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缺血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后第 1、2、5天患者血清中sICAM 1、sVCAM 1水平 ,同时测定第 2天血糖水平。结果 :发病后 2 4小时内患者血清中sICAM 1、sVCAM 1水平即开始升高 ,分别为 2 6 6 .2 8± 6 2 .16ng/ml、6 87.19±356 .76ng/ml;第 2天明显升高 2 85.77± 6 8.4 3ng/ml、990 .79± 36 8.36ng/ml;第 5天又有所下降 ,分别为 2 6 3.6 0± 87.82ng/ml、977.70± 384 .16ng/ml,但仍高于对照组。发病后第 2天血糖水平与sICAM 1水平升高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脑缺血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水平均升高 ,表明ICAM 1和VCAM 1可能参与了脑缺血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 6、8(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5 8例内异症患者和15例非内异症患者 (对照组 )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 -6、IL -8、TNF -α的含量 ,并分别与R -AF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分别为 :3 2 .77± 15 .2 3 pg/ml;12 6.79± 184.5 5 pg/ml)、IL -8(分别为 :5 3 .3 9± 43 .45pg/ml;15 5 .66± 190 .99pg/ml)、TNF -α(分别为 :3 1.0 9± 19.2 9pg/ml;3 5 .92± 2 2 .0 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 :17.5 9± 4.97pg/ml、18.15± 6.3 8pg/ml、11.15± 3 .71pg/ml;腹腔液 :2 1.5 1± 8.44 pg/ml、2 0 .15± 6.3 8pg/ml、12 .5 3± 7.15 pg/ml) (P <0 .0 1) ,且Ⅲ~Ⅳ期浓度升高。除腹腔液中IL -8外 (P >0 .0 5 )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IL -8、TNF -α的浓度与R -AFS评分均呈正相关。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IL -6、IL -8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清 (P<0 .0 1~ 0 .0 5 ) ,而腹腔液中TNF -α的水平与血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 -6、IL -8、TNF -α是血清和腹腔免疫动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 )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 5 0例门脉高压患者 (其中 2 0例伴腹水形成 )、5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GFβ1 和 TNFα的检测。 结果 对照组血清 TGFβ1 和 TNFα为 12 .32± 3.2 9ng/ml,94.74± 49.30 pg/ml,门脉高压组分别为 19.2 1± 5 .87ng/ml,140 .85± 5 3.47pg/ml(P<0 .0 5 ) ;门脉高压伴腹水者为 18.44± 5 .89ng/m l,16 7.34± 38.6 2 pg/ml,不伴腹水者为 2 0 .6 8± 6 .73ng/ml,10 1.5 4± 2 8.2 4pg/m l,两者比较 TGFβ1 差异无显著性 ,而有腹水者 TNFα高于无腹水者 (P<0 .0 5 )。 结论  TGFβ1 和 TNFα水平升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水平及其与总胆红素关系 ,探讨其病理机制。方法 :选取 17例脑梗塞伴有高血压患者 ,应用ELISA法测定发病后第 1、3、7、14天时血清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的含量 ,并与血清总胆红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塞发病后第 1、3、7、14天时间组的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分别为 16 2 5± 2 2 3ng/ml、172 5±2 2 1ng/ml、194 9± 2 11ng/ml、15 5 9± 2 0 8ng/ml,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脑梗塞发病后第 1天到第 7天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水平呈上升趋势 ,之后下降 ;血清胆红素的升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应激性保护措施 ,其值的增加可能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明友 《中国热带医学》2001,1(4):376-377,378
