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滴注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持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更短、胰岛素使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更高,丙二醛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用胰岛素泵持续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减少胰岛素使用量,还可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评估在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应用微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抢救治疗时两组分别采用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糖、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随机血糖、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值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2、4、6 h随机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8 h随机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人次少于对照组,血酮体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胰岛素输注的治疗方式应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血糖平稳下降,减少低血糖反应和胰岛素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住院病房收治的62例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血糖情况、炎性因子、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钾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治疗后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方式与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总体疗效接近。相较于皮下注射,胰岛素皮下泵入方式见效更快,低血糖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微量泵注入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胰岛素进行抢救治疗,并根据其胰岛素给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26)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而实验组(n=26)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比较两组用药后血糖下降速度、血酮转阴时间。结果用药后,实验组患者每小时血糖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平稳(P0.05)。实验组的血酮转阴时间、纠正DKA的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反应发生人次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微量泵注入胰岛素能够迅速平稳地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择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0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与综合护理),每组52例。结果研究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属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率比较中,研究组(100.00%)高于对照组(88.46%)(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并辅以综合护理可以有效促使尿酮转阴,降低血糖水平,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该院94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治疗)。将两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8.72%)(P0.05);观察组患儿的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血糖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4.89%)(P0.05)。结论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的效果更佳,酮体转阴时间更短,血糖下降速度更慢,患儿发生低血糖的机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2年1月—2018年4月将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促使血酮、尿酮及血糖尽早达标,还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期间不同类型的胰岛素用药方式对于低血糖率产生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以后采取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对照组以此为基础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观察组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胰岛素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期间选择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应用方式取得的效果不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对于降低低血糖发生概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患者尽早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临床急诊急救方法对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胰岛素,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治疗+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在治疗后,其血糖更平稳、酸中毒纠正时间短、尿酮体转阴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甄选2019年6—12月该院60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患者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日常生活水平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总抗氧化能力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H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精力、生理机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泵对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开展治疗可快速稳控血糖,改善酮症酸中毒,还可控制低血糖、感染等不良反应出现,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该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予以胰岛素静脉滴注和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方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时间和酮症酸中毒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体会。方法择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0例设置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50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组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情况、胰岛素用量、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胰岛素泵与小剂量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尿酮体阴转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酮体阴转时间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效果更快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更为安全,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全面急诊护理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5月来该院治疗的1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对患者通过全面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1)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都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急诊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中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微量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胰岛素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4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入的1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微量泵持续泵入静脉、胰岛素一次性静脉冲击+小剂量持续静注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分别对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低血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P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胰岛素总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四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式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3.98±1.71)h、PH恢复时间(8.93±2.22)h、尿酮体转阴时间(20.12±4.21)h均最短,且胰岛素总用量(59.34±8.90)U也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低血糖发生率(0例,0%)最低(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可进行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胰岛素结合急救处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急救处理,按照是否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血糖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24 h后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 76.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vs 20.6%),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急救抢救的过程中给予小剂量胰岛素给药可促进机体各项相关指标的恢复,提高抢救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按照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患者疾病知晓、主观心理感受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主观舒适心理感受均高于对照组,且主观疼痛心理感受、主观焦虑心理感受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不良情绪,预防低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主要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更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避免发生低血糖,总体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该院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波动、血糖达标时间、p 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低血糖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血糖达标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 H值恢复时间(9.67±2.61)h和尿酮体转阴时间(22.31±7.37)h均显著性早于对照组患者(15.21±3.50)h和(32.60±12.22)h。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平均低血糖反应发生次数为(0.75±0.50)次,对照组患者平均低血糖反应发生次数为(1.48±0.84)次,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优于胰岛素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该社区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36.78±4.11)U、尿酮体转阴时间(24.72±3.01)h明显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45.32±5.01)U、尿酮体转阴时间(32.57±1.4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6例,发生率为5.3%,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7例,发生率为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好,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新方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