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荔枝核复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分成四组:治疗1组、治疗2组、模型组、正常组,前3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四氧嘧啶按220mg/kg体重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一次,5d血糖升高稳定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分别用中药和盐酸二甲双胍灌胃治疗,模型组、正常组为对照组,测定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血糖含量。实验结束,从眼球取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模型组、正常组的血糖含量,造模前依次为(6.37±0.75)、(5.59±1.23)、(6.27±0.93)、(5.87±0.98)mmol/l,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5d血糖为(13.42±3.49)、(14.80±3.63)、(15.97±6.30)、(7.94±1.15)mmol/l,造模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和〈0.01,差异显著,造模组明显高于造模前;治疗后7d血糖为(9.41±5.09)、(8.34±1.73)、(13.96±6.03)、(6.60±1.05)mmol/l,治疗后有明显下降;甘油三酯各组分别为(1.47±0.50)、(1.69±0.49)、(1.84±0.42)、(1.92±0.45)mmol/l,治疗1组降低明显,治疗2组也有一定程度降低。总胆固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治疗1组、治疗2组血糖、甘油三酯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探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用四氧嘧啶和链佐霉素分别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链佐霉素组造模前小鼠高脂高糖喂养。小鼠分两组:一组单独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一次;二组用链佐霉素单独腹腔注射,小剂量多次;每组还设一个正常组作对照,测定造模前、后血糖含量及结束时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结果一组、二组造模前、后血糖含量依次为:(5.95±0.48)、(13.38±4.35);(6.06±0.60)、(12.98±3.34)(;mmol/L),两组前后比较均为P〈0.01,差异明显;正常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差异;一组、二组(每组包括正常组和模型组)总胆固醇(TC)分别为(2.81±0.40)、(2.60±0.47);(2.29±0.39)、(2.87±0.53()mmol/L)(二组前后比较P〈0.05,差异明显);一、二组造模成功率分别为51.4%、60.6%;死亡率分别为14.3%和5.7%;血清甘油三酯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方法造模均成功,造模后血糖均明显升高,但使用链佐霉素造模成功率高于使用四氧嘧啶,且总胆固醇升高较明显,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钨酸钠对泊洛沙姆407诱导的高血脂昆明小鼠模型血脂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给予钨酸钠(100或200mg/kg)灌胃,连续3 d,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泊洛沙姆407 0.3 g/kg,于注射后的4、24及48 h,取血测定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注射泊洛沙姆407后24 h血样同时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的甘油三酯(6.30±0.87)mmol/L相比,泊洛沙姆407腹腔注射4 h后,诱导昆明小鼠出现明显的高甘油三酯血症(233.99±37.94)mmol/L,预先给予钨酸钠处理,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低剂量钨酸钠组:(207.13±29.85)mmol/L;高剂量钨酸钠组:(131.50±46.07)mmol/L,P〈0.05],此作用可持续到造模后的48 h。造模后的24 h,钨酸钠的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最明显[对照组:(6.07±0.70)mmol/L;低剂量钨酸钠组:(3.04±0.40)mmol/L;高剂量钨酸钠组:(1.81±0.40)mmol/L,P〈0.05]。造模后的24 h,预处理钨酸钠能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照组:(1.97±0.40)mmol/L;低剂量钨酸钠组:(2.70±0.42)mmol/L;高剂量钨酸钠组:(3.73±0.81)mmol/L,P〈0.05]。【结论】钨酸钠对于泊洛沙姆407诱导的高血脂昆明小鼠模型具有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中药荔枝核提取液对其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方法选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即治疗组、模型组、正常组,后两组用四氧嘧啶建成模型,48小时后测空腹血糖,接着治疗组用中药荔枝核提取液灌胃治疗,时间7天。结果实验前后体重3组(治疗组、模型组、正常组)分别是(X±s):2540±155、28.10±180、2733±1.37、和21.40±1.37、2343±273、2733±075(g);造模前、后和实验结束时的空腹血糖3组分别为:治疗组2.84±054、10.78±4.83、5.03±3.99,模型组2.90±0.70、10.80±4.71、10.46±3.19,正常组3.66±1.37、4.28±0.65、5.11±0.41(mmol/L);实验结束时甘油三脂分别为066±0.23、0.92±039、079±0.23(mmol/L),尿素分别为10.06±458、13.93±383、9.23±134(mmol/L);总胆固醇分别为2.53±0.43、199±029、194±0.21(mmol/L)。结论造模组造模后血糖明显升高,成功率为708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有明显的降低,尿素、甘油三脂也低于非治疗的模型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 4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胰高血糖素的测定,并与同期住院36例非肝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均正常,分别为(5.0±2.8)mmol/L和(4.9±1.9)mmol/L(P〉0.05);餐后2h,肝硬化组血糖为(10.4±5.2)mmol/L,对照组血糖为(7.8±2.2)mmol/L,肝硬化组血糖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空腹血清胰岛素均正常,分别为(17.2±6.3)Um/L和(10.2±7.0)Um/L(P〉0.05);餐后2h,肝硬化组胰岛素为(55.9±11.2)Um/L,对照组胰岛素为(35.7±12.2)Um/L,肝硬化组胰岛素升高更为明显(P〈0.05)。肝硬化患者胰高血糖素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256.14±76.1)ng/L和(67.9±26.6)ng/L(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糖代谢异常,且随肝功损害加重,胰高血糖素增高,提示胰岛素抵抗参与其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凤莹  张晓蕾  刘艳文  李前文 《海南医学》2013,24(22):3289-3291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研究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昆明种小白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每组10只.