目的 探讨IL -8在乙脑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6 6例乙脑患儿血及脑脊液中IL -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IL -8在不同病型的乙脑患者血及脑脊液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极重型 (血清 :7 6 7± 11 6 5ng/ml ,脑脊液 :3 12± 0 0 2ng/ml) >重型 (血清 :3 5 7± 1 70ng/ml,脑脊液 :2 89± 0 71ng/ml) >普通型 (血清 :2 2 8± 2 34ng/ml ,脑脊液 :1 77± 0 19ng/ml) >轻型 (血清 :1 81± 0 0 1ng/ml,脑脊液 :1 0 3± 0 0 1ng/ml) ,并在恢复期逐渐下降。同一型的血清和脑脊液中IL -8水平比较 ,前者高于后者 ,但统计学未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IL -8作为炎症细胞的趋化因子与乙脑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血及脑脊液中IL -8水平的检测对判断病情轻重 ,指导临床用药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测定血清IL—6和TNF—α在Graves眼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Graves眼病 (G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GO患者、无眼病的Graves病 (GD)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IL -6和TNF -α浓度。结果 :GO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分别为 (3 14 .7± 15 1.8)pg/ml和 (787.4± 110 3 .5 ) pg/ml明显高于GD患者的水平 (174.7± 5 0 .3 ) pg/ml和 (5 97.9± 40 0 .0 ) pg/ml(P <0 .0 1,P <0 .0 5 )。G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GO病人血清IL -6和TNF -α浓度呈正相关 (r =0 .45 ,P <0 .0 1)。结论 :IL-6和TNF -α在GO发病机制中可能是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孕晚期血清内瘦素及白介素 1- β(IL- 1β)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及放射免疫法检测 35例妊高征患者 (中度组 15例 ,重度组 2 0例 )和 35例年龄、孕前体质指数 (BMI)及孕周与其相匹配的血压正常的孕妇 (对照组 )血清瘦素及 IL- 1β水平。结果 :妊高征患者血清内瘦素水平 :中度为 (34.79± 2 .0 8) ng/ml,重度为 (4 2 .19± 2 .2 0 ) ng/m l,较对照组 (2 5 .2 8± 1.98) ng/m l明显升高 (P<0 .0 1) ,IL - 1β水平 3组无差异 (P>0 .0 5 ) ,分别为 (0 .11± 0 .0 4 ) ng/ml(正常 )、(0 .19± 0 .0 3) ng/ml(中度妊高征 )、(0 .13± 0 .0 4 ) ng/ml(重度妊高征 ) ,瘦素及 IL - 1β的水平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重度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浓度显著高于中度妊高征组 ,而 IL- 1β水平 3组无差异且与瘦素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门静脉高压症(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患者(其中20例伴腹水形成)、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GFβ1和TNFα的检测。结果对照组血清TGFβ1和TNFα为12.32±3.29ng/ml,94.74±49.30pg/ml,门脉高压组分别为19.21±5.87ng/ml,140.85±53.47pg/ml(P<0.05);门脉高压伴腹水者为18.44±5.89ng/ml,167.34±38.62pg/ml,不伴腹水者为20.68±6.73ng/ml,101.54±28.24pg/ml,两者比较TGFβ1差异无显著性,而有腹水者TNFα高于无腹水者(P<0.05)。结论TGFβ1和TNFα水平升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 (施他宁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和 TNF︿水平的影响。方法  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采用施他宁治疗 (治疗组 ) ,B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 (对照组 ) ,于第 1~ 7天抽血测定血清淀粉酶、血浆内毒素和 TNF︿。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一天的血浆内毒素 (A/ B组 :0 .95± 0 .2 2 / 0 .96± 0 .2 7IU/ ml)和 TNF︿水平 (A/ B组 :0 .87± 0 .2 7/ 0 .86± 0 .2 1 ng/ ml)均明显高于健康人 (内毒素 /TNF︿:0 .1 1± 0 .0 3 IU/ ml/ 0 .0 4± 0 .0 2 ng/ ml) ;治疗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血浆内毒素和 TNF︿水平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及血浆TNF︿水平升高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肯定 ,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和 