型不同,因此患者表现形形色色,各式各样,临床难以识别。如有的患者主诉下肢麻木不仁,寒冷不知;有的患者诉说下肢灼热,痛如刀割;还有的患者抱怨肢体无力,不听使唤。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27,自引:0,他引:127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90%以上。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总体上可分为左右对称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两大类。临床上对于这种常见病症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观察和酶动力学研究,不仅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也为寻找针对性药物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新世界》2005,(1):17-17
不早防,则致盲! 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都会侵犯眼睛,危害视力。但在早期,患者往往不自觉,等到视力受到损害才去看医生,不仅治疗花费大,而且效果差。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为5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潜伏期在5-10年,据报道,仅北京就有17万左右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致盲率非常高,糖尿病病史15年以上的患者中80%会出现眼底病变,其中25%会失明:如果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旦致盲则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以出现在1型和2型糖尿病病程中,其表现有多种形式,一般末梢神经首先受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而且常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对高血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关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诊断及疗效标准(草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是指糖尿病病人出现的以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并出现缺血性表现的一种慢性病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这些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所以积极治疗高血脂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尿失禁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还给患者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千万不要认为尿失禁是女人的疾病,它同样困扰着很多男性,而男性尿失禁也并非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形成的,临床上除了前列腺病变、尿路感染会导致男性患者出现尿失禁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同样也会导致男性患者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病友口服降糖药已很长时间了,血糖始终“居高不下”,甚至于因长期高血糖引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的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也往往遭到他们的拒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总的来说,主要是大部分病友对注射有些想法。他们将胰岛素注射与以前所接受的注射,特别是抗生素的注射总是联系在一起。这些抗生素的注射是很疼痛,这是由于注射器的针头粗(口径大)、肌肉注射器,以及注射的药物容积大、药物本身又多有刺激性及注射部位所引起的;二是觉得麻烦、不方便;三是听信传言,如“胰岛素是鸦片,打上了就撤不下来”、“2型糖尿病打了胰岛素,就变成了1型糖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病程较长且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有研究显示,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导致生活不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肢体无力及麻木症状,致使行走不便;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截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患者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血糖控制也是老年糖尿病管理的难点,循证医学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血糖波动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阻断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地不断提高,类似糖尿病这样由饮食或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也随着而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疾病,由于该类患者的神经已发生病变,因此,患者的足部知觉会变得迟钝。该研究将主要对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多数糖尿病患者只关注血糖指标,一旦血糖控制良好就沾沾自喜.但是也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血糖控制得很好,还会出现蛋白尿?" 虽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以减少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单靠控制好血糖并不足以预防所有的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肢体大、中、小动脉,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常因肢体缺血、缺氧,甚至坏疽、感染等病变而使患者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1].据文献报道[2],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达22%~46%,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预防重于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能够对血管病变及早发现,以便早期干预[3].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分型、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组织专家们撰写了《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介绍了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