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对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2014年7月1日-2016年11月1日行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拟行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患者中,1例中转为传统开胸手术,其余19例在单孔全胸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94.0±36.0)min,平均出血量(180.0±120.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时间(2.5±1.6)d,术后住院天数(3.0±1.0)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技术上可行、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6,(7):968-970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009年4月~2012年12月施行的64例单向式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完成左上肺叶切除术9例,左下肺叶切除术20例,右上肺叶切除术12例,右肺中叶切除术2例,右下肺叶切除术21例,所有肺叶切除过程采用单向推进,上叶、中叶从前到后,下叶从下到上。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2例因淋巴结与肺动脉粘连紧密难以分离、1例因肺动脉分支撕裂致出血改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后出现心律失常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随访1~3年,1年存活率100%;3年存活率93%。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简化了手术程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杭庆雨  付强  孙冰峰 《工企医刊》2013,26(2):147-149
目的探讨单孔操作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2年9月我科行单孔操作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早期肺癌在单孔操作全胸腔镜下完成的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0±40)min,平均出血量(210±110)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3±2.3)d,住院时间(7±2.1)d,住院费用(38000±1600)万元/人次,术后患者疼痛反应较轻,全部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及无一例死亡,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单孔操作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及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侵犯左心房的局部晚期肺癌的经验。方法:对15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时,同时切除部分左心房。其中左肺下叶切除5例,左全肺切除3例,右肺中下叶切除4例,右肺下叶切除3例。结果:15例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有3例发生心律失常,1例并发肺炎。随访中,生存期超过1年的10例,超过3年5例,2例生存超过5年。结论:外科手术治疗侵犯左心房的局部晚期肺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手术切除治疗中叶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4月至2012年3月全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叶综合征57例,回顾性分析其年龄、性别、病因病理、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病理分期等临床资料。结果全部57例中叶综合症患者诊断明确,均经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全组无死亡病例,11例中转开胸;46例完成全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其中中肺叶切除35例、中下肺叶切除6例、中上肺叶切除4例、右全肺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中叶肺癌26例,慢性炎性病变12例、支气管扩张10例,炎性假瘤3例,肺囊肿3例,异物2例,结核1例。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中肺综合征是合理可行的,且具有损伤小、患者疼痛较轻、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选择行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82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63例,甲状腺腺瘤16例,乳头状癌3例,均行经锁骨下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手术可行性及美容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26例行单侧腺叶切除;48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其中3例乳头状癌病例,加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4例行单侧腺叶次全切除;4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手术时间47~130min,平均73.5min,术中出血量15—75ml,平均28ml,术中无明显出血,无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发生,术后与常规手术相比切口美容效果明显,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经锁骨下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内镜甲状腺手术方式,手术创口小,美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后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肺不张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应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后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肺不张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21~68岁,平均34岁;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肺不张31例,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肺不张25例;叶肺不张43例,部分叶肺不张9例,全肺不张4例。胸腔镜手术前都常规行胸腔穿刺和/或胸腔闭式引流术,但效果不佳;手术方式为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行包裹性胸腔积液清除术+吸痰鼓肺术。胸腔镜手术中所有操作均在1个操作孔完成,术后从观察孔、操作孔置入胸腔引流管。结果手术时间55~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25~150ml,平均65ml;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增加第2个操作孔;术后住院时间7~19d,平均11.2d;所有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亦未再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及叶肺不张。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后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肺不张,创伤小,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可作为胸部外伤后包裹性胸腔积液伴肺不张经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后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进行肺部肿瘤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18例肺癌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进行肺癌根治术.结果 手术时间65~195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 ml,术后引流量150~320 ml,平均180 ml,术后48~72 h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无出现肺不张等并发症.住院时间10~15 d,平均11.3 d.结论 该手术能做到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行单纯性.肾切除术35例,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输尿管,显露肾蒂,肾动脉、肾静脉钛夹夹闭后切断,单纯采用钛夹处理肾蒂,切除肾脏。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0.2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80~150ml,平均120ml;术后住院5~7d。结论: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向式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失血量(160±56) ml,清扫淋巴结数量(10.3±4.1)枚,手术时间(253±42) min,术后胸腔引流时间(4.3±2.1)d,术后住院时间(13.5±5.3)d.结论 单向式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高分辨率CT(HRCT)对直径小于2cm的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06年8月~2008年6月诊断为肺癌,并经病理证实的29例病灶直径不到2cm的周围型肺鳞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4例,女5例。