TNF︿水平下降均明显快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免疫异常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时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变化 ,并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 )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方法 实验选用 SD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 (n=6 )、急性胰腺炎组 (采用开腹胰管注射 5 %牛黄胆酸钠 1.0 m l/ kg诱导急性胰腺炎 ,不治疗 )和生长抑素治疗组 (胰腺炎诱导成功后 0 .5小时静脉注射思他宁 2 0μg/ kg)。后两组动物分别在术后 2小时 (n=6 )、6小时 (n=6 )和 2 4小时 (n=8)处死抽血 ,用 Bioassay法检测血中炎症性细胞因子 IL - 1、TNFα和 IL - 6 ;用 EL ISA检测血中抗炎症性细胞因子 IL - 10和 TGF-β;作血清淀粉酶及胰腺湿重测定。结果 对照组血中 IL - 1为 0 .5 6± 0 .0 6 ng/ m l,TNFα为 2 3.5 0± 1.871IU / m l,IL - 6为 6 9.0±6 .40 IU/ m l,IL- 10为 32 .0 5± 14.87pg/ ml,TGF- β为 6 6 .4± 13.2 0 pg/ ml。急性胰腺炎组成模后 2 4小时其血中 IL-1为 1.15± 0 .13ng/ m l,TNFα为 5 5 .33± 12 .79IU/ m l,IL- 6为 12 7.17± 13.91IU/ ml,IL- 10为 6 8.13± 19.90 pg/ml,TGF- β为 10 3.77± 2 8.95 pg/ m 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 .0 5 )。生长抑素治疗组在生长抑素治疗后2 4小时 ,其血中 IL- 1为 0 .83± 0 .12 ng/ m l,TNFα为 33.0 0± 7.40 I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 HCV- RNA NS5 酶切分型法检测 4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IL - 2、TNF及 HCV基因型 ,并以 2 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显示 :HCV基因型 型的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 (显效率 2 3% )差于 型(显效率 80 % ) (P<0 .0 5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无效组 IL- 2水平 [(2 .5 3± 0 .5 7) ng/ ml]低于显效组 [(3.6 8± 0 .84) ng/ ml](P<0 .0 5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显效组 TNF水平 [(3.15± 0 .77) ng/ ml]与无效组[(3.47± 1.10 ) ng/ ml]相仿 (P>0 .0 5 )。提示 :HCV基因型及 IL - 2可能影响干扰素的疗效 ;TNF不影响干扰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新生猪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 3)的变化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方法 取 3日龄健康新生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HIBD组 ,在 HIBD成模后 1、2 4、48及 72小时采集静脉血 ,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 IGF- 1和 IGF-BP- 3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IBD后 72小时 ,HIBD组血清 IGF- 1和 IGFBP- 3水平 (分别为 34 .31± 1.91ng/ ml和 1118.17± 6 8.2 0 ng/ 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39.5 1± 4.96 ng/ ml和 130 1.75± 138.41ng/ ml) (P<0 .0 5 ) ;HIBD后 72小时组血清 IGF- 1水平 (34 .31± 1.91ng/ m l)显著低于 HIBD后 1、2 4和 48小时组(分别为 38.2 9± 4.5 5 ng/ m l,39.14± 2 .32 ng/ ml和 38.2 8± 3.6 7ng/ m l) (P<0 .0 5 )。HIBD后 72小时组血清 IGF-BP- 3水平 (1118.17± 6 8.2 0 ng/ ml)也明显低于 HIBD后 48小时组 (1312 .83± 16 4.97ng/ m l) (P<0 .0 5 )。结论 HIBD后 72小时 ,新生猪血清 IGF- 1和 IGFBP- 3明显下降 ,推测这可能与组织对 IGF- 1的需求增加、IGF- 1的重新分布、生长激素轴的中枢性抑制以及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血白细胞介素 -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 - 1(ET1 )含量与肺功能关系。 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技术测定 COPD急性期 2 6例、缓解期 2 0例和健康对照组2 0例血 IL - 8、TNFα和 ET1 含量 ,并测定肺功能。 