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沈阳市级以上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评价其职业紧张和生命质量状况,为制定医护人员健康保护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所沈阳市级以上医院345名医护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生命质量量表(SF-36)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医护人员个体紧张程度和生命质量的差异,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个体紧张程度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35岁医护人员个体紧张程度较其他年龄组高(P〈0.05);女性医护人员个体紧张程度较男性高(P〈0.05);护士的个体紧张反应较医生高(P〈0.05);夜班较多的医护人员个体紧张反应较夜班少者高(P〈0.05)。医护人员生命质量的生理维度得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医护人员中女性与男性相比,其生命质量较差(P〈0.05);夜班越多,医护人员生命质量越差(P〈0.05);医护人员个体紧张反应与生命质量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P〈0.01),紧张反应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差。[结论]职业紧张是影响医护人员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深圳市龙华区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职业紧张对医护人员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区公立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和自编制的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职业紧张的程度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将研究对象按职业紧张程度分组,分析各组间慢性病患病率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紧张对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影响。 结果 深圳市龙华区医护人员职业任务问卷(Occupational Role Questionnaire,ORQ)及个体应激反应问卷(Personal Stress Questionnaire,PSQ)得分(175.62±23.59)分和(100.65±19.27)分均高于技术人员常模(t值分别为10.787、11.964,P<0.05),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ersonal Resource Questionnaire,PRQ)得分(122.75±19.61)分低于技术人员常模 (t=-10.196,P<0.05);慢性病患病率前四位分别是颈腰部疾病(28.15%)、超重和肥胖(26.22%)、高血压(11.70%)和高脂血症(10.28%);随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颈腰部疾病、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及患病风险相应增加(P<0.05)。 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公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程度与其慢性病患病率及患病风险相关,有关部门可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的程度,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徐秀娟  张岩波  刘桂芬  卢莉  董丽芳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11-1312,1319
目的:建立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职业紧张因素,作为制定干预措施的依据。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太原市某医院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医务工作者职业紧张,结果符合专业解释。结论:结构方程模型用于职业紧张的研究,因考虑了测量误差,较传统线性模型,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评价国内医生与护士的职业紧张度、紧张反应和应对职业紧张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BM、CNKI、Wan Fang Data、VIP数据库(1998—2015年12月),查找OSI-R评价国内医生与护士职业紧张的横断面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横断面研究,共8 683名医护人员(医生5 306,护士3 377)。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职业紧张因素方面,医生的职业紧张度高于护士[MD=5.98,95%CI(4.83,7.13),P<0.01],男医生高于女医生[MD=6.73,95%CI(4.06,9.41),P<0.01];在职业紧张反应方面,医生的职业紧张反应强于护士[MD=3.01,95%CI(1.95,4.07),P<0.01],男女医生之间无差异[MD=2.56,95%CI(-0.91,5.31),P>0.05];在应对职业紧张方面,医生应对职业紧张的能力低于护士[MD=-2.33,95%CI(-3.28,-1.38),P<0.01],女医生低于男医生[MD=4.61,95%CI(2.71,6.50),P<0.01]。结论医生的职业紧张度和紧张反应高于护士,应对职业紧张的能力低于护士,男医生的职业紧张度和应对职业紧张的能力高于女医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辽宁省锦州市3所不同性质高校教师职业紧张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锦州市3所高校教师进行职业紧张测评,同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调查对象进行生活质量测评.结果 调整了年龄、学历等相关因素后,不同类别高校教师间个体紧张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450,P<0.05);个体应对资源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2.078,,P<0.05).随着职业紧张得分升高,生活质量得分降低,其中,生理健康与个体紧张反应的回归系数为负(β=-0.390t,=-24.333,P<0.05);心理健康与个体紧张反应的回归系数也为负(β=-0.466t,=-24.054,P<0.05).结论 高校教师生活质量与职业紧张有关,持续的职业紧张可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并探讨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09年12月-2010年2月,随机抽取辽宁省3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 500名医护人员为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测量工作满意度,工作内容问卷(JCQ)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Q)测量职业紧张。应用分层回归分析社区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结果辽宁省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7.87。社会支持(β=0.35)、工作自主(β=0.27)、付出回报比值(β=-0.11)与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关注,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以降低社区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肿瘤科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该职业群体的睡眠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2家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252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工作压力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个部分。结果 237名肿瘤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总均分为(3.28±0.91),PSQI总均分为(7.38±3.21),均高于常模评分(3.02±0.87)、(3.8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检出率为63.29%。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QI评分与职业压力评分呈正相关性(r=0.345,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倒班和职业压力是影响肿瘤科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水平较高、睡眠质量问题较为普遍,两者有相互交叉作用,积极干预和缓解职业压力有利于改善肿瘤科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职业紧张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对深圳市龙岗区社康医院27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优、良、中、差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3.5%、41.3%、14.5%、0.7%。