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西医护理的要点及其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该院6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数字随机分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予以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血压、血糖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25.76±4.90)mmHg、(75.73±3.04)mmHg、(5.06±0.28)mmol/L、(8.42±1.15)mmol/L,生活质量为(85.09±4.17)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护理,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40例T_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取药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药剂师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剂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服药1个月后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1个月后空腹血糖为(6.41±0.79)mmol/L、餐后2h血糖为(8.52±1.41)mmol/L、舒张压为(79.52±6.59)mmHg、收缩压为(118.34±12.43)mmHg,均低于对照组(6.86±0.83)mmol/L、(9.25±1.39)mmol/L、(85.36±7.62)mmHg、(125.57±13.46)mmHg,观察组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师干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可有效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患者病例号奇偶数分组,分别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各60例。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5.86±1.32)mmol/L、餐后2 h血糖(9.65±1.54)mmol/L、收缩压(128.86±11.21)mmHg、舒张压(79.69±3.65)mmHg、抑郁评分(14.59±2.33)分、焦虑评分(16.85±1.3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指导效果显著,可改善当前心理状态,降低血压、血糖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8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常规的护理方法之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12.93±6.82)mm Hg,舒张压(83.72±4.58)mm Hg,空腹血糖(6.45±0.61)mmol/L,餐后2 h血糖(8.21±1.42)mmol/L;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34.65±8.93)mm Hg,舒张压(98.62±6.37)mm Hg,空腹血糖(7.43±0.79)mmol/L,餐后2 h血糖(10.36±1.62)mmmol/L。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24%,护理满意度95.35%,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17%,护理满意度78.05%,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临床疗效好,患者对于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同时相关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将该院内分泌科近期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西医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从患者患者血糖检测数值和血压达标率2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在血糖检测方面,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90±0.77)mmol/L和(10.57±0.68)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02±0.68)mmol/L和(8.52±0.71)mmol/L。在血压达标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达标率分别为60.78%和90.20%。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2月,选择该院收治的13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8例患者。两组患者都常规接受治疗,在护理方面,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综合护理。在两组患者之间,分别对比护理前后的血糖情况和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情况方面,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1±1.5)mmol/L,餐后2 h血糖(8.2±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6±0.4)%,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情况方面,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4.5±8.4)mmHg,舒张压(81.9±5.7)mmH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除了常规基础治疗之外,要加强临床护理,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在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比较两组血压水平改善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舒张压水平(82.55±0.42)mm Hg、收缩压水平(120.61±1.30)mm Hg均较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5.42±0.76)mmol/L、餐后2 h血糖(7.21±1.35)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值(6.37±1.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后,在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社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一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空腹血糖、饭后1h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130.42±1.26)mm Hg、舒张压(80.25±1.23)mm Hg均大幅度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40.28±4.22)mm Hg、舒张压(88.56±1.34)mm Hg,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5.23±1.20)mmol/L、饭后1 h血糖(10.23±1.20)mmol/L、空腹胰岛素(10.32±1.20)mmol/L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7.60±1.03)mmol/L、饭后1 h血糖(15.33±1.23)mmol/L、空腹胰岛素(15.25±1.10)mmol/L,几组指标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社区老年患者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现象,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ICU内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综合护理,进而探究该护理方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6月为研究时段,将这一时期前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治疗的上述患者110名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相同,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最后从血糖、血压等层面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0.61±1.30)mmHg、(82.55±0.42)mmHg,其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餐后2 h血糖浓度、空腹血糖浓度分别为(6.37±1.68)%、(7.21±1.35)mmol/L、(5.42±0.76)mmol/L,这些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促使其收缩压和舒张压趋于正常,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总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总体化护理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86.28±9.16)mm Hg,收缩压(127.95±12.29)mmHg,空腹血糖(6.85±0.44)mmol/L,饭后2 h血糖(9.25±0.79)mmol/L,护理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1.36%、并发症发生率15.25%,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并发症发生率3.39%,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总体化护理加强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在院期间的基础护理、生活、用药、心理及行为管理,为患者提供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护理指导,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患者血压和血糖控制,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护理干预,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用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患者例数90例,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分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对应组别为对照组、研究组。