结果  COPD急性期 IL - 8含量 (2 48.2 0± 78.3pg/ ml) ,TNFα含量 (36 .78± 5 .2 1pm ol/ L ) ,ET1 含量 (75 .2 1± 7.42 ng/ L )显著高于缓解期 (110 .4± 39.2 ,2 8.2 4± 4.16 ,16 4.2 3± 7.2 4,P<0 .0 1)和对照组 (2 6 .70± 16 .2 0 ,14.70± 6 .95 135 .11± 9.81,P<0 .0 1)。缓解期和对照组 IL - 8、TNFα、ET1 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IL - 8含量与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 % )、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MMEF)呈负相关 (r=- 0 .6 2和 r=- 0 .5 6 ,P<0 .0 1)。 TNFα含量和 FEV1 %、MMEF呈负相关 (r=- 0 .71和 r=- 0 .6 3,P<0 .0 1)。 ET1 水平和 FEV\- 1% ,MMEF呈负相关 (r=- 0 .81,r=- 0 .82 ,P<0 .0 1)。 结论 IL- 8、TNFα、ET1 和 COPD发病有关 ,并影响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猪后肢皮肤撕脱伤后TNFα和IL-1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TNFα和IL 1在皮肤撕脱伤后早期继发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在猪后肢形成 12cm× 4cm撕脱皮瓣 ,不同时间取皮肤并抽取静脉血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技术和3[H] TdR掺入法 ,检测血浆和皮肤中TNFα的含量和血清IL 1活性。结果 血浆和皮肤中TNFα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3d分别为 (415± 2 4)、(2 98± 18.5 )ng·L-1;血清中IL 1的活性 3d时也增高明显 (P<0 .0 5 ) ,为 (2 .5 9± 0 .85 )。结论 血浆、皮肤内TNFα和血清IL 1含量和活性变化在诱导、加重皮肤撕脱伤后继发组织坏死和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白细胞介素 -8(IL -8)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3 0例哮喘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 -1和IL -8。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sICAM -1和IL -8明显高于缓解期哮喘患者及对照组〔sICAM分别为 (3 47 81± 81 2 3 ) μg/L ,(2 2 4 85± 17 1) μg/L ,(2 0 4 5 5± 2 7 43 ) μg/L ,P =0 0 0 0 ;IL -8分别为 (2 6 78± 16 19)ng/L ,(5 3 8± 4 7)ng/L ,(3 63± 0 5 3 )ng/L ,P =0 .0 0 0〕 ,而缓解期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和白细胞介素 -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 (CT)相关性不孕患者体内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 (C -hsp60 )抗体、抗精子抗体(ASAb)、白细胞介素 1 (IL - 1 )、白细胞介素 6(IL - 6)、白细胞介素 8(IL -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和γ -干扰素 (IFN -γ)的水平及作用。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CT检测 ,MIF测定抗CT主要外膜蛋白(MOMP)抗体IgG滴度 ,Westernblot测定C -hsp60抗体的存在以及ELISA测定血清中IgG型ASAb及输卵管液中IL - 1、IL - 6、IL - 8、TNF -α、IFN -γ的含量。结果 CTDNA阳性者 68例 ,其中 57例 (83 .8% )出现C -hsp60抗体 ,CTDNA阴性者 1 72例 ,其中 64例 (37.2 % )亦出现此抗体。不孕组 (A +B)AS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不孕A组与B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2 2 ,P >0 .0 5)。不孕A组输卵管液中IL - 1、IL- 6、IL - 8、TNF -α、IFN -γ的含量分别为 (1 1 83± 2 0 4 )ng L、(70 6± 60 2 )ng L、(787± 40 3)ng L、(1 82± 44)ng L、(2 2 1± 45)ng L ,高于对照组 (556± 1 1 2 )ng L、(2 31± 1 67)ng L、(2 38± 99)ng L、(1 2 6± 37)ng L、(1 99± 69)ng L(P均 <0 .0 1 )。结论 宫颈分泌物CT检测阴性者不能排除输卵管、盆腔等深部CT感染 ,C -hsp60抗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IL-1β,IL-6含量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郭峰  屈秋民  韩建峰  乔晋  杨华  武成斌 《医学争鸣》2004,25(16):1496-1498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血清IL 1 β,IL 6水平的变化 ,及其与AD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严格按照1∶1配对的原则选择AD患者、健康老人各 2 8例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 1 β ,IL 6含量 .