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视为观察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宣传教育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满意程度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经护理过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提高依从性,还能降低血糖指标,满意程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个性化饮食管理,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和饮食管理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饮食管理依从性得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管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饮食管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理影响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进行健康体检糖尿病患者(n=9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5,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n=45,实施常规护理),对90例患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临床指标(血脂、血糖)、依从性、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心理状态:实验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实验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显著,既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又可提高其临床体检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分析医院药房药学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将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70例)。实验组采用医院药房药学干预为主的药物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一常规药物干预为主的药物干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干预实施前后的血糖指标及两组患者药物干预实施前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结果水平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低于实验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糖尿病相关认知情况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药物干预实施后的血糖指标同对照组相比更为理想,两组黄子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更为理想,该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房药学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丰富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知,也可以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的同时,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保障。医院药房药学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OPPPS模式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6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患者予以BOPPPS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评分、心理状态、血糖指标。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各项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中实施BOPPPS模式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并改善其遵医行为及负性情绪,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社区医院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实验组(n=100)患者实施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并开展专项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n=100)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且实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档案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11月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该院选取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能够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改善情况、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控制效果(93.44%vs 78.69%)、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改善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对饮食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主要成员为对象同步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及家庭主要成员一起参加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出院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量表评定饮食依从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家庭主要成员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基础之上加以综合合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血脂控制、生活质量改善、配合治疗依从性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4.7±0.6)mmol/L、餐后2 h血糖(7.4±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0.4)mmol/L、甘油三酯(1.8±0.7)mmol/L、总胆固醇(5.6±2.2)mmol/L,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配合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配合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3例)和观察组(n=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干预,干预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血脂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LB、TP及M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C水平略低,HDL-C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血脂代谢水平,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家庭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142例小儿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7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组小儿患者采取家庭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小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等血液生化指标,服药依从性、体育运动、合理饮食、血糖监测等家庭管理行为评分,以及疾病认知度和管理效能的比较。结果实验组小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等血液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体育运动、合理饮食、血糖监测等家庭管理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儿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以及自我管理效能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家庭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小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某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使用心理行为干预方式,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前治疗依从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护理前血糖控制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相比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着良好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饮食护理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孕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该基础上接受针对性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空腹血糖为(5.48±0.87)mmol/L、餐后2 h血糖为(6.52±0.9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HbA1c)为(6.34±0.97)%,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为62.50%(30/4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11/4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9例(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在护理前后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实验组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合理控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治疗依从性不断提高,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饮食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未联合饮食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7例:联合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3周后、6个月后相关时间段血糖相关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周后、6个月后Morisky依从性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个体患者血糖控制能力以及临床医嘱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4例自2018年5月—2020年4月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62)、对照组(n=62),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对血糖监测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注意事项等认知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糖监测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项血糖水平均获得改善且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皮肤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06%,对照组低血糖、皮肤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9.3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处理报警次数及低血糖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动态血糖监测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降糖效果及护理质量,可加快病情缓解、稳定血糖水平并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2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实施运动干预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实施运动干预之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也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该院2018年1—12月接收的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n=86)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43,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对86例患者护理效果、血糖指标评估。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显著,既可缩短排气及下床时间,又可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与探讨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为提高社区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4月在该社区自愿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签约后接受家庭医生管理模式1年(2018年5月—2019年5月),比较家庭医生管理前与管理后患者各项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行为、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等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并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空腹血糖的达标情况。结果经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6.44±1.52)mmol/L、餐后2 h血糖(8.68±2.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2±1.38)%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4、10.246、9.118,P0.05)。患者经干预后饮食控制、运动行为、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等健康相关行为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92.0%、空腹血糖达标情况84.5%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40、32.080,P0.05)。结论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相关健康行为,并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更好地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