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生儿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总结127例新生儿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尖端位置,比较与胸部X线定位法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27例经上肢静脉通路或颞浅静脉通路穿刺置管的新生儿,置管后采取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IC-ECG)定位技术,通过观察特异性P波振幅与胸部X线定位法共同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结果 127例新生儿中111例在IC-ECG下能够见到特异性P波(P波波幅增宽),其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第5~7胸椎;16例IC-ECG下无特异性P波,16例中6例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第5~7胸椎,其余10例发生导管异位;IC-ECG与胸部X线定位的一致性为87.4%。结论 IC-ECG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PICC导管腔内心电图定位时最佳的P波幅度选择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95例PICC置管患者,按手指时间将其分成A、B 2组,A组腔内心电图定位时选择将导管尖端位置停留在P波波幅最高水平,B组腔内心电图定位时导管尖端位置停留在P波正向波幅为QRS波幅50%~80%水平,所有患者置管后进行胸片X光检查,以导管尖端在胸T6-T7椎体水平作为导管最佳位置,对比2组患者导管最佳位置的比率。结果 A组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的比率为23.59%,B组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的比率79.15%,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45.360,P<0.001)。结论 PICC导管腔内心电图定位时导管尖端位置停留在P波波幅是QRS波幅50%~80%水平时更有利于导管尖端达到最理想的位置,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余燕平  杨仙姬  李龙凤  黎燕清 《全科护理》2021,19(21):2936-2938
目的:探讨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医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时间段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法,置管后行胸部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采取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以导丝为介质获取腔内心电图P波改变,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置管后再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第5胸椎~第7胸椎)到位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血栓形成、穿刺部位血肿、导管堵塞、心律失常、血流感染).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上腔静脉到位率、最佳位置到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应用,对于提高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到位率及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有明显效果,可减少二次置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PICC置管要求的新生儿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置管结束后再行X线胸片检查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将0.9%氯化钠溶液作为探测电极,拾取PICC穿刺的新生儿心腔内心电信号,根据心腔内心电图P波的特征性变化来实时定位导管,置管结束后再行X线胸片检查并用胸片结果评价定位效果。结果对照组一次到位率为85.0%、穿刺点出血(1.87±1.7)ml,观察组一次到位率为95.0%、穿刺点出血(1.20±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精确性为87.5%。结论引导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可指导新生儿非导丝PICC导管尖端运行方向,该技术安全性高、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中心房颤动波(f波)的变化对心房颤动患者PICC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合并心房颤动且需行PICC置管的221例患者,在PICC置管过程中行腔内心电图,通过观察f波平均波幅的变化,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置管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分析f波平均波幅改变与导管尖端位置的关联性.结果 203例患者出现f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产儿PICC腔内心电图准确定位的P波比例及体位改变对P波比例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入住蚌埠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监护室行PICC置管的289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置管成功后将患儿肢体摆放于体位1与体位2(自然体位)时分别进行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固定后拍摄体位2时胸部X片。比较两种体位腔内心电图P波比例,研究体位2时P波比例与导管尖端位置的关系。结果 :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腋静脉、头静脉、颞浅静脉置入PICC时,两种体位时腔内心电图P波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尖端位于T4-T6时,P波比例95%CI为0.64~0.67;腔内心电图定位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是94.9%与100.0%。结论:早产儿PICC腔内心电图定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特征性P波比例在0.64~0.67之间时,PICC导管尖端有95%的可能处于最佳位置,体位改变影响早产儿PICC腔内心电图定位P波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观察腔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于最佳位置的应用效果,并针对不能顺利引出特征性P波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200例恶性血液病病人应用腔内心电图引导定位技术植入PICC,置管过程中观察心电图特征性P波,以此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置管后通过X线片验证结果,并分析不能顺利引出特征性P波的原因。[结果]197例病人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显示特征性P波,其中23例经原因分析和处理后显示;3例始终无特征性P波显示。腔内心电图定位法的特征性P波与X线定位法相比,判断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100%。影响心电图特征性P波显示的原因主要是心电示波不清、导管异位、送管过快。