结果 :血清IL 1 β含量AD组(2 4± 1 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NC)组 (7± 5ng/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而血清IL 6含量AD组 (4 9± 2 3ng/L)虽高于NC组 (4 4± 2 3ng/L)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不同严重程度AD组之间血清IL 1 β,IL 6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AD患者血清IL 1 β水平高于正常对照 ,可能与AD脑内炎症反应有关 .而外周IL 6水平与AD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IL - 18水平与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早期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住院的 3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血清IL - 18进行检测 ,比较其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治疗前后有效组及无效组中的水平差异。结果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早期患者血清IL - 18水平为 2 6 9 84± 18 91pg/ml,明显高于健康献血组 84 93± 2 5 9pg/ml(P <0 0 1) ;有效组血清IL - 18水平由治疗前 188 5 7± 2 3 99pg/m1下降到治疗后的 14 3 0 2± 13 81pg/ml(p<0 0 1) ,而无效组血清IL - 18水平由治疗前 2 17 77± 2 6 5 2pg/ml上升至治疗后的 30 9 91± 2 9 36pg/ml(P <0 0 1) ;治疗前后无效组血清IL - 18水平分别为 2 17 77± 2 6 5 2pg/m1和 30 9 91±2 9 36pg/ml较有效组分别为 188 5 7± 2 3 99pg/ml和 14 3 0 2± 13 81pg/ml明显高 (P <0 0 1)。结论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早期患者血清IL - 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献血组 ;血清IL - 18水平较低者及经治疗后IL - 18水平下降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对全身麻醉引起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增高的改善作用。方法 雄性成年Wistar大鼠 4 0只 ,平均分两组。一组生长激素 (Saizen) 1U/kg ,皮下注射 ,连续 3日 ;对照组生理盐水 1ml/kg。腹腔苯巴比妥麻醉后腹主动脉插管。测血TNFα0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 4时相值。结果 对照组TNFα2 60 80±69 2 1ng/ml,2 4 0 4 1± 7 5 2ng/ml,2 4 5 2 8± 4 0 2 8ng/ml;生长激素组分别为 12 0 4 2± 3 0 72ng/ml,10 0 4 3±2 0 5 2ng/ml,13 0 5 2± 3 0 4 6ng/ml。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生长激素对全身麻醉引起TNFα增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HPV感染者Th1/Th2细胞漂移情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考察HPV感染者T细胞亚群的漂移状态。方法 :我们采用ELISA法 ,对 5 0例HPV感染者和 5 0例正常人群的血清中的IL - 2、IFN -γ、IFN β、IL - 4、IL - 5、IL - 1 0进行了测定。结果 :HPV感染者血清中IL - 2、IFN -γ、IFN - β、IL - 4、IL - 5、IL - 1 0分别为 2 0 8.4± 2 1 .3、1 0 3.3± 2 3.8、1 1 8.4± 2 9.5、1 74.5± 43.4、1 2 8.4± 2 8.8、2 5 4 .5± 34.3;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2 88.8± 2 4 .0、1 94.8± 5 4 .2、365 .6±87.5、1 64.5± 33.4、1 1 9.4± 30 .1、1 75± 2 6.2ng/L。HPV感染者血清中IL - 2、IFN -γ、IFN - β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配对资料t检验确定P <0 .0 1 ,HPV感染者血清中IL - 4、IL - 5比正常对照组略高 ,但统计处理 ,P >0 .0 5 ,无显著差异 ,感染者IL - 1 0高于对照组 ,统计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PV感染者血清的IL - 2、IFN -γ、IFN - β低于对照组 ,说明其Th1细胞降低 ,IL - 1 0水平增高 ,其抑制了Th0Th1分化 ,从而导致HPV持续感染和严重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