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究并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均49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各种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显效及无效患者均有差异,尤其是显效患者中治疗组25例(51.02%)较对照组15例(30.61%)多,血常规正常患者相当,尿常规正常患者与肝功能正常患者均有差异(P<0.05),尿常规正常患者治疗组21例(42.86%)较对照组11例(22.45%)多。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疗效确切,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后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该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通心络,另一组为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LDL—C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HDL—C升高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心络胶囊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提示该药可能具有抗炎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等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药,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CRP、IL-6、FIB浓度明显降低,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与降脂作用无关.结论辛伐他汀除降脂作用外,具有抗炎、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根据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及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分层分段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每133次,均治疗6wk.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10rain,分离血清,一80℃贮存备用,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前各组间性别、年龄、病程、血脂、hs—CRP等,经统计学分析,P〉0.05,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参照标准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血塞通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3组受检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IL-6水平,而对hs-CRP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20 mg和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s CRP和血脂水平,作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UA患者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大剂量组效果更好,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UA患者血脂水平,而且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且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ST段压低减轻,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其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C,HDL-C和hs-CRP等指标有轻微改善,实验组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采取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显著控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观察病情变化并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 两组治疗后病情较前均有好转、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降低(P<0 01);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好,(P<0 05);C反应蛋白差值较对照组大(P<0 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的尿激酶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尿激酶和生脉注射液;对照组给与低分子肝素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并且对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左室射血分数及心电图的变化等效果明显(P<0.05)。结论尿激酶和生脉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明显、稳定,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梗死体积早期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36例梗死体积15cm^3以上、78例75cm^3以上、23例135cm^3以上ACI患者入院第2d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所有病人人、出院时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观察OX-LDL、HS—CRP不同含量水平对ACI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梗死体积15cm^以上者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明显升高(P〈0.01);75cm^3以上较15cm^3以上者显著升高(P〈0.01),但低于135cm^3以上者(P〈0.01)。同等条件下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水平越高,预后生活质量越下降(P〈0.05)。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中OX-LDL、HS—CRP含量明显升高,梗死体积越大其含量越高;OX-LDL、HS—CRP含量越高,其预后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病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与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肌缺血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ILSA) ,检测了 5 1例健康人和 73例UA病人 (自发性心绞痛 2 7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2 5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2 1例 )血浆VWF、CRP浓度的变化。③结果 UA病人血浆VWF、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t′ =14 .2 70~ 2 8.0 17,P <0 .0 0 1) ;心绞痛发作时VWF、CRP浓度增高较缓解后更明显 (t′ =2 7.4 32、4 .972 ,P <0 .0 0 1) ;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后CRP与VWF均呈正相关 (r =0 .882、0 .775 ,P <0 .0 0 1) ;不同类型的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后CRP、VWF浓度差异亦具有显著性 (F =19.788~16 4 .4 70 ,q =2 .90 8~ 2 4 .713,P <0 .0 5、0 .0 0 1) ;自发性心绞痛病人各指标增高较心肌梗死后和恶化劳力性心绞痛更明显。④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与VWF和CRP异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天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40(4):314-315,318
①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②方法 选择 9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 9例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外反搏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组 4 8例 ,采用抗缺血、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4周。③结果 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85 .7%,对照组为77.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5 8,P <0 .0 5 ) ;治疗组硝酸甘油消耗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t=2 5 .2 ,P <0 .0 0 1 )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 73.5 %,对照组为 6 2 .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5 1 ,P <0 .0 5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④结论 体外反搏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进一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SERUM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TRODUCTION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orvascularpermeabilityfactor (VPF)consistsofafamilyofpolypeptideisoformsthatspecificallyregulateendothelialcellfunction ,includingenhancementofangiogenesis( 1) ,enhancementofmicrovascularpermeability ( 2 ) ,a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慢性牙周炎不同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牙周袋探诊深度(pocket depth,PD)和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并与同期健康者50例比较.血清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龈沟液(gingival crevlcular fluid,GCF)中IL-6检测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慢性牙周炎组的血清CRP和GCF IL-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RP和GCF IL-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CRP和GCF IL-6在中度和重度组的表达高于轻度,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与PD、CAL呈正相关(r=0.309,0.532,P<0.05);GCF IL-6与PD、CAL呈正相关(r=0.337,0.593,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RP和GCF IL-6呈高表达,并与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解培琴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4):251-252
目的 观察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连服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通心络可抑制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心痛安颗粒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痛安颗粒剂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的作用。方法 :6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痛安组 (30例 ,常规西药加心痛安颗粒剂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Ma% )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 (GMP- 140 )和 D-二聚体 (D- D)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心痛安颗粒组的 Ma% ,GMP- 140和 D- D经治疗后明显下降 ,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心痛安颗粒剂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和纤维蛋白合成而发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未接受介入治疗的不同类型心绞痛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为UAP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为SAP组,3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变化;随访3mo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UAP组入院第1d MMP-9水平高于SAP组(P〉0.05),前者持续在第3d(272.23±20.09 vs 165.57±22.34)ng/mL、第7d继续升高(337.35±53.12 vs 125.22±27.25)ng/mL,后者则持续下降(P〈0.05);TIMP-1表现同样的变化趋势。3mo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33例,无心脏事件49例。有心脏事件入院第1、3、7d血清MMP-9水平高于无心脏事件(P〈0.05)。结论:UAP病人MMP-9、TIMP-1血清水平动态升高,与近期心血管事件有关。MMP-9、TIMP-1可作为不同类型心绞痛病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与瘦素、Hs-CRP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炎症反应的关系,以及炎症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在新发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择新发冠心病病人60例,其中心绞痛(CAP)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4例,检测其入院后24 h内血清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CAP组血清瘦素、Hs-CRP、IL-6水平及AMI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429~12.470,P<0.05).CAP组瘦素水平高于AMI组(t=3.098,P<0.05),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有显著性(t=2.024~5.985,P<0.05).CAP组病人血清Hs-CRP水平与瘦素和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0~0.680,P<0.05);瘦素与IL-6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r=0.566,P<0.05).AMI组病人血清Hs-CRP水平与瘦素水平无相关关系(r=0.305,P>0.05),而与IL-6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85,P<0.05);瘦素与IL-6无相关关系(r=0.092,P>0.05).结论 瘦素及炎症因子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在冠心病发病中,瘦素参与了免疫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