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病例资料,并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产妇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生殖道感染为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切口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六盘水市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47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产妇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发生切口感染和未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该研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有18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81%;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胎膜早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发生胎膜早破、有糖尿病均是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发生胎膜早破、糖尿病是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干预措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高龄产妇600例临床资料,总结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龄产妇在剖宫产后发生切口感染79例,感染率13.17%;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入院时BMI指数明显偏高、备皮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也明显较多(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是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无剖宫产史、剖宫产的原因、术后是否放置引流条、手术时机以及手术切口的长度与在剖宫产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无关(P>0.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剖宫产产妇切口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 468例,收集术后感染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鉴定病原菌种,对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 486例剖宫产产妇切口术后确诊64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4.31%,共培养出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70.59%,革兰阳性菌14株,占20.59%,真菌6株,占8.82%。单因素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 h、阴道指检次数≥3次、无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出血量≥400 ml和试产时间≥8 h是剖宫产产妇切口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切口术后发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预防感染发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50例(感染组)与未发生切口感染产妇1200例(非感染组)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体质量指数、胎膜早破发生率、合并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明显(P<0.05),感染组均高于非感染组。结论:体质量指数、胎膜早破、合并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属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为此临床需从这些方面加强护理管理,才能尽量减少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对1999年2月-2012年4月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切口感染的23例产妇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00例产妇作为非感染组,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检验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手术季节为夏季、合并有基础疾病、备皮至手术时间、急诊手术、主刀医师年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指诊次数均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基础疾病、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长、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阴道指诊次数多等因素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控制和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蒋松 《药物与人》2014,(7):251-251
目的:探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治疗方法与原因。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妇产科使用剖宫产产妇728例,其中术后晚期出血34例为病例组,其余为对照组,分析产妇术后晚期出血的多种因素。结果:术后晚期出血患者进行住院治疗,出血发生率为9.34%,对患者进行血HCG、宫腔刮出物、B超进行标本检测,得出子宫切口发生感染情况导致切口愈合效果差,疤痕子宫恢复速度慢。结论:降低并发症率可以有效保护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处理切口缝合,合理使用抗生药物,推荐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可降低术后晚期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7,(6):890-89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2014年3月—2015年8月行剖宫产术的885例产妇临床资料,选择发生切口感染的39例作为观察组,按1∶1随机选择无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及手术方面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85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共发生切口感染39例,切口感染率为4.41%;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8.46%和23.08%,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B族链球菌,分别占12.82%和10.26%;观察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以及疤痕子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产妇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以及疤痕子宫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优质护理方法,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9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 764例,对所有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764例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58例,感染率为3.29%;剖宫产的产妇夏季手术、住多人病房、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有胎膜早破者是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护理人员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均应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制定出适合孕产妇的方法,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达到减少切口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患者尿道和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该院3 100例剖宫产产妇,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尿道和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分离菌株并对菌群分布及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23%),25例术后发生尿道感染(0.81%)。产妇胎膜早破、手术时间过长、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能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P<0.05),尿道插管时间、术前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会影响剖宫产术后尿道感染发生情况(P<0.05)。38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4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1株,革兰氏阳性菌19株,真菌4株。25例剖宫产术后尿道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3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株,革兰氏阳性菌12株,真菌4株,支原体2株。结论产前给予抗菌药物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尿道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可能引起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利用甲硝唑液冲洗对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4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860例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患者156例依据治疗方式又分为感染1组和感染2组,各78例。感染1组的产妇剖宫产术后立即用0.5%的甲硝唑溶液冲洗产妇的宫腔、腹腔及产妇腹壁的切口。感染2组的患者则利用0.9%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一期愈合率情况,并对术后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86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有156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39%;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3株占59.79%,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76株占40.21%,以肠球菌属为主;体重指数、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及术中出血量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感染1组一期愈合率为93.59%(73/78)高于感染2组83.33%(65/78)(P0.001)。