采用一次性大剂量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方法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剂量为70 mg/kg,灌胃量为0.1 ml/l0 g,1次/d,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0d后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体重减轻,进食量、饮水量增加,血糖升高,吡格列酮组较模型组体重增加,进食量、饮水量减少,血糖降低.吡格列酮组TC(4.6± 1.5) 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18.1 ±0.5) mmol/L(P< 0.05);吡格列酮组TG(1.4±0.4) 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3.2±0.4)mmol/L(P<0.05).比格列酮组HDL-C(1.2±0.2) mmol/L,高于模型组(1.1±o.2)mmol/L(P> 0.05).结论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抑制其体重的下降,对进食量、饮水量等有明显的改善,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中TG、TC,升高血中HDL-C等有关.这也可能是吡格列酮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四项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血脂四项水平进行测量,并与120例健康人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总胆固醇为(4.52±1.05)mmol/L、甘油三酯(1.83±0.8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28±0.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03±0.75)m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血脂四项检查,能够有效地监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刘巨华  刘俊  丁波东  李政 《中外医疗》2012,31(30):32+34-32,34
目的探索我国男女冠心病的发病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来该院就诊的1 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3例,女527例。对冠心病患者都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及作相应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凝血酶方法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另外采用标准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男女间糖尿病的患病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冠心病的年龄在(67.8±11.4)岁比男性患者的患病年龄高(60.0±10.8)岁,高血压患病率女69.8%,而男57.6%,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女性为(5.0±1.5)mmol/L,男(4.45±1.4)mmol/L;甘油三酯浓度,女(2.23±1.3)mmol/L,男(1.83±1.2)mmol/L,这几个检测指标的浓度中女性患者的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但是在吸烟率、尿酸水平比较中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低(P〈0.01),女性分别为8.4%、(334.5±103.5)mmo l/L,男患者分别为56%、(365.8±113.7)mmo l/L。结论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男女状况不同,女性冠心病中合并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较多,而男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比女性提前,以吸烟、血尿酸水平增高是主要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9例已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的血脂水平与血清Hcy的含量,并与7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Hcy〔(31.59±24.63)vs(13.80±10.72)μmol/L〕、总胆固醇〔(5.60±1.42)vs(4.16±0.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6±0.87)vs(2.59±0.74)mmol/L〕、甘油三酯〔(2.27±1.57)vs(1.52±0.78)mmol/L〕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急性脑梗死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对照组〔(1.30±0.30)vs(1.45±0.30)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代谢异常、血清Hcy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小鼠时对小鼠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尿酸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组、别嘌醇组和苯溴马隆组,给予相应药物14 d与28 d后,取静脉血检测各组小鼠血尿酸值、空腹血糖值、20 d糖耐量、24 d胰岛素耐量等因素的变化水平。结果高尿酸模型小鼠血尿酸水平显著上升(P〈0.01),空腹血糖值显著增加(P〈0.01),糖耐量与胰岛素耐量的实验中,高尿酸小鼠在各时间点的血糖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给予苯溴马隆与别嘌醇干预后,苯溴马隆组在14 d与28 d将血尿酸值分别降至(35.58±6.31)mg/L和(67.37±7.15)mg/L(P〈0.01),空腹血糖值为(8.13±0.51)mmol/L和(8.18±0.82)mmol/L;别嘌醇组血尿酸值更低,分别为(25.37±9.08)mg/L和(22.97±4.26)mg/L(P〈0.01),空腹血糖为(9.62±0.48)mmol/L和(9.82±0.53)mmol/L。对于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考察发现,口服葡萄糖后,苯溴马隆组小鼠在30、60、120 min时血糖水平分别为(20.14±2.01)、(13.14±1.32)、(9.74±1.32)mmol/L,与高尿酸组比较,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或P〈0.01),而别嘌呤组未见明显差异。注射胰岛素后,苯溴马隆组在30、60、90、120 min时血糖值分别为(4.97±0.25)、(4.15±0.25)、(4.13±0.78)、(4.77±0.66)mmol/L,与高尿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别嘌醇组则未见这样的作用。结论别嘌醇与苯溴马隆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时均有很好的作用,而苯溴马隆具有纠正糖负荷或胰岛素负荷下血糖异常的作用,所以对于合并血糖升高时,苯溴马隆对高尿酸引起的异常的空腹血糖值、胰岛素耐量与糖耐量的调控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稳定、可靠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相似的小鼠模型建立方法。