[结论]腔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的出现能够有效指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于最佳位置,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和排除不能显示特征性P波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心电图P波变化辅助判断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4月间置入PICC导管的新生儿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PICC导管穿刺成功后在置管过程中将生理盐水作为探测电极,观察心电图P波变化,当P波和QRS波幅一样高时,停止送管并固定导管。对照组:通过体外测量法预测置管长度,穿刺成功后将PICC导管送至预定长度,停止送管并固定导管。2组患儿均需通过X线结果来作为辅助判断导管头端位置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心电图P波变化判断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50.00%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且观察组导管异位率为4.55%低于对照组30.00%,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9,P0.05)。结论通过心电图P波变化定位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的方法省时、省力,减少了对患儿和医护人员的辐射,大大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导管异位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简易心电连接器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对行PICC置管的30例病人使用简易心电连接器,采取静脉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方法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结果]简易心电连接器在30例PICC置管病人中,在即将进入右心房全部显示高峰P波,有效帮助置管护士判断PICC尖端位置。[结论]通过心电图Ⅱ导联P波变化可以判断PICC尖端位置,简易心电连接器可以有效地帮助护士在置管过程中确定导管尖端位置,降低导管异位率,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定位法在贝朗双腔PICC管与巴德三向瓣式PICC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B超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时结合心电图定位患者135例,将其随机分为贝朗双腔PICC组35例和巴德三向瓣式PICC组100例。贝朗双腔PICC管定位时连接专用转换器引出腔内心电图;巴德三向瓣式导管使用自购鳄鱼夹导联线,一头夹导管尾部的金属导丝,一头夹心电导联线RA电极,通过注射生理导电引出腔内心电图;两者均通过Ⅱ导联P波的改变来判断PICC尖端位置。结果:贝朗双腔PICC管引出的腔内心电图波形持续稳定,送管过程P波特异性改变明显,均观察到P波变化,P波特异性改变灵敏度100%。三向瓣式管引出的腔内心电图基线稍乱,杂波多,P波振幅变化无贝朗导管明显,2例特异性改变不明显,灵敏度98%。结论:心电图指导PICC尖端的定位是通过心房内心电图监测Ⅱ导联P波的改变来判断导管在上腔静脉,做到置管和定位一体化,可用于临床上各种PICC导管,提高上腔静脉到位率和CAJ点的精准。  相似文献   

11.
《护理学报》2021,28(7)
目的探讨手臂内收30°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我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为对照组,置管侧手臂内收30°为观察组。PICC置管术中进行腔内心电图定位,以出现正向最高P波视为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观察患者平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变成内收于躯体侧30°时,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及导管留置长度。结果观察组105例(100%)腔内心电图P波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上壁交界连接点,对照组98例(93.3%)导管尖端滑入右心房;患者手臂内收30°较外展90°,腔内心电图的P波振幅平均增大6.98 mm,2组P波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50,P0.001);2组在出现高振幅正向P波时导管留置长度平均相差1.82 cm,2组患者导管留置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47,P0.001);观察组置管后经胸片判断,置管一次到位率为100%。结论经贵要静脉和肱静脉置入导管,术中置管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变换成内收30°时导管头端向右心房方向移动。操作者依据腔内心电图进行术中导管尖端定位从而确定导管最终体内留置长度时,手臂摆放角度应为内收30°,以确保患者卧位及手臂活动变化时,导管尖端始终留置在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本科室行PICC置管的206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协助PICC尖端定位,置管完成后两组均行X线胸片定位,确认导管的尖端位置。【结果】观察组PICC尖端到位的成功率及到达最佳位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心电图Ⅱ导联 P 波的波幅变化指导PICC尖端定位,可有效提高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和尖端到达最佳位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新生儿患者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的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患儿,因病情需要需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常规经上肢静脉通路或颞浅静脉通路进行穿刺置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除常规穿刺置管外,利用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IC-ECG)技术,通过观察特异性P波振幅定位导管尖端位置。2组患儿均在置管完成后采用行业的"金标准"——胸部X线摄片,验证导管的尖端位置是否正确。比较2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3.8%,实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6%,实验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尖端位置,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患者PICC穿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PICC尖端定位的方法 主要有体表测量法、X线尖端定位法、B超引导辅助定位和静脉腔内心电图定位.前3种方法 分别存在局限性:个体生理结构的差异可能会影响体表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不同观察者采用影像学定位可能存在视觉和主观判断上的差异,且患者易受到X线辐射;B超引导辅助定位不能显示导管的全程,对一些在中心静脉内打折或导管尖端过深的病例无法进行判断.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通过观察置管过程中心电图上P波的特征性变化来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可在置管过程中及时定位,减少导管尖端位置不正确而引发的风险,避免术后行X线带来的辐射和术后再次调管,降低检查费用.