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治疗4个月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心电图、临床症状及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治疗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1);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明显改善(P〈0.05);急性心肌梗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舍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降脂效果显著,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氯吡格雷和辛伐他汀早期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和辛伐他汀早期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氯吡格雷和辛伐他汀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主要心脏事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心脏事件(MACE)(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总和)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MACE发生率为3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氯吡格雷和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芳 《中国医学创新》2007,(6Z):115-116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主要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S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与34例硝酸甘油治疗患者比较。结果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快速阻止心绞痛发作,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治疗期间无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而硝酸甘油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例,重度心律失常5例,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对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快速、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6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43例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泰嘉)治疗,对照组单用基础治疗,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非致死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再次住院率、因症状再发血运重建率、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在冠心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姚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1,(5):128-129
目的探讨国产或进口氯吡格雷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24例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24例。常规治疗给予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硝酸盐制剂、他汀类药、低分子肝素等,国产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国产氯吡格雷首剂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进口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进口氯吡格雷300mg,以后每次75mg,每日1次,维持1个月。治疗1个月后,治疗前及1个月后血常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出血、皮疹和腹泻等)的发生率。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与进口氯吡格雷组在胸痛症状改善,心电图ST-T的改变,心肌再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PAG变化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在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应用短期疗效肯定、应用安全并且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合贝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肌梗死、死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期间,观察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赵彩红 《大家健康》2016,(12):103-103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用氯吡格雷组和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组,评价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ST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和血小板计数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总心血管事件及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静脉溶栓治疗后辅助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n=43):予以传统治疗;观察组( n=43):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血粘度情况、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日消耗硝酸甘油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粘度情况、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日消耗硝酸甘油量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具有安全、显著的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每个月硝酸甘油的用量和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大体相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每个月硝酸甘油的用量和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每个月硝酸甘油的用量和心绞痛发作次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用量,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危组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使用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给予70例高危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标准化的低分子肝素抗凝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基础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替罗非班,观察在住院2周内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发生率、出血不良事件发生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两组心电图的改善和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有效缓解高危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有助于压低的ST段及T波倒置恢复,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出血倾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片及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TC、LDL-C及HDL-C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为1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片及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向阳  李林 《当代医学》2011,17(6):139-140
目的分析氢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U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观察I组和观察Ⅱ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或降脂药)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100mg/次,口服,1次/d;观察I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氢氯吡格雷75mg/次,1次/d;观察Ⅱ组:在观察I组基础上,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1次/d。结果观察Ⅱ组的抗心绞痛疗效优于观察I组和对照组,心血管事件低于观察I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氢氯吡格雷对UA的总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协同氢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洪富 《医学综述》2014,20(18):3399-340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及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科学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0例,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曲美他嗪组(80例)口服曲美他嗪治疗,每日3次,每次2片;硝酸甘油组(80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曲美他嗪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91.25%vs 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也显著的高于硝酸甘油组(88.75%vs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上,曲美他嗪组的药物安全性高显著高于硝酸甘油组(97.50%vs 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上,曲美他嗪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药品。  相似文献   

15.
刘杰  潘雪兰  李敏 《实用全科医学》2009,7(7):704-705,71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临床确诊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醇酯)、β-受体阻滞剂、调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治疗7—10d。观察两组在心绞痛症状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心电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消心痛,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家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硝酸甘油的消耗量、血糖等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治疗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的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LMWH)、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UA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组同时给予LMWH皮下注射,氯吡格雷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片口服。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改善情况:低分子肝素钙组疗效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心电图改善情况低分子肝素钙组疗效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低分子肝素钙组在TT、PT、APTT、Fbg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及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诊治的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加上辛伐他汀进行治疗,28 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运用麝香保心丸加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再次发病的时间明显延后于单一应用麝香保心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