方法将60只SPF级5周龄KM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按雌雄1∶1合笼,在雌鼠阴道看到阴道栓定位妊娠第一天。妊娠成功后,按30 mg/kg间隔24 h腹腔注射,共注射3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0.1 mol/L,p H=4.2)。于造模成功后的第3、7、14及19天记录小鼠的随机血糖,体重,以及24 h的饮水量和摄食量。ELISA检测血清中INS、ADP、LEP和CRP因子的浓度。结果孕鼠在造模成功后出现明显饮水量、摄食量、尿量增多症状,饮水量、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造模组血糖11.1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GDM组INS(1.50±0.25)Mu/L,ADP(0.65±0.13)μg/L,LEP(1.60±0.12)μg/L,CRP(37.54±4.70)μ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小鼠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STZ多次诱导的方法能够建立的GDM模型且符合人类妊娠期糖尿病病理性胰岛素抵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合并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与16例不伴乙肝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相比较。结果与不伴乙肝的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合并肝硬化组24h最高血糖较高([17.7±2.2)mmol/Lvs(15.9±2.0)mmol/L,P〈0.05],而24h最低血糖较低([6.3±0.7)mmol/Lvs(7.0±0.5)mmol/L,P〈0.05],白天平均血糖较高([12.9±1.8)mmol/Lvs(11.7±1.4)mmol/L,P〈0.05],夜间平均血糖较低([7.6±0.7)mmol/Lvs(8.2±0.8)mmol/L,P〈0.05],合并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别为(7.0±1.6)mmol/Lvs(5.4±1.0)mmol/L,P〈0.05,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为(3.4±1.1)mmol/Lvs(1.8±0.9)mmol/L,P〈0.01。肝硬化组餐后血糖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偿期肝硬化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更为明显,治疗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需注意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3.
雒晓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599-599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四项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四项测定值分别是TCH(4.55±1.04)mmol/L,TG(1.85±0.81)mmol/L,HDL-C(1.12±0.27)mmol/L,LDL-C(3.02±0.74)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CH(4.09±0.84)mmol/L,TG(1.34±0.72)mmol/L,HDL-C(1.26±0.21)mmol/L,LDL-C(2.57±0.71)mmol/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的血脂检查,能及时了解体内脂质代谢的情况,对病情的监测、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海尔福口服液)对铅中毒小鼠大脑、血液组织生化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浓度为2g/L醋酸铅水溶液给予小白鼠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连续14d,建立铅中毒动物模型。造模后第1天,小鼠分组:大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小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模型组(即中毒不治疗组),同时设正常组(即不染毒组),然后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剂量海尔福口服液给予灌胃治疗。测定实验前(铅染毒前)、实验中(中毒后,治疗前)、实验后(治疗后)各组血红蛋白(Hb),实验结束,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处死动物,取大脑,在冷冻下用生理盐水制备成10%的脑匀浆,离心取上层液放冰箱保存,待测定各项生化指标。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正常组,脑匀浆铅依次分别为(170.96±22.29)、(154.64±13.49)、(253.49±50.90)、(28.79±7.16)×10~9mmol/L,血清铅依次分别为(105.02±53.70)、(99.20±29.86)、(270.04±61.72)、(33.20±11.52)×10~9mmol/L;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正常组最低;血清ALT活性依次分别为(110.0±32.21)、(144.17±52.05)、(145.75±23.13)、(74.50±36.67)Karu,正常组和高治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和〈0.01);中毒组染毒后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染毒前(P〈0.01),治疗后治疗两组均有明显回升,而模型组没有明显变化;脑SOD活力各组依次分别为(90.54±39.26)、(81.35±21.33)、(56.65±4.71)、(133.82±68.16)u/mg.prot,模型组最低,正常组最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如脑GSH、TchE、MDA、血清尿素,尚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中药制剂对铅中毒小鼠显示出明显的疗效,降低血铅脑铅,提高血红蛋白,保护肝脏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野芭蕉茶饮对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60例在近2年内坚持野芭蕉茶饮,每天1次以上,每周不少于5次的老师、干部或职工(观察组),检测其身高、体重、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并与50例从不饮用野芭蕉茶饮的老师、干部或职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2.7±1.3) kg/m2、(125±8) mmHg、(73±8) mmHg、(4.4±1.3)mmol/L、(4.5±1.2) mmol/L、(1.4± 1.3) mmol/L、(315±93) mmol/L,对照组分别为(24.3±1.5) kg/m2、(131±9) mmHg、(86±9) mmHg、(5.2±1.2) mmol/L、(5.6±1.3) mmol/L、(2.7±1.2) mmol/L、(366±96) mmol/L,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1);观察组体质指数异常率、胆固醇异常率、甘油三酯异常率、血糖异常率、血尿酸异常率分别为11.7%、13.3%、11.7%、3.3%、10.0%,对照组分别为28.0%、32.0%、32.0%、16.0%、30.0%,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或0.01).