本文综述了PICC尖端定位的方法 、腔内心电图尖端定位的原理、优点、腔内心电图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和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 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前端闭合式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19例心电图有正常P波、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进行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外测量的方式(横L法),观察组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置管后都进行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定位方式PICC导管尖端到位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到位率为76.67%,理想率为38.33%;对照组PICC导管到位率为76.27%,理想率为45.76%,两组PICC导管尖端到位率及理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技术可应用于前端闭合式PICC导管尖端位置定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心电图定位技术对拟行前端闭合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的静脉化疗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1例行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拟行化疗且心电图有正常P波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5例,分别使用X摄片定位及心电监护心电图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置。结果观察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1.43%,2组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心电图技术具有非常高的特异度及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及体外测量长度对最佳置入长度的预测价值。方法便利抽取了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1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743例置管患者进行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置管到达最佳位置后,进行胸部X线定位,观察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624例患者经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后,X线胸片显示导管尖端均在最佳位置。PICC尖端最佳置入长度与体外测量长度呈正相关(r=0.920,P0.01)。以PICC最佳置入长度(Y)为因变量,以体外测量长度(X)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为:左侧贵要静脉Y=4.290+0.897X(R~2=0.834,F=942.459,P0.001),右侧贵要静脉Y=3.097+0.922X(R~2=0.855,F=2055,P0.001)。结论对于心电图有P波的患者,P波变化可用来指导置管操作和预测导管尖端位置,心电图定位可作为一种替代性方法。经贵要静脉置入PICC时,可借助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导管置入长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76例设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后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75例设为观察组,在心电监护下置管,通过心电监护II导联P波的变化确定导管的位置,置管成功后再行X线摄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导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78.95%(χ~2=12.153,P=0.001);观察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9.21%(χ~2=4.668,P=0.031);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为1.33%低于对照组10.53%(χ~2=5.596,P=0.034)。结论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采用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可提高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率。  相似文献   

19.
陈佳  熊巍  张丽芳  张纯 《护理学报》2021,28(7):69-73
目的 探讨手臂内收30°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 月—2019 年4月在我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尖端定位时,置管侧手臂外展90°为对照组,置管侧手臂内收30°为观察组。PICC置管术中进行腔内心电图定位,以出现正向最高P波视为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观察患者平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变成内收于躯体侧30°时,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及导管留置长度。结果 观察组105例(100%)腔内心电图P波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上壁交界连接点,对照组98例(93.3%)导管尖端滑入右心房;患者手臂内收30°较外展90°,腔内心电图的P波振幅平均增大6.98 mm,2组P波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50,P<0.001);2组在出现高振幅正向P波时导管留置长度平均相差1.82 cm,2组患者导管留置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47,P<0.001);观察组置管后经胸片判断,置管一次到位率为100%。结论 经贵要静脉和肱静脉置入导管,术中置管侧手臂摆放角度由外展90°变换成内收30°时导管头端向右心房方向移动。操作者依据腔内心电图进行术中导管尖端定位从而确定导管最终体内留置长度时,手臂摆放角度应为内收30°,以确保患者卧位及手臂活动变化时,导管尖端始终留置在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图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5例需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尖端定位,并与置管后X线片结果进行对比,形成自身对照,分析其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尖端定位到位率95.7%、尖端异位率4.3%,X线片结果提示PICC尖端定位到位率97.4%、尖端异位率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尖端定位有特征性P波预测与X线片结果符合率98.3%,经Kappa检验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超声联合腔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尖端定位成功率高,能减少尖端异位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作为首选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