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小儿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78例慢性扁桃体炎并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将78例患儿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实验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前15分钟,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则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患儿术后5分钟、拔管时、拔管后10分钟以及拔管后20分钟这四个阶段躁动评分、拔管后20分钟实验组患儿IL-2、IL-10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小儿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有着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较为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在麻醉诱导时给予舒芬太尼0.3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在麻醉诱导时给予芬太尼3 mg/kg静脉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治疗组为0,而对照组为20%,治疗组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mg/kg,可以降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儿童患者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芬太尼用量的节俭作用。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40例,年龄4-8岁,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两组: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均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0.005 m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胺0.18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气管插管完成后立即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芬太尼组不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两组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记录入室后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切扁桃体时的MAP与HR、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术毕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入室MAP、HR、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除扁桃体时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芬太尼组的HR明显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术毕芬太尼组的芬太尼消耗量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够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且不增加患儿苏醒期的躁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苏醒期平稳拔管的有利作用。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儿童30例,年龄4~8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均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8 mg/kg,芬太尼5μ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立即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1 mg/kg,总量不超过30 mg,对照组不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瑞芬太尼(20~35)μg/(kg.h)持续泵入,异氟烷(或七氟烷)1%持续吸入,手术时间60 min之内的不再追加肌松剂。记录术中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手术时间,术毕到拔管时间,术毕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①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术毕到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入室和切除扁桃体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毕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术毕观察组的瑞芬太尼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术毕苏醒期躁动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中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可减少术中泵入瑞芬太尼的总量且苏醒期平稳无躁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及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60岁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0.9%氯化钠1mL,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问、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15、30min疼痛评分和烦躁程度评级。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15、30min疼痛评分及躁动程度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和躁动。  相似文献   

6.
倪绍端  马从学  王光磊 《吉林医学》2013,(36):7674-7675
目的:探讨单用酮咯酸氨丁兰醇和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用于治疗急性骨折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骨折后疼痛需要治疗患者80例,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或联合曲马多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mg/k譬(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0.25mg/kg加曲马多0.5mg/kg(B组)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法评价给药前(T。)、给药后10min、1h、2h、4h、6h(分别为T2、L3、L4、T5、T6)时镇痛效果,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①组内比较:与T1时相比,两组T2、L3、L4、T5、T6;、L时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VAS评分在T2、T3、T4、T,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VAS评分在T。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T1、T2、T3、T4、T5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时A组的VAS评分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胃部不适、干呕或呕吐不良反应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骨折后疼痛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酮或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治疗止痛效果理想,其中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不良反应较少,但作用时间略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PCIA)以评价其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组( C组),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组( T组)。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前30分钟30mg静注,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90mg+舒芬太尼2ug/kg,加生理盐水配制至200ml镇痛泵自控镇痛;C组:舒芬太尼2ug/kg,加生理盐水配制至200ml术后镇痛泵自控镇痛,均在术后48小时拔除镇痛泵。观察术后6、12、24、48小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小时内不良反应。结果:T组术后6小时、12小时VAS评分低于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时点VAS评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PCI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T组明显低于C组(P<0.05);2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行术后PCIA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脊柱融合术超前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脊柱融合术患者60例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和对照组,各30例。酮咯酸氨丁三醇组在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4、8、12、24及48h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VAS〉5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镇痛的应用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对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进行镇静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4、8、12、24及48h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5例使用哌替啶5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无一例额外给予镇痛药物。两组术后5、10、20、30 min及1 h 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脊柱融合术,能减少辅助镇痛药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冯春  武庆平 《医学争鸣》2009,(20):2222-2224
目的:考察静脉注射曲马多在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的小儿,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术中连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并由评估拔管前两组患儿的Comfort评分.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Comfort评分:两组患者在镇静满意率及镇静不足率两项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躁动评分:两组患者中无或轻度躁动的比率及重度躁动的比率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前静注曲马多,可获得苏醒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少了拔管期的躁动.同时,不影响拔管时间,不增加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商品名尼松)对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全麻下微创及内窥镜手术80例,全麻诱导后以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B组在气管拔管后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记录手术结束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气管拔管的时间,每隔10 min的疼痛VPS评分及OAAS评分,并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苏醒后30 min内VPS评分≥2者视为镇痛失败。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以及各时点心率、血压均无统计学差异,苏醒后20 min和30 min A组VPS评分较低,镇痛失败少于B组,且P<0.05。结论: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上,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的效果优于苏醒后给药,且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1.
方向阳  刘爱兵  杨泰盛 《当代医学》2011,17(28):139-140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对于120例肾绞痛急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推注,硫酸镁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曲马多肌肉注射,654-2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硫酸镁治疗肾绞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次静脉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B组静脉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C组静脉推注芬太尼0.05m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副作用,记录引流量。结果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与芬太尼组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且与对照组相比24h引流量无差异,副作用少。结论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可安全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止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胸腔镜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模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小林 《当代医学》2014,(34):138-139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地佐辛治疗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5例肾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0)。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地佐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起效较快,用药20 min后即看到明显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地佐辛治疗肾绞痛效果显著,具有起效时间短,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对胆绞痛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组)、奈福泮(对照组1)和盐酸哌替啶(对照组2)进行肌内注射,观察比较三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镇痛效果与盐酸哌替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奈福泮。不良反应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奈福泮无显著性差异;两者与盐酸哌替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副作用小。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性胆绞痛时,镇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郑瑞峰  赵秋华 《安徽医学》2015,36(12):1514-1516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镇痛效果。方法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60例)和 B 组(60例),A 组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B 组术前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A 组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的低于 B 组(P <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预先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地佐辛不良反应较多,术后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效果。方法对126例肾绞痛急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曲马朵联合阿托品肌肉注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副作用少(P均<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急性肾绞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在全麻插管诱导前静注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和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40例,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全麻插管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采用SS评分和VRS评分评估患儿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镇静、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苏醒期躁动少.  相似文献   

19.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妇科开腹手术术后中度以上疼痛患者,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和吗啡组(M组)接受PCA治疗。不设背景剂量,blous设定为2mL,锁定时间5min。在开始PCA镇痛后的24h内取7个观察时间点进行观察记录,包括疼痛强度(Pain intensity,PI);疼痛强度差值(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PID);疼痛缓解程度(Pain relief,PAR)和副作用。结果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与吗啡组的疼痛缓解总和(TOTPAR)分别为(14.9&#177;3.9)和(15.2&#177;3.70)(P〉0.05),疼痛程度差值总和(SPID)分别为(10.5&#177;3.2)和(9.4&#177;3.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时间点疼痛强度(PI)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轻(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时间点的疼痛强度差值(PI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时间点的疼痛缓解程度(P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PCA的效应与吗啡接近,但可引起轻度的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观察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肾绞痛使用针灸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