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指数呈负相关的因素是物理环境、缺乏社会支持、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工作前景、工作危险、工作冲突、工作负荷(P<0.01)。引入逐步回归方程的4个因素是工作负荷、缺乏社会支持、工作危险和缺乏参与机会。结论多种职业紧张因素可降低社康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该区各医疗机构应尽量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职业紧张与身心健康状况,探讨其职业紧张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医护4∶3的比例,抽取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262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付出-回报失衡(Effort-Reward Imbalance, ERI)问卷、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研究对象职业紧张程度与身心健康状况。结果 本研究发放调查问卷266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有效应答率为98.50%。研究对象ERI指数为(1.082±0.117),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73.1±18.2)分和(64.7±13.0)分。不同年龄段、性别、学历、工作时间、专业、职称和收入的医护人员ER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收入较高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评分明显较高(P<0.05),职称较高的医护人员生理健康评分明显较低(F=6.985,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付出、内在投入与生理健康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呈负相关(rs生理健康=-0.223,rs心理健康=-0.248,P<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广东省东莞市抽取的4所镇区二级医院的381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马斯勒职业倦怠问卷(MBI-HSS)中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17.06±10.30)、(4.83±3.18)和(33.6±29.81)分,其中医生的得分分别为(17.10±11.76)、(5.26±4.76)和(32.82±10.96)分,与护士的(17.01±10.90)、(4.44±3.79)和(34.32±10.6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分别为(68.76±12.43)、(64.88±13.35)、(63.97±10.51)和(65.44±11.91)分;医生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维度得分以及经济状况、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进食功能、性功能、精神紧张度、负性情感、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因子得分均高于护士(P<0.05);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中情感衰竭得分与生活质量中总体生活质量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5个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中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躯体功能维度的运动与感觉功能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5个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工作倦怠中成就感维度得分与总体生活质量因子、社会功能维度及其5个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生活质量中物质生活维度及其生活环境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主要影响其社会功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924名市区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4.0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6.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除任务模糊外职业任务和应对资源各子项对教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任务界限和社会支持对教师生存质量的综合作用效应较强。结论个体紧张反应是职业紧张对生存质量作用效应上的中介变量,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能更好地处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县级医院绩效与医务人员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咸宁市8家医院的331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在生理、心理、环境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t=8.15,P〈0.001;t=7.46,P〈0.001:t=3.56,P〈0.001:t=5.61,P〈0.001);医院绩效和生命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生命质量,从而提高县级医院绩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企业工人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调查随机抽取的1143名国营大型企业工人的职业任务(ORQ)、紧张反应(PSQ)、应对资源(PRQ),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量表)调查其生存质量(QOL).根据职业紧张问卷得分(OSI-R)的频数描述,将各个项目按照四分位间距分为低、中、高三组,将生存质量的8个纬度总结为生理健康综合测量(PCS)和心理健康综合测量(MCS),然后把两个综合测量总结为总的生存质量(TOTAL),采用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评价生存质量与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和应对资源各子项目间的相关性.[结果]随ORQ及其子项目得分增加,企业工人QOL得分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PSQ及其子项目得分增加,企业工人QOL得分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PRQ及其子项目得分增加,企业工人QOL得分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企业工人QOL与ORQ及其各子项目得分呈负相关(P<0.01),与PSQ各子项目得分呈负相关(P<0.01),与PRQ各子项目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企业工人职业紧张可影响其生存质量.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的增高可降低企业工人的生存质量;个体应对资源的增多可提高企业工人的生存质量.提示我们在研究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时,既要重视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要重视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在制订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措施时,既要重视减轻职业任务,更要重视提高应对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医院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调查,了解医护人员学习与掌握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情况与水平。方法查阅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档案相关资料,现场对医护人员进行询问,利用A、B两种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试卷对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的医院为69.2%,未培训的医院为30.8%;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知测试及格的医院为53.8%,不及格医院为46.2%;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晓率达标医院为15.4%,不达标医院为84.6%;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及格率为66.7%,知晓率为64.1%;健康教育专业知识错题率最高的为基础知识。