分析组间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和护理总满意率、血压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全面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6.31±1.16)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9.02±2.03)mmol/L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9.01±1.7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5.26±2.13)mmol/L,且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5.56%)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之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临床指标控制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空腹血糖(6.85±0.50)mmol/L,饭后2 h血糖(9.11±0.75)mmol/L,舒张压(84.73±10.14)mmHg,收缩压(125.02±20.77)mmHg,血糖和血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55/58)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48/58)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效控制并维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压水平稳定,为患者提供系统、全面、高效的护理指导,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叶芳 《糖尿病新世界》2021,(3):21-23,164
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9月—2020年6月期间选取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实施延续性护理,分析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功能为(89.41±7.92)分、躯体功能为(91.77±4.63)分、社会功能为(93.34±5.96)分、生理功能为(95.48±4.91)分、角色功能为(86.73±4.20)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2、2.901、2.004、4.434、2.56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观察组收缩压为(120.88±9.85)mmHg、舒张压为(87.25±6.54)mmHg,空腹血糖为(6.82±2.02)mmol/L、餐后2 h血糖为(7.93±1.2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92±1.05)%,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6、4.005、5.549、11.193、4.038,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改善血压水平与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抽签软件将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为两组,单一组(应用单一护理干预,41例)与观察组(应用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41例),分别对比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4.36±0.31)mmol/L、餐后2 h血糖(6.51±0.36)mmol/L、舒张压(90.46±4.59)mmHg、收缩压(117.26±5.23)mmHg均优于单一组(6.09±0.35)mmol/L、(9.23±0.54)mmol/L、(100.68±2.71)mmHg、(135.26±8.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4%)低于单一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而言,应用个体化营养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孕妇的血糖与血压,从而促使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当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且对其取得的疗效情况展开分析。方法将该院与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患者确定为分析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取的是护理干预,另30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的血糖、血压控制状况、及平时习惯的改变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结果通过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舒张压(75.9±3.7)mm Hg与收缩压(124.3±11.4)mm Hg均值都处于正常区间,且比对照组的值要低;观察组空腹血糖(5.2±0.4)mmol/L与餐后2 h血糖(5.4±0.3)mmol/L均值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有效、适合的护理干预,如心理、以及饮食与运动护理等,是一种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干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2月90例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降糖药物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降糖药物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压改善时间、空腹血糖改善时间、血尿酸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改善时间、空腹血糖改善时间、血尿酸改善时间(5.11±1.41)、(5.11±1.41)、(5.13±0.21)d优于对照组(7.42±1.21)、(7.42±2.25)、(7.23±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1例出现恶心,有1例低血糖,1例头晕。观察组有1例出现恶心,有1例低血糖,2例头晕。结论降糖药物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舒张压、收缩压,缩短治疗时间,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GDM-PIH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孕妇行运动+饮食综合护理对血糖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在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120例GDM-PIH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运动+饮食综合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孕妇不良结局(酮症酸中毒、先兆子痫、产后出血)、围产儿不良结局(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巨大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4.30±0.49)mmol/L、餐后2 h血糖(6.95±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0.26)%、舒张压(72.32±3.21)mmHg、收缩压(121.30±5.65)mmHg、孕妇不良结局率(1.67%)、围产儿不良结局率(3.3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7、8.780、39.787、14.282、12.500,χ~2=8.107、8.086,P0.05)。结论运动+饮食综合护理用于GDM-PIH孕妇中效果显著,可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当前血糖、血压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的影响。方法观察9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47)接受基础治疗+高压氧治疗(1次/d),B组(n=44)接受基础治疗,另外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将A组分为FPG≥6 mmol/L且10 mmol/L(C)组(n=23)及FPG 10~13 mmol/L(D)组(n=24)。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血压、FPG及餐后2 h血糖(PG)水平,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B组FPG及2 h PG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A组(P0.05)。A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经2 w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水平;高压氧治疗可增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高压氧治疗在空腹血糖水平偏低的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容易导致低血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1例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6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前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老年患者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取该次2016年8月—2017年8月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康复护理,评价两组的血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1±0.6)mmol/L、餐后2 h血糖(10.3±0.9)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3.9±0.7)mmol/L、餐后2 h血糖(13.6±0.5)mmol/L,;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7.5%、对照组77.5%,两组在血糖变化和护理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护理效果可观,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