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陶弘景在《本草经》基础上注的。陶氏所据的《本草经》是一种《本草经》,还是多种《本草经》。从陶氏《集注》序录看,陶作《集注》是据多种同名异书《本草经》注释的。并将多种同名异书中文字糅合为一体,收入《集注》中,用朱字书写,定为“本  相似文献   

2.
古本《本草经》佚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本(本草经).是古人托名神农所著(神农本草经)的简称。当时托名的不止一家,后因战乱损失,只剩下四卷本。梁·陶弘景序云:“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干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四卷本(本草经)经过魏、晋名医增补,形成多种(本草经),它frJ在收载药物数目、三品分类、自然属性分类、药性寒热,主治内容多寡,均各不相同。陶弘景将诸家(本草经),统称之为“诸经”。在‘’诸经”中,四卷本(本草经)是最古的本子,其余都是名医增补的本子。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时,采用“苞…  相似文献   

3.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相似文献   

4.
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黑底白字的文字。 《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的来源,向上追溯,是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的朱字通过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宋代马志等《开宝本草》、宋代掌禹锡《嘉佑本草》而被保存在《证类本草》中的。  相似文献   

5.
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所据的古本经是四卷本<本草经>.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  相似文献   

6.
~~《五十二病方》医疗器物与技术之研究@杨金生!100700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李经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1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27-129 2 冷玉龙,韦一心中华字海,北京:中华书局,1994,753,1123 3 班固.汉书·律历志卷21上(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967 4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例.见:尚志钧陶弘景序·证类本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8 5 丹波康赖医心方卷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0 6,7 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3,128,255 8 脱…  相似文献   

7.
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把“名医副品”一词多加改动,从而产生一些误解:一是认为“名医副品”365种药来自一本现成《名医别录》书,二是认为《证类本草》“梁陶隐居序”为《名医别录》序。  相似文献   

8.
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本《本草经》。从陶本中还可看出,在汉献迁徙之前,和四卷本《本草经》相类似的《本草经》可能还有,只因战乱而遭损失。这些损失的《本草经》,多数是托名之作。所托的名字,都是先秦人物,如神农、黄帝、歧伯、雷公、扁鹊、子仪等。这可从《吴普本草》及汉代郑康成注《周礼》证实之。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序云:“自梁以前,神农、黄帝…  相似文献   

9.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医学养生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弘景 (公元 45 6~ 5 3 6年 )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 ,字通明 ,自号华阳居隐 ,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陶弘景于永明 (公元 483~ 493年 )初 ,曾师事孙游岳 ,受上清经法、符图 ;后又广搜道经 ,遂为上清经之重要传人。永明十年 (公元 492年 )归隐茅山四十余年 ,开创了对后世道教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茅山宗。陶弘景隐居茅山期间撰写了大量道经 ,弘扬了上清经法 ,并在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多领域也都有著述 ,惜多散失。留传下来的有《真诰》、《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  相似文献   

10.
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引有《药对》。但徐之才死于武平三年(572),而陶氏在500年已完成《集注》。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古老的内容,并非徐氏修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草经集注》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今人对其研究较多,关于此书的原名,卷数,尚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笔者通过对《本草经集注》作悉心研究,另据《隋书》、《华阳谱》等资料以及《道藏》中新发现的资料考证出此书原名为《本草》、,卷数是三,其中,下二卷分为七卷,原名很可能是《本草经注》  相似文献   

12.
《新修本草》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 730种的基础上 ,增加 114种编纂而成 ,其总数应为 84 4种。但《医心方》收载《新修本草》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 85 0种 ,比 84 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 ,即由于《新修本草》对 84 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 ,并加以说明 ,可以证实《新修本章》药物总数 ,并非用《本草经集注》730种 ,和《新修本草》新增 114种相加而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体例、文字综合考究的角度,将朱墨分书的《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卷与有关传本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朱墨分书的残卷对甄别《本草经》佚文、确定《本草经集注》的编写凡例、研究《本草经集注》与《新修本草》及《证类本草》的异同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准确地辑复,进而研究和利用宋以前诸家重要本草开辟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4.
考历代综合本草,不难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即:我国古代本草学基本上采取累积方式,形同滚雪球一样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的本草著作往往保存了旧本草的内容,並比原有的更加丰富完善,从而取代旧的本草。比如《本草经集注》出现后,《神农本草经》就失传了,《新修本草》出现后,《本草经集注》也就失传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出现后,宋以前的本草,甚至宋初期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也都失传了。然而不同的是,《证类  相似文献   

15.
乌梅作为中药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乌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曰:“梅实,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它主要记述了乌梅的临床功用。而在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唐代《新修本草》中不仅记载了乌梅的功...  相似文献   

16.
《灵素集注节要》(以下简称《节要》)是清代医家陈修园(约1753~1823年)的代表作之一。他采用类书形式。把《灵枢》、《素问》有关内容的经文归为:道生、脏象、经络、十二经图形、运气、望色、闻声、问察、审治、生死、杂论、脉诊、病机十三类,共十二卷。全书由陈修  相似文献   

17.
《肘后备急方》系东晋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皇统四年(1144),杨用道在《补阙肘后百一方》基础上摘录唐慎微《证类本草》的附方,撰成《附广肘后备急方》8卷,计73篇。  相似文献   

18.
《本草经集注》首次对《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所载的美容中药进行了注释,便于认识和临床应用。从品种、产地、修治、植物形态、中药形态、质量鉴别、扩大应用、使用方法及注意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初步探讨了《本草经集注》对中医药美容所起的承前启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是现存最早的古代急救手册,所载方药治法在魏晋南北朝医学史及道教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肘后方》从成书到定型的过程十分复杂,共经过四个阶段.《肘后方》系东晋道士葛洪所撰,原书3卷,载方86首.梁代道士陶弘景加以补充,仍为3卷,收方101首,称为《肘后百一方》,又称《补阙肘后百一方》.唐代医家也曾增隋唐间经验效方入《肘后方》中.金皇统四年,国子监博士杨用道在《补阙肘后百一方》基础上摘录唐慎微《证类本草》的附方,撰成《附广肘后备急方》8卷,现存73篇.  相似文献   

20.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原)人,约生于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卒于公元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孙氏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故所著方书,以千金命名。他在晚年的时候,将唐以前的方剂,和他的临床实践经验,加以研究总结,整理分类,先撰《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年5月第一次印刷,以下简称《要方》)三十卷。然,犹虑有缺遗,又于后三十年,仿易经十翼之例,更撰《千金翼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5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以下简称《翼方》)三十卷以辅之。二书本相因而作,统而观之,凡各科诸疾,诊治之诀,用药之方,针灸之法,以至引导养生之术,无不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