结论严格相关无菌操作、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控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给予剖宫产的产妇利用甲硝唑液冲洗在降低术后感染率和提高产妇切口愈合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旨在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68例产妇为观察组,另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行剖宫产术后无切口感染的68例产妇为对照组,对影响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胎膜早破、羊水感染、孕期贫血、体质量指数高、妊娠糖尿病、阴检肛查>3次、术前未用抗菌药物预防是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提高产妇感染的认识、加强围产期检查及保健指导,术前控制产妇体质量及血糖水平、围手术期积极用药预防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切口感染的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病例,比较两组患者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变量上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10个变量是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P<0.05),与切口长度、剖宫产原因无关;logistic分析确立影响切口感染的独立因素:体质量指数异常、术前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阴道试产时间长、阴道检查次数多;其OR值分别为3.34、3.02、2.75、2.56、2.24.结论 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实施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2019年1月-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59例瘢痕子宫产妇分为感染组(25例)和非感染组(334例)。统计总结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情况及医疗措施等进行对比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行危险因素分析。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①25例切口感染产妇均行病原学培养,20例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共检出29株病原菌,5例病原菌培养阴性。检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BMI、上次剖宫产至本次剖宫产术间隔时间、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手术医师年资、责任护士年资、手术时机、手术季节、手术切口尺寸、手术时间、接台手术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影响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30 kg/m^2、产前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间隔时间≤2年、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及手术切口>10 cm瘢痕子宫产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较多,术前综合评估并采取措施对可预防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率,提高产妇产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2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4例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剖宫产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61例和非感染组823例,统计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假丝酵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剖宫产类型为紧急、侵入性操作次数≥4次、胎膜早破、手术时间≥1 h、手术切口长度>10 cm均为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OR=2.951、3.677、2.421、2.670、2.188、3.418,均P<0.05)。结论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假丝酵母,引起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BMI、剖宫产类型、侵入性操作、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237例高龄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28例)、非感染组(209例),对比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及剖宫产相关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8例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共分离出31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7. 42%(24/31);革兰阳性菌占22. 58%(7/31)。感染组产妇高血压、糖尿病、夏季手术、胎膜早破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感染组,BMI、备皮至手术时间、阴道检查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数据均高于非感染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提示,上述因素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单一危险因素。以术后切口感染为因变量,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上述指标均是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众多,应尤其注意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基础疾病、夏季剖宫产、胎膜早破、BMI高、备皮至手术时间长、阴道检查次数多、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的产妇,积极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降低刨宫产产妇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产科2 128例产妇行剖宫手术资料,将发生切口感染的5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 07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导致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切口感染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 128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共发生切口感染52例,感染率为2.44%;单因素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体质量指数、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5.80±2.35)kg/m2、(90.50±25.65)min、(90.80±25.50)min、(450.60±58.90)ml、(11.60±2.40)d,对照组分别为(20.10±1.24)kg/m2、(50.42±15.37)min、(50.30±20.10)min、(247.6±78.2)ml、(7.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体质量指数、住多人病室、手术时间、胎膜早破是影响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产妇应妥善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不良因素,加强医院卫生消毒管理,缩短手术时间,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有效提高产妇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1999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发生切口感染产妇63例的术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期未发生感染产妇86例的术前相关因素作为对照,确定高危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中,肥胖、胎膜早破、阴道检查、导尿≥2次或肛查≥3次为术前高危因素,感染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制定护理对策,实施护理干预,减少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为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行剖宫产术的3 502例产妇临床资料,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结果 3 502例剖宫产产妇术后共发生医院感染108例,感染率3.08%;医院感染的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手术切口、生殖道感染,分别占41.67%、28.70%、16.67%、12.96%;医院感染的原因有高龄、体质量指数高、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手术前阴道指诊次数、术前导尿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及手术时间。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较多,与产妇高龄、肥胖、术前多次阴道指诊和导尿、合并糖尿病等多种内科合并症等因素有关,针对高危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给予预防,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28例的临床资料,调查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对切口部位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与鉴定,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行药敏试验;收集产妇的年龄、血红蛋白、妊娠并发症、医源性操作情况、是否初产妇、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828例剖宫产产妇术后有51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16%;51例感染产妇共检出病原菌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56.16%、革兰阳性菌29株占39.73%、其他3株占4.1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较为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莫西沙星及万古霉素较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合并妊娠并发症、手术时间过长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均对常规使用的抗菌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避免过多使用抗菌药物;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临床上应该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有创护理操作中注意无菌操作,积极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