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索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桥小脑角肿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12例听神经瘤11例全切并保留面神经,1例因与周围血管、神经粘连紧密,行次全切除;8例胆脂瘤及1例脑膜瘤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大型颅鼻沟通瘤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大型颅鼻沟通瘤患者在扩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内镜经前颅窝颅骨缺损或经鼻切除肿瘤的颅外部分,其中7例经鼻行肿瘤切除,并重建颅底。结果所有肿瘤均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和新增神经功能缺损、脑膜脑膨出、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内镜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大型颅鼻沟通瘤创伤小,对深部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及视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全部的45例患者都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14例采用内镜辅助下切除。结果本组45例中,全切除40例,次全切5例,肿瘤全切除率88.9%;面神经功能保留33例。术后听力减退或加重9例,出现面部麻木6例,面瘫l1例,经随访6个月~2年,听力减退恢复6例,面部麻木恢复4例,面瘫恢复7例。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并总结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底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回顾性总结经锁孔显微手术治疗111例各个不同部位的颅底脑膜瘤,其中经额眉上或眉间上额纹切口切除双侧颅前窝底脑膜瘤25例,鞍区脑膜瘤(含鞍结节、前床突及鞍隔)23例;经额下或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8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和脑桥小脑角脑膜瘤18例;经改良的乙状窦前-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15例小脑幕脑膜瘤和4例镰幕区脑膜瘤,经相应部位开颅切除。全切除肿瘤104例,次全切除7例,无死亡。结论:锁孔显微手术是切除颅底脑膜瘤的一种损伤小和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佳良  董薇  付淑平  史彦芳  刘海鹏  方川  郭毅 《河北医药》2009,31(17):2230-2231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对76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随访结果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肿瘤全切71例(93.4%),次全切除3例(3.9%),大部分切除2例(2.6%);手术时间1.0—2.5h,平均1.5h。术后平均住院5d,无死亡者。57例获得平均6个月的随访,39例视力、视野障碍患者中,31例恢复至正常水平,8例明显改善。64例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患者中,48例随诊降至正常水平。2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在显微镜下并应用神经内镜辅助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2年未再复发。结论单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对正常解剖结构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除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病情恢复快,可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的手术经验。方法采用经眉弓眶上入路对8例垂体瘤患者进行微创手术。结果肿瘤全切6例,大部切除2例,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切除垂体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显微手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额底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经额底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全切除率达73.3%。大部分患者术前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为术者提供了安全广阔的手术视野,可直视下分离切除肿瘤,易于保护垂体柄,对下丘脑、颈内动脉的损伤亦较轻微,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神经导航用于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2007-03~2013-11,应用神经内窥镜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经鼻蝶手术切除鞍上型巨大垂体肿瘤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4倒,近全切除6倒,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术后5例出现尿崩症,其中1例需长期口服弥凝.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技术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肿瘤,具有对鼻腔正常结构损伤小、暴露清楚等特点,特别是对于传统显微镜手术不能暴露的鞍上结构显露满意.结合导航技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颞下锁孔入路切除中颅窝底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颞下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中颅窝底肿瘤8例患者临床资料,4例三叉神经鞘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脑膜瘤。结果本组术野均暴露清晰,术中无因病情变化或暴露不良而扩大切口及骨窗者。肿瘤均获全切除,均经病理学确诊,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切除中颅窝底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155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神经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而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激素恢复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3.6%,显著高于显微镜组的44.2%;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0.9±4.5)ml、(85.9±10.0) min、(6.0±1.5)d,均显著低于显微镜组的(92.4±8.9)ml、(145.7±17.0) min、(9.5±2.0)d,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显微镜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的激素水平好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具有肿瘤全切率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CT-立体定向技术在脑肿瘤微创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安科公司生产)完成42例次脑肿瘤立体定向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6.4岁。结果本组立体定向活检术16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定向开放手术20例,病灶一次切除;立体定向穿刺分流术6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手术均一次操作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CT-立体定向手术能精确定位,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和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即便在有导航手术的今天,仍不失为一项有效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额颞开颅经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基底节区为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9例,均采用额颞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其中对瞳孔散大、脑疝形成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45例,余24例行血肿清除骨瓣还纳术。结果全部血肿清除满意,术后除1例出血量大,术后12h死亡外,其余患者脑疝解除,当日清醒8例,意识朦胧13例,浅昏迷34例,深昏迷13例。手术后1个月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9例,Ⅲ~Ⅳ级37例,Ⅴ级7例,死亡5例(7.4%)。结论本手术方法能充分利用脑组织正常间隙及非重要功能区进行操作,手术路径较短,脑组织损伤小,减少了手术的创伤;手术显微镜下能清晰看清出血点,准确有效地止血,降低了手术后再出血的风险,不受血肿量大小的限制,彻底清除。能够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东伟  洪涛  汪阳  卢明巍 《江西医药》2010,45(3):191-192
