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秋英  呼健 《铁道医学》2001,29(1):31-32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的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之间的相关怀以及MRI、MRA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和(或)体征的老年病人作MRI和MRA检查,从其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MRI显示38例脑实质改变(脑梗死、出血、腔隙性梗死,皮层下缺血灶),1例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左侧小脑半球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不典型小脑扁桃体疝,MRA显示40例有血管病变(动脉狭窄、闭塞、分支减少),结论 脑血管病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最常受累的血管是大脑中动脉。MRI和MRA联合检查可同时显示脑实质和脑血管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20例早期脑梗死的MRI和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有脑MRISE序列和3D-TOFMRA。发病后2h~6hMRI检查者26例,7h~72hMRI检查者94例。结果:120例早期脑梗死中,SE序列发现病变109例,呈长T1和长T2信号,其中大面积梗死41例,腔隙性梗死68例。MRA发现血管异常106例,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结论:MRI和MRA联合使用能提高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SE序列扫描可漏检部分早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MRI和MRA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MRI、MRA以及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脑梗死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T1WI、T2WI以及3D-TOF MRA对32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32例患者MRI均发现病灶,呈类圆形、梭形、不规则形、扇形等,为长T1、长T2信号,MRA发现血管异常29例,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结论MRI及MRA为无创伤性显示脑血管的有效方法,提高对脑梗死常规MRI、MRA典型征象的认识,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MRA后处理方法,可以科学地指导临床溶栓治疗,并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烟雾病MRI和MRA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及MRA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烟雾病患者的MRI、MRA表现。结果:34例MR平扫T2WI显示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流空信号影变细、消失;14例显示脑底异常血管影。36例MRA均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颈内动脉C1段及双侧大脑中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大脑前动脉A1段受累18例,大脑后动脉D1段狭窄12例;24例大脑后动脉分支增多。结论:MRI和MRA结合反映了烟雾病的病理改变,可作为该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MRA与MRI诊断烟雾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A及MRI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例烟雾病的MRA及MRI表现,MRA采用3D-TOF法.结果 MRA对颈内动脉、脑底动脉环的闭塞或狭窄,脑底异常血管网及侧支循环均显示良好.MRI可见大脑半球多发脑梗塞、脑软化和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等,以及脑底血管流空效应消失或减弱,侧支血管形成点状、蚓状低信号等.结论 MRA与MRI能同时显示脑内病变和血管性病变,MRA是一种先进的血管成像技术,它无创、诊断准确性高,可以代替血管造影诊断烟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MRI)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脑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到我院就诊疑似脑血管畸形患者86例,其中经过确诊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MRA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MRA及两者结合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效能,统计MRI、MRA及两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MRI分型与MRA表现二者的相关性。方法:77例经临床证实的SAE患者,对其进行MRI平扫及MRA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表现脑白质不同程度缺血性脱髓鞘改变,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呈高信号,其中影像学Ⅰ型30例、Ⅱ型33例、Ⅲ型14例。并伴有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MRA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轻度25例、中度31例、重度21例。结论:MRI和MRA可早期明确显示SAE范围大小和动脉硬化程度,但本组资料所示影像学分型与MRA所见的动脉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缺乏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上TOF MRA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200例患者的头颈MRI+MRA加主动脉弓MRA联合扫描(以下简称主动脉弓上MRA)资料.结果 61例患者血管未见异常,7例仅发现一侧椎动脉细小,其余132例患者发现299处血管狭窄闭塞.颅外血管狭窄占33.4%(100/299),颅内血管狭窄占66.6%(199/299);发现颈动脉系统病变占67.6%(202/299),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占32.4%(97/299);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率高,约43.1%(129/299);发现无症状动脉瘤3例.结论 主动脉弓上MRA可以及时发现脑血管狭窄,特别是及时发现颅外段严重病变,为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1例,行MRI、MRA检查,分析MRI、MRA表现,并与DSA进行比较。结果36个动脉瘤,MRA发现33个,敏感性91.7%。MR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DSA、手术基本一致。MRI、MRA、DSA显示瘤腔内血栓分别为13、8、13个,MRA、DSA显示瘤颈分别为26、29个。结论MRI可显示脑组织全貌,对动脉瘤腔内血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RA能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两者结合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9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磁共振(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DWI、MRA多种技术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面积大小与血管的关系。结果:DWI对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检出率为100%,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出率为0,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大脑皮层下斑点状缺血灶检出最敏感。结论:DWI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联合MRA可准确评估颅内血管情况,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罗莉丽  王长龙 《海南医学》1999,10(4):234-235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的MRI和MRA特征,评价MRI与MRA对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脑动静脉畸形常规MRI和MRA扫描,使用超导1.0TMR机,MRI采用SE序列T1W成像,TurboSE序列T2W成像,MRA采用三维TOF法,结果:MRI上13例沮晰显示蜂太无信号区,MRA上15例均立体显示大小不等的血管团状结构,13例显示供血动脉,10例显示引流静脉,2例因血肿遮盖使供血动脉和引  相似文献   

13.
