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代丽芬 《现代保健》2013,(10):42-43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于2009年4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56例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分别为75.00%和96.43%;而死亡率明显降低,仅为3.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提高蜂毒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探讨补脾益肾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益肾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Scr、BUN、Ccr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Scr、BUN、Ccr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MDA、GSH Px、SOD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MDA、GSH Px、SOD水平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高于对照组的10.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脾益肾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与疏血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Scr、BUN及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治疗,观察两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血肌酐、尿素氮、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及不良反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1%,两组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对照组优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疏血通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Scr、BUN及hs-CRP水平,延缓肾脏损害进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Pro-ADM的影响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8例,分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CBP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5、7、10 d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ro-ADM、TNF-α、IL-6的水平,提取患者入组时及治疗5 d后的Pro-ADM值和SOFA评分值,差值记为d Pro-ADM和d SOF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 d后,CBP治疗组的血清Pro-ADM、TNF-α、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2 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 Pro-ADM和d SOF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治疗可降低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ro-ADM、TNF-α、IL-6的水平。Pro-ADM水平动态变化可作为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肾脏病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否安全有效。方法慢性。肾脏病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奥美拉唑组)72例、治疗组(雷贝拉唑组)81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90.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夜间返酸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是抑酸治疗安全有效的药物,短期应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是一个高效、速效、安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对策下血液净化中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及治疗情况,为相关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液净化患者34例,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4例和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组1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情况及HIT发生率。并观察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VVH+HP)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与肝素+鱼精蛋白组血液净化结束时血小板水平较血液净化前均减低,低分子肝素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和CVVH+HP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血小板数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抗凝法,能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有效地预防HIT的发生,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动处方对社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干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社区老年心理疾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采用SCL-90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和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心理疾病患者进行运功处方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两种无创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比较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66例左心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PSV、PA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PSV、PAV行无创通气,对比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0 min后,三组MAP、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三组间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RR、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0 min后,三组RR、PaO2和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PSV组与PAV组的氧合指数、Pa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RR明显减低(P〈0.05),但治疗后PSV组与PAV组PaO2、RR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SV组与PAV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AV组患者的气道峰压较PSV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PAV、PSV对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法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左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治疗显效,31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血压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AWP、左室内径、LVEF、BNP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BUN、SCr参数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低通量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蛋白(Ab)与血红蛋白(Hb)的含量,治疗前后进行两次SF-36问卷调查评估生存质量。结果:HDF组与HD+HP组治疗后CRP、IL-6、IL-8、TNF-α的清除及Ab与Hb上升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前后三组患者行生存质量评分,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精力、心理健康方面,HDF组与HD+HP组治疗均优于HD组(P〈0.05),HDF组与HD+H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情绪角色功能在治疗前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D+HP及HDF能更好清除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52.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取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4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强的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蛋白转阴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高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本科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43例,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42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2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运用ELISA法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透析及灌流前2组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两组之间各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及灌流治疗后各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其中HP/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是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肖林 《现代保健》2014,(14):109-110
目的:探讨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心通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三酰甘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和治疗后血液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和心肌耗氧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抽芯法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因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62例在江西省妇幼保健生殖健康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预处理输卵管积水,根据患者意愿及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20例行腹腔镜下抽芯法输卵管切除术,B组20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远端造口近端离断术,C组22例行腹腔镜下传统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三组手术前、后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数值及IVF-ET结局。结果:三组术前基础内分泌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FSH水平术后(14.89±7.15)IU/L与术前(6.11±2.71)IU/L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LH及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基础窦卵泡数术后(5.5±4.8)个与术前(8.2±1.8)个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基础窦卵泡数值显著低于A、B两组;C组应用Gn用量均较其他两组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获卵数均高于C组,但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40.23%)高于B组(38.49%)和C组(27.28%),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芯法输卵管切除术不影响卵巢储备功能,可提高临床妊娠率,是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行IVF-ET前预处理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曾文军 《现代保健》2014,(32):137-139
目的:探讨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不全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气管插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抢救的7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不全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非气管插管组)实施血液灌流,观察组实施血液灌流及预见性气管插管,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分别为94.29%、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复能剂用量、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要更具优越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治疗期间均有严重不适症状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不全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气管插管进行抢救有确切效果,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勤颖 《现代保健》2014,(6):98-100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入院的6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临床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效果,其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IPC治疗后,其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坏疽、行走距离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控制血糖无明显影响,但对下肢血管病变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足、坏疽情况的发生及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与复方α-酮酸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肾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cr、BUN、Ccr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复方α-酮酸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6月-2012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120例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差异,并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静脉补铁方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的肾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给予周期性补铁治疗,B组患者给予维持性补铁治疗,C组患者给予周期性补铁+维持性补铁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ACT、SF、TSAT、C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治疗12、24周后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12、24周后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12、24周后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12周与24周的Hb、HCT、SF、TSA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周期性补铁+维持性补铁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最佳补铁方案,能够快速有效为患者提供储存铁和功能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