结论医院领导对开展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的认识不足;负责健康教育的专、兼职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自觉学习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很少;健康教育的业务指导、检查不到位等,是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夜班、每周工作时间、护患关系均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付出-回报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以及消极怠慢维度呈密切相关(P<0.001),且紧张程度越高,对这两个维度的解释力越大。而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只有高紧张型护士的得分较低紧张型护士明显降低(P<0.001)。结论职业紧张、年龄、夜班、护患关系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医院管理人员应根据此结果制定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预防或减少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1,自引:9,他引:7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医疗锐器损伤情况,探讨预防对策. 方法对我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结果共调查179位医生和218位护士,在最近12个月内,有64.80%的医生和79.36%的护士发生过医疗锐器损伤;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率要明显高于医生(χ2 =10.51,P<0.01);179位医生发生锐器损伤191次,平均每人被损伤1.07次,218位护士发生锐器损伤627次,平均每人损伤2.88次;医护人员锐器损伤种类依次为针刺伤54.16%、玻璃割伤33.25%、刀割伤6.36%、其他伤6.23%;医生、护士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率与其所进行的相关操作有关,医生以缝合、换药操作损伤率高于护士,护士以套针帽、采血、丢针头、收废物操作损伤率高于医生(χ2 =165.38,P<0.005);内、外、妇、儿科医生医疗锐器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科、妇产科医生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率分别为73.91%和75.0%,要高于内科、儿科医生53.52%和54.55%的损伤率(χ2=8.26,P<0.05);内、外、妇、儿、门诊护士锐器损伤率分别为77.27%、83.33%、77.27%、81.82%、75.0%,其中外科、儿科护士损伤率略高于总体水平,但无显著意义(χ2=1.24,P>0.05). 结论医护人员锐器损伤较普遍,应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熟练规范操作,增加必要的设备,避免或尽量减少医疗锐器损伤.  相似文献   

17.
医生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冬梅  王柏君  李亮  吴长林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694-2695
目的探讨医生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提高医生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0年的11、12月随机抽取辽宁省某市4所综合医院的355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测量工作满意度,工作内容问卷(JCQ)及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职业紧张,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医生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结果该市医生工作满意度总分为61.52±13.55。按照多元线性回归标准化系数的顺序,决策自主、内在投入、上级支持、技术自主、回报及外在付出与医生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结论医生职业紧张对工作满意度有预测作用。应降低职业紧张,保护和增进医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朱小燕  王妤 《职业与健康》2011,27(6):618-621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以及不同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工作压力的差异性缓冲效应。方法采用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量表、人口统计学资料问卷、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于2008年6月对广州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整群抽样;以压力源总分为因变量,分别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口统计学变量等为自变量、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建立检验社会支持调节效应的多元层次回归模型(moderate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多元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工龄与工作压力呈倒"U"型关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龄平方项系数b=-2.916,P〈0.01),工作压力在工作10~19年时最大;积极应对方式、客观支持增加了工作压力,而主观支持则对压力水平有抑制作用;从调节效应来看,主观支持有助于消极应对缓解压力,而客观社会支持则有助于积极应对缓解压力;其总体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P〈0.01)。结论人口统计变量、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其差异化调节效应是影响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work stress on job burnout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female nurses and doctors in China. The participants were 947 female nurses and 685 female doctors selected from Fujian provinces by using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was used to measure quality of life; the Occupation Stress Inventory—Revised Edition was applied for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 was used to assess job burnout.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ed by different stresso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job burnout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female nurses and female doctors 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other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simultaneously.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adopt different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burnout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mong the 2 pop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resso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师职业紧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深圳市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医师(医师组)342名及后勤管理人员(对照组)356名进行调查。结果 医师组职业任务和应对资源得分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医师的主要紧张源为任务过重、任务不适和责任感。医师仅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子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医师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休闲、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结论 医师暴露于较高的职业紧张因素水平,增强个体应对能力可降低紧张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