MRI不同扫描序列和MR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FSE序列、FLAIR序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3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其中超急性期18例,急性期45例。全部患者均行脑MRI FSE序列、FLAIR序列、DWI和3D TOF MRA检查。结果。1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的DWI阳性检出率为100%,FSE序列、FLAIR序列和MRA的阳性检出率分圳为0%、27.8%和83.3%;45例急性期脑梗死的DWI、FSE序列、FLAIR序列和MR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0%、86.7%、91.1%和80.0%。结论。在早期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方面.DWI优于FSE序列、FLAIR序列和MRA;FLAIR序列优于FSE序列,对皮层和脑室旁病灶显示更佳;MRI和MRA联合使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慢性期行MRI扫描 ,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其中 9例同时行增强MRA。结果  18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诊断为Ⅰ型 4例 ,Ⅱ型 8例 ,Ⅲ型 6例 ,18例均显示了真假腔及内膜瓣 ,其中两例为多发假腔 ,18例中 12例显示了真假腔之间的破口 (占 6 7% )。有 3例为多发破口。 10例显示主动脉夹层有附壁血栓形成 (占 5 6 % )。结论 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且无创伤性 ,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3D TOF MRA与3D CE-MRA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MRA)和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DTOFMRA检查150例;其中9例进行3D CE-MRA检查,对比剂Gd-DTPA,0.2mmol/kg,采集的源图像进行三维最建。常规MRI包括横断面T1WI,T2WI,矢状面T1WI。结果:颅内血管显示正常56例,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46例、动脉瘤22例,动静脉畸形(AVM)21例,颁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3例,烟雾病2例。结论:3DTOFMRA和3DCE-MRA能无创、快速、有效、准确地诊断脑血管病,可作为脑血管病的筛选和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及其他方法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颅内动脉瘤得到了诊断。在上述的成像方法中,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它能够显示出动脉瘤的细节以及动脉瘤与脑的位置关系,并且MRI技术已经成为对有可疑动脉瘤的病人进行评估的一线成像技术。另外,MRA技术由于能够显示脑部的动静脉,因此,同样也可以显示颅内动脉瘤。目前,MRI技术和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颅内动脉瘤治疗后观察和颅内动脉瘤炎诊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2009-2011年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对MRI技术和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优点及不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Moyamoya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例患者均行MRI及MRA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焙果:MRI显示脑梗死8例,脑出血1例,1例MRI未见异常。MRA表现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均伴有脑底部异常血管网(Moyanloya vessel)形成。结论:MRA是诊断Moyamoya病的一种准确有效的非创伤性的影像学方法,并适用于儿童及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和对Moyamoya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8.
赵瑞  李建  袁翠平  梁定 《现代医学》2014,(9):1022-1025
目的:通过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的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图像分析,探讨高场强MRI在诊断本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3.0T MRI、MRA图像资料,其中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对比分析其MRA图像与DSA图像。结果:3.0T MRI平扫图像除能明确显示烟雾病患者的脑内缺血、梗死灶及微小出血灶,亦可显示患者狭窄或闭塞血管的流空信号减弱或消失,也可清晰显示两侧基底节区侧支循环血管的流空信号;3.0T MRA图像能有效显示颅内血管的狭窄或闭塞,还可显示异常烟雾状血管网。DSA图像能更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的狭窄、闭塞、烟雾状血管以及更多的细节。结论:高场强MRI及MRA可清晰显示成人烟雾病的脑实质及血管病变,可作为烟雾病的首选筛查或诊断方法,也可作为临床随访及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在显示细节方面如烟雾血管、侧支循环血管等DSA仍优于MR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TOFMRA与MRI联合应用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且资料齐全的1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A、MRI资料。MRA采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MRI采用SET1WI、T2WI成像。结果 18例患者共计21个病灶,3D-TOFMRA显示19个病灶,MRI显示17个病灶,3D-TOFMRA联合MRI则全部显示病灶并确诊。结论 3D-TOFMRA与MRI联合应用可极大地提高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及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8例误诊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MRA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对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及MR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分析8例手术病理证实误诊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资料,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MRA检查。结果7例误诊为脑膜瘤,1例误诊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幕上7例,幕下1例;全部均呈分叶状,实质部均呈T1、T2中等、稍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实质部均呈持续性明显强化;MRA示瘤灶有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分支参与供血;7例有大小不等囊变;6例瘤内或瘤周见流空的血管影;6例窄基底与邻近硬脑膜相连,7例与硬脑膜呈锐角相交;2例出现“脑膜尾征”;6例见瘤周水肿。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A表现有助于与脑膜瘤鉴别,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