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系统性硬化(SSC)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对116例SSC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116例中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36例,异常发生率31%。其中ST-T改变者11例(占30%);窦性心动过速者6例(占16%);束支传导阻滞者5例(占14%);窦性心动过缓者4例(占11%);房室传导阻滞者3例(占8%);低电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各2例(各占5%);窦性心律不齐者1例(占2%)。结论SSC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常见,提示应将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HD)者的心电图表现及特点。方法对40例HD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对其中32例作了心脏超声检查(DED)及血液生化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0例中有37例(92.5%)心电图异常,以左心室肥厚及ST-T改变为主,共24例(64.8%);左心房负荷过重16例(43.2%);心律失常17例(45.9%);T波高尖5例(13.5%)。结论心电图能及时观察尿毒症HD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异常改变,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兰州地区1100例中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慧  王媛  蔺婕  孙秀珍 《实用老年医学》2010,24(4):327-328,331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体检者中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方法 1100例中老年体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平卧,采用日本光电十二导心电图记录仪,采集心电图。结果 1100例中老年人群中正常心电图632例(57.45%),大致正常心电图220例(20.00%);异常心电图248例(22.54%),其中心律失常62例(5.63%),ST-T改变89例(8.09%),传导阻滞87例(7.63%),心室肥厚10例(0.90%)。传导阻滞主要发生于≥66岁组,以66~70岁组为最高;ST-T改变中≥66岁各组发生率基本相同。结论中老年干部人群中,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较高,并以传导阻滞和ST-T改变为主要类型,提示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前后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对41例CHD者手术前后和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后CHD者异常心电图率高达87.8%,手术后新发现异常心电图改变27例,占66%。结论心电图检查对CH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可以做为评价术后心肌损伤的有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85例甲亢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85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甲亢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76例(89.41%),正常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为16例(18.8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亢患者心电图改变以窦速、ST-T改变、房颤为主。结论甲亢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速、ST-T改变、房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多种非心肌梗死性Q波、ST-T改变的机制及鉴别点。方法 回顾分析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结果 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39例,急性胰腺炎6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肥厚性心肌病5例,主动脉夹层3例,心脏原发性肿瘤3例,急性肺栓塞4例,早期复极征3例,Brugada征2例,预激综合征1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胸部外伤2例。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改变29例(74.4%)、异常Q波18例(46.2%)、T波改变28例(71.8%)。结论 异常Q波、ST-T改变等心电图改变非急性心肌梗死独有特征,多种疾病也可出现心电图异常。结合临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对相关疾病的判断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不同类型异常改变的发生率及形成机制。方法选取45~55岁的围绝经期女性300例门诊体检心电图,必要时加做24 h动态心电图或参考以往资料;按绝经与非绝经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分组统计,分析心电图改变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 300例患者中异常心电图者占67.67%,以早搏及联律、心动过速和ST-T改变为主;临床合并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其心脏疾患发生率高。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以心律失常和ST-T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颅脑CT及临床表现确诊的126例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40例,出血性脑卒中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变化(ST-T变化、Q-T间期改变及心律失常等)、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109例(86.5%)发生心电图异常。脑出血组发生心电图异常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90.7%比77.5%,P〈0.05)。靠近基底节及丘脑的病变,其心电图发生异常的几率较高,分别为96.4%、92.3%。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大者(〉40ml,20~40ml)心电图异常率(96.2%,92.3%)明显高于出血量小者(〈20ml,81.0%),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多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在治疗脑部病变的同时,应加强心脏检测,一旦出现心脏损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及心电图特征改变。方法选取我院疗养期间UAP急性发作者7例,均于胸痛发作时记录心电图,并与入院时比较。结果 7例中心率变异(HRV)〈50ms者1例,50~100ms者5例,〉100ms者1例。ST段抬高6例,ST段下移1例。T波异常7例(〉2个导联)。结论 UAP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对临床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产前检查胎儿异常心电图的价值。方法:对孕18~42周的23 665例孕妇进行常规胎儿心电图检查,统计胎儿各类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结果:成功检测胎儿心电图22 908例,检测成功率96.8%,胎儿异常心电图3 540例(15.5%),按发生率高低各类心电图排名依次为胎儿心动过速(29.8%)、ST段改变(21.3%)、FQRS电压增高(19.5%)。结论:胎儿心电图检测可早期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及时反映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为孕期胎儿心律失常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者冠脉血流重建前后心电图ST-T改变规律,为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接受过冠脉旁道移植术(CABG)或冠脉支架植入术(PTCA)者154例手术前、后ST-T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前静息心电图呈持续性ST-T改变者83例(A组)、易变性ST-T改变者33例(B组)、静息心电图正常但心绞痛或运动试验诱发ST-T改变者35例(C组)、ST-T完全正常者3例(D组)。4组患者手术后观察心电图6月~3年,原有的ST-T情况维持不变者分别为76例(91.6%)、28例(84.8%)、6例(17.1%)、3例(100%)。在异常ST-T维持不变者(110例)中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者17例(15.4%)、高血压者48例(43.6%)、糖尿病17例(15.5%)、风心病2例(1.8%)、其它24例(21.8%)。