年龄在45~87岁之间(平均60.6岁)。其中位于右肺上叶的12例,右肺中叶的2例,右肺下叶的4例,左肺上叶的8例,左肺下叶的3例。在这些病例中有15例为中分化,14例为重度分化。结果HRCT病灶无1例钙化(0%),空洞形成1例(3.4%),空气支气管征5例(17.2%),毛玻璃高密度影1例(3.4%),毛刺8例(27.6%),分叶8例(27.6%),边界不规则19例(65.5%),胸膜凹陷14例(48.3%),周围肺气肿19例(65.5%)见图1—3,卫星灶1例(3.4%)。结论高分辨螺旋CT(HRCT)能够清晰显示直径小于2cm周围型肺癌的形态,在周围型鳞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部单纯磨玻璃样结节(pGGO)术前CT引导下钡剂悬液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7例pGGO患者(共29个),行CT引导下穿刺硫酸钡悬液定位,后行全胸腔镜下肺部楔形切除术,若术中快速病理为恶性结节则行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并统计定位成功率、定位时间、定位并发症、中转开胸率及肺楔形切除时间等.结果 27例患者的29个pGGO在CT引导下钡剂悬液定位成功率为100%(29/29),定位时间(23.25±8.12) min.定位完成后2~24h(平均14.2 h)患者无明显疼痛不适;少量气胸3例,无需外科处理;少量咯血1例;胸膜反应2例,无血胸或血气胸,无空气栓塞.术中病灶手指均能探查,且X线透视均能显示定位,病灶行全胸腔镜下楔形切除,无中转开胸探查,标本切缘距病灶距离> 10mm.电视胸腔镜手术肺楔形切除时间(15.45±7.32) min,术中失血量(46.11±8.91) ml,住院时间(7.20±3.12)d.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结论 pGGO全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钡剂悬液定位准确、安全、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舰80例择期行左肝外叶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脏 肝外叶切除术,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ISl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 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1=5,38, 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t=0.73,t=0.73 P〉0.05);两组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 P〉0.05)。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医用吻合胶吻合输尿管切口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年来经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6~64岁,平均(47.6±7.8)岁;均为单侧结石,其中左侧7例,右侧5例,结石直径15~25 mm;均经超声、IVU、CTU等明确诊断,均合并患肾中~重度积水;所有病例术中均留置双J管,以508医用吻合胶(OB型)粘合输尿管切口。结果:12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30~240 min,平均(56.5±15.5)min;输尿管吻合时间5~11 min,平均(7±2.5)min。术后拔出腹膜后引流管时间2~3 d,平均(2.6±0.3)d;住院时间4~7 d,平均(5.6±0.7)d。随访时间1个月~3年,平均(1.3±0.6)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应用医用吻合胶吻合输尿管切口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血管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对2005年7月-2009年12月在永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25例进行可行性及疗效分析。结果 25例中2例中转开腹,23例完成腹腔镜肝部分切除,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手术时间40~300min,平均190min,术中出血量约200~1500ml,平均450ml,全组无手术死亡,一例出现胆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8d。结论对位于肝脏边缘,右肝表面或左肝外叶,左半肝,肝右前叶下段的血管瘤,行腹腔镜肝切除具有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同步测量法测量成人四肢血压,探讨成人左右侧血压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164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年龄,测量身高、体重;利用动脉硬化检测仪,采用同步测量方式测量四肢血压,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上肢、下肢,左右两侧的血压水平是不同的,左侧上肢血压略高于右侧,而右侧下肢血压略高于左侧(P=0.0001);(2)女性上肢舒张压左右差值(2.1±6.7)mm Hg(1mmHg=0.133kPa)比男性的上肢舒张压左右差值(1.4±6.5)mmHg更明显(P=0.0000);男性下肢的收缩压左右差值(2.3±9.6)mmHg比女性的收缩压左右差值(1.9±13.4)mmHg更明显(P=0.0225);(3)在按体质指数划分的低体重人群、正常体重人群、超重人群和肥胖人群中,每组人群的四肢血压水平左右两侧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与体质指数无关;(4)身高170cm以上人群的上肢舒张压左右两侧差值比170cm以下人群的差值更明显(P=0.001)。结论成人四肢血压水平确实存在左右两侧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性别和不同身高人群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家猪8头,体重3545kg,在双侧胸壁打孔,取双侧乳内动脉。将左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前降支,右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右冠状动脉。结果 8头实验猪全部成活,总共成功游离左侧乳内动脉8条,右侧乳内动脉8条。共行吻合口16个。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时间为2545kg,在双侧胸壁打孔,取双侧乳内动脉。将左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前降支,右侧乳内动脉旁路移植至右冠状动脉。结果 8头实验猪全部成活,总共成功游离左侧乳内动脉8条,右侧乳内动脉8条。共行吻合口16个。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的吻合时间为2542 min,平均(37±15)min。右侧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的吻合时间为3642 min,平均(37±15)min。右侧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的吻合时间为3652 min,平均(44±9)min。术后除1例右侧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吻合口狭窄外,其余吻合口通畅情况均良好。结论全胸腔镜非体外循环下行左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可行的,家猪是良好的合适的动物训练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镇静剂量异丙酚对骨折创伤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肢体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平卧10min(T0)。异丙酚组采用血浆靶控注射,并行OAMS镇静评分;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0.9%NaCl溶液10ml。两组稳定5min(T1)。观察T0、T1时两组左心室收缩时间(ST)、左心室舒张时间(DT)、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DV)、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DP)、射血分数(EF)、左室机械效率(LME)等的变化。结果 T1与T0比较,异丙酚组: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延长,HR减慢,MAP、LDV、LDP降低,EF增加,LME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静剂量异丙酚可改善骨折创伤应激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左心功能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5mol/L的磷酸缓冲液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ml/min。结果:奥扎格雷钠在4.09~16.36μ∥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5%(KSD=0.28%,n=9)。结论:HPLC法测定注射用奥扎雷钠含量的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CT双能量去骨和数字减影脑血管成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CT双能量去骨和CT数字减影在脑血管成像的对比分析,探索其优势与特点,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方法:使用西门子64层双源螺旋CT和双筒高压注射器,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用双能量去骨成像法;对照组用DSACT成像法,每位患者注射50ml造影剂和50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4ml/s。结果:两组脑血管图像无骨骼影干扰,去骨完全彻底;实验组图像有较多的去骨缺损,血管表面清晰度较差:实验组图像有较多的静脉影干扰;实验组患者辐射剂量低。结论:DSACT成像法的图像质量优于双能量去骨成像法.但其辐射剂量高于双能量去骨成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