目的评价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LAN)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全部34例大型听神经瘤都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力争全切肿瘤,解剖保留面神经,术后面神经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 Grade。结果肿瘤全切33例(97.1%),次全切除1例(2.9%),面神经解剖保留27例(79.4%),功能保留(House-Brackmann grade,grade Ⅰ-Ⅱ)12例(44.4%),听神经解剖保留4例,有效听力保留2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作为大型听神经瘤治疗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评价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对71例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颅脑CT、MRI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1例患儿中,头痛57例,呕吐40例,视乳头水肿46例,共济失调21例,肌力减退或偏瘫7例,多饮多尿、眼球活动受限、眼球震颠各5例;CT检查阳性率95.8%,MRI阳性率100%;肿瘤的分布显示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分别为幕上、幕下第一位肿瘤,星形胶质细胞瘤Ⅰ~Ⅱ级在幕上、幕下也占较高比例。结论 对非感染性高颅压的病人,CT、MRI应作为常规的检查方法,所有患儿尽可能手术,既可以改善预后.又可减少影像检查对颅内肿瘤诊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朱成  郭之通  张弋 《淮海医药》2007,25(2):97-100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0月~2006年2月应用内窥镜手术资料,选取4个病种共14例疾病种类包括垂体瘤8例、颅咽管瘤1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2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瘤1例、交通性脑积水2例.手术方法包括单纯内窥镜手术、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垂体瘤和胆脂瘤均全切除,颅咽管瘤大部分切除,随访半年至1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复查CT或MRI显示囊肿腔基本闭合,脑积水的患者侧脑室有不同程度的回缩.结论 应用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颅内病变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陈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193-194
目的探究神经导航下锁孔入颅切除在颅内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颅内运动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并在显微镜技术下切除病灶。结论手术均成功,病灶全部切除,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小。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结论神经导航可以定位病灶,设计手术切口及手术路径,锁孔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因此可以提高病灶清除率,降低复发率等,因此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部疾病患者与血清脂蛋白(a)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浊度法测定了852例脑部疾病患者和94例健康者的脂蛋白(a),并与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除了癫痫脂蛋白(a)平均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脑部疾病患者的脂蛋白(a)平均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脑梗塞、颅脑损伤、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的增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短暂脑缺血发作、头痛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眩晕的增高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癫痫的降低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的患者,其脂蛋白(a)与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与甘油三酯有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脂蛋白(a)可作为脑梗塞、颅脑损伤、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等脑部疾病的临床诊断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杨华  李爱民  刘希光  周静  仇劲松  高峰  周海 《安徽医药》2021,25(7):1407-1410
目的 探讨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同侧与对侧颅内动脉瘤的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2—7月,福尔马林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来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颅底解剖实验室,标本15例30侧并模拟眶上眉弓锁孔入路(SEK)进行显露操作,显微镜下暴露颅内对侧颈内动脉远端(D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眼段(OICA)并测量所能观察的最大长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数据.模拟临床处理方法,应用改良的(Salma)模拟夹闭动脉瘤的评分表量化评分.结果 经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动脉瘤位于对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67±1.14)mm、对侧大脑前A2外侧段(5.28±0.96)mm、大脑中动脉M1段后方(15.83±0.76)mm、大脑中动脉M2段、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7.08±2.32)mm、大脑前动脉A1段(14.77±1.45)mm.大脑前A2近段、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颈中动脉分叉处下方、颈内动脉未被视神经遮挡的后方和外侧方以及颈内动脉眼动脉段的上、下和外侧方,评估后可操作性几率小于75%,其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结论 模拟单侧眶上眉弓锁孔入路可显露夹闭动脉瘤位于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指向前、后、内侧的大脑前动脉A2段、指向前、上、下的大脑中动脉M1段、指向上、外侧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分叉、指向前、内侧未被视神经遮挡的颈内动脉、指向内侧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