结论 A组和B组多为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和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所致,部分为非特异性ST-T改变,冠脉血流重建对其影响很小;C组多为心肌缺血所致,冠脉血流重建可以使其恢复正常。心电图持续性和易变性ST-T改变不宜诊断为心肌缺血或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尤其对冠脉血流重建后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12例心电图异常患者的传导系统病理改变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传导系统(CCS)病变与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T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2例有临床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心脏标本作CCS组织学观察。结果(1)12例心电图异常者均见CCS有病变,包括有CCS脂肪浸润和(或)纤维化、淀粉样变、炎症、发育异常及出血等。(2)组织学显示急性炎症性改变者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3)组织学显示慢性退行性改变者的心电图改变复杂多样:包括慢-快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并室内分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室内传导阻滞。(4)CCS病变可有心电图ST-T改变。结论CCS病变是心律失常及心电图ST-T改变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100例颅脑外伤引发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探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100例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组对比。结果 100例中有48例重度颅脑外伤,其中27例?56%?并发心电图异常;52例轻度颅脑外伤,其中10例(19%)并发心电图异常。重度颅脑外伤组出现异常心电图的例数明显多于轻度颅脑外伤组(P〈0.05);心电图异常组出现死亡或病情恶化的例数明显多于心电图正常组(P〈0.05)。19例恶化或死亡病例中11例(57%)显示心电图异常。结论颅脑外伤者的心电图异常,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调节受损(IGR)患者临床心电图异常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经OGTT确诊的260例(IGR)患者、111例糖耐量正常(NGT)者,进行血压、血脂、BMI和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1)IGR患者组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左室肥厚劳损、期前收缩、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前分支阻滞发生率分别为36.9%(年龄校正后为33.1%)、18.5%、13.8%、11.2%、8.5%、7.3%、5.0%,明显高于NGT组(9.0%、5.4%、2.7%、2.7%、0.9%、0.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IGR组中96例心电图异常者以ST-T改变和左室肥劳损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0%和38%);(3)IGR患者合并高血压和合并血脂异常组左室肥厚劳损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4)60岁和70岁年龄段组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最高。结论心电图异常改变与糖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5例癫痫患儿(癫痫组)及同期84例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的心电图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异常心电图:癫痫组检出30例(35.29%),正常组检出5例(5.9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癫痫患儿心电图改变以房性早搏(9.4%)、ST-T改变(5.9%)、传导阻滞(5.9%)、室性早搏(4.7%)为主。结论:癫痫患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扩张性心肌病(DCM)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83例DCM病人和86例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分析参数包括QRS时限,RV5电压,异常QRS波切迹,异常Q波,心律失常,及ST-T改变。83例扩心病人按QRS时限分为A组(41例,QRS时限〈0.10秒)、B组(14例,0.10秒〈QRS时限〈0.12秒)、C组(20例,QRS时限〉0.12秒),比较各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情况及左、右室内径差异。结果:与健康体检者比较,DCM病人QRS时限明显增宽[(0.086±0.02)比(0.119±0.04)],RV5电压明显减低[(1.58±0.51)比(1.08±0.72)],异常QRS波切迹(5.8%比54.1%)、异常Q波(1.4%比23%)、心律失常(2.9%比67.2%)及ST-T改变(7.2%比100%)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0.01)。DCM患者A、B、C组中,心功能II级,C组显著少于A组(20.0%比48.1%),左室舒张内径C组显著大于A组[(7.03±0.67)mm比(5.68±0.58)mm,P〈0.05]。结论:扩心病患者心电图有显著改变,QRS时限与心功能及左室内径有一定关系,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ACH)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选择800例既往元器质性心脏痛的ACH者行心电田检查.结果800例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为77.6%.按病变部位统计:脑干、小脑、丘脑、基底节、蛛网膜下腔、脑叶,异常改变发生率分别为100%、90.3%、89%、88.4%、84.3%、44.5%。按出血量统计:出血量在10 ml以下、11-20ml、21~30ml、31-40ml、41-50ml、51-60ml、61ml以上,其异常改变发生率分别为:100%、100%、97.1%、93.1%、80.3%、76.4%、42.1%。结论ACH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有类似急性心梗的改变。ACH者的心电困改变呈可逆性,常随临床症状的缓解而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者心电图特点。方法对96例DCM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DCM者的心电图均有异常:异位搏动和异位心律72例(占75%),房室肥大69例(占72%),传导阻滞58例(占60%),ST-T改变40例(占42%),心率改变26例(27%),QRS波低电压15例(占37.5%),异常Q波15例(占37.5%),QT间期延长7例(占17.5%)。结论I)CM的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心电图检查无创、简便、经济、快捷。可作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孕妇心电图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20例妊娠晚期孕妇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与正常体检妇女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应处理。结果观察组:1120例妊娠晚期妇女异常心电图425例,占37.9%,心肌酶异常(任一项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为异常,以下同)者26例,占心电图异常者的6.1%;对照组:正常体检妇女异常心电图83例,占8%,心肌酶异常者6例,占心电图异常者的7.2%。两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对照组心肌酶异常发生率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大部分为生理性变化,无症状者无须特殊处理,给予休息、吸氧,可以纠正,对有症状且心肌酶谱异常者需积极寻找病因给予及时、适当的对症对因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家系分布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诊断为NVM患者中19例为先症者,对其三代直系亲属和部分二代直系亲属共98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收集病史、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 在四个家系中,诊断为NVM患者9例,呈家族分布;其余15例先症者亲属中未发现NVM患者,但2例先症者三代亲属中有早发心脏病去世者.家族分布与散发病例的临床表现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部分NVM患者呈家族聚集分布,符合性连锁遗传特征;对VNM先症者行超声心动图家系调查,有利于发现VNM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