结论 野芭蕉茶饮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总体水平和异常率低,对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野芭蕉茶饮适宜老师、干部或职工健身防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联合血糖检测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价值,了解两者联合检测对判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急性颅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型17例,中型22例,重型21例。结果轻型17例,血糖(7.23±0.34)mmol/L,血清BNP(22.15±1.1)pg/ml;中型22例,血糖(9.29±0.81)mmol/L,血清BNP(17.91±0.09)pg/ml;重型21例,血糖(15.91±0.59)mmol/L,血清BNP(13.9±1.3)pg/ml。各组间血糖浓度、血清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糖〈9.3 mmol/L者病死率低于血糖≥9.3 mmol/L者(5.3%vs 25.0%);血清BNP〈16.5 pg/ml者病死率高于血清BNP≥16.5 pg/ml者(17.9%vs 8.3%);血糖〈9.3 mmol/L且血清BNP≥16.5 pg/ml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血糖≥9.3 mmol/L且血清BNP〈16.5 pg/ml者(0 vs 33.3%)。结论血糖联合血浆BNP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判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脂肪肝患者为脂肪肝组,其中轻度44例,中度102例,重度54例,选取肝脏无明显异常中老年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脂浓度。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肪肝组分别为(5.57±1.38)、(3.13±2.18)、(0.92±0.26)、(3.71±0.93)mmol/L,对照组为(4.24±0.75)、(1.34±0.82)、(1.21±0.28)、(2.19±0.78)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脂肪肝患者为(4.98±0.95)、(1.43±0.99)、(1.15±0.26)、(2.43±0.80)mmol/L,中度为(5.63±1.14)、(2.32±1.81)、(1.06±0.25)、(3.15±0.91)mmol/L,重度为(6.14±1.56)、(3.48±2.35)、(0.87±0.28)、(3.82±0.94)mmol/L,不同分度脂肪肝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是引起脂肪肝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TC、TG、LDL-C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P〈0.05),与HDL-C浓度之间具有弱负相关(P〈0.05)。结论: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异常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与辛伐他汀疗效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脂康与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4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分为血脂康组与辛伐他汀组,每组37例,疗程均为6周。结果血脂康组及辛伐他汀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分别为22%、28%和16%和18%,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0.33mmol/L和0.14mmol/L,血脂康组调节血脂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血脂康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的同时可改善血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贾灿景 《中外医疗》2014,(24):122-12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7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进行临床分组,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脂指标,以及FMD(内皮舒张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指数LVEF(左室射血分数)等观测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TG、TC、LDL水平分别为(1.71±0.58)mmol/L、(3.23±1.13)mmol/L、(1.10±0.28)mmol/L,对照组TG、TC、LDL水平分别为(1.96±0.63)mmol/L、(3.75±1.25)mmol/L、(1.32±0.4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水平为(1.90±0.40)mmol/L,高于对照组的(1.69±0.52)mmol/L(P〈0.05);研究组hs-CRP(3.55±1.02)mg/L、LVEF(45.25±3.97)%水平低于对照组(5.59±1.33)mg/L、(56.23±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MD水平(9.27±1.27)%高于对照组(8.5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较阿托伐他汀钙有着更好的治疗冠心病能力,能有效控制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颈动脉彩超与血脂和血糖的相关关系。方法对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于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分析影像学检查与血清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彩超结果显示颈动脉明显斑块的有67例(66.34%),斑块最大为8.9 mm×5.3 mm×4.6 mm,斑块最小为1.2 mm×1.4 mm×0.7 mm,且内膜平均增厚程度(2.1±1.6)mm。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67例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4.2±1.2)mmol/L,总胆固醇(9.4±1.6)mmol/L,血糖水平(8.6±2.3)mmol/L;未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34例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2.8±1.3)mmol/L,总胆固醇(7.1±1.4)mmol/L,血糖水平(6.8±2.1)mmol/L,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检查颈动脉超声后,可以发现大部分患者均有较为明显的颈动脉斑块,同时血脂和血糖的水平也高于无斑块患者,这对